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皇明天子 第一百零七章 歷史大勢

作者/吾誰與歸 看小說文學(xué)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xué)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朱由檢倒是沒有生氣。

    包統(tǒng)的問題并不嚴重,甚至朱由檢可以給包統(tǒng)一個新的王爵,以示對包統(tǒng)歸順的一種賞賜,讓更多的人對大明進行歸順。

    當(dāng)初隆慶議和,可不是大明與俺答汗,也就是順義王打輸了,才議和。

    大明的議和唯有打贏的時候,進行議和,只有在打贏的時候,才能在談判桌上結(jié)束戰(zhàn)爭。是一種結(jié)束戰(zhàn)爭的手段。

    所以總是有人在討論澶淵之盟對大宋的影響,卻很少有人討論隆慶議和對大明的影響,因為隆慶議和的本質(zhì)是大明對蒙兀俺答汗系蒙兀人的征服。

    這種征服,不僅僅是地域性的征服,同樣有教化之功。

    包統(tǒng)的漢名,以及他學(xué)習(xí)漢學(xué),都是典型的例子。

    不管是恩封順義王爵系,還是開放邊事貢市貿(mào)易,亦或者建立歸化城這樣的城池庇佑蒙兀遺民,都是大明彰顯自己仁德的同時,獲得更多、更大的利益。

    而朱由檢對包統(tǒng)的恩賞,更多的是一種處于樹立一種國家主義的意識形態(tài)。

    國家主義,又名:名族主義(名民,防和諧。)

    當(dāng)然,有些人一看到這四個字,一看到民·族·主·義,立刻想到種·族·主·義,立刻想到昭和、**、獨裁,立刻想到對外擴張,立刻想到發(fā)動戰(zhàn)爭,立刻想到尸骨累累。某些人的想象力唯有在這一層能夠如此躍進。

    就像是對著一個胖子說少吃一點高脂高油的食物,防三高是良心,對一個餓的皮包骨頭的百姓說少吃一點防三高怕是石樂志。

    大明一點名族意識都沒有,何談種族滅絕的土壤?

    名族國家是一個中性詞匯,它本身只是代表著一個擁有相同文化、習(xí)俗、語言、相貌、乃至飯食、衣著、笑話的族群,所共有的價值觀和意識形態(tài)。

    而名族國家并非單獨一個族群就可以完成。

    它可以是一個族群共同體,由特殊歷史文化聯(lián)系、穩(wěn)定經(jīng)濟活動特征和心理素質(zhì)的名族綜合體。

    而東亞這片廣袤的區(qū)域,擁有共同的歷史文化,擁有文化聯(lián)系,擁有穩(wěn)定的經(jīng)濟貿(mào)易的活動,擁有相同的心理素質(zhì),這一切都是大明名族化的根基。

    所以包統(tǒng)的出現(xiàn),并不會影響朱由檢對大明的名族化,而是有利于朱由檢的名族化的統(tǒng)治。

    朱由檢為什么會立根于名族主義,推動的大明的政權(quán)進化?

    因為其余的意識形態(tài),都抽象于政治哲學(xué),而政治哲學(xué),又抽象于客觀事實。

    客觀事實產(chǎn)生政治哲學(xué),政治哲學(xué)產(chǎn)生意識形態(tài)。

    無論何種政治哲學(xué)誕生的意識形態(tài),都帶有共同的特點。

    第一個叫做異端。

    政治哲學(xué)本身就是政治哲學(xué)家們,通過對社會的觀察進行總結(jié),無論多么腳踏實地,都不可避免的出現(xiàn)形而上的討論,理想化。

    但是大明兩萬萬人丁的思維怎么可能完全一樣?

    在總結(jié)出政治哲學(xué)本身的時候,就會出現(xiàn)對立,就會產(chǎn)生異端,為了消滅異端,無所不用其極,進而出現(xiàn)黨爭,進而出現(xiàn)讓人匪夷所思之事。

    比如大明朝的熊廷弼被傳首九邊,就是類似于西黨、浙黨、楚黨、東林黨、京黨、閹黨斗來斗去的黨爭。

    第二個叫做普世。

    除了名族主義外,其余的意識形態(tài),都不可避免的帶有普世價值的傾向,它們往往帶有極強的破壞性,破壞既定的政治框架和平衡,并且依照自己的理念,對既有框架進行改造。

    而這種改造的破壞力,大明眼下壓根承受不起,本就腐朽的王朝,若是強行用意識形態(tài)去束縛改造,最后的結(jié)果一定是大廈傾覆。

    第三個叫做務(wù)虛。

    強調(diào)實踐,崇尚現(xiàn)實,本身就是一種務(wù)虛,空談,伴隨著空談出現(xiàn)的就是內(nèi)耗和空轉(zhuǎn)。

    亦如眼下大明朝,朝臣們?yōu)榱斯?jié)省開支而上書請求裁撤驛站的詔書,其中有壞坯在居中謀求私利,但是更多的人在侃侃而談,坐而論道,從來不腳踏實地的考慮問題。

    也就會出現(xiàn)倪元璐這樣的人,明明不壞,但是蠢了些,就會誤入歧途。

    第四個叫做教條。

    何為教條?

    就是攥著某些人的解釋,反復(fù)的嘮叨,孔子老先生都已經(jīng)去世近兩千年了,大明的儒家學(xué)子們,還在抱著兩千年前的文章囈語,哪怕是王陽明的心學(xué),依舊有無數(shù)的弟子以得到王陽明的親手批注而喜不自禁。

    絲毫不考慮這些兩千年前的文章或者王陽明的文章,都有鮮明的時效性。

    這些蘊含著道理的文章,慢慢變成了經(jīng)文,經(jīng)文又變成了教條,教條最后變成清規(guī)戒律。任何不符合清規(guī)戒律的解讀,都是異端。

    這四個特點相輔相成,不停的制造著地上神國式的烏托邦,理想中的世界,但是卻脫離群眾,脫離民眾,脫離實際,漸行漸遠。

    而這些特點,大明的無為教和無為老母,完全符合所有的特點。

    而名族主義,卻是沒有這方面的顧慮,因為名族主義本身就誕生于客觀事實,并沒有政治哲學(xué)家的總結(jié),沒有政治哲學(xué)的出現(xiàn),直接產(chǎn)生的意識形態(tài)。

    事實上,自從北宋末年,宋徽宗、宋欽宗二帝北狩之后,名族主義的構(gòu)建,就開始有了根基,而岳飛被宋高宗趙構(gòu)所殺,本身就是在打斷中國名族主義國家構(gòu)建的進程。

    而大明的立國,驅(qū)逐北元,復(fù)中華衣冠,本身就是一種名族主義國家構(gòu)建的推動。

    但是朱元璋這個人重視家庭,廣封朱家子弟為各種王爵,世世代代享受大明百姓的奉祀,這本身也是一種打斷名族主義國家的構(gòu)建。

    教員最是看不得明史,看明史最生氣,但是他還是將厚重的明史,傳記小說看完,去研究朱元璋的一生,朱明整個朝代。

    所以除了名族主義的意識形態(tài)外,大明沒有其余的出路。

    朱由檢拍了拍自己的座椅,一旦開啟名族主義和名族共同體構(gòu)建的時候,名族主義必然會走向三民,名族、民權(quán)、民生。

    但是走向三民,朱由檢再次陷入了朱由檢必死循環(huán)。

    不推動大明名族化,就無法避免大明的滅亡,朱由檢必死。

    推動的大明名族化進程,就無法避免大明皇室徹底沒落,大明皇帝必死。

    這就是個死循環(huán),不管怎樣,他都死定了。

    不過想來想去,反正都是個死,何不親手決定自己的死法?

    所以,朱由檢選擇了推動大明名族化。

    “萬歲爺,田爾耕在殿外候著,說是王化貞的案子,請萬歲爺圣裁。”王祖壽打斷了萬歲爺?shù)某了迹驹谂w外小心的說道。

    “宣。”

    田爾耕拿來了厚厚的卷宗,還帶著刑部左侍郎張九疇。

    刑部尚書薛貞在京師明公刺王案中,已經(jīng)被郭懷禮給一刀剁了,張九疇是此時的刑部主事官員。

    王化貞的案子極其復(fù)雜,大明皇帝要求年前結(jié)案,給大明的九邊軍鎮(zhèn)一個交待。

    本來田爾耕辦案還是心里有數(shù),對王化貞的罪狀如數(shù)家珍,王化貞知道自己必死,交待的很迅速,只求速死。

    但是查著查著,就沒辦法追查下去了。

    因為牽扯到了毛文龍,讓案子停頓了下來。

    毛文龍是左都督平遼總兵官,大明一品大員。

    毛文龍的祖父本是山西人,時代在山西經(jīng)營官鹽,開中法后,鹽政無以為繼,毛文龍的祖父帶著家眷,遷徙到了杭州。

    而之后毛文龍的父親毛偉,棄商從儒,納捐為監(jiān)生,想要考取功名,結(jié)果數(shù)次不中后,斷了念想,就娶妻生子,有了毛文龍。

    而毛偉的妻子,沈氏。就是王化貞案無法推動的核心人物。

    沈家乃是杭州的首富,有“杭州甲族,以沈為最”之稱。

    毛文龍僅僅九歲的時候,毛偉病故,而那時毛文龍的母親,就帶著他,回到了沈家,這叫做攜子依弟,母子二人,依靠著毛文龍的舅舅沈光祚過活。

    而毛文龍的舅舅沈光祚是萬歷乙末科進士,在官場上混的如魚得水,從開封推官到山東布政使,再到京城順天府丞,順天府尹,一路上順風(fēng)順水。

    毛文龍從軍,就是依靠著舅舅沈光祚的介紹和推薦,毛文龍就成為了王化貞手下的練兵游擊。

    所以王化貞的案子想要推動下去,不可避免的涉及到了沈家。

    所以田爾耕不得已的進宮請示萬歲爺,是否繼續(xù)追查。

    “袁太保怎么講?”朱由檢思考了片刻問道。

    田爾耕有些猶豫的說道:“查到王化貞和毛文龍以及沈家的關(guān)系之后,臣曾經(jīng)送了拜帖給袁軍門,袁軍門說讓我們繼續(xù)追查。”

    朱由檢握著手中的奏疏,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什么。

    倘若沈家沒問題還好,若是沈家有問題呢?

    那必不可少的追查到毛文龍身上。

    但是袁可立這一個繼續(xù)追查,讓朱由檢非常難辦。

    因為毛文龍和袁可立之間有一些齷齪和間隙,而且很難修補。

    袁可立作為毛文龍的靠山,在朝中多有為毛文龍說話,請功的舉動,但是壞就壞在了請功這兩個字上。

    天啟三年時候,毛文龍上書請功,說是打下了滿浦、昌城之捷,擊殺了近兩萬的建奴,請求恩賞。

    當(dāng)時袁可立就派人查了查,最后發(fā)現(xiàn)這兩萬多人中,只有一千建奴兵,其余都是朝鮮人。炮火響起之后,朝鮮百姓互相踐踏,死傷極多。

    隨后袁可立據(jù)實上報,這兩萬首級從何而來。

    好大喜功的將領(lǐng),不失于慎的巡撫,毛文龍切實的領(lǐng)到了自己的軍功,巡撫在皇帝面前刷了個忠于君命的臉。

    這本來就是地方大將和朝中大臣們相互配合的戲碼,當(dāng)年戚繼光和張居正在平倭、鎮(zhèn)守薊門、馳援遼東上不止一次上演。

    本來都是慣例,結(jié)果壞就壞在了一些明公身上。

    東林狗狠起來,連自己人都咬。

    宋禎漢、宋師襄、方有度、龐尚廉這四個人就開始抓著這出戲不放,在輪番上奏章抨擊袁可立庇護毛文龍,連瞞報虛報軍功都不懲戒,連章?lián)粨簟?br />
    這四個人,還在私底下派出了說客,去哄騙毛文龍。

    毛文龍壓根不知道朝堂旋渦有多深,也不知道袁可立正在遭受怎樣的彈劾,就被忽悠瘸了,他上了個類似于五大怨的奏疏,說的東西都差不多,說沒有餉銀、沒有糧草、日子過得苦,抱怨了一大堆。

    但是在皇帝的眼中,就是毛文龍這個總兵官和袁可立這個巡撫不和。

    要是和氣怎么還會有怨恨呢?

    袁可立深知毛文龍皮島的戰(zhàn)略重要性,不得已,連上七道奏疏,致仕離京。

    袁可立一離京,毛文龍被欺負的就更慘了,到那時毛文龍才知道自己上個明公的當(dāng),還專門去找了趟袁可立上門請罪,袁可立閉門未見。

    站在袁可立的視角,毛文龍到底是被哄騙,還是出于本心已經(jīng)不可考究,按照從跡不從心的原則,毛文龍這個行徑就等同于背叛。

    雖然袁可立下野之后,一直積極為毛文龍說話,但都是出于公心,沒有私情。

    大明類似坐師反目成仇的數(shù)不勝數(shù),比如大明最有名的就是張居正和萬歷皇帝,是君臣也是師徒。

    萬歷皇帝抄了張居正的家,內(nèi)侍抄了十萬銀不滿足,問張居正的兒子要二十萬兩。

    張居正的長子張敬修拿不出,只能自殺以示清白。

    張居正的母親知道兒子病逝,孫子自殺的消息后,也撒手人寰。

    張居正的老二、老三也被革了功名充了軍,生死未卜。

    比如袁崇煥和孫傳庭,孫傳庭被迫致仕之后,袁崇煥直接在山海關(guān)為魏忠賢立生祠,一句話都不為孫傳庭說。

    孫傳庭是袁崇煥的后臺,兩人不和。

    袁可立是毛文龍的后臺,兩人不和。

    張居正一步一步的教萬歷怎么當(dāng)皇帝,萬歷皇帝最后把張居正整個家門都給折騰散了。

    “朕相信袁軍門,繼續(xù)追查就是。”朱由檢想了想,袁可立應(yīng)該是知道沈家和王化貞牽連不大,所以才如此批注。

    田爾耕有些猶豫,最終還是領(lǐng)命而去,跟著張九疇奔著京師沈家府邸而去。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fēng)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xué)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wǎng)絡(luò)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口市| 铜鼓县| 巴林左旗| 玉屏| 勃利县| 宁陕县| 丹阳市| 贵港市| 江口县| 阜康市| 克拉玛依市| 会同县| 许昌县| 蓬莱市| 汪清县| 平山县| 康保县| 新巴尔虎右旗| 和田县| 松潘县| 彭山县| 依安县| 阿拉善盟| 岐山县| 嘉兴市| 页游| 德江县| 交城县| 炉霍县| 饶阳县| 霍邱县| 资阳市| 壶关县| 乌拉特后旗| 榕江县| 武安市| 肇源县| 昌邑市| 宜昌市| 赫章县| 白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