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亂世棟梁 第七十二章 刀

作者/米糕羊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午后,陽光明媚,御花園里,皇帝蕭綱正在舞刀,身形變換間,手中寒光閃爍。

    旁邊,樂人彈奏著鋼琴,琴聲悅耳,仿佛潺潺溪水在山澗流轉。

    “啪”的一聲,蕭綱將一卷草席砍斷,隨后停下動作,看著手中刀。

    自古以來,常用之刀均為環首刀,而環首刀都是直刃,刀匠制刀時刀條淬火容易彎曲,還得專門打直。

    而這柄刀,刀身前端三分之一處微微上翹,為弧形,并且刀尖到刀背之間約兩寸長度開刃。

    此刃名為“反刃”。

    且該刀有橢圓形的大刀鐔,刀身兩側開有血槽,和環首刀有明顯不同。

    整把刀看上去,和刀身筆直的環首刀有區別,形狀宛若雁翎,故而稱為“雁翎刀”。

    因為刀尖開著反刃,所以使用時可以有“挑”的技巧,但因為大部分刀背未開刃,所以能如環首刀那樣,使出左手推刀背的“推刀”技藝。

    制刀時,以水力機械開刃、開血槽,所以雁翎刀的制作成本不比單面開刃的環首刀高多少。

    蕭綱仔細端詳著這把雁翎刀,越看越覺得順眼。

    從鞘中拔刀時,因為刀身有弧度,所以拔刀的感覺十分順滑,這和環首刀拔刀的“直來直去”明顯不同。

    但是,騎兵彎刀拔刀時,給人的感覺更加流暢。

    蕭綱收刀入鞘,交給宦者,又從另一名宦者手中拿起一把彎刀,拔刀后對著一根卷好的草席,用力橫斬。

    因為刀身彎曲,所以砍在草席卷上后,刀刃還有拖曳般的切割,能輕松割開草席,傳遞到手中的沖力,比環首刀要小些。

    蕭綱看著草席卷上整齊的切口,再看看手中彎刀,若有所思。

    彎刀的“彎”,弧度其實不大,不至于彎得如同圓月。

    一如新平公李笠所說,彎刀的進攻特性是“拖割”,和直刃環首刀的特性“劈砍”有所不同。

    這區別,一如庖廚處理肉食的兩種刀法那樣:菜刀直上直下剁肉,菜刀前后來回割肉,給手的感覺截然不同。

    前者更累,震手,而后者輕松。

    體現在直刀和彎刀上,劈砍物體時就是類似的手感。

    對于騎兵而言,這種區別尤其明顯,因為騎兵砍殺步兵時,只需將刀一橫對準目標,不用揮舞手臂,便能憑借馬力將敵人身體切開。

    這種時候,“拖、割”的彎刀更加順手,且不容易卡在人體上,亦或是因為劈砍物體震手過度,導致刀脫手。

    對于騎兵來說,佩刀揮砍時不容易脫手十分很重要,所以徐州刺史、新平公李笠,列舉了大量實戰數據,建言官軍騎兵要配彎刀而不是直刀。

    至于步兵用刀,彎刀還是直刀更合適?

    按照李笠的分析,環首刀具備刺、砍的能力,這在實戰中很重要。

    因為軍隊交戰,環首刀面對的敵人很多都披甲,那么要破甲,或者戳眼、刺腋下這些破綻,刀的刺擊能力一定要強。

    刺擊,就如同釘釘子,自古以來釘子只有直的,沒有彎的,所以彎刀的刺擊能力要比直刀弱。

    當然,破重甲就只能靠鈍器,譬如錘子,面對重甲,無論彎刀、直刀都無能為力。

    而陣戰時,兵卒列隊,左右都是人,刀盾兵一手持盾,一手持刀,手中刀只能有兩個動作,那就是前后往復的“刺”,以及上下揮舞的“砍”。

    彎刀的砍橫砍威力大,但左右揮舞才能施展出來,而陣戰時左右揮刀容易傷到同袍。

    且步兵沒有馬匹借力,彎刀“拖、割”省力的優點,體現得不是很明顯。

    而同樣重量的刀,彎刀的刀刃“投影長度”,比直刀刀刃“投影長度”短,這就意味著攻擊距離縮短。

    種種利弊,新平公李笠在奏表中分析得清清楚楚,所以李笠極力鼓吹步兵裝備新式刀具“雁翎刀”。

    首先,這刀的前三分之一帶輕微弧度,砍人時有切割效果。

    其次,刀尖帶反刃,刺殺時能刺得更流暢,且刺不中、砍不中時,持刀手腕直接一挑,靠反刃也能傷人。

    這種用法,和劍類似。

    再有,因為有刀鐔,可以保護持刀的手,譬如刺擊時刺中硬物,刀身前刺受阻,那么持刀的手容易向前滑。

    若無刀鐔擋著,前滑的手就會“握”在刀刃上,被刀割傷。

    許多使用無刀鐔環首刀的新手,就經常出現這種意外。

    而常見的環首刀,要么無刀鐔,要么是小刀鐔,一旦交戰時和對方“架刀”,對方的刀沿著刀身劃來,便能削斷持刀手的手指甚至手腕。

    若有了大刀鐔,持刀手便有了保護,且雁翎刀的刀柄可以長一些,方便雙手握持,若有刀鐔擋著,持刀者就不容易握住刀刃。

    關于直刀、彎刀的特點,李笠在奏表里寫了許多,但所言并不是空洞無物。

    而是將上半年與齊軍交戰時,直刀、彎刀的表現,以及殺傷效果一一列舉,有理有據,讓蕭綱看后,創作刀譜的意愿越來越強烈。

    他雖然喜文,但也向往“文武雙全”,雖然舞不得馬槊,尚在潛邸時卻做馬槊譜序,對馬槊的制作、使用技巧進行了極其詳細的介紹。

    那么,如今李笠將直刀、彎刀的實戰表現匯總后上呈御覽,其中還包括結合了直刀、彎刀優點的雁翎刀,那么他可得用心琢磨一番。

    寫雁翎刀譜,記錄刀制、刀法、刀訣。

    革新軍備,讓沿用了數百年的環首刀得以改良,大梁官軍騎兵裝備彎刀騎兵刀,步兵裝備雁翎刀,氣象為之一新。

    如此一來,也可從側面張顯本朝武功,后世史書說到他在位期間的成就,多了與眾不同的特點。

    改革刀制,自秦漢以來沿用數百年的環首刀,為新刀所取代。

    若雁翎刀確實好用,取代環首刀,成為大梁官軍的正式佩刀,并為后世沿用的刀制,那就會成為他在位期間武功的一個象征物。

    哪個皇帝,不想自己的文治武功留名青史?

    哪個兒子,不想自己的表現,比父親要更為出色、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想到這里,蕭綱心情有些激動。

    看著被砍斷的草席卷,又想想李笠匯總的直刀、彎刀使用情況,以及雁翎刀的形制,很快下定決心。

    他要召集刀匠,以及武臣,對直刀、彎刀以及雁翎刀的優缺點進行評定,一旦確定,那么騎兵彎刀、步兵雁翎刀,就會成為官軍正式裝備。

    那么雁翎刀譜、彎刀譜的編寫,也得提上日程了。

    左右見天子對新平公上呈的雁翎刀十分滿意,識趣的稱贊起李笠來。

    雖然他們和李笠沒什么關系,但陛下喜歡給兵器做譜,新平公獻彎刀、雁翎刀,正好引得陛下興致勃勃,他們趁機奉承幾句,合情合理。

    蕭綱見自己用人得當,想著李笠在徐州這一年多以來的表現,愈發滿意。

    現在已入秋,看來徐州局勢今年不會有什么變故。

    少府寺在徐州辦產業,經營煤、鐵制品,收入頗豐,而蕭綱在徐州的耳目,所見所聞,暫未發現李笠有什么不軌之舉。

    這一點很重要,徐州為兵家必爭之地,戰事不斷,一旦徐州刺史有圖謀,收買豪族人心,拉攏地方武裝,天長日久,就會尾大不掉。

    蕭綱可不想出現第二個蕭道成,所以打算過得一兩年,等徐州局勢穩定,就讓皇子出鎮徐州,把李笠調回來。

    若齊國再次南犯,徐州危急,讓李笠率軍去救即可。

    徐州刺史一職,確實太重要了,長遠來看,還是得皇子坐鎮才讓人放心。

    但現在看來,或許李笠多在徐州待幾年會比較合適?

    蕭綱思索著,李笠此次獻刀,確實激起了他的興致,而李笠在徐州的所作所為,并無不妥之處。

    譬如軍備,之前李笠就改進鎧甲,制布面甲,此次還把布面甲的使用情況一并匯總、上呈。

    這是很正常的表現,李笠憑借軍功起家,關心軍備無可厚非,對方如此用心改良軍備,可見心思用在正道上了。

    若李笠一門心思在建康鉆營關系,用心不正,蕭綱認為這才是值得警惕的行為。

    可以看得出,李笠在徐州刺史任上,盡職盡責,蕭綱覺得若留李笠在徐州多做幾年刺史,極大可能把徐州經營得更好。

    這可能是其他人做不到的。

    蕭綱已經看過李笠最近上呈的“經營徐州之新方略”,其上所列措施,看起來前景都很不錯,若給李笠時間加以實施,或許

    等過得一兩年再說。

    人是會變的,年紀輕輕的李笠,驍勇善戰,若在徐州刺史任上待久了,真的很危險。

    也許人不會有那個想法,但只要具備那種實力,就是隱患。

    蕭綱就擔心將來,將來一旦朝中出事,長期鎮守徐州、驍勇善戰的李笠,極有可能成為第二個蕭道成。

    但蕭綱又覺得,出身微寒的李笠,并無宗族可以仰仗,與出身蘭陵蕭氏的蕭道成不一樣。

    李笠在朝中,根本就沒什么人脈,結交不了士族,也不可能被士族接納。

    李笠除了赫赫軍功,沒有任何依仗,唯一能依仗的,就只能是皇帝的信任。

    這樣的人,若長期遠離中樞,無法結交朝臣,無法引朝中重臣為奧援,就只能給皇帝做鷹犬。

    其榮辱興衰,只在皇帝一念之間。

    或者,李笠留在徐州更合適?

    作為一把刀,外可抵御強敵,內可震懾淮南,一旦淮南牧守之中有誰敢對建康有所企圖,恐怕也只能想想而已,不敢付諸實施。

    因為李三郎在徐州看著他。

    想到這里,蕭綱又拔出那把雁翎刀,仔細端詳。

    好刀,若只是收著做擺設,太浪費了。

    不如,過得兩三年,看看再說吧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宁市| 临潭县| 开原市| 静海县| 繁昌县| 长泰县| 嘉祥县| 揭东县| 宁乡县| 青阳县| 漠河县| 白沙| 敦煌市| 博白县| 巨野县| 左云县| 罗甸县| 新安县| 三都| 宁国市| 得荣县| 会昌县| 农安县| 华池县| 上思县| 阿拉善盟| 丽江市| 临夏县| 和林格尔县| 蓝田县| 铜陵市| 南漳县| 肃宁县| 瑞金市| 清涧县| 拜城县| 建昌县| 大宁县| 余江县| 阳江市| 马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