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亂世棟梁 第六十八章 眾怒難犯

作者/米糕羊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上午,建康,彭城公府,后庭,吳氏正和前來問安的大兒婦林氏交談,另一個兒婦黃姈也在座。

    吳氏隨兒子李笠回京,自然就住在建康,正好長孫李昕一家也在建康,所以一家人又團聚了。

    人年紀大了,就會愈發看重家人團圓,吳氏沒想到在家鄉之外,一大家人也能湊齊,心中高興。

    聊著聊著,吳氏說起建康的風土人情,因為李笠專門安排侍女擔任“包打聽”,給吳氏講各地奇聞軼事來解悶,所以吳氏現在對建康頗有了解。

    然后感慨起建康的糧價貴。

    林氏回答:“都下戶數有二十五六萬,人多,本地糧食產量不夠,要靠外運,這糧價當然就貴了。”

    “如今又是開春,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哪怕是在鄱陽,糧價都比平日高,更何況建康。”

    道理是這個道理,只是影響不到李家。

    吳氏的兒孫都做了官,俸祿是糧食,只要不大手大腳揮霍,完全夠府里的人包括仆人吃,不需要到市面上買。

    所以糧價高低,其實對李家影響不大。

    再說了,鄱陽的莊園有許多地,秋天收獲的糧食存在庫房里,隨時可以運到建康,根本就不用在外面買。

    但吳氏還是感慨連連:“糧價一直漲,尋常人家買糧,可就得多花許多錢,日子可不好過”

    “想當年,年景不好的時候,糧價飛漲,家里都買不起太多糧食,二郎和三郎就拼命在湖里打漁,我,還有你,就背著昕兒出去挖野菜”

    過慣了苦日子的吳氏,現在雖然錦衣玉食,還是無法忘記過去。

    當年家里兩對孤兒寡母守著幾畝魚塘過日子,印象實在是太深了。

    林氏聽姑婆婆婆提起當年,也有些感慨,若不是小叔子出人頭地,李家現在,恐怕依舊是彭蠡湖畔小漁村里的一戶尋常人家。

    黃姈在一旁聽著,有些尷尬,默默聽著吳氏、林氏回憶當年。

    黃家是鄱陽城里的大戶,黃姈雖然自幼女扮男裝,是黃家的“庶子”,不受嫡母、嫡兄待見,但和娘也是衣食無憂,所以沒經歷過苦日子。

    她嫁給李笠的時候,李家家境已經改善了許多,所以她和姑婆、嫂子并沒有共患難的經歷。

    不過,這些年來黃姈“主內”,知道了許多事情,也知道民生疾苦。

    所以明白如今建康城內糧價上漲,對于尋常百姓而言意味著什么。

    奸商們在哄抬糧價,從去年得知李笠要回建康“監稅”時就開始了,這些人持續、大量購入糧食,囤積起來,人為營造出缺糧的“事實”。

    此舉導致建康居民開始搶購糧食,而這些奸商卻把更多運來建康的糧食買下、囤積起來,導致缺糧的情況越來越嚴重。

    不僅是建康的坐賈這么做,各地糧商、行商也在囤積糧食,把本來應該運到建康的糧食來了個中途“截留”。

    于是,在這些行商、坐賈的大規模囤積行為之下,建康糧價快速上漲,連帶著其他物價也跟著漲。

    對于家境殷實的人家而言,這不算什么,但對于手頭拮據的人家來說,物價飛快上漲可不是件好事。

    建康城里,窮人占大多數,一旦物價過高,許多人面臨的不是吃不吃得飽的問題,而是全家活不活得下去的問題。

    李笠在建康一直安排人手做“社會調查”,所以黃姈知道城內許多窮人每日的全家收入,也就三四十文。

    除去開支,剩不下多少,若糧價大漲并引發其他物價上漲,窮人的日子就過不下去了。

    如果是在鄉下,窮人賣不起糧食,還可以到野外挖野菜、捕魚,勉強支撐一下。

    可建康城里的窮人,甚至連挖野菜、捕魚的機會都沒有,因為周邊的山川河澤都是有主的,幾乎沒地方去挖野菜、捕魚。

    想到這里,黃姈心中惱怒:你們這商,為了一己私利,不顧百姓死活,惡意哄抬糧價,通通都該殺!

    氣歸氣,而且氣也沒用。

    黃姈知道這些奸商哄抬物價,目的只有一個,就是針對即將在建康實行的新稅制商稅。

    只要要讓新稅制犯眾怒,于是,改革稅制一事就不了了之。

    所以,本來平抑物價不歸李笠管,但李笠脫不了干系。

    李笠若真的在建康實行新稅制,意味著平日里偷稅、漏水、逃稅乃至抗稅的人們利益受損。

    這些人之中,有行商坐賈,有官員,有權貴,有士族高門,有宗室王侯以及皇親國戚。

    無一例外,都從偷稅、漏水、逃稅中獲取大量利益,甚至以此為生財之道。

    大量物資、商品在這些人的運作下,一文錢商稅都不用交,打著各種旗號,堂而皇之進出建康各關津,由此形成的“門路”,養活了不知多少蛀蟲。

    正所謂“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李笠要向這些人收稅,就和這些人有了殺父之仇。

    那么,這些人各有默契的聯合起來,通過哄抬物價以激起民怨,迫使朝廷放棄改革稅制,讓李笠灰頭土臉,其實已經是很客氣的了。

    然而糧價不能再這么漲下去,否則會出大事。

    唯一的辦法,就是建康官府開糧倉,以低價相對而言賣糧,緩和城內糧價上漲勢頭。

    與此同時,朝廷得從外地調集大量糧食入建康,敞開了賣,以此平抑糧價。

    即短時間內,向建康投入大量糧食,其數量遠超奸商手頭資金所能購買的數量,讓對方無法買入、囤積糧食。

    然后因為糧食大量涌入,糧價自然就會回落到正常水平。

    但是,此次發難的既有建康的坐賈,又有外地行商,朝廷急切之間,無法在外地購買大量糧食運往建康。

    也不能輕易動用各地州郡的存糧,因為各地州郡也得靠庫存以防萬一。

    而且朝中許多官員作壁上觀,樂得見李笠引發眾怒,所以對于平抑糧價不上心。

    導致官倉放糧、調糧入建康來平抑糧價的措施遲遲不到位,這進一步刺激了百姓搶購糧食、糧價上漲。

    所以,沒有太多權力的李笠,得不到官僚們的配合,無法在短期內調集大量糧食入建康,將奸商們的錢袋“擊穿”。

    這段時間,李笠四處奔走,協調調糧入京事宜,成效不大,而支持他改革稅制的湘東王,雖然也盡量配合,但收效甚微。

    建康百姓的怨言與日俱增,糧價一直在漲,看不見絲毫放緩的可能。

    黃姈想到這里,心急如焚:對方的攻勢,已經沒有可能化解了,怎么辦?

    。。。。。。

    某私第,房間里,幾位衣著光鮮的男子正在議論時局,談的是糧價。

    如今建康城里糧價飛漲,人人愁容滿面,但在這里,人人臉上綻放著笑容,仿佛糧價漲得越厲害,他們就越高興。

    “他還能去哪里調糧?沒地方調嘍!”

    一個胖子笑道,眼睛笑得幾乎要瞇成一條線:“三吳是不可能的,如今各地商賈都在屯糧,就是不往建康運,他敢如何?”

    “兩淮,糧食也就自給自足,淮北徐州都要吃掉許多余糧,哪怕今年屯田有收成,也沒有可能把太多糧食調來建康。”

    “他真要調,又能調多少?我在徐州州廨有朋友,早就把徐州的底摸清楚了,他沒多少糧食可以調!”

    其他人聽胖子分析“他”的調糧能力,而這個“他”,指的是鼎鼎有名的常勝將軍、彭城公李笠。

    “若是從饒州、江州調糧,也不夠,饒州那邊能拿出來的余糧,諸位也都算過了,不頂用,畢竟如今建康糧價飛漲,饒州調來的糧食再多,也架不住”

    “架不住大伙齊心協力,把余糧都吃下,反正現在各地能買到的糧食,估算的總量,根本就不夠他用來救急的,哈哈,這下,他該知道何為眾怒難犯了。”

    眾人聞言笑起來,笑得很開心。

    他們是建康城里的豪商,身后都有大靠山,不然也無法在建康立足。

    現在,朝廷因為缺錢,便要改革稅制多收商稅。

    朝廷居然敢對他們收商稅,簡直是可忍,孰不可忍!

    因為這商稅收到他們頭上,就是伸手進靠山們的錢袋子里拿錢。

    他們的靠山是誰?士族高門、三吳豪族,乃至皇親國戚、權貴、宗室王侯。

    這些人的錢,是輕易就能拿的么?

    當了幾十年皇帝的高祖都拿不到!

    輔政的湘東王知道利害關系,奈何實在缺錢,特地找了個夯貨來做改革稅制這件事。

    那么,他們就要讓這個夯貨看看,什么叫做眾怒難犯。

    簡單的一招哄抬糧價,就足以讓夯貨撞得頭破血流。

    要知道,這并不是某個人牽頭弄出來的事,是無數人心照不宣,各自出力,才有了眼下建康糧價飛漲但各地調不來太多余糧的局面。

    所以,即便夯貨撕破臉要抓人,能抓什么人?

    想羅織罪名?笑話!

    胖子名叫陳和,是家財萬貫的豪商,越說越得意:

    “在外鎮守的諸位皇叔,樂得建康這邊出問題,想看湘東王和那夯貨出丑,他們才不會積極響應中樞號召,調糧入京救急。”

    “甚至默許治下各地商賈大量囤積糧食,導致運往建康的糧食數量比往年大幅下降,這一消息我可以保證準確無誤,你們大可放心。”

    陳和炫耀著自己的消息靈通,其他人聽了,愈發高興。

    他又說:“如果他們不服軟,沒事,接下來,就要見血了。”

    “見血?這不好吧,畢竟我們一貫是和氣生財”有人擔心起來,陳和不以為意,喝了一杯酒,冷笑起來。

    “沒錯,就要見血,一定要死人,死人了,事情才會鬧得更大。”

    “他們現在開始在城里各處設粥棚,妄圖給那幫窮鬼吊命來穩住人心,哈哈,沒用!”

    “再硬撐下去,就會有人沖擊糧店、哄搶糧食,于是和店伙計發生沖突,然后鬧出人命。”

    “無論死的是哪個,苦主都會抬著死者去公廨門口敲鼓鳴冤,甚至,等哪位高官上朝時,苦主舉著訴狀在路邊跪下喊冤,哈哈哈,那就精彩了!”

    陰招有很多,而夯貨化解危局的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調集大量糧食入建康。

    但卻行不通,所以,夯貨輸定了。

    眾人正談笑風生,一人忽然想起某個可能:“那,萬一,他們從嶺表調糧食入京呢?如今東南風起,南船走海路北上還是頗為方便的。”

    “而且,也曾有海商從晉安郡運糧北上,到會稽一帶銷售,若更南邊的廣州乃至交州”

    陳和打斷:“這不可能,自古,就沒有大規模運交、廣糧食到建康的例子,因為交州的余糧最多運到廣州,哪來更多余糧北運?”

    “要想降糧價,需要投入的糧食數量要多到何種程度,大伙心中都有數,就算那夯貨弄幾艘海船運來嶺表糧食,不過是杯水車薪,能頂何用?”

    “沒有足夠多的糧食,就不能讓糧價回落,糧食他買不來,搶不來,變也變不出來,再拖下去,可就不妙了。”

    “如今是二月,就算他想撐下去,那些窮鬼也快撐不下去了。”

    “眾怒難犯,所以,這新稅制連實行的機會都不會有!”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汕尾市| 华宁县| 荔波县| 鱼台县| 蒲城县| 高淳县| 商城县| 青铜峡市| 金沙县| 深州市| 东源县| 当雄县| 富裕县| 安福县| 田林县| 青龙| 鸡东县| 厦门市| 青田县| 田阳县| 慈利县| 阿坝县| 武冈市| 麻栗坡县| 都兰县| 故城县| 雷波县| 通江县| 五河县| 衡水市| 化州市| 浦江县| 汽车| 武隆县| 信阳市| 克什克腾旗| 新巴尔虎左旗| 大洼县| 馆陶县| 孝昌县| 内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