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月十四日,上午,皇宮,一處殿內,建平王蕭大球正在給幼帝和太后講佛家故事,鄱陽王蕭范、綏建王蕭大摯列席。
皇帝年紀小,其實是聽不懂佛經的,但若是聽佛教故事,卻正合適:就當一般故事來聽。
太后也樂得有人講故事給兒子聽,解解悶。
而蕭大球、蕭大摯未滿二十歲,在幼帝看來兩位皇叔沒那么“老”,所以心理上更親近一些。
至于蕭范,純屬來湊個人數,蕭大球所說故事,他早已爛熟于心。
因為收到了李笠的大禮,這幾日他晚上都沒睡好,如今倦意上涌,卻不敢打哈欠,坐姿端正,以免君前失儀,被人說成對幼帝無禮。
蕭大球說著說著,說到了地藏菩薩。
地藏菩薩是諸菩薩之一,漢譯佛典里,最早提到地藏菩薩的是《羅摩伽經》,《羅摩伽經》大概是曹魏時譯成。
蕭大球先解釋“地藏”一詞,說其含義有三:其一指地中所藏寶藏;其二指佛性。
其三,特指地藏菩薩。
《羅摩伽經》中,提到地藏菩薩的地方有兩處,其一,與佛同在舍衛國衹樹園給獨孤園的菩薩中,有持地藏菩薩之名。
其二,比丘尼為諸菩薩說普依止清凈地藏法門。
蕭大球引經據典,小皇帝哪里聽得懂,所以他只是提了一下,讓侄兒明白這地藏菩薩譯名,在幾百年前就有了。
最近才開始為人所知的《大方廣十輪經》,宣揚地藏菩薩信仰,蕭大球仔細研究后,對于地藏菩薩有所了解。
如今,地藏菩薩信仰并不普遍,在許多信徒看來,地藏菩薩不過是眾多菩薩中的一個而已,對其事跡不是很清楚。
但是,地藏菩薩涉及的一些故事,蕭大球覺得可以講給侄兒聽。
他把自己從各種佛經里匯總的地藏菩薩事跡,整理成幾個小故事,當然,這些佛經提及的地藏菩薩事跡,真偽待辨,但作為故事素材是沒問題的。
因為這些故事中,有的強調“孝”。
故事之一,有一世,地藏菩薩為一富家女,其母修習邪道,死后墮入地獄受苦。
此女賣掉家宅財產,廣求香華,于佛塔寺大興供養。
以至誠恭敬,摒息雜念,一心稱念佛號。
其母承女孝順,為作功德,離獄生天。
故事之二,曾有一世,地藏菩薩是名孝女,其母生前喜食魚子,犯下極大的殺生罪。
孝女知母死后必墮惡道,請阿羅漢入定觀察,果然發現母親在地獄中受受盡苦難、折磨。
孝女一心念佛,恭敬供養,以誠孝感動佛祖,救母親脫離地獄之苦。
這兩個故事,說的是地藏菩薩有“大孝”。
歷代君王,都要講一個“孝”字,蕭大球給侄兒講這兩個故事,當然很合適,不過在蕭范聽來,故事就太簡單了。
考慮到皇帝年幼,也只能聽這種簡單的故事,說復雜了,反倒聽不懂。
太后覺得這故事不錯,十分信佛的皇叔勸侄兒孝順母親,對得不能再對。
故事之三,又有一世,地藏菩薩曾是一名小國王子。
當時有佛到訪,王子見佛相莊嚴,心生恭敬,便請問佛是作了怎樣的行愿,而得這樣的莊嚴相。
佛回答說,要得如此莊嚴相,應當濟度一切苦惱眾生。
于是王子立下大愿,要在今日到未來劫,度脫一切苦惱眾生脫離苦海,然后自己才成就佛果。
故事之四,再有一世,幾個相鄰國家的國王,相約行善,饒益眾生。
其中一位國王發愿:早成佛道,普度群生,成了“一切智成就如來”。
又有一位國王發愿:若不先度一切眾生,脫離苦惱,令其實樂,得至菩提,自己絕不成佛。
這位國王,就是地藏菩薩。
蕭大球說后面這兩個故事,是要告訴侄兒,地藏菩薩是個什么樣的菩薩,和其他菩薩有何不同。
也就是說,地藏菩薩之所以未成佛,不是因為修行不夠或者懈怠修行,而是以大悲愿力度化眾生。
所以功德雖然與佛齊等,卻不現佛身,始終以菩薩身度脫罪苦眾生。
小皇帝半懂不懂,若有所思,而旁聽的蕭大摯卻有些走神,心中想起了別的故事。
劉宋,開國皇帝、宋武帝劉裕有七子,長子劉義符被輔政大臣廢殺,次子劉義真被廢為庶人后殺害。
第三子、宋文帝劉義隆,被太子弒殺。
第四子劉義康,被兄長宋文帝賜死,第五子劉義恭被前廢帝、侄兒劉子業所殺。
第六子劉義宣因謀反被殺,第七子劉義季郁郁而終。
宋武帝七子,六個慘死,一個郁郁而終。
文帝劉義隆有十九子,三子劉駿和十一子劉彧即位為帝,二人善終,一人逃魏,三人早夭,其他人不得好死。
孝武帝劉駿有二十八子,其中十二人早夭,十六人被殺,其中劉駿之帝劉彧殺得最多。
宋明帝劉彧無親生子,收養十二子,俱為蕭道成所殺。
蕭道成篡位,對于劉宋宗室是“無少長皆幽死”。
而齊高帝蕭道成及其子齊武帝蕭賾,兩人子孫,又被蕭道成之侄齊明帝蕭鸞幾乎殺絕。
蕭鸞是以輔政藩王的身份連廢二帝然后篡位,自然不會放過帝系子孫。
劉宋、蕭齊兩代,宗室屠戮一空,其中殺得最起勁的,就是叔殺侄。
蕭大摯看過史料,得知宋孝武帝劉駿第八子劉子鸞,十歲時被皇帝兄長劉子業賜死,臨死前悲憤萬分的說:
“愿身不復生王家”。
所以,祖父(蕭衍)即位后,鑒于前代教訓,善待宗室,善待侄兒,并希望宗室子弟和睦相處。
然而,叔殺侄的慘劇,還是發生了。
蕭大球講解完畢,皇帝和太后離開。
隨后,鄱陽王蕭范為長輩,先走,還未到殿門,蕭大球上前,和堂叔交談。
叔侄停下腳步,在殿門前站著。
蕭大摯緩緩上前。
他看著叔叔的背影,兩眼閃爍著不安,心跳驟然加速,呼吸急促。
兩年前,元宵燈會,臺城出事,趕往臺城救援的桂陽王蕭大成、瀏陽王蕭大雅,意外身亡。
去年夏天,南郡王蕭大連意圖謀害鄱陽王未遂,賜死。
蕭大球和蕭大摯,是最近才得人拿出證據,證明三位當今天子皇叔的死,死于一個人的處心積慮謀害。
那個人,他們兄弟稱為“叔叔”(堂叔)。
但零星證據無法直接定罪,而“叔叔”勢大,根本就沒機會將其明正典刑。
若“徐圖之”,可對方卻不會給他們太多時間。
劉宋、蕭齊發生過的宗室之間叔殺侄,現在已經再次發生了,兇手不殺光侄兒,是不會住手的。
他們要么等死,要么,奮力一搏。
‘為何,你為何要殺害侄兒啊!!’
蕭大摯心中悲呼,手中多了一把小鐵錘,他顫抖著舉起鐵錘,在左右宮女、內侍錯愕的目光中,向堂叔蕭范的后腦勺砸去。
“嘭”的一聲悶響過后,蕭范腦后一疼,隨后兩眼發黑,他下意識捂著后腦勺,轉頭一看。
卻見侄兒蕭大摯手中拿著個一個小鐵錘,錘頭沾著血跡。
他摸向后腦勺的手,感覺濕漉漉的,剛想抽到面前看看為何手會濕,卻被另一個侄兒蕭大球死死抱住。
蕭大球死死抱著堂叔,抱著這個殺害他三個兄弟的幕后主謀,心中充滿憤怒和悲傷。
他和弟弟已經知道了一些事情,所以...
如果我錯了,所有的過錯,由我承擔。
如果我沒錯,所有的仇恨,也由我來承擔。
蕭范只覺眼睛漸漸失明,力氣快速流失,漸漸黑暗的視野里,看見侄兒蕭大摯又舉起鐵錘,當面向他腦門砸下。
“嘭”的一聲悶響過后,腦門傳來劇痛,蕭范的視線碎了,眼前光芒大作。
二十年勵精圖治,統一中原,君臨天下,還于舊都洛陽。
煥然一新的皇宮里,太極殿上,他著袞冕,坐北朝南,俯視階下文武百官,看著周、齊二國亡國之君,以及四方列國使者。
旭日東升,光照大地,大梁天子的...
大梁天子的身影,在被萬丈陽光肢解成無數片,光明稍縱即逝,隨之而來的,是無盡的黑暗。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