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亂世棟梁 第七章 倒焰

作者/米糕羊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建康,臺城東南,秦淮河畔東冶,一如往日喧囂不已,河邊架起的十余座龍骨水車,在人力踩踏下緩緩轉動,將河水源源不斷提到岸上蓄水箱。

    一旁,十余根粗碩的中空竹管豎直插入河中,頂部的立軸風車不斷旋轉,帶動活塞,將河水通過陶管抽上來。

    這些抽上來的河水,同樣由水槽導入蓄水箱。

    風時有時無,所以這種“風力渴烏”抽上來的水時多時少,不過配合著人力汲水,蓄水箱里的水依舊很多。

    大量河水從水箱的出水口噴涌而出,沿著木槽傾瀉,撞擊水輪,使得水輪不斷旋轉。

    旋轉的水輪帶動新穎的推拉式風箱,向幾座煉鐵爐鼓風,不過風箱鼓出來的風,要先經過“預熱窯”預熱,才會進入爐膛。

    此刻,新任東冶監作李笠,正在一座煉鐵爐前,查看新式鼓風設備的運轉情況,幾個吏員跟在左右。

    東冶是一個規模龐大的作場,有各種手工作場,也有冶煉場,這里制作大量軍器以及各類用品,屬少府寺管轄。

    而新任東冶監作李笠,給東冶現有煉鐵爐裝上的新式鼓風設備,在不增加太多成本的情況下,使得東冶近一個月的鐵產量增加了四成。

    這是個驚人的成就,于是乎,剛上任也就兩個多月的李笠,在同僚前說話底氣瞬間大了許多。

    李笠所用的鼓風設備是水排,當然水排并不是什么稀罕之物,然而李笠制作的水排,鼓風裝置不是皮囊,是推桿風箱。

    這玩意從來沒人見過,也沒聽說過,可謂“李監作”的“首創”。

    給煉鐵爐鼓風的皮囊,一般都不小,所以需要大量牛皮縫制,還得注意日常保養維護,十分麻煩。

    而如今使用的推桿風箱,全木制,方方正正,制作簡單,養護起來很方便,修補起來也不貴。

    這種風箱靠水輪帶動推桿往復運動,給冶煉爐鼓風,風量很大,但鼓出來的風,不是直接進入爐膛,而是要經過“預熱室”。

    這就是李笠‘首創’的一項技術:預熱鼓風。

    推桿風箱鼓出來的風,進入一個悶熱的土窯,隔墻燃燒木炭,使得土窯內十分灼熱,風在窯內經過,自然就熱起來。

    經過預熱的風進入爐膛,使得爐內更加灼熱,還有節省燃料的效果。

    幾項改進,使得東冶的鐵產量大增,而李笠給大伙的驚喜,還在后面。

    李笠從鄱陽家鄉請來爐工,在東冶建造新式煉鋼爐,以改進后的‘宿鐵法’煉鋼,其法有些類似‘攪鋼法’。

    攪鋼法,漢時就有,但是工藝復雜,掌握不易,需要極有經驗的爐工來操作,才能煉出鋼。

    而李笠建造的新式煉鋼爐,有個名號,喚作“倒焰爐”。

    具體什么是“倒焰”,東冶的工匠們搞不清楚,只是知道這種爐和一般的煉鐵爐不同:一般煉鐵爐是豎著立起,而“倒焰爐”是沉入地下。

    確切地說,是在地上挖坑,兩個靠在一起的圓形深坑,相互間有火道相連,所以應該叫做“地爐”。

    然后在坑壁鋪設耐火磚,這種耐火磚是用來自鄱陽新平的耐火泥所制,號稱比常見耐火磚更耐火。

    左坑放提前經過悶燒的石炭以為燃料,然后以耐火泥所制蓋板封頂,右坑放一定比例的生鐵和熟鐵。

    右坑同樣封頂,卻留數個有活動蓋子的開口。

    兩坑之間,有火道相連,又有煙囪排煙,看上去就如同一個埋在地里的葫蘆。

    準備好后,左坑點火,然后水排鼓風(通過預熱窯),封閉爐口。

    于是左坑的火焰,經過火道對右坑里的生、熟鐵進行加熱。

    左坑里石炭燃燒的火焰很猛,居然能把右坑的熟鐵都熔化做“半鐵水”,然后爐工從右地爐的開口處,伸鐵棒或者木棒進去攪拌。

    有經驗的爐工都知道,熟鐵熔融后不是水狀,而是膠狀,所以無法澆鑄,攪拌起來很費力,想以此攪拌出鋼來,一部分看經驗,大部分看運氣。

    然而,李笠的“倒焰爐”,可以把熟鐵熔化成水狀,攪拌起來不費力(相對以前),還可以很方便的調整生鐵用量。

    于是,能夠穩穩的“攪”出質量不錯的鋼。

    一開始沒人信,但事實就是:這種“倒焰爐”,真的能大量煉出鋼(相對而言)。

    相比東冶現在在用的“宿鐵法”煉鋼,耗時短,成本低,成品質量穩定。

    現在,就有一座“倒焰爐”開始出鋼,李笠及一些吏員站在不遠處,看著爐工進行下一步操作。

    當中,有幾個操著鄱陽口音的爐工分外顯眼,指揮著其他人進行各項操作。

    經過一個月的運行,以及一次次的出鋼,現在沒有人懷疑眼前這“倒焰爐”所出的產品,是鐵不是鋼。

    早就等候多時的鍛工們,就等著將這些鋼鍛打成刀劍等器具。

    幾個鄱陽爐工當中,賈成正在做‘通事’,方便東冶爐工與其交流,李笠見這幾位忙得很,便不去打擾,帶著左右轉到別處去。

    自漢時出現的“攪鋼法”,其大概原理,是在爐里將生鐵熔化,然后在不斷攪拌的同時,加入適當精鐵礦,讓生鐵的含碳量下降。

    憑借經驗控制攪拌進程,按照后世的說法,就是讓生鐵的含碳量降低,卻不會低到成為熟鐵,而是成為含碳量介于生鐵和熟鐵之間的鐵合金,即鋼。

    這個過程很難控制,一看經驗,二看運氣。

    現在所用“宿鐵法”,大概原理是在爐里加熱熟鐵片/塊至通紅,然后澆入生鐵水(滲碳劑),以此對熟鐵進行滲碳。

    或者在熟鐵棍/條上纏繞生鐵,亦或是生鐵片、熟鐵片夾在一起,一同放入爐中加熱,原理是一樣的。

    但耗時很長,因為木炭火焰無法將熟鐵液化,滲碳過程較慢。

    若用石炭(煤炭),倒是可以提高爐溫,然而這樣會讓鐵制品變脆,無法使用。

    那么,用焦炭來加熱爐窯(爐窯用耐火磚鋪設內壁),可以有足夠的熱量將熟鐵液化(相對而言)。

    如此一來,完全融化了的生鐵及熟鐵合在一起,攪動之后完全熔合,實現碳含量的調整,產鋼效率就高了許多。

    “叮叮當當”的鍛打聲中,李笠看著鍛工鍛打環首刀條,他本可以進行改進,引入水力鍛錘,省去人工,提升鍛打效率。

    但是李笠不打算拿出來,這技術要留著自己用,而煉鋼爐,他還有更好的,也打算留著自己用。

    穿過鍛打工場,李笠繼續向前走。

    “倒焰爐”,是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一種土法煉鋼爐,后來成了老一輩的回憶,他聽人提起過原理。

    簡單來說,這種爐的結構就像葫蘆,施工簡單,操作起來也不算復雜。

    雖然以那個時代的技術標準來看,“倒焰爐”煉鋼是效率低、品質差的煉鋼方式,但用在“古代”,那就是先進科技。

    而景德鎮(如今的新平)的高嶺土,可以用作耐火磚的材料,用這樣的耐火磚所砌爐窯,可以承受焦炭燃燒時的高溫。

    于是,他魚鉤作場的‘合作伙伴’、鄱陽某私爐,率先實現了用耐高溫“倒焰爐”、焦炭煉鋼的突破。

    現在,李笠借人、借技術一用,從少府丞徐驎那里換得一個機會。

    前方豁然開朗,那是一塊類似于操場的空地,此刻聚集著大量男女,李笠大踏步向前走去。

    建康東冶,冶煉場,也是鑄幣場,又有兵器作場,還有手工業作場,有吏、匠、工、徒數千人,其中包括許多來服勞役的百姓。

    以及大量服苦役的囚徒。

    這些囚徒之中,大部分都是尋常百姓,因為各種小罪,被官府判罰苦役,在東冶勞作。

    落后的冶煉、鼓風以及各種生產技術,高溫、嘈雜、惡劣的工作及居住環境,讓這些人終日忙碌,吃不好,睡不好,痛苦不堪。

    當節省人力的新技術、設備投入使用,這些勞動力的工作環境改善了些許,勞動強度依然很大,但比起從前,好了許多。

    李笠看著這群人,想到了時局。

    如今是五月,侯景之前已占據梁國壽陽,用了一些不光彩的手段,來個鵲巢鳩占,導致本來要到壽陽上任南豫州刺史的鄱陽王無法履職。

    對侯景的這種行為,朝廷沒有予以懲罰,而是任命其為豫州牧,并加以安撫。

    于是,淮南重鎮壽陽成了侯景的‘新家’。

    陸陸續續有消息傳來,據說侯景在壽陽強迫百姓從軍,并將民女配發給士兵,但天子對其綏靖,好吃好喝供著,要什么,給什么。

    與此同時,朝廷正在與東魏和談。

    可想而知,東魏的和談條件必然是交出侯景,而對于梁國來說,侯景已經沒有了利用價值,所以...

    所以李笠認為侯景必然會狗急跳墻,一切的一切,預示著那令人不安的“歷史”,年內就會變成現實。

    值此風云激蕩之際,李笠覺得建康城里有機可乘,但要如愿,得先投入本錢。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ǖ馁N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府谷县| 台东县| 浙江省| 白玉县| 揭西县| 嘉善县| 合作市| 江门市| 台南市| 新邵县| 葫芦岛市| 盐亭县| 安新县| 绥阳县| 休宁县| 南木林县| 县级市| 宝清县| 柳江县| 乡城县| 江油市| 蓝山县| 张家川| 滁州市| 西乌珠穆沁旗| 清水县| 新巴尔虎右旗| 安溪县| 洪江市| 邵东县| 宣汉县| 遵义市| 广汉市| 宝兴县| 新宁县| 建平县| 论坛| 恭城| 岫岩| 富平县| 鹰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