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皇明天子 明清恩怨錄

作者/吾誰與歸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此章節(jié)免費,是整理好的明清的恩怨情仇,感興趣的小伙伴可以看一下。

    今天七夕節(jié),祝大家七夕節(jié)快樂。

    ………………………………………………………………………………………………

    萬歷四十六年(1618年)正月,大明龍虎將軍、建州衛(wèi)都督努爾哈赤,對諸貝勒宣布:“吾意已決,今歲必征大明國!”決議起兵反明。

    這也不是建奴第一次起兵反明了。

    ………………………………………………………………………………………………

    一、建州三衛(wèi)的建立。

    明成祖朱棣是一個比較喜歡沒事帶著人去草原砸蒙古人場子的人,他不僅自己砸,還喜歡帶著人一起砸。

    永樂初年(1403年),明廷開始招撫朝鮮半島圖們江流域的女真諸部,并任命率先歸附的阿哈出為指揮使,設(shè)立建州軍民指揮使司。

    永樂三年(1405年)九月三日,猛哥帖木兒入京朝覲永樂皇帝,當年底,明廷設(shè)建州左衛(wèi),并授猛哥帖木兒為建州左衛(wèi)指揮使,建州女真正式成為大明狗腿子之一,跟著朱棣南征北戰(zhàn),攻打蒙古,吃香的喝辣的。

    正統(tǒng)五年(1440年),建州左衛(wèi)指揮使給了董山,但是董山和他的叔叔凡茶兩個人面和心不和,為了爭奪衛(wèi)印大打出手,明廷一看這架勢不攔著點,怕是要打的天昏地暗,趕緊出面調(diào)停。

    正統(tǒng)七年(1142年)的時候,明廷又建了一個建州右衛(wèi),將董山和他的叔叔凡茶都升為了都督同知,董山管理左衛(wèi),凡察管理右衛(wèi)。

    這樣建州左衛(wèi)、建州右衛(wèi)和原來的建州衛(wèi),就是建州三衛(wèi)。

    ………………………………………………………………………………………………

    二、建州三衛(wèi)第一次叛明

    土木堡之變后,大明的國力不如以往如日中天。

    原來的建州衛(wèi)都指揮僉事李滿柱實力最強,合三衛(wèi)之力之后,李滿柱實力大增,野心會隨著實力膨脹而膨脹,寇掠無常。

    成化二年(1466年),建州三衛(wèi)在董山的率領(lǐng)下寇邊,明朝總兵鄭宏戰(zhàn)敗。

    成化三年(1467年),正月,海西女真、野人女真、建州女真,跟隨建州三衛(wèi)復入鴉鶻關(guān),明都指揮史鄧佐在雙嶺戰(zhàn)亡。

    成化三年三月董山率眾再入連山關(guān),掠開原、撫順、開原(現(xiàn)鐵嶺)、寧遠、廣寧,劫掠邊民十余萬,滿載而歸,馬匹上都充斥著各種華麗的裝飾,來慶賀這次的勝利。

    一往情深朱見深此時剛剛登基三年,正是意氣風發(fā)的時候,這接連的邊關(guān)告急,朱見深惱羞成怒!

    下令【搗其巢穴,絕其種類】,任命大將趙輔率軍五萬,兵分三路進剿建州女真。

    同時,朱見深又命令當時的藩屬國朝鮮派出軍隊,全力配合明軍進剿,明軍得勝而歸,史稱成化犁庭。

    自此之后,大明人都稱建州衛(wèi)海西女真、野人女真、建州女真為建奴覺得他們不思感恩教化之功,稍飽食即寇邊劫掠,匪氣不改,以奴相稱。

    ………………………………………………………………………………………………

    三、建州第二次叛明。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十月,建州右衛(wèi)指揮使王杲(凡察后人)偷襲撫順,殺死守備彭文洙,大肆進行劫掠。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五月,副總兵黑春統(tǒng)軍清剿王杲,卻被王杲設(shè)伏生擒后磔死。王杲借機南下,犯遼陽,劫孤山,掠撫順、湯站,前后殺死指揮王國柱、陳其孚、戴冕、王重爵、楊五美,把總溫欒、于欒、王守廉、田耕、劉一鳴等數(shù)十人。

    萬歷元年(1573年),王杲在撫順互通馬市。在馬市上誘殺了明朝備御裴承祖,明朝一看這個,就停止了建州的貢市。

    萬歷二年(1574年),王杲以明廷斷貢市、部眾坐困為由,糾集韃靼土默特、泰寧諸部,大舉犯擾明朝遼東重鎮(zhèn)遼陽、沈陽。李成梁督兵進剿王杲所在的古勒寨,斬首一千余級。

    萬歷三年(1575年),王杲被哈達貝勒王臺俘虜,獻給明廷,王杲被凌遲于北京。

    ………………………………………………………………………………………………

    四、建州第三次叛明

    萬歷十一年(1583年),王杲之子阿臺圖報父仇,屢襲明軍。明將李成梁兵圍阿臺藏身的古勒城。

    建州左衛(wèi),枝部酋長、大明都指揮使覺昌安和他的兒子塔克世一起,進入了古勒城勸降阿臺圖。

    而被圍困的圖倫城的城主尼堪外蘭,其實早已經(jīng)將阿臺圖標好了價格賣給了李成梁。明軍入城,將城中建奴殺戮一空,當然也包括了覺昌安和塔克世。

    努爾哈赤問李成梁為何要殺祖、父二人?明遣使謝曰:‘非有意也,誤耳!’與敕三千道,馬三十匹,封龍虎將軍,復給都督敕書。【太祖起而陳訴:以父、祖效忠,為明向?qū)В渤髴唬h所及,反與同殲,請示其故。成梁謝遣之。《清實錄》】

    【乃歸二祖喪,與敕三千道,馬三十匹,封龍虎將軍,復給都督敕書。《東華錄》】

    ………………………………………………………………………………………………

    五、努爾哈赤建立后金

    萬歷十九年(1591年)李成梁被罷免官職,至萬歷二十九年(1592年)李成梁七十六歲高齡再次被啟用震懾遼東,這十年的時間里,明廷共更換了,開始南下,占領(lǐng)撫順。明東州守將李弘祖戰(zhàn)死,撫順守備王命印、把總王學道、唐鑰順等拒降而戰(zhàn)死殉國。

    明馬根丹守備李大成被俘。

    撫順游擊將軍李永芳與中軍趙一鶴等人,及五百守軍乞降于后金,范文程兄弟亦投降后金。

    遼東巡撫李維翰急命廣寧總兵張承胤、遼陽副總兵顧廷相、海州參將蒲世芳、游擊梁汝貴率軍前往救援。

    萬歷四十六年四月二十一日,遭后金軍反擊而大敗,明軍陣亡三千余人,僅三百人逃回,明游擊將軍張旆率領(lǐng)五千兵馬支援清河。

    七月二十日,後金軍攻入鴉鶻關(guān),七月二十二日,攻占清河堡(本溪、鞍山鐵山重鎮(zhèn)),清河副總兵鄒儲賢、游擊張旆、守備張云程戰(zhàn)死,清河守軍達六千四百馀人覆沒。

    駐扎在叆陽的參將賀世賢,聽聞清河有變,疾馳出塞,破后金一柵,擊殺百余人。卻沒來得及支援撫順清河,撫順、清河的失陷,遼東大震!

    努爾哈赤兵逼沈陽、遼陽!

    明廷震動,決心北征后金。以消除對大明的威脅。

    萬歷四十七年正月,遼東衛(wèi)軍兩萬余人、明抵達遼東援軍約程進言,善待朝鮮軍,示好朝鮮,以剪滅大明羽翼,此乃道義之爭,努爾哈赤贊同。

    萬歷四十七年七月,努爾哈赤親自領(lǐng)兵攻占開原(現(xiàn)鐵嶺),開原乃是遼東之根柢也,開原失,則遼東盡失,沈陽總兵李如楨離的很近,卻見死不救。虎皮驛的總兵賀世賢遠疾馳開原,被阻攔,趕至開原,開原已經(jīng)被破。

    萬歷四十七年程這是不是有詐呀,這王化貞有這么蠢嗎?

    范文程點頭肯定了努爾哈赤的判斷,這人就是這么蠢。

    天啟二年正月二十三日,努爾哈赤攻入廣寧占領(lǐng)遼西四十余城池。廣寧之戰(zhàn),王化貞剛愎自用目無敵酋,失廣寧。

    ………………………………………………………………………………………………

    龍發(fā)動戰(zhàn)爭。毛文龍擊敗后金與朝鮮聯(lián)軍。

    皇太極這一看,自己好像被袁崇煥給陰了,對方的錦州城都修到了自己家門口了,而且是三城互為犄角,這燕山東麓被袁崇煥安排的固若金湯,再沒有從正面擊破的可能。

    惱羞成怒的皇太極發(fā)兵攻打錦州、中左、大凌、寧遠四城,損失慘重,六月份不得不撤兵。史稱“寧錦大捷”。

    朝廷大為振奮,對毛文龍和袁崇煥高度評價,袁崇煥被迫辭官。

    ………………………………………………………………………………………………

    十、己巳之變,攻守之勢異也,大明陷入征遼黑洞

    崇禎二年十一月,皇太極吸取了兩次攻打?qū)庍h、錦州的教訓,以蒙夷喀喇沁部為向?qū)В@開關(guān)寧防線,繞道蒙夷之地,突襲明長城薊鎮(zhèn)防區(qū)的脆弱隘口龍井關(guān)、大安口、喜峰口破墻入塞。

    是當時,薊鎮(zhèn)“塞垣頹落,軍伍廢弛”,后金軍沒有遇到任何強有力的抵抗,順利突破長城。

    破口之后,皇太極從喜峰口到遵化、從遵化至薊門、從薊門再至三河、最后是通州,然后直抵京師城下。

    袁崇煥率兵兩萬關(guān)寧鐵騎進京勤王,于十一月二十四日,袁崇煥在廣渠門外大戰(zhàn)皇太極,皇太極不敵,退至南苑。

    十一月二十七日,袁崇煥與皇太極再戰(zhàn)左安門,皇太極不能勝,施“離間計”(有人堅信有,有人堅信沒有),陷害袁崇煥。

    袁崇煥在崇禎二年十二月一日被捕。祖大壽見袁崇煥被捕,帶剩余關(guān)寧軍離開北京,逃回寧遠。

    崇禎三年正月,京師火炮眾多,不能輕易攻下,皇太極轉(zhuǎn)而攻打永平,遷安、灤州不戰(zhàn)而降。

    至此,皇太極拿下所得永平、遷安、灤州、遵化四城派兵分別駐守,志得意滿,戚繼光在薊門建立的防御體系徹底宣告瓦解。皇太極六月從喜峰口轉(zhuǎn)回遼陽。

    崇禎三年八月,袁崇煥被凌遲處死。史稱“己巳之變”,自此。邊事益無人,明亡征決矣。

    評袁崇煥、毛文龍之爭:

    岳飛要是以韓世忠糧草索要多砍了韓世忠,喊出五年平金,直搗黃龍,平金平到臨安城,岳飛所受的爭議只會更大。

    將岳飛和袁崇煥相提并論,實屬關(guān)公戰(zhàn)秦瓊。

    岳飛起勢,面對的是金兵南下建康(今南京),杜充作為當朝宰相,率眾投降,而當時還是底層軍官的岳飛,在牛頭山收攏殘兵,收復建康,重建江淮防線,才讓被搜山檢海的趙構(gòu)從海上回到了地上。

    袁崇煥是背靠大明大一統(tǒng)王朝,行平叛之舉,與皇太極書信往來頻繁,略有養(yǎng)寇自重之嫌。

    明末小冰川時代,瘟疫四起,大旱天下,江南、湖廣連年水災(zāi)。

    1127年至1227年,這一百年的時間,南宋同樣面對的著一個氣候多變的時代,平均氣溫比明朝還要低一度左右,同樣是瘟疫四起,水患連連。

    岳飛要比袁崇煥難太多了。

    趙構(gòu)殺岳飛的性質(zhì),遠比崇禎殺袁崇煥的性質(zhì)更加惡劣萬倍。

    ………………………………………………………………………………………………

    十一、孫承宗再次被啟用,關(guān)寧軍尾大不掉

    崇禎三五月,明兵部尚書、大學士孫承宗督理軍務(wù),重新組織力量,由山西總兵世龍、錦州總兵祖大壽、山東總兵楊紹基等率兵攻打灤州,各鄉(xiāng)人民武裝3萬余自辦行糧,參加攻城戰(zhàn)斗。

    后金固山額真納穆泰、圖爾格、湯古岱等各駐防地,分陴固守,屢敗明軍。

    阿敏等在永平得知灤州被圍的消息,只派大臣巴都禮率兵數(shù)百人增援,為明軍所殲。

    阿敏擅自將遷安守兵與縣民撤出,入永平府。

    明軍以紅衣炮攻城,擊壞城垛,焚毀城樓。

    納穆泰等力戰(zhàn)不能支,遂于十二日夜棄灤州奔永平。

    時值大雨,后金軍不作抵抗,沿途被明軍截擊斬殺400余人。阿敏下令當夜棄永平出關(guān)逃歸沈陽。

    率精兵前往換防的貝勒杜度見狀,也只好撤回。

    灤州、永平、遵化、遷安等四城重歸明朝。史稱此役為“遵永大捷。”

    崇禎四年七月,孫承宗擢太傅,兼領(lǐng)尚書的封路,子孫世襲尚寶司丞,又賞賜蟒服錢幣等物,前往關(guān)錦防線,修建當初被閹黨高第撤出關(guān)外戰(zhàn)略毀掉的右屯、大凌河。

    七月下旬,皇太極當然不能坐看大凌河城池修繕完畢,舉兵南下,攻打新建成的大凌河。孫承宗即刻趕赴錦州城,調(diào)兵遣將,派遣吳襄、宋偉前往救援,同時照會遼東巡撫邱禾嘉馳援大凌河。

    遼東巡撫邱禾嘉今日大雨、明日大風、后日拉肚子,大后日沒吃飽為由反復推出出兵時間,吳襄、宋偉敗,大凌河失守。

    崇禎四年十月二十八日,祖大壽當時駐守大凌河,只能殺何可綱,無奈投降。

    投降之后的祖大壽上言:自己妻子兒女均在錦州城里,趁錦州不知自己已經(jīng)投降,愿帶一支兵馬去錦州,在城里當內(nèi)應(yīng),奪取錦州城!

    皇太極大喜過望,令祖大壽歸錦州!

    祖大壽至錦州城,狂笑三聲,阻止遼民抗清,祖大壽因此被升左都督,領(lǐng)錦州。

    孫承宗為大凌河城池被毀負責,告老還鄉(xiāng)。

    隨著祖大壽地位的迅速上升,祖氏滿門都獲封官職。祖大壽的兄弟祖大樂、祖大成、祖大弼,子侄祖澤遠、祖澤沛、祖澤盛、祖澤法、祖澤潤、祖可法等,都是上自總兵、下至副將、參將、游擊的各級軍官,分駐寧遠、大凌河(今遼寧凌海市)、錦州諸城。

    ………………………………………………………………………………………………

    十二、清朝建立,多次入關(guān)

    崇禎七年七月,后金再次發(fā)動入口之戰(zhàn)。兵分四路向明朝腹地進攻,以宣府、大同為主要攻擊目標,影響所及至于北京戒嚴。這次入塞,蹂躪逾五旬之久,殺掠無計其數(shù)。明廷官員行至宣府大同長哭不止。

    崇禎九年四月,后金改國號為大清,皇太極稱帝,改元崇德。改建州為滿洲,此“滿”字,取李滿柱的滿字,意味:李滿柱的女真。

    毛文龍三大人力柱: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被清廷封為王爵。

    崇禎九年六月,武英郡王阿濟格入獨石口,進抵居庸關(guān),攻克昌平,直逼北京。明兵部尚書張鳳翼、宣大總督梁廷棟皆按兵不敢戰(zhàn)。清軍遍蹂畿內(nèi),攻略城堡,掠奪人畜十八萬。九月清軍從建昌冷口出邊滿載而歸。

    崇禎十一年九月,皇太極令睿親王多爾袞、克勤郡王岳托等率領(lǐng)清軍分兩路,一入墻子嶺,一入青山關(guān),至通州會師。

    到涿州分為八道,一路沿太行山,一路沿運河,山河之間六路并進。

    十一月,建奴進攻高陽。賦閑在家的孫承宗率全城軍民守城,城破被擒,自縊而死,他的五個兒子,六個孫子,兩個侄子,八個侄孫戰(zhàn)死,孫家百余人遇難。

    明督師盧象升十二月在鉅鹿賈莊被清軍包圍,突圍奮戰(zhàn),馬蹶遇害。

    崇禎十二年正月,清軍攻下濟南,明朝德王被執(zhí),全城焚毀一空。

    二月清退兵。

    崇禎十一年九月至十二年二月入關(guān),總計共七個月,轉(zhuǎn)掠二千里,攻下七十余州縣,俘獲人口四十六萬余,金銀百余萬兩,滿載而歸。

    ………………………………………………………………………………………………

    十三、大明朝孤注一擲的宋錦之戰(zhàn),皇太極鼻血不止馳援錦州城

    崇禎十二年任洪承疇為薊遼總督,系東北邊防,防備清兵。

    崇禎十三年三月,皇太極命鄭親王濟爾哈朗、多羅貝勒多鐸等人領(lǐng)兵修筑義州城(今遼寧義縣),駐扎屯田,令明山海關(guān)外寧錦地方不得耕種,意圖餓死錦州關(guān)寧軍。

    祖大壽向明廷求援,洪承疇支援領(lǐng)王樸、楊國柱、唐通、白廣恩、曹變蛟、馬科、王廷臣、吳三桂八總兵,步騎十三萬,援錦州解圍。

    洪承疇領(lǐng)兵駐扎寧遠,偵察敵情和等待后方糧草籌措。兵部尚書陳新甲主張速戰(zhàn)速決,反復催承疇進軍。

    崇禎十四年七月二十六日洪承疇在寧遠誓師,率八總兵、十三萬人馳援錦州。

    七月二十八日抵錦州城南乳峰山一帶。

    七月二十九日,命總兵楊國柱率領(lǐng)所部攻打西石門,楊國柱中箭身亡。后雙方在乳峰山戰(zhàn)事膠著,建奴兵馬,死傷甚多,清軍失利,幾至潰敗。

    八月十八日皇太極接到前線軍堡,帶病急援,行急鼻衄不止,流著鼻血晝夜兼行500余里,到達錦州城北的戚家堡。

    糧草不夠的弊端終于出現(xiàn),建奴趁潮落時奪取明軍屯積在筆架山的糧草十二堆。明軍糧草不濟,自亂陣腳,被皇太極擊敗。洪承疇被圍困送山城。

    崇禎十五年二月十八日松山城被毀,洪承疇、祖大樂被俘。

    崇禎十五年三月八日,錦州城已人相食地步,祖大壽帶錦州城歸降清廷。祖大壽被授予漢軍正黃旗總兵的職位。

    五月洪承疇剃發(fā)歸降,皇太極始終對洪承疇心有忌憚,除咨詢外,也沒有任以官職。恐出現(xiàn)祖大壽叛逃之事,也始終對洪承疇禁足。

    崇禎十二年至崇禎十五年,歷經(jīng)三年的松山城、錦州城大戰(zhàn),史稱“松錦大戰(zhàn)”,自此明朝寧錦防線徹底崩潰,山海關(guān)外只剩下寧遠一座孤城屬于大明。

    戰(zhàn)線再次回到了袁崇煥與皇太極寫信建立錦州城的局面,袁崇煥幾封信玩了皇太極十五年,皇太極終于攻克錦州,將戰(zhàn)線恢復到了當初努爾哈赤臨死之時的局面。

    ………………………………………………………………………………………………

    十四、大明亡于流寇,吳三桂獻關(guān)

    崇禎十五年(1642年),在貝勒阿巴泰率領(lǐng)下,分路從墻子嶺入,會于薊州,然后分道,一趨通州,一趨天津。

    十一月,北京戒嚴,明勛臣分守九門。

    清軍鐵騎繼續(xù)南進,直入山東,連克三府、十八州、六十七縣。俘獲人口三十六萬余,牲畜五十五萬頭。次年四月北還。明朝將帥擁兵觀望,無一敢戰(zhàn)。

    崇禎十六年(1643年)八月初九日,皇太極猝死于盛京后宮。

    崇禎十七年(1645年)三月十九日凌晨,李自成起義軍從彰義門殺入北京城。然后崇禎帝手執(zhí)三眼槍與數(shù)十名太監(jiān)騎馬出東華門,被亂箭所阻,再跑到齊化門,成國公朱純臣閉門不納,后轉(zhuǎn)向安定門,此地守軍已經(jīng)星散,大門深鎖,太監(jiān)以利斧亦無法劈開。

    三月十九日拂曉,大火四起,崇禎重返皇宮,城外已經(jīng)是火光映天。

    此時天色將明,崇禎帝在前殿鳴鐘召集百官,卻無一人前來,崇禎帝說:“諸臣誤朕也,國君死社稷,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一旦棄之,皆為奸臣所誤,以至于此。”最后在景山歪脖樹上自縊身亡,大明亡。

    崇禎十七年四月二十一日,多爾袞利用吳三桂所處的危急局面,逼迫吳三桂放棄聯(lián)清擊李的政策,獻出山海關(guān),徹底投降清朝。一片石之戰(zhàn)中,吳三桂擊敗李自成,清兵正式入關(guān)。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wǎng)絡(luò)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道孚县| 台安县| 高州市| 庆安县| 曲水县| 和硕县| 霍山县| 泸定县| 赫章县| 鹤庆县| 岗巴县| 岳池县| 化州市| 荣成市| 衡阳县| 治县。| 郑州市| 桂平市| 泰安市| 铜山县| 黎城县| 棋牌| 棋牌| 和龙市| 句容市| 镶黄旗| 汶川县| 林西县| 盐池县| 铜梁县| 峡江县| 和田市| 蓬莱市| 延边| 彭州市| 南开区| 衡阳市| 高台县| 精河县| 长泰县| 水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