會議廳在大廈頂樓、第66層,也不知道當初設計師是怎么想的,可能取自六六大順的寓意吧~
這一整層都是會議廳,一間大的、十幾間小的,大會議廳很少會用到,小會議廳幾乎每天都有各種會議,
今天用的是大會議廳,可以容納近百人左右,但與前陣子的政府會議相比,這里還不算大,幾人進去的時候會議已經開始了。
大屏幕上正在播放著發動機被高溫溶解的那一幕……
譚貴臣跟門口的工作人員說了幾句什么,工作人員點點頭,引領幾人來到空位上。
張璐一直有種錯覺,似乎所有大型會議室都像電影院……
她還是比較喜歡那種,中間一張大圓桌式的會議廳。
譚貴臣和趙旭東兩人熱情的跟周圍的人打招呼,看來他們之間都是老熟人了,而且還是許久未見的那種……
視頻播放完之后,一個人上臺,說:“相信屏幕上的場景大家都已經知道了,我就不作過多介紹了,昨天,人類第一臺行星級試驗發動機在呼倫貝爾地區啟動,可5分26秒之后,3號噴射口熄滅,7分14秒后、其余噴射口因為溫度過高而導致融解,8分09秒、發動機徹底失控,并大面積崩潰……29分37秒,發動機成功關閉。”
“整個過程可謂是驚心動魄,讓人始料未及……首先,這臺發動機雛形是由我們“環球科技”一手打造的,包括整套驅動系統,機身構造及外觀設計……”
“但現在出現了這種情況,毫無疑問、責任肯定在我們身上,而我們必須找出這次事故的原因,并給大眾一個合理的交代。有一點我必須提一下;政府信任我們,但我們卻把事情搞砸了,這值得我們“環球科技”每一位工作人員反思。”
“為什么會失敗?問題出在哪里?縱觀整個事故過程,其中有非常重要的兩點:一、3號噴射口為什么會熄滅?二、發動機溫度過載是否與3號噴射口的熄滅有關?”
工程部代表起身發言:“經事故后調查,3號噴射口確實出現了系統上的故障,但發動機整體溫度過載,經調查、跟3號噴射口故障并無直接關聯,可能是硬件設施出現了問題。”
“發動機機身整體由鉭鉿碳金屬建造,能耐4000℃以上的高溫,而在發動機啟動后不久,溫度很快就上升到了1萬攝氏度,我想這應該就是發動機被溶解的原因。”
臺上那個人說:“為什么在建造之初沒有想到這個問題呢?”
技術部代表起身道:“其實在建造之初我們就想到這個問題了,但我們覺得、應該能將溫度控制在4000℃以內,可沒想到……”
“應該?這么大的事情你跟我說應該?你以為是在做實驗嗎?”那個人頓了頓,說:“哦對,這確實是一場試驗,但這卻是一場不能失敗的實驗!結果我們還是失敗了,就因為你們覺得應該?”
沒有人說話,他嘆口氣,說:“算了,我也不想多說什么,現在政府對我們“環球科技”很失望,正考慮是否要叫停“發動機計劃”呢~你們有更好的意見嗎?”
張璐:“這個計劃不能停。”
那人看向她,說:“我們是不是在哪見過?……哦!我想起來了,你是張璐吧?”
“是的。”她點點頭。
“真沒想到你也在場,那說說你的想法吧~聽說這項計劃就是你提出來的?”
工作人員遞過來一個話筒,張璐說:“首先,這項計劃并不是我提出的,而是另有其人,我只不過是比較贊同這項計劃而已。其次,行星發動機和地球堡壘作為人類生存最后的保障與希望,缺一不可!”
“如果沒有發動機、地堡就成了擺設,地球公轉軌道將持續降低,自轉速度會越來越慢,最終墜入太陽……所以相比地堡而言,發動機更加重要,絕對不能叫停。”
臺上人說:“道理大家都懂,但怎么才能不讓政府叫停呢?要知道,政府不允許出任何差錯,這次的失敗政府已經對我們失去信心了,再想說服他們、要拿出更有力的證據才行。”
譚貴臣拿過話筒,說:“這件事情交給我吧~”
“譚教授?您來了怎么沒知會一聲呢?快快快,請譚教授上臺。”
工作人員上前,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譚貴臣來到臺前,說:“首先,我相信發動機計劃是完全可行的,一次失敗代表不了什么,任何事情誰能保證第一次試驗就能成功?任何成功的背后都經過無數次鮮為人知的失敗,但人們往往總是看到結果,這不能怪任何人,畢竟失敗不會對人們造成任何幫助。”
“人們想要接受成功,因為人人都喜歡成功,但沒有人了解什么才叫成功。人們討厭失敗,所以人人都不愿意接受失敗。”
“但我想說,既然你能接受成功,那為什么不能接受失敗呢?要知道、你的每一次失敗,都可能向最終的成功更近了一步。所以,在接受成功的同時、我們也應該能夠坦然的接受失敗,而不是失敗一次就放棄。”
那個人說:“譚教授的話確實很勵志,但我沒明白這跟不讓政府要叫停這項計劃有什么關系嗎?”
“呃……”譚貴臣頓了頓,說:“當然有關系,我想說、發動機計劃不能停,我回去就向上邊申請。只要我們不認輸,人類的未來就還有可能!”
那人:“如果政府執意要叫停這項計劃呢?”
譚貴臣:“我會想辦法的,如果不行、那我們自己搞。”
“自己搞?!”臺下一片嘩然:“我們哪里有那么多財力、物力和人力呀?”
譚貴臣:“所有相信未來的人就是我們的人力,有了人力就不缺財力,全球有那么多人,每人出一塊錢就是幾十億!至于物力,幾十億應該夠買鋼材了吧?”
那人:“譚教授,我不得不插一句,說話要注意分寸、現在政府不是還沒徹底叫停這項計劃呢嘛~我們還有希望。現在首要問題是找到并排除發動機故障,向上面申請再重新實驗一次的機會,當然、還要申請資金……我們現在是沒有話語權了,這些事情就只能拜托給您了。”
譚貴臣看了他一眼,問:“這就是你們叫我來的目的?”
那人笑了笑:“一方面,一方面~主要是我們也相信未來,我們也相信發動機計劃,我們知道您也相信……”
譚貴臣擺擺手打斷他的話,指了指張璐,說:“我只相信她。”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張璐,此時就差一句:信璐姐、得永生,原地復活賊拉風。
那人看了看張璐,說:“要不…你也上臺來吧~給大家講講你的想法。”
張璐起身說:“我就不上臺了,我就說說我對這次事故的看法吧~”
那人:“那太好了,請講。”
張璐:“你們有沒有想過,這次事故可能是認為的?”
那人皺了皺眉:“你的意思是……可能存在認為破壞因素?”
“是的。”
“這我們還真沒想過,大家平時工作都挺賣力的,包括這次發動機項目,大家都充滿了希望,怎么會……”
張璐:“平時是平時,但現在情況不一樣了,我給你們講一件事情或許你們就明白了,就在昨晚……”
她將昨晚發生的事情詳細講述了一遍,眾人聽得目瞪口呆,誰都沒有想到竟然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她說:“相信昨晚發生在我身上的事情絕非個案,我提醒在座的各位最近也要多加小心……言歸正傳,既然這件事能發生在我身上,那為什么不能發生在發動機身上呢?發動機的目標可比我大多了!換句話說,他們想要阻止這個計劃,搞壞發動機絕對比殺了我更有效。”
臺下一片嘩然,眾人恍然大悟般互相看了看,似乎看誰都像狂熱分子……
臺上那人想了想,說:“我不希望在座的有這種人,我們當初投身于科學事業都是為了造福全人類,我希望大家都能夠記住自己的初衷……”
“現在用到我們的時候到了,但有些人卻從中作梗,如果在座的各位當中有這種人,我希望你能在沒有造成嚴重后果之前主動站出來,并承認錯誤。”
許久,沒有人說話,更沒有人站出來。
這也在大部分人意料之中,畢竟這種狂熱分子為了心中的信仰什么事情都做的出來,既然他有毀壞發動機的決心,就不可能因為幾句話而動搖。
最終這個人或者這幾個人也沒有站出來,但會議還要繼續。
臺上那個人說:“鑒于有人從中作梗的可能性是確實存在的,所以我要求大家在今天的會議結束后,注意觀察身邊每個人的一舉一動,特別是技術部、問題很可能就出在你們那里。”
大家紛紛點頭表示同意,“狼人殺”的游戲很多人都喜歡,特別是這群高智商的人。
那人接著說:“不過假設:沒有人搞破壞,如果單從系統故障這方面找原因,可能是什么原因導致的這次事故呢?”
經過一番討論,沒人能提供意見,因為從數據上來看,發動機在運行的前5分鐘一切都是正常的,冷卻機和3號噴射口的中心控制器是突然失效的,沒有人對其進行操作。
這就排除了操作不當的可能。
整套系統從發動機啟動那一刻起就是自主操作,認為只能緊急制動。
張璐提出要他們調取制動裝置的數據,看期間是否有人操作過。
但結果令人很失望,數據顯示;緊急制動裝置是關閉的,根本就沒有打開。
難道真的是技術問題嗎?以現在的科技水平人類還無法掌控核聚變技術?
很顯然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國內的可控核聚變技術已經相當成熟了,在三十年前“人造太陽”就已經為全國范圍內提供能量了,并且從未發生過任何事故。
那是不是因為發動機設計的缺陷呢?
這一點沒有人能給出確切的答案,因為沒人知道這個發動機到底應該怎么建。
現在他們就像是剛出生的嬰兒,一切都在摸索著前進。之前的發動機雛形大家都看到了,可謂工程浩大。
但那只是一臺試驗機,并沒有按照事前預定的比例建造,而是按照20:1的比例縮小了很多。
如果按照標準大小建造,是不是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了呢?
技術部的人說:“這跟比例的大小沒關系。”
張璐:“我覺得可能有關系,機體的大小跟金屬的厚度有關系嗎?”
技術部說:“當然有關系了,機體小,金屬就要厚一些,機體大,金屬就會薄一些,這跟機體重量有關系。”
張璐低頭想了想,說:“那就造一個大的試試。”
技術部的人看了看臺上那個人,后者看了看張璐,問:“你說的是真的?”
張璐:“我想是在開玩笑嗎?”
“可是,這我們說了不算吶~要政府同意……”
張璐擺擺手:“這你就不用操心了,譚教授能解決。”
譚貴臣:“但不保證結果。”
臺上的人說:“這就已經很好了,只要再機會,我相信一定能成功。”
趙旭東:“話別說的太早,雖然任何實驗不可能一次就成功,特別是像這種大型實驗,但誰也不能保證第二次就成功。”
“我能保證!”一個人站起來說。
臺上人介紹:“這是我們技術部總監。”
張璐看了看他,問:“你憑什么保證?”
總監:“憑我20年的工作經驗!”
張璐:“就喜歡你這種有信心的,不過信心歸信心,咱們還得看事實說話。”
會議進行了三個多小時,等他們從會議室出來的時候已經是下午了。
外面陰天了,看樣子又是一場暴雨無疑了。
幾人上車剛準備走,剛剛在臺上那個人追了出來,分別塞給幾人一張名片,說:“譚教授就靠你們了,雖然我們的領域不同,但您也是國內科學界的權威,請您一定要幫我們再爭取一次機會呀!”
譚貴臣點點頭:“我盡力。”
張璐:“這個人還蠻有責任心的嘛~”她轉頭看到王若曦正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問道:“想什么呢?”
“哦~沒什么,我就是在想…那個制動裝置會不會被人打開之后,又關上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