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曲阿東南角,一處民宅內,李笠坐在二樓窗戶旁,用望遠鏡觀察四周情形。
這望遠鏡是單筒型制,所用兩片透鏡為水晶透鏡,是李笠借助東冶令的職務之便,讓工匠仔細研磨而成。
現在,有了這一觀察利器,李笠可以很清楚的觀察四方,能看到曲阿城東南角兩條運瀆的情況。
種種跡象表明,今日有大人物經過曲阿,而一名在曲阿恭候多時的美人,會在大人物船隊靠泊曲阿碼頭的時候登船。
那么,這位美人登上哪艘船,大人物就在哪艘船上。
這位大人物是誰,李笠不知道,只是根據手頭掌握的消息判斷,地位不會低,所以他進行了一番安排,想要守株待兔,將路過曲阿的大人物干掉。
然后將其首級送回建康,上呈御前,以此證明他和西昌侯并不是消極避戰。
不過,此次行動沒有十足把握成功,守株待兔能守到‘兔頭’的幾率不高,所以,李笠做了兩手準備,要縱火燒毀曲阿碼頭處的糧草庫房。
曲阿,是兩條運瀆的交匯處,交匯處位于東南角,所以轉運碼頭也在東南角,碩大的庫房,在李笠所處位置清晰可見。
他選在這里進行觀察,可以同時觀察兩條運瀆的航運情況,只要大人物的船隊抵達,就能隨機應變。
想著想著,李笠琢磨起眼前這兩條運瀆。
江南的三吳地區,開發時間很早,據說戰國時就頗為繁華,加上水網密集,所以水運十分便利。
到了東漢末年,三國鼎立,占據江東的孫吳,為了將三吳地區的糧食、物資安全的運到建康,便開辟新運瀆。
江南本有運瀆,這運瀆是從太湖邊緣出發,經過晉陵、曲阿前往京口,漕船沿著這條運瀆航行,可從太湖進入長江。
然后逆流而上抵達建康,江上航程因為風大、浪大,運輸風險不小。
到孫吳修建新的運瀆,把曲阿及建康連接起來,于是三吳的糧食及物資,可以全程走運瀆運往建康。
這條運瀆在句容境內要翻越高丘——破岡,破岡中間高、兩邊低,于是由岡頂向兩側各建7座堰埭,共十四座,用以平水和節制用水。
而運瀆也因此得名“破岡瀆”。
破岡瀆通航后,一直很繁忙,每年都輸送大量三吳的糧食、物資去建康,到了齊、梁之際,因為帝鄉、帝陵在曲阿,所以皇帝、宗室回曲阿祭拜先人時,也要走破岡瀆。
齊、梁兩國的宗室,都出身蘭陵蕭氏,這個蘭陵,指的是東海郡蘭陵縣,位于青州地區,也就是后世的山東地區。
后來中原大亂,大量士族南渡,蘭陵蕭氏子弟也南下,在江南的曲阿一帶定居,于是曲阿就成了僑置的‘蘭陵’,又稱‘南蘭陵’。
到了晉末宋初,聚居在南蘭陵(曲阿)的蕭氏,出了一位皇后(追謚),那就是宋武帝劉裕的繼母、孝懿皇后蕭氏。
由此,蘭陵蕭氏以外戚身份,開始接近建康權力中樞。
宋末,權臣蕭道成終于跨出那一步,受禪稱帝,建立齊國。
二十多年后齊梁換代,但蘭陵蕭氏依舊是皇族,所以曲阿即是帝鄉,又是齊、梁兩國的帝陵所在地。
建康的皇帝,時常乘船經由破岡瀆回家鄉,祭掃帝陵以及祖宅,所以,曲阿十分繁華,是很重要的交通要地。
然而,這么一座重要的城池,在侯景叛軍的進攻下,也就撐了兩日。
據說是城中有人見叛軍勢大,起了心思,暗地里和對方聯系,做了內應、夜間開城門,以此博取富貴。
李笠想到這里,有些感慨,劉宋年間,有文豪鮑照寫了首詩,其中有后世耳熟能詳的“危見臣節、世亂識忠良”。
如今,侯景作亂,李笠所見,更多的是臨陣叛變、開門接應的投機者。
這些投機者,有地方豪強,有勛臣后代,有朝廷命官、將領,一個個都拋棄了朝廷,選擇為侯景做馬前卒。
梁國四十多年的太平,看來不過是虛有其表,無數人早就對這個朝廷不滿,所以一有機會就要搞事。
李笠正感慨間,左右提醒南面運瀆有船隊抵達,他精神一振,拿起望遠鏡觀察起來。
。。。。。。
曲阿城內,一輛牛車在士兵的護送下,緩緩駛向南門,車廂里,坐著一名妙齡女子,身著綢緞衣裙,梳著婦人發髻。
她眉目如畫,膚色白皙,面頰又泛起紅暈,宛若桃花,煞是好看。
衣裙都已熏香,加上腰間佩著的香囊,使得這位女子渾身上下散發著淡淡香味。
車廂里又坐著一名健婦,目不轉睛的盯著這位年輕美人,生怕對方尋短見。
見其低頭蹙眉不語,臉上沒有半點笑容,健婦低聲勸道:“娘子何必如此?以娘子的容貌,必然能讓新主寵愛有加,榮華富貴,享之不盡。”
“娘子伺候新主伺候好了,昔日良人,也能過上好日子,何樂而不為?”
“娘子此來,不也是為良人好?如今伺候新主,沒什么不好意思的。”
聽到這里,女子的右手猛地握拳,有些許顫抖。
這個小動作,健婦看得清楚,卻不以為意:“娘子能伺候大人物,那可是福氣,不然,被人扔進軍營里,每日被那些渾身臭味的漢子輪番上陣,娘子怕不是要變成殘花敗柳。”
“一會,娘子可得好好伺候,若沖撞了貴人,自己討不了好不說,還會連累良人不是?何必呢。”
女子聽著聽著,面色一暗,握拳的右手,松開,健婦瞥見了,知道這位服軟,松了口氣。
看看對方的容貌和身材,健婦羨慕不已:漂亮,真是漂亮,又是名門閨秀,知書達理,氣質不比常人。
一會上船,怕不是要把貴人的魂都勾了去。
因為已為人婦,所以貴人大可盡情采摘,說不定,一會就要侍寢,床都不用下了。
牛車緩緩停下,隨行婢女將門簾掀起,健婦趕緊攙扶著女子下車,卻見已到了碼頭,旁邊靠泊著許多船。
健婦拿來冪籬給女子帶上,冪籬是一種斗笠狀帽子,其邊緣下垂的薄紗將女子的容貌遮住,免得被旁人盯著看。
然后,婢女攙著女子,在吏員的帶領下,向不遠處一艘船走去。
遠處,李笠借助單筒望遠鏡,將此情此景看得清清楚楚:美人所登的船,就必然是大人物的座船。
他收起望遠鏡,對左右笑道:“目標確定,就是第五艘船。”
部曲們聞言興奮起來:“那么....”
“管他是誰,動手再說。”李笠說完,猛地一揮手:“開始行動!”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