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發生的兇殺,讓殿內宮女和內侍驚呆了。
他們看著鮮血四濺的現場地面,看著頭部血肉模糊倒地的鄱陽王,以及行兇的兩名年輕藩王,嚇得尖叫起來:
“啊!!”
許多人癱倒在地,也有人捂著眼睛,又有人嚇得四散奔逃。
殿外,值守的侍衛們聽到殿內動靜,轉頭探望,很快看見殿門內情形,驚得目瞪口呆、腦子一片空白。
怎、怎么回事?
鄱陽王摔倒了?
怎么腦袋一片鮮血?
這是摔倒后磕著腦袋了?
綏建王怎么臉上都是血?手里還拿著拿著個一個錘子?
錘子上還有有血?!
綏建王把鄱陽王殺了?!
蕭大摯驚恐的看著倒地的鄱陽王,對方死狀恐怖,雙目微睜,仿佛在盯著他,這讓他只覺腦袋嗡嗡作響。
他平日里連雞都沒殺過,遑論殺人,現在看著蕭范被自己擊殺,勉強穩住心緒,扔掉沾血的鐵錘,抹了抹臉,向著周圍的人喊起來:
“大伙莫要驚慌!!”
蕭大摯忍受著令人作嘔的血腥味,振臂高呼:
“寡人誅殺逆賊,為國家除害!”
“速去稟報太后,就說逆賊鄱陽王,已為寡人與建平王擊殺,寡人與建平王,別無他意,聽憑太后發落!”
剛反應過來的侍衛們,聽得蕭大摯這么喊,面面相覷:逆賊?你說輔政的鄱陽王是逆賊?
我看你才像是逆賊吧,竟然在皇宮行兇!
蕭大球爬起身,雖然驚魂未定,但還是高聲呼喊,向眾人說明自己和弟弟此舉是為誅殺逆賊。
然而侍衛們哪里敢信,沖上來,將兩人圍住。
孰是孰非,可不是他們說了算,鄱陽王慘死,他們至少要先把兩個行兇的藩王控制起來,等候上頭發落。
蕭大球和蕭大摯,看著環繞自己的侍衛,心中不安,卻又滿懷希望,不做任何反抗,任由侍衛將自己帶到一旁看管起來。
鄱陽王耳目眾多,蕭大連就是因為行事不秘,被對方算計。
今日行事,就是他兄弟倆自己謀劃,并無任何后續接應,防的就是參與的人、調動的人太多,走漏風聲。
但是,鄱陽王目前未能完全控制宮中禁衛,有不少禁軍將領是東宮故人,聽命于太后,所以他們不怕被人帶走,另行關押。
而臺城禁軍,以及外城中各處兵馬,也并未被鄱陽王控制。
鄱陽王的黨羽不可能控制皇宮、關閉臺城,他們只需默默等候發落,自有人會出來主持公道。
沒錯,會有人來主持公道的。
蕭大球和蕭大摯相互對視,從對方眼中,看到了堅定。
如果,沒人給他們主持公道,最后身首異處,無所謂。
不反抗,死,反抗,亦死,他們選擇反抗。
他們唯一的目標,就是擊殺鄱陽王,讓逆賊沒了主心骨,方寸大亂。
滿朝文武,并未淪為鄱陽王的走狗,建康內外,并不是鄱陽王一人之地。
只要鄱陽王身亡的消息傳出去,那些早就對鄱陽王極其黨羽不滿的人們,一定會一擁而上,其中,肯定有其他兄弟。
他們能意識到的危險,其他兄弟不可能意識不到,只是因為各種原因,畏畏縮縮,若鄱陽王死了,還有什么好擔心的?
鄱陽世子可是遠在嶺表!
如果這樣都不行,蕭大球和蕭大摯也不后悔,
他們要讓世人知道,文帝蕭綱的兒子,不是貪生怕死之輩!
。。。。。。
南海王府,南海王蕭大臨正在看書,看得入神之際,忽然有人來報,說宮里出事了:鄱陽王遇襲身亡。
蕭大臨聞言一愣,聽來人復述一遍,騰地站起來:“什么!!”
他一直暗中謀劃對付鄱陽王,可并未計劃今日動手。
來人氣喘吁吁,一是急速奔跑所致,二是心中震驚:“大王,方才他們從、從宮里得了、消、消息,鄱陽、王遇襲,為建平、建平王、綏建王擊殺!”
蕭大臨聞言更加震驚:“什么?建平王、綏建王?他們倆?怎么會是不是訛傳?”
“不,大王,宮里的眼線,目睹鄱陽王被建平王、綏建王擊殺,血濺當場,死透了,顧不得那么多,趕緊傳出消息傳消息的人,都快跑死了!”
“大王,建平王、綏建王就是孤身一人兩人,據說沒有幫手!”
“消息可靠么?莫不是莫不是有人假傳消息?”
“想來不會!據說當場有許多宮女、內侍,以及殿外侍衛都看到了!大王,這消息,稍后肯定會傳遍全城!”
“這、這”蕭大臨只覺腦子發蒙,他沒想到這兩個年紀不到二十的弟弟,居然如此有血性。
竟然不顧個人安危,直接就在宮里動手了。
而且還沒有幫手,沒有接應的?
或者,是得人支持,才如此行事?那人是誰?
蕭大臨想不明白,不明白兩個弟弟為何會如此行事。
他要對付鄱陽王,不是個人恩怨,而是有零星證據表明,自己幾個弟弟遇害,包括南郡王蕭大連所謂的“構陷藩王”,都是鄱陽王搞的鬼。
可見,此人圖謀不軌,妄圖效仿齊明帝蕭鸞,以輔政藩王身份篡位,在那之前,就得先鏟除異己。
南郡王蕭大連反抗了,結果打虎不成反被害。
蕭大臨得了證據之后,不想坐以待斃,于是暗中醞釀,要來個調虎離山,趁著鄱陽世子南征嶺表,他則在建康城里對鄱陽王發動反擊。
但是,鄱陽世子經過江州南昌時,徐州牧、彭城郡公李笠的侄兒帶“義勇”投效,這消息傳到建康后,蕭大臨驚疑不定。
因為一旦李笠站在鄱陽王父子這邊,事情就變得棘手了。
不過,也許李笠只是為了侄子前途著想,找鄱陽世子做個順水人情,畢竟李笠在朝中毫無根基,也就在鄱陽王父子那里,能說得上話。
所以蕭大臨決定放棄行動,繼續等待機會。
結果現在
兩個年輕的弟弟,毫無征兆的就對鄱陽王動手了!
蕭大臨不敢相信,素來以崇佛聞名的弟弟蕭大球,以及默默無聞的蕭大摯,竟然會如此行事。
大概也正因為如此,鄱陽王才沒有防范吧?
幾名聞訊趕來的心腹,見蕭大臨在發呆,趕緊提醒:“大王,大王!如今耽擱不得,請大王早做決斷,立刻趕往皇宮!”
“趕赴皇宮?寡人現在過去做什”蕭大臨說著說著,眼睛瞪大,終于反應過來:必須守住皇宮乃至臺城,防止鄱陽王的黨羽反撲!
“馬上,馬上召集侍衛、僮仆,隨寡人入宮,護衛皇城!!”
蕭大臨說完,立刻往外沖。
他的兩個弟弟不想坐以待斃,已經豁出去了,那么他這個做兄長的,還有什么理由躲在府里茍延殘喘?
鄱陽王羽翼未豐,滿朝文武尚未屈服,建康尚未被其控制,現在鄱陽王死了,其黨羽必然驚恐。
那么只要護住臺城,其黨羽必然不能久持。
撥云見日,就在此時!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