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寒山城外馬場,一處場地里,正在進行騎兵戰術練習。
五十名騎兵,分成五列縱隊,在場地里行進,隨著一聲號響,他們開始在行進間變換隊形:排成一個密集橫隊。
馬與馬之間距離很近,大概只容一匹馬通過,騎兵們列隊經過地面一道橫線,隨后開始沖鋒,如同一堵墻,向前推進。
橫線旁聚集著一群人,為‘技術小組’,對這五十名騎兵的隊形變換以及列隊沖鋒進行記錄,譬如計時。
橫隊經過橫線時,他們按下秒表按鈕,開始計時。
當橫隊跨過終點的橫線那一瞬間,手持秒表的人再次按下按鈕,停止計時。
不一會,第二隊五十名騎兵進行橫隊沖鋒,技術小組繼續計時,記錄五列縱隊變成一行橫隊所需時間,以及完成沖鋒的耗時。
小組之中,段韶脖子掛著個懷表,不過懷表被他用左手拿著,拇指虛按在按鈕處,兩眼盯著場地里的騎兵。
陽光正烈,所以人人帶著個草帽,仿佛冒著烈日下地干活的農夫。
亦或是后世操場邊,拿著秒表守終點,記錄學生們跑圈成績的體育老師。
不過他們實際要干的活,是觀察騎兵橫隊戰術的施展過程,記錄各階段的耗時,接連觀察許多次,歸納出“平均耗時”等數據。
技術小組有不少,各自分工,通過觀察騎兵們的訓練,對常見的騎兵戰術進行“量化”,以便為其“優化”提供詳實的數據和改進意見。
最終目的,就是制定出‘教學大綱’,能更高效訓練出大量合格(堪用)騎兵。
真的是這樣么?
段韶最近經常這么問自己,他看著騎兵們演練橫隊沖鋒,看著手中的秒表,思考起來。
所謂橫隊沖鋒,為騎兵排成三排橫隊,每一隊中,馬與馬之間以較窄間距排列,前后三排,排與排之間必須保持足夠的距離。
這樣的密集橫隊發動沖鋒,如同一堵墻,可以‘碾碎’迎面沖來、陣型松散的敵騎。
這一結論,是經過實戰檢驗的,但橫隊沖鋒并不是萬能的戰術,適用范圍有限,若生搬硬套,很容易吃敗仗。
因為橫隊沖鋒的強項是正面沖擊厲害,弱點是側翼無防護,與敵軍騎兵交戰時,一旦敵騎四散,不正面交鋒,這一戰術瞬間失效。
若對方以游騎襲擊橫隊側翼,橫隊很容易崩潰。
兩軍交戰時,對手若第一次碰到密集橫隊沖鋒,如果時間緊迫,可能下意識選擇正面迎戰,然后被打得落花流水。
對方吃了虧之后,肯定會很快找出破解之法,騎兵不正面交鋒,而是四散圍攻。
所以,發動橫隊沖鋒時,一定要抓住戰機,迫使對方騎兵不得不正面迎戰。
這是臨陣應變的用法,而橫隊本身的形成以及保持隊形沖鋒,也有講究。
段韶所在‘技術小組’,就要琢磨橫隊沖鋒到底有什么講究和注意事項,這需要借助計時工具——秒表。
作為一個戰術,橫隊沖鋒需要“優化”,但想要優化,就得先“量化”,才能讓學員們理解。
所謂量化,指的是對內容進行數量化描述,譬如,把糧食從甲處搬運到乙處,那么糧食有多少,甲、乙兩地距離有多遠,就是要量化的內容。
或者,若說一個人跑得很快,那么到底有多快?
三十步距離沖刺跑,要花多少時間?一里距離的耐力跑,又要花多少時間?
測出耗時,算出奔跑速度,這就是量化。
關于騎兵的戰術,有不止一個技術小組來進行“量化”,譬如將橫隊沖鋒戰術從集結、列陣、準備沖鋒的所需平均時間統計出來。
與此同時,對于戰馬的訓練,也要通過名為“鐘表”的計時工具進行“量化”,測量馬的奔跑速度是多少。
所謂奔跑,包括短距離沖刺,以及長距離小跑。
通過“量化”,人們就可以很直觀的知道一匹馬的速度有多快,而不是靠詞語來形容,譬如“疾如閃電”等。
與此同時,各種騎術動作,譬如繞樁、連續跨越障礙的完成有多靈活,因為有了更精密的計時工具,所以能夠“量化”。
通過不斷地“量化”,分析各類騎兵戰術的細節,并進行優化,總結出技術要點,整理成冊(教學內容),以便讓騎兵們學習,并進行針對性訓練。
這個“整理成冊”,就是技術小組們的職責,之所以要如此折騰,就是要建立一個“騎兵訓練體系”。
對從沒有騎馬經歷的新兵進行至少三年訓練(訓練強度不能低),使其具備合格的騎兵作戰能力。
能夠靠著集體作戰(戰術配合),和自幼在馬背上長大的那些北地騎兵正面對抗,至少不落下風。
也就是以低成本、騎戰技術水平及格的‘量產騎兵’,對抗那些驍勇善戰的北地騎兵。
此為李笠的規劃。
一開始,段韶對李笠的異想天開不以為然,可兩三年過去,這種思路下訓練出來的騎兵,至少以實戰表現證明,行得通。
尤其是李笠以橫隊沖鋒,擊敗可朱混元的騎兵,段韶得知消息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可朱混元是打了幾十年仗的宿將,善用騎兵,不可能看不出橫隊沖鋒的弱點。
卻依舊敗于橫隊沖鋒之下,只能說當時可朱混元別無選擇,即李笠選擇了最有利的時機發動橫隊沖鋒,讓可朱混元被迫正面迎戰。
這一戰對段韶的觸動很大,若說幾年前他敗給李笠,純屬李笠玩陰的用水攻。
現在,可朱混元敗給李笠,是在野地浪戰、正面對決的情況下兵敗身亡,李笠能力的增長,由此可見一斑。
更別說李笠一個漁家子,居然實現了騎兵突襲鄴城得手的戰果。
總總跡象表明,這個一開始打仗只會玩水攻的家伙,現在,已經是能指揮騎兵作戰的出色將領了。
橫隊沖鋒結束,段韶按下秒表,記下時間,看著四周熱火朝天的訓練場景,忽然有一種陌生的感覺。
他從小就騎馬,打了幾十年的仗,其中多為騎兵作戰。
所以對于騎兵作戰的各種戰術了若指掌,卻從沒想過,要把騎兵如何打仗進行“量化”。
將各種戰術細化、優化,然后把實施過程、細節、注意事項,如同教書一般,教授給無數學生。
他在這里當了幾年的階下囚(軟禁),眼看著李笠的‘騎兵學校’越辦規模越大,不由得期盼起來。
以如此訓練方式練出來的騎兵,能強到何種地步?
段韶不知道,他認為騎兵能不能打,首先看兵源,從小就在馬背上長大的邊地青年,就是最好的騎兵種子。
只有兵源好,加上不缺馬,才能擁有一支強大的騎兵,但李笠卻有不同看法,一些奇談怪論,此刻再次回蕩在段韶耳邊:
“戰場搏殺,是很專業的技術,而軍人,是一種職業,無非是特殊些的特殊職業。”
“既然是一種職業,那么,一個完善、高效的職業教育體系,一定能培訓出合格的從業者!”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