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狂沙文學網手機用戶輸入:
品味過后,孫思邈忍不住嘆道:“確實美味,只是不曾在大唐見過,這可是域外的果子?”
李泰一旁笑道:“道長有所不知,這玩意可是我和二哥從一處無名海島上帶回來的,這其中經歷聽我細細為你道來......”
顯擺,可勁顯擺!
李方晨也不阻止,免得讓李泰難堪。
孫思邈被李泰忽悠的,對海島充滿了憧憬,不時便會開口詢問兩句。
看樣子,孫老道這是也想去海島上走一圈。
果然,等到李泰說完后,孫思邈立刻跟李方晨提了出來。
李方晨苦笑道:“道長,這一去一回,少說也得數月,你這是打算丟下課業咯?”
孫思邈撫須笑道:“怎會丟下,有淳風在,誤不了學子的課業。”
“算了吧,我怕李淳風他教學子們煉丹,回頭給我這學府也炸了!”
孫思邈哈哈一笑,對他而言,一個陌生的海島,惑力太大,根本無法舍棄。
全新的草木之所,或許能找出全新的藥材,孫思邈不管如何,都要拼上一次!
李方晨苦笑,“等上一段時間吧,如今還未轉暖,此刻出海少不得多經受些災難,我可不想提前給你上香。”
孫思邈也知心急,去海島的辦法在下手里攥著,他搶不得。
“那老道先等著,只不過剛才那...紅薯,能否贈與老道兩個?”
說話時不自覺了嘴唇,看樣子又是一個沒吃過癮的。
李方晨如何能夠答應,留下的都是種子啊!
如果學府內的暖棚蓋好,第二批種下,少說也得翻個六七倍的樣子,甚至更多。
光是育種,按照不分四季,靠暖棚來種。最快也得三四年的時間,才能保證這紅薯能供應一道之地的種植。
李方晨都已經想好了,這事就交給嶺南辦,靠著氣候宜人,土壤豐厚,絕對可以收獲感人。
余下六十個紅薯,等暖棚搭好,將每個紅薯一分為二,切面朝下,保持溫濕度育苗。
每有人看著,也不必擔心出現什么意外。
整個埋下去,太虧了。
長安又派人了人來,不派都不成,李方晨搞出了一個大事件。
精糧,畝產據李泰所言,可達千斤!
李世民根本坐不住,忙派人再跑嶺南道。
李承乾到此目的十分簡單,將這糧種帶回長安,還有一同找看糧種的老農。
不然直接帶回去,沒人種,那不是出了亂子。
李方晨安排好好招待了李承乾,并帶著他去看了看紅薯。
“這就是你之前極為寶貝的那幾缸種出來的?”
好家伙,李承乾是真想不到,就那幾缸竟然能種出這么多。
李泰一旁饞的直嘴唇,“太子哥,這玩意別看賣相一般,可這味道還真是絕了!”
李承乾立刻將目光放在了李方晨上,李方晨倍感頭痛。
“待會再取三個嘗嘗,余下的可不能再動了。”
李承乾滿意點頭,這要是美味放在面前不能品味,豈不是太過于矯了?
嶺南留三十七個,送去長安二十個,怎么看都很劃算。
李泰迫不及待命人準備火爐,按理說前幾天他吃過一次。
可那一次還被孫老道還“搶”走了一半,吃的實在不過癮啊!
二哥后來命人準備的“佳肴”,他更是沒分到幾塊。
一盤拔絲紅薯,除了十六吃到兩塊外,剩下基本都進了王萱兒的肚子里。
李方晨自己不怎么吃,可他老給王萱兒夾,旁人還沒吃上幾塊,盤子就被李方晨給夾空了。
李泰心中很是難受,這么多年的兄弟,說沒就沒了。
如今重新有了機會,自然不能放過。
不得不說,吃過一次,李承乾對紅薯也是贊不絕口,這要是能讓全天下老百姓吃上,絕對可以算是一份天大的功勞。
如今這份功勞,就在李方晨、李泰的那一船人上。
等上幾年,紅薯真的可以大獲豐收之時,便是眾人受到嘉獎、加官進爵之。
不過,依著李方晨的子,恐怕加官進爵并不會讓他感覺到高興。
李承乾在嶺南待了幾,看過整個學府,聽過每一位先生的課后,李承乾拉著李方晨道:“象兒再過幾年,送到你這來!”
李象,李承乾長子,李方晨的唯一一個大侄子。
自降生以來,一直被長孫無垢所寵。
可惜李方晨還未曾謀面,根本不清楚這位“侄子”究竟是個什么模樣。
李方晨笑著說好,然后送李承乾坐上了返回長安的馬車。
接下來的子,除了安置暖棚,繼續種紅薯之外,李方晨閑暇時光,都丟進了學府之中。
開入學,整整學了四個多月,眼瞅著李方晨口中假期將至。
學子們心中多有忐忑,且不知回到家中,等待他們的又或是什么。
家中與學府有所不同,不能再暢所言,更沒有三兩知己相伴,他們第一次對回家感覺到了陌生。
尤其是勛貴家中子弟,管教極嚴,哪里有在學府里這般逍遙自在。
除了上課,他們最喜歡聚在一處,相互交談吹牛,反正說錯了也不怕,大不了就是博大家一樂。
要說出色之人,還真有不少。
秦懷道和柴令武都沒有想到,他們會輸給旁人。
李方晨和眾位先生準備了一次學期末的測試,分數成了眾學子心中夢魔。
九門課,位列榜首者,王玄策!
其次第二名竟然是上官儀這個“老家伙”,誰讓他在眾學子中年級最大,被叫做老家伙也只能認下。
第三名才是秦懷道,第四名竟然會是李崇義。
這成績實在是奇怪,單科來算,兵法第一人是薛仁貴、儒學第一人是來濟、農學第一人是柴令武......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這個道理大家都明白。
可誰都不喜歡落在別人后,這也就讓他們有了相互競爭的動力。
秦懷道和柴令武借此機會,明白了什么叫做人外有人。
平里過于自大,如今吃了虧,反倒漲了記。
聽先生說,等到明年,學子們就要根據各門分數,進行分班。
王玄策和薛仁貴明顯奔著兵家去的,而秦懷道和柴令武一個想去學兵,另一個想去學農。
畢竟有珠玉在前,柴令武更希望跟在李方晨邊,多學點東西。
支持把本站分享那些需要的小伙伴!找不到書請留言!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