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亂世棟梁 第十一章 希望

作者/米糕羊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臨近年底,下午,彭蠡湖畔白石村里,家家戶戶升起炊煙。

    漁船靠泊在碼頭,回家的大人們忙著準備今日的“夕食”,孩童們則在村里各處嬉戲打鬧。

    白石村為雜姓聚集的漁村,村民基本上都是靠水吃水的漁民或者養魚戶,沒有什么人多勢眾的大姓,左鄰右舍之間關系還算融洽。

    村內一隅,一個平平常常的院子內,一名幼童從外面跑來,推開柴扉進入院子,跑向散發香氣的廚房,又有一條大黃狗緊隨其后。

    幼童跑進,見著灶臺邊有個同樣梳著總角發髻的少年在煮菜,上前扯著喊起來:“三叔!魚做好了么?”

    被人喊做“三叔”的李笠,自己都還未成年,因為年底官府放假,總算能夠回家。

    他見小侄子李昕眼巴巴看著灶臺上的釜,于是笑起來:

    “再等等,慢工出細活,一會三叔煮出來的魚,定然好吃得讓你舔碗。”

    李昕眨著眼,用力點點頭,李笠看著那大黃狗搖著尾巴近前,于是從砧板上捏起一塊魚肉,拿給侄兒:

    “帶著大黃出去看家,莫讓老鼠溜進來,把美味都偷吃了。”

    李昕應了一聲,接過魚肉,在大黃狗面前晃了晃,邊往外跑。

    出廚房時迎面走來一名年輕女子,女子身著布裙,用布巾包頭,手里提著竹籃,李昕向其喊了一聲“娘”,女子點點頭,繼續往里走。

    這是李笠的嫂子,他長兄的未亡人林氏。

    林氏樣貌平平,身高也平平,身材略瘦,面色有些蒼白,見著小叔子正在煮湯,忙得滿頭汗,關心道:“小郎,不如嫂子來煮湯吧?”

    按習俗,小叔子稱為“小郎”,李笠不太習慣這種稱呼,他看向林氏,笑了笑:“沒事,嫂子幫個手就行。”

    林氏也在廚房里忙起來,又看著小叔子忙碌,看著小叔子將米放在銅鐺上煎,當米被煎得散發出香味后,再將其放入碗里碾碎成米粉。

    然后將早已洗凈、切好的魚塊和在一起,放在碟子里,加佐料,靜止片刻,再放到蒸籠中蒸熟。

    此即為“粉蒸魚”的大致做法,林氏之前聞所未聞。

    李笠沒有藏私,把粉蒸魚的烹飪方法細細和嫂子講解,尤其最關鍵的米粉,那是一定要用心制備的。

    米粉,就是碾碎的碎米,制作魚鲊時都會用到,但是粉蒸魚用的米粉想要香,碾碎之前必須先炒,這樣才能讓碾出來的米粉具備特別香味。

    然后摻入陳皮等尋常可見調味料,“秘制米粉”就調制完畢。

    李笠沒打算這么早把“炒”的烹飪技巧透露出來,再說如今手頭也沒有炒菜鍋,所以改良了一下做法,用銅鐺來煎米,效果也是不錯的。

    至于那花鰱魚頭湯,不用酒和姜也能有效去腥的訣竅,就是對半剖開后先用茶水泡大概半個時辰(一個小時),然后用銅鐺煎。

    這樣處理后的魚頭,既沒有腥味,煮出來的湯又濃又白,然后用自制味精(土法味精)提鮮,魚頭湯會很好喝。

    如果這個時代有味精,那可真的能讓天下英雄“競折腰”,但李笠沒本事制作味精,他所用的土法味精,是黃豆味精。

    黃豆,鄱陽城內就有賣,于是他按著后世的家庭廚房做法,自制土法味精。

    先將干黃豆泡水,直到泡脹,然后瀝干水分,放到鐺里大火煎至起泡,然后小火煎至金黃、酥脆即可。

    等烹飪時將適當黃豆碾碎下料,菜肴就有了不一樣的鮮味。

    雖然這鮮味比不上真正的味精,用的黃豆也比不上名貴調料,卻是物爾美價廉的土法味精,用來烹飪家常菜很合適。

    這就是李笠的秘方,在后世不算得什么,正確的做法是用炒菜鍋油炸黃豆,但是他利用現有炊具進行改良,土法味精的提鮮效果還是可以的。

    以上就是兩道菜的做法,李笠已經將其賣給了常來食肆的東主馬青林,所得銅錢用來還自家欠下的高利貸,化解了一場危機。

    之后,還剩下一些錢,可以過個好年。

    林氏帶著兒子李昕在白石村守家,所以不知道姑婆(婆婆)和小叔子具體是怎么把債還的,只知道小叔子年底放假回家后,做事麻利,很有主見。

    如今煮菜講得頭頭是道,讓她聽得入神。

    心中只覺奇怪:怎么小叔子一場大病之后,像變了個人似的?

    她清清楚楚記得,自己嫁入李家后,李三郎可從沒下廚,畢竟還只是個孩子,可眼下卻知道復雜的菜譜,還說得頭頭是道。

    莫非那一場病,讓小叔子得了佛祖指點,領悟了什么?

    梁國崇佛,上到天子,下到庶民都信佛,林氏和婆婆吳氏同樣信佛,所以她只能把小叔

    子忽然“開竅”歸于佛祖保佑。

    也不枉我天天念佛,終于得佛祖顯靈,保佑一家人過上好日子

    林氏如是想,多年來的郁結一掃而空。

    她臨盆時難產,差點就一尸兩命,虧得穩婆有經驗,最后母子好歹熬過來,但她也傷了元氣、落下病根。

    禍不單行,兒子還在襁褓,舅公(公公)和良人死于兵亂,李家家境急轉直下,年紀輕輕的林氏守了寡。

    這年頭,寡婦改嫁很尋常,沒人會指責什么,林氏娘家人想讓她改嫁,她卻想留在李家撫養兒子。

    加上臨盆時落下病根,穩婆說她可能再無法生育,所以娘家人也不強求,畢竟無法生育的女子想要嫁個好夫家是很難的。

    李家家境不錯(相對而言),有魚池,林氏有兩個小叔子,熬過幾年,就好了。

    然而,接連的變故,讓李家家境繼續跌落。

    以至于家里負債累累,連賴以為生的魚塘都要被債主收走。

    眼見著日子越過越艱難,回娘家不受待見,想帶著兒子改嫁也嫁不了,林氏心中抑郁,幾乎沒多少笑容。

    即便有,也是強顏歡笑。

    如今好了,債還了,小叔子忽然能干起來,行事很有主見,這讓林氏松了口氣。

    加上朝廷前不久昭告天下,讓各地官府酌情放免服役女丁,婆婆吳氏得脫吏役,回家主持家務,林氏肩上的擔子瞬間輕了許多。

    最艱難的時候終于熬過去了,日子,一定會越過越好的。

    林氏正憧憬間,粉蒸魚已經做好,蒸籠散發出淡淡香味,讓人聞了食欲大增。

    忽然外面傳來喊聲,喊的是李笠的小名“寸鯇”,李笠讓嫂子收尾,轉出去一看,卻是武祥和梁森來了。

    兩人各自拎著幾條大魚,笑瞇瞇的走進院子里,和正在收拾院子的吳氏打招呼。

    見著李笠出來,兩人拎著魚沖過來道謝。

    謝的是什么?謝的是每人三千文。

    那日李笠還債之后,神秘兮兮的跟兩個伙伴說有驚喜,待得放假回村,就在昨日,給武祥和梁森各自送了沉甸甸的三千文錢。

    李笠有計劃,要走出一條不一樣的路,就當自己是在創業,而跟著他一起創業的“老員工”可不能虧待。

    如今新年將至,給老員工發年終獎不是應該的么?

    武祥和梁森當然不知道什么“年終獎”的說法,但沉甸甸的銅錢,著實嚇人。

    三千文,至少三十六七斤的分量,這筆錢的數目,好像比他們自家的積蓄還要多。

    兩個少年當時就嚇蒙了,硬是不要,還是李笠“恐嚇”了許久,才傻笑著帶錢回家。

    現在,武祥和梁森以牙還牙,把沉甸甸的大魚掛到李笠肩上,三人打鬧起來。

    一如往日三人在村頭村尾嬉戲那般。

    梁森捏著李笠的面頰,武祥扯著李笠的頭發,而李笠一手掐著梁森的腰間肉,一腳踩著武祥的腳。

    他在和伙伴較勁的同時,滿不在乎的說:“謝什么謝嘛,打小起的交情,前些日子你們跟著我奔波,多辛苦,我怎么能虧待自己的好兄弟?”

    武祥和梁森沒見過世面,不善言辭,只是用熟悉的方式,表達對李三郎的謝意。

    “寸鯇,過完年,我們還跟著你做事,一起捕魚!”

    梁森激動的說,武祥不住點頭,李笠也很高興:“好!我們一起努力,一起發財,將來住大宅子,有許多田產!”

    李笠小名“寸鯇”,指的是一寸長的鯇魚(草魚)苗,武祥小名“黃團”,團即“團魚”,也就是鱉。

    梁森小名“灰鴨”,當然就是灰色的鴨子。

    三人小名包含著濃郁漁家氣息,自幼一起長大,終于在十三、四歲年紀,有了不同以往的志向。

    嬉戲打鬧的三人,讓小院充滿了活力。

    李笠下定決心,接下來抓緊時間掙錢,帶著小伙伴一起發財致富,然后置辦田產、招募人手,想辦法改變社會地位。

    有了錢,就可以結交人脈、找靠山,壯大自己的實力。

    這就是當務之急,是他最該做的事。

    在院子一角做事的吳氏,看著幺子和伙伴嬉鬧,看著笑盈盈的守寡兒媳,還有跟著湊熱鬧的小孫子,同樣開心的笑起來。

    兒子有本事了,家里有希望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鄢陵县| 翁牛特旗| 泰顺县| 凤山市| 岚皋县| 泌阳县| 保德县| 云龙县| 三门峡市| 黄陵县| 益阳市| 和田市| 长海县| 南郑县| 包头市| 平乐县| 乌拉特中旗| 同仁县| 鄂伦春自治旗| 墨脱县| 哈尔滨市| 潮安县| 棋牌| 汾西县| 三门县| 洪江市| 天柱县| 宣威市| 乐业县| 襄汾县| 海淀区| 阿巴嘎旗| 沈阳市| 固原市| 高台县| 夏河县| 左贡县| 册亨县| 汕头市| 恩平市| 林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