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嘔!!”
蕭繹一陣嘔吐,向銅盆吐出些許污穢之物,房內隨即惡臭彌漫,僮仆趕緊將銅盆端了出去,另一人扶著蕭繹躺下。
大醫正姚僧垣轉出去,檢查蕭繹的嘔吐物,不一會回到榻前,詢問蕭繹的感覺如何。
一臉蒼白的蕭繹,氣息虛弱,躺在榻上一動不動,勉強睜開獨眼,輕聲說:“好了些,但還是脹痛。”
“如之前一般脹痛?”姚僧垣再問,見蕭繹點點頭,姚僧垣眉頭緊鎖。
這下,束手無策了。
侍奉在一旁的蕭方諸,見名醫這般模樣,知道病情不妙,看著躺在榻上奄奄一息的父親,眼眶發紅。
同在一旁的湘東王妃徐昭佩,默不作聲,面無表情,而蕭方諸之母王氏已經淚眼朦朧。
今天是三月初六,三月初三上巳節那日,蕭繹攜家人郊游,用過小食之后,忽然腹部脹痛,痛得不行,似乎中了毒。
醫師很快趕來,為蕭繹催吐,盡可能將肚里的毒藥吐出來。
蕭繹吐是吐了,可腹部和胃部依舊脹痛,只是不至于疼得如同刀絞。
對嘔吐物的檢查,沒發現投毒跡象,讓狗吃了些,狗沒事。
王府佐官們又對郊游時所有食物、食材進行檢查,沒發現異常喝剩的茶、水也沒問題。
仔細琢磨湘東王出事前的情況,也沒發現什么投毒跡象。
最大的可能是柿餅有問題。
因為湘東王患“痔”這幾年常食柿餅調理,而柿餅一旦和魚、蟹混吃容易引發腹脹。
但是,湘東王明白柿餅的食用禁忌所以從不會將柿餅與魚、蟹混吃上巳節當天,吃柿餅的前后,都沒有吃魚或魚羹、魚湯。
且柿餅均已試毒,湘東王還分了一塊柿餅給孫兒蕭莊蕭莊吃后并沒事。
湘東王所吃飲食同座的王妃徐昭佩也吃了,甚至共飲一壺茶,并沒有事。
所以,王府佐官經過反復排查,排除了有人投毒的可能。
但湘東王回府后胃、腹部脹痛不止,雖然不至于痛得嗷嗷大叫但卻吃不下多少東西。
無論吃什么、喝什么,不一會就會反胃、吐出來能留在肚子里的食物,微乎其微。
對此王府醫師想了很多辦法卻收效甚微。
湘東王妃向太后求助于是太后派大醫正姚僧垣來湘東王府給湘東王看病。
姚僧垣仔細檢查了許多遍,沒發現湘東王有中毒跡象,根據其癥狀判斷,很可能是積食癥引發腸胃不適。
姚僧垣也想了很多辦法治療,但依舊收效甚微,湘東王胃部脹痛,全無食欲,吃多少,最后都會吐出來。
不得已,姚僧垣用了狠招,熬糞汁至沸騰,然后待其變得溫熱,給湘東王服下、催吐,以期吐出肚子里積累的“宿食”。
但方才那么一吐,姚僧垣檢查嘔吐物后發現,除了糞汁,并無其他“宿食”。
又因為湘東王吃什么吐什么,所以再好的藥也無用,因為吃不下,就無法調理腸胃,腸胃不行,就是吃什么吐什么。
所以湘東王這兩三日來基本沒吃什么東西。
任何人,兩三日不吃食物,都會熬不下去,即便沒病,也會餓死。
湘東王現在就已經奄奄一息,面色慘白,獨眼無神。
若連名醫姚僧垣都束手無策,那么,湘東王就真的沒有救了。
這幾日一直守在榻邊的王氏、蕭方諸以及蕭莊,看著奄奄一息的蕭繹,一臉苦相。
而面無表情的徐昭佩,人人都知道她和湘東王是怨偶,斗了幾十年的氣,如今湘東王眼見著就要不行了,王妃不面有喜色,就已經不錯了。
外面有人來報,說幾位輔政大臣來探病,徐昭佩便和姚僧垣一道,連同世子蕭方諸轉到外間。
房間里除了僮仆,只有王氏和蕭莊守在榻邊。
王氏看著奄奄一息的蕭繹,回想姚僧垣那一臉凝重的表情,知道大事不妙。
蕭繹吃不下東西,也虧得這幾日不停喝參湯,哪怕大部分都吐出來,也能有少部分留在肚里,吊著命。
但也逃不過油盡燈枯。
蕭繹這一走,她和妹妹就成了寡婦,而王妃徐昭佩,作為正室,就是王府名義上的一家之主。
徐昭佩一直惦記著世子之位,到時候必然鬧事,找太后鬧,要讓蕭莊來繼承湘東王位,屆時,有得折騰。
王氏越想越傷心,卻不敢哭出聲,輕輕捂著嘴,極力壓制著悲傷。
看著獨眼緊閉的蕭繹,她只想問:這到底是怎么了,怎么好端端的飲食,我們吃了沒事,大王吃了就出事?
。。。。。。
夜,寢室,薛月娥見姊姊被李笠攔腰抱起,往床那邊去,只覺呼吸急促,趕緊跟上。
今晚,君侯是屬于她和姊姊的,所以,她要和姊姊為所欲為。
結果門外侍女稟報,說夫人求見。
聽得這個稟報,薛氏姊妹心中悲憤:不講道理啊!一個月三十天,你都獨占李郎十幾天了,還要多占!
李笠見姊妹倆一臉幽怨,覺得尷尬,只能哄了哄,然后整整衣服,轉到外間。
卻見黃姈一臉嚴肅的坐著,看著自己。
仿佛捉了老公偷情現行的老婆。
這個時代男人納妾是合法的!李笠自己提醒自己,走上前,要在黃姈身邊坐下。
結果黃姈起身往外走,李笠見狀一愣,隨后明白,便跟了出去。
來到院子,侍女們都遠遠站著,除了他夫婦,院內再無別人。
黃姈看著李笠,低聲說:“妾睡不著,想著時局,輾轉反側。”
“你是說湘東王的安危?據說湘東王是吃壞肚子,未必會死嘛。”李笠回答。
黃姈又說:“湘東王情況不妙,要是死了,必然是某位當朝皇叔輔政,無論是誰,與你都無多少交情。”
“新稅制,恐怕會有反復,到時如何是好?”
李笠抬頭看著天上繁星:“誰敢?誰敢讓稅制反復,我就搞事,而且一旦湘東王不測,我就坐山觀虎斗,這道理你肯定懂,還問?”
黃姈盯著李笠,真想問“是不是你投的毒”,但這么問沒有任何意義,于是換了個說辭:
“妾實在想不明白,湘東王怎么會被人投毒的。”
李笠見夫人明明是來打聽的,卻不直接問,心中有數了。
有些事情,還是得讓枕邊人知道,只是要講技巧:“投毒湘東王并沒有中毒,不是說吃壞肚子么?”
黃姈此來,其實就是要探李笠的口風,見李笠沒有完全裝傻,繼續問:“不是投毒,那怎么明明都已經”
“四娘,湘東王確實沒有中毒,那么多名醫都去診斷了,并無中毒跡象,不是么?”
“啪”的一聲,黃姈一巴掌打在李笠臉上。
李笠明明提前預判出夫人的動作,卻沒有躲避。
“有蚊子。”黃姈說完,要將右手收回來,卻被李笠握住:“我知道。”
借著附近昏暗的火光,可見黃姈右手掌心,有一只被拍死的蚊子,以及點點血跡。
黃姈再問:“怎么會呢?我想不明白,你能給我分析一二么?說說,可能是什么原因。”
很明顯,黃姈猜測李笠是幕后主使,但不點破,卻很想知道湘東王“吃壞肚子”的原因,才這么問。
李笠不想夫人有心病,便“分析”起來:“那好,我試著分析一下,若真有人投毒,其手法可能是什么。”
“說到投毒,我認為,湘東王妃,有充足的投毒動機,為了她的親孫子。”
這沒錯,黃姈點點頭,李笠繼續說:
“但是,湘東王也必然提防王妃,用餐前的試毒環節不會少,所以,王妃想要不露痕跡的投毒成功,并且在事后撇清關系,那是不可能的。”
“湘東王妃會為了孫子的名分,豁出一切,但必須保證自己事后安然無恙,如此,才能為孫子爭取名分,所以不能投毒。”
“但是,卻可以利用食物相克的原理,來達到目的。”
黃姈聽到這里,瞪大眼睛:“這不可能吧?聽說湘東王知道吃柿餅的禁忌,且吃了幾年,不可能出現食物相克、吃壞肚子的情況。”
“然而還是出現了,四娘猜猜,為何會這樣?”
黃姈搖搖頭,李笠伸出右手,彎曲食指,刮了一下黃姈的鼻梁:“空腹,不能吃柿子,否則肚子容易不舒服,對吧。”
黃姈點頭,李笠再說:“原因,是柿子里含有大量鞣質,這鞣質,就是導致柿子吃在嘴里發麻發澀的罪魁禍首。”
“熟透了的柿子,鞣質略低,未熟的柿子,鞣質較多,所以很澀。”
“空腹吃柿子,柿子里的鞣質和酸酸的胃液發生反應,形成沉淀并變得粘稠,如同漿糊一般,于是人就會覺得腸胃不舒服。”
原來是這個道理,黃姈默默點頭,李笠豎起右手食指,在她面前晃了晃:
“但是,即便不是空腹吃柿子,也容易出問題,那就是短時間內攝入過多鞣質,同樣會導致鞣質與胃液和胃里的食物反應。”
“形成大量粘稠液體,把胃里的食物粘結成團,堅硬如石。”
“成團的食物,可大可小的可能只有指甲蓋大大的,可能有雞蛋大小。”
“成團的食物無法往下走,也吐不出來,本身也無法消化,真就像一塊石頭,留在胃里。”
“這種病癥,名為胃柿石癥,為常見病。”
“胃柿石形成后,或者能從胃部勉強往下走,卻走不暢,最后將腸子堵塞,是為腸梗塞,會要人命的。”
“胃柿石留在胃里,雖然不會致命,卻會讓胃很不舒服,影響胃的功能,形成慢性病,譬如胃潰瘍,甚至胃出血。”
黃姈聽著聽著,目瞪口呆:原來是這樣。
李笠繼續說:“中老年人,一旦食用柿子不當,形成胃柿石癥,極易導致胃出問題,畢竟胃用了幾十年,已經磨損得千瘡百孔。”
“最可能出現的就是胃出血,這會要命的,你想想,胃出血,就是胃受傷了,人吃飯喝水,就是往傷口撒鹽,只會刺激胃,讓胃疼得直哆嗦。”
“所以吃下去的飯,喝下去的水,都會吐出來。”
“更嚴重的是,一旦胃出血,傷口因為胃柿石的存在,無法愈合,傷勢會惡化,或者傷口擴大”
“一個袋子,裂了個大口子,里面的東西撒出來胃要是開裂了,人吃下的東西,既不能消化,又透過裂口,進入胸腔,感染更多器官”
黃姈聽到這里,只覺后背發涼:這果然不是投毒,確實是吃壞肚子,但后果,和投毒是一樣的。
她很聰明,很快注意到一點:
李笠開頭提到了“短時間內攝入大量鞣質”,而不是“短時間內攝入大量柿子”,其實已經是不言而喻。
李笠就是主謀,手段,是將制作藍黑墨水必須的鞣質,作為“藥引”,引發目標人物“吃壞肚子”。
目標人物所吃柿餅,其本身所含鞣質應該不過量,所以并不是元兇。
當然,吃進肚子里的柿肉,恐怕已經形成了胃柿石。
至于這一目的如何實現,而不讓其他共飲共食得人避免“吃壞肚子”,就沒必要問了。
“三郎,若湘東王死了,只會是別人漁翁得利,你,怎么辦?”黃姈再次問起這個問題。
李笠選擇動手,自然有動手的理由,但黃姈不希望被別人漁翁得利。
李笠再次抬頭,看著天上繁星,笑道:“怎么辦?你猜。”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