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天氣晴朗,微風吹拂,開封近郊,某莊園里,少年英雄們即將踏上尋寶的旅程。
李笠站在高臺上,見自己精心設計的“尋寶迷宮”準備就緒,兒子們一個個摩拳擦掌,很高興,對著旁邊點點頭。
一旁,手拿長笛的馮小憐,吹起剛學會不久的曲來。
曲調激昂,仿佛是一場激烈戰斗的伴奏曲。
曲名未知,因為“首創者”李笠一直不說,只說這笛曲的靈感來自“火之意志”。
時間到,少年英雄們站在迷宮的不同入口,就要邁開步伐迷宮中心前進,收獲沿途以及中心位置的寶箱。
但是,在邁開步伐之前,必須投骰子。
根據骰子的點數,決定自己的“前進格子數”,而“格子”,在迷宮道路上已經畫好了。
這就是典型的“大富翁游戲”,以投骰子點數來決定行動步數,半路上有各種“寶箱”,剛好停留在該寶藏所在“格子”上,就能“開寶箱”。
或者各類事件。
若不幸走到“陷阱”格子,亦或是碰到不好的事件,游戲者就會被打回起點。
投骰子,必須有骰子,每個皇子得先抽簽,抽到不同“品質”的骰子,而骰子有七種。
木骰子,二十八面。
石骰子,二十面。
銅骰子,十二面。
銀骰子,八面。
看書領紅包關注公眾號書友大本營看書抽最高888現金紅包!
象牙骰子,六面,即正常的正立方體骰子。
還有最高一檔的金骰子,四面,即三棱錐形狀的骰子。
無論那種骰子,上面就只有四個數字,分別是一、二、四、八。
除了金骰子之外,其他骰子的面都超過四個,超出數量四個以上的面,均無數字。
于是,拿到木骰子的人,每次投骰子,投出數字的概率是七分之一,即百分之十四左右。
投出數字“八”的概率是二十八分之一,即大約百分之四左右。
只有手持金骰子的人,每次投骰子,才必定至少走一步。
銀骰子、象牙骰子的持有者,停留在“陷阱”格子后,可以返回最近的“記憶”格子,而不是回到起點。
金骰子的持有者,停留在“陷阱”格子后,可以“免傷害”,連“記憶”格子都不用回。
毫無疑問,金骰子是最好的骰子,但只有一顆。
抽簽結束,抽到金骰子的皇子,笑逐顏開,因為他極大概率就是最后的“冠軍”。
抽到銀骰子、象牙骰子的皇子,雖然有些失落,但因為還有希望獲勝,所以面色平靜。
那些抽到銅骰子乃至木骰子的皇子,當場就想不玩了:明擺著贏不了的游戲,費那勁干嘛?
但是被李笠一瞪眼,只能忍著淚水,默默走向自己的出發點。
尋寶游戲開始,皇子們開始投骰子。
“游戲進度”的差異之懸殊,立刻就表現出來。
手持金骰子的皇子,“健步如飛”,毫無顧忌的前進,開寶箱,踩陷阱,如履平地。
手持銀骰子、象牙骰子的皇子,步履蹣跚,但總體上是前進的。
而手持木骰子、石骰子、銅骰子的皇子,要么是長期原地不動,要么是運氣欠佳踩中陷阱,被打回起點。
這種極不公平的游戲,很快導致手持“底檔骰子”的皇子情緒崩潰,哭喊著“不玩了”。
然而這游戲又是教育課,不玩是不行的,每個皇子身邊都跟著人,監督投骰子結果,并當“監軍”。
李笠虎著臉,拎著根藤條來回巡視,硬是壓著兒子們把游戲玩到底:
當手持銀骰子及以上骰子的人全都走到終點,游戲才結束。
毫無疑問,兩手空空、哭得眼睛紅腫的皇子占多數。
本來好好的一場尋寶游戲弄成這樣,旁觀的趙孟娘和另外幾位做娘的,心里不好受。
然而游戲還沒結束,午餐時間到,皇子們要“抽卡”用餐。
各類食物包含飲品,以套餐形式分等級,想要用餐,不能直接拿,要抽卡,憑借抽卡結果來獲得食物。
食物分為五級,為五星,星級越高,套餐的檔次就越高。
皇子們抽到什么卡,才能根據卡的星級,享用對應的食物和飲料,而卡片的星級越高,抽中的概率就越低。
抽一次卡要花七十文,每個皇子手上有一萬文。
若不是一張張抽,而是一次抽十張卡,有“優惠套餐”:套餐價格是六百四十八文。
連抽十張卡,可比一張張抽到十張,劃算得多。
這個道理,皇子們都懂,他們手持一萬文以紙券代替,不是真的銅錢,開始抽卡。
一星飲食,很容易就抽中,但食物是野菜羹等于本身也包含了飲料,誰都不想吃。
不停地抽卡,抽著抽著,錢沒了。
而能抽到正常飲食至少三星,能下咽的皇子,少之又少。
手上的卡,要么是一星級別的野菜羹全素,要么是二星級別的“小魚小蝦粥”有一點點肉。
三星套餐,是饅頭、白粥、豆腐乳,只有少數人拿到。
四星套餐,白米飯、鮮肉羹,酸梅湯,只有一個人抽到。
至于五星的“佛跳墻”套餐,一個都沒抽中。
本來玩尋寶游戲就玩得“悲痛欲絕”的少年皇子們,饑腸轆轆之際,得了如此套餐,一個個苦著臉,那樣子不知有多委屈。
李笠端著一大碗“小魚小蝦粥”,坐在兒子們身邊,問兒子今日這兩場“抽抽樂”,好不好玩。
皇子們把頭搖得如同撥浪鼓:好玩才怪!!
第一場尋寶游戲,要每個人都是用同樣的六面骰子,一樣的踩中陷阱回起點,或者記憶點,這才有意思!
第二場,吃飯,吃個飯還得抽卡,拿一萬錢來抽,看看抽的都是什么玩意啊!
“一萬錢,十貫,隨便找一家像樣的食肆、酒肆,都能吃一頓大餐了。”李笠緩緩說著,看著兒子們。
“抽一張卡,十文,隨便找個路邊食攤買些小食,也能填肚子,結果呢?”
“玩游戲,骰子的類別和特權,直接導致游戲對大部分參與者來說,等于毫無意義,這有意思么?肯定沒意思。”
作了一番鋪墊,李笠引出論點:“所以,不合理的規則,必須改,不然,不公平!!”
皇子們用力點頭,今天這兩件事,讓他們深刻體會到不合理的游戲規則,對于“參賽者”到底有多么的不公平。
“我們把尋寶游戲,看做入仕和當官的歷程,把骰子,看做入仕資格,那么,手持不同骰子的游戲參與者,你們想到了誰?”
有皇子舉手,得李笠許可后發言:“這,、這就是世家高門,一般士族,以及、以及庶族,還有墊底的平民!”
“沒錯。”李笠對兒子的反應很滿意,“骰子的類型、特權,以及整套游戲規則,類似九品中正制,對于庶族來說,是極度不公平的,遑論平民。”
“若按前朝慣例,庶族子弟入仕,基本都是流外官,除了極少數人,做一輩子官,也就是流外官。”
“而平民,連流內官都不是,不過是個吏。”
“士族子弟,入仕就是流內官,世家高門入仕后,都是清貴的官位,事務少,名聲好。”
“做事情就容易犯錯,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自然就不會出錯,所以這些清貴官,仕途平坦,悠哉悠哉。”
“他們就算犯了錯,也有長輩、姻親來保,什么責任都不用擔,若是一般士族,大不了改任,避避風頭。”
“而庶族出身的官員,一旦犯錯,躲無可躲,承擔后果,之前的所有努力,全都白費了,甚至自己主官的錯,也要他來背。”
“你們在玩游戲的時候,拿到低檔骰子后,總是投不出數字,總是原地踏步,或者好不容易走幾步,卻誤踩陷阱,被趕回原點”
“心里,有沒有滔天怒火?有沒有咒罵這不公平的規則?”
皇子們用力點頭:當然有!
李笠又問:“再說吃飯,明明只要明碼標價,食客就能用合理的價錢,吃到對應的食物,但店家偏偏不。”
“搞什么抽卡,根據概率來吃飯,這算什么?花了一萬錢,結果還吃的是野菜羹,或者小魚小蝦粥,這公平么?”
皇子們“深受其害”,想到這里,心中委屈噴涌而出,有幾個又嚎啕大哭起來。
這就是李笠要的效果,他要讓兒子們記住,刻骨銘心的記住,魏晉以來的一些制度,如今是多么的腐朽,多么的令人憎惡。
“科舉,就是重新制定游戲規則,所有人的骰子,都是正常的六面骰子,投出什么數來,全看考場發揮。”
“沒有人可以有什么特權,踩中陷阱就得后退,考慮到寒窗苦讀不易,只是返回記憶點,誰都是這般。”
“而功勞和對應加官進爵的關系,不能看概率,一定要明碼標價,那就是嚴格的軍功、爵位制!”
“爵位、將軍號,是明碼標價的菜肴,食客,是軍中將士,只要他們立下對應的軍功,就能換取對應的爵位、將軍號!”
“沒有軍功,不得封爵、晉爵,不帶兵打仗殺敵,就不得有將軍號!”
“沒道理那些連馬都不會騎,沒真正帶過兵的文弱書生,靠著士族出身,起家就是中階以上將軍,沒立戰功就能封爵!”
李笠用這種比喻,讓年少的皇子們明白了他想說的道理。
一直以來,他也是這么教育太子,和幾位已經成年,或者即將成年的皇子。
他灌輸的觀念,一旦在兒子們心中生根,就會直接影響兒子們的三觀,伴隨其一生。
所以,沒有誰,可以把他的兒子帶歪。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