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午時,院子里,涼棚下,李笠正在給兒女們烙煎餅。
用具為經典的“鏊子”,此物為鑄鐵所制,平面圓形,中心稍凸,有三個腳,底部生火以作加熱。
李笠先在鏊子上刷菜籽油,然后攤上面糊,再用木制煎餅耙子將面糊攤平,一番操作下來,很快便烙好一個煎餅。
他的動作很快,烙好的煎餅越來越多,等溫度降下來后,小家伙們開始用煎餅卷大蔥。
年長的李平安、李安寧率先做示范。
過程很簡單,煎餅一張,平攤,抹上醬料,放上大蔥一根,卷起,開吃。
煎餅卷大蔥,是經典的山東美食,但這個時代的“山東”,為一個廣泛的地理范圍名稱,指的是“太行山以東地區”。
這個地理范圍,囊括了河北地區,而后世的山東,為如今的青州地區大概范圍。
李笠見兒女們吃煎餅卷大蔥吃得津津有味,自己也卷了一個,吃起來。
旁邊,段玉英也吃著煎餅卷大蔥,吃得很香,卻又詫異:這種吃法,李笠是怎么想出來的?
煎餅能卷的還有烤鴨肉片,亦或是許多食物,反正把煎餅當做包裹之物,可以搭配出許多食物來。
她在鄴城吃過無數美食,但煎餅卷大蔥這種簡單又美味的食物,倒是沒見過。
按照李笠慣用的說法,是這種食物沒有普及。
李笠見她若有所思,笑起來:“食物的普及,關鍵在成本,如果平民百姓可以獲取廉價的食用油,煎餅的花樣就能豐富起來!
段玉英常聽李笠說廚藝,所以知道煎、炒、炸需要用油,尤其是油炸。
可是對于平民而言,油是稀罕物,使用成本高。
所以,炒、炸這種烹飪技術若要大范圍推廣,比較困難。
李笠指著鏊子說:“你方才也看到了,每烙一張煎餅,就得在上面刷油,油,對于尋常百姓而言,使用成本不低!
“所以平日的烹飪,要么是蒸、煮,以面食而言就是制作蒸餅、湯餅,或者是炙,也就是烤,這都不需要油,能省錢!
“每天省一些,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能省下不少錢的,這對于家境拮據的人家而言,關系到活不活得下去。”
段玉英出身富貴之家,自幼錦衣玉食,無法理解貧民的艱苦生活,但她知道李笠出身微寒,所以對如何縮衣節食很有心得。
李笠吃完一口煎餅,又說:“所以,要想推廣鐵鍋,推廣炒菜,不僅要把鐵鍋的制作成本降下來,還得把食用油的制作成本降下來,把產量升上去!
“食用油,分動物油、植物油,動物油是葷油,獲取成本高,植物油是素油,獲取成本也不低,你可知為何?”
段玉英好奇的問:“為何?”
“因為原料,如今的食用油,主要是胡麻油,也就是芝麻油,可最初,胡麻油是用來做燃料的,或者做燈油!
段玉英想了想,說:“妾記得有蕓薹,蕓薹籽可以榨油的!
旁邊,旁聽的李平安、李安寧拼命舉手,得阿耶同意后,李平安問:“阿耶!蕓薹有兩種,一種用來吃,一種是把菜籽用來榨油!”
鄱陽有榨油產業,李家涉及其中,李平安聽娘說起過相關事宜也不足為奇,李笠點點頭:“對,安寧有什么補充的?”
李安寧回答:“阿耶,菜籽榨油前,是要炒過的!”
“對,說得對。”李笠笑起來,給段玉英說徐州如今的一個產業:種植油菜,然后以水力榨油。
蕓薹,是這個時代對油菜的稱呼,或者說,后世所稱油菜,是此時蕓薹中的一種。
蕓薹一開始,是作為食用植物種植的,后來人們漸漸發現,有某些種類的蕓薹,其菜籽含油很高,可以榨油。
于是,人們開始有目的的種植兩類蕓薹,一種用于食用,一種用于榨油,所得就是菜籽油。
不斷地篩選下,專門用于榨油的蕓薹,其種植范圍漸漸增加,但各地的種植目的,基本上是自給自足。
李笠為了給徐州找財路,決定在無法大面積種植糧食的徐州地區,大面積種植“油菜”油用蕓薹。
然后利用水力優勢,辦起榨油作場,靠著大規模種植、收獲的菜籽,壓榨出菜籽油,部分自用,部分對外出售。
以此換取糧食、利潤。
這個時代,菜籽可以榨出許多油的蕓薹,不止一種,每年的二三月份種在旱地,只要勤澆水,到了五月就能收獲菜籽。
種植周期短,抗天災能力不錯,也不怕齊軍秋天來襲時顆粒無收。
而大規模種植油菜的結果,就是油菜成為經濟作物,菜籽油成為“徐州特產”,物美價廉,大規模外銷,換回糧食。
也正是因為有了相對廉價的食用油,諸如油條這種油炸食品,才會在寒山風靡,并沿著泗水,向沿岸城池推廣。
段玉英聽了之后,恍然大悟:原來食物上面,可以做這么多文章。
李笠繼續說下去:“其實,徐州這里只是依葫蘆畫瓢,因為鄱陽那邊,早幾年就開始大規模種植油菜了,無論是菜農還是榨油作場主,都因此致富。”
“所以,我們才能立刻弄來大量種子,在徐州種植油菜,并且有老練的菜農進行種植指導。”
“等打完接下來的這場大戰,我想,齊軍短時間內不會再來,那么,油菜的種植面積會更大!
“屆時,徐州菜籽油會銷往更多地區,名號,一定會更響亮!
聽得李笠提到“大戰”,段玉英忽然擔心起來:“三郎,若率軍出征,一定要小心!
“放心,我會注意的!崩铙倚Φ溃罩斡裼⒌氖,“我若出征,你自己也要保重身體!
段玉英應了一聲,但心中擔憂卻依舊揮之不去。
今日有前方急報傳到寒山,齊軍分幾路南下,兵鋒不僅指向徐州,還指向淮南,梁、齊兩國間一場大戰即將爆發。
李笠作為徐州刺史,肯定是要率軍出征的。
段玉英得知消息后,心情復雜,因為李笠之前率軍奇襲鄴城,燒了齊國太廟,所以,高洋的反擊遲早會來,而且來得肯定很猛烈。
作為高洋曾經的昭儀,作為李笠現在的女人,段玉英不知該怎么表達自己對李笠安全的擔心。
若表現得太過,怕李笠認為她虛情假意,若表現得冷淡,又怕李笠認為她心系前夫。
段玉英不希望李笠出事,無論是基于現實還是理性,但如何表達自己的擔心,實在是拿捏不好尺度。
“莫要擔心,我即便出征,也會平安回來的。”
李笠輕聲說著,李平安和李安寧見阿耶說起正事,趕緊把弟弟妹妹帶到別處玩耍。
“我既然敢去鄴城燒太廟,就知道事后必然引來齊軍的大規模進攻,所以,該做的準備,早就已經做好了。”
“說實話,我在寒山,都有些等得不耐煩了,不過怪不得他們,畢竟握拳出擊前,是要收拳的,兵馬大規模出擊,得先調撥糧草!
李笠說著說著,指向旁邊案上放著的一個玻璃瓶,里面裝著菜籽油。
“知道菜籽要如何壓榨,才能盡可能榨更多的油么?”
段玉英搖搖頭,李笠接著說:“不能直接壓榨,得先將其軟化,熱處理,也就是翻炒,讓其內部結構碎裂,然后再用機器壓榨,如此,出油率才高!
“我不去燒太廟,齊國就不會把精銳的主力調過來,那么,我的對手就是那些雜兵!
“無論官軍打多少勝仗,也無法對人口稠密的齊國造成破防,因為損失的雜兵,很快就能補充回來!
“要把菜籽的精華給壓榨出來,得事先對菜籽進行熱處理,而燒太廟,也可稱作熱處理。”
李笠說完,再次笑起來:“現在,菜籽自己上門,我也該干活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