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浩沒成想趙王如此狠辣,廢太子府上兩三百人一夜被滅口,相比之下廢趙王的結局反倒顯得不值一提。
“易浩,這都是你的殺戮。”
易浩感受到老和尚在身后,想要用他的意念控制自己的思想。
“海嘯不是蝴蝶的錯。”
易浩閉上眼睛,感受這個世界紛飛的欲望,忽然聽到陣陣喊殺聲,同時鈴鐺在風中翻卷。
“易公子,趙王有請。”新封的大宮女在門外等候。
院子里的眼線們各個緊張地側耳偷聽,易浩靜默地走出來,微香不膩陽光正好。
“薔薇花開了,給皇后送過去一枝紅色的,順便再給太妃送去一枝粉色的。”
“易大人,趙王把王后鄭夫人廢為太妃,為何還要送花?”宮女百思不得其解,怕自己聽錯了一再追問,“杜夫人剛被封為皇后,只送去一枝花,會不會生氣?”
“放心,去吧!”
大宮女也不解,皺眉揣摩易浩的舉動,難道剛封的皇太子也當不久嗎?
消息迅速傳播開來,鄭太妃的日子總算好過一些,而杜皇后和宣兒皇太子則陷入猜疑中。
朝堂上慕容王派使臣求援,并送慕容公子做人質,乞求趙王幫助他們擊退段王侵擾。
易浩和老和尚均被請來占卜,兩個各自發揮特長,推演未來的發展。
眼下慕容王和趙王聯手夾擊段王,段王自然不會有好果子吃,勝仗帶來的是財富和地位的鞏固,如何才能削弱趙王,易浩更關注的是這一點。
“趙王若親自出征,必會得勝。”
易浩在外賓面前的話,讓趙王很是受用,激發了他無窮的征服欲。
老和尚搖搖頭說:“趙王三思,皇太子剛定,朝內政務紛繁,此時御駕親征,不利于趙國安定。”
“大和尚多慮了,趙王子嗣昌盛,親王們都會協助皇太子處理朝政。”
趙王贊賞地看一眼易浩,“大和尚,你且說,此去勝負如何?”
老和尚嘆口氣說:“必勝。”
“主上,大和尚同在下占卜結果一樣,不論慕容王是否協助都必勝,大可放心出征。”
“好!慕容公子你回去吧,告訴你父王,正月出兵攻擊段王。”
慕容公子不用在趙國作人質,千恩萬謝回國。
元月一到趙王出征,大和尚留宮中輔佐皇太子,易浩隨軍侍候。
對于這一安排,易浩猜測趙王是對自己起了疑心,想要帶在身邊日夜監視。
兩軍會合的日期已過,易浩迷暈侍衛,暗夜潛入慕容宮中,熟睡中的慕容王被驚醒,大喊刺客,追殺易浩。
慕容公子前來救駕看到易浩,急忙叫停侍衛,恭敬地行禮。
“父王,就是這位公子三言兩語說動趙王攻擊段王,并放孩兒回國。”
“哦,原來是易公子,多有得罪,海涵!”慕容王遣走眾人,帶他們回內室。
“王上、公子,不可出兵。”
“為何?”父子兩人異口同聲地問。
“唇亡齒寒,趙王有問鼎中原的野心,段王一除,下一個就是慕容氏。”
慕容王思量再三問:“若趙王問責,該如何應對?”
“趙王帶兵出征,攻下段王后人馬必定疲倦,此時再打慕容氏,你們只要守住城池便可。”
易浩聽到雞鳴,閃回軍營中,趙王果然來請。
“慕容老賊遲遲不肯帶兵會合,說什么行軍延誤,等我殺了段王爺再拿他們祭刀,鼓號出征。”
號角聲起,殺聲隨即猶如海濤洶涌澎湃,三個月間幾十座城池悉數收入囊中,段王四處逃竄最終俯首稱臣。
接著趙王要攻打慕容氏,規勸的朝臣紛紛被罰,易浩以不慣長期行軍為由,回宮中輔佐皇太子處理朝政。
果然趙王大敗,折兵損將三萬有余,唯獨養孫一支隊伍幸免。
投降后的段王和慕容王密謀顛覆趙王,趙王只得增派兵馬糧草到高句麗,開墾海島以備進攻慕容氏。
慕容氏久攻不下,易浩進言賜給皇太子天子旌旗,坐鎮宮中掌管天下,趙王可以專心攻城掠地收拾慕容氏。
兩年征戰不止,皇太子時有違逆趙王的決斷,遠在戰場的趙王不放心,易浩又建議讓韜王輔佐皇太子。
皇太子和韜王兩人按日輪換裁決奏章,都可以獨自決定賞賜或刑罰,誰都不服氣誰。
每逢韜王休息時,便親自視察監督工匠們建造他自己的宮殿,橫梁、柱子和門戶比照太子的規模,所有原料都是順河用大船從各地搜羅來的,異常珍貴難得。
而到了皇太子休息時,則比照趙王的規模,駕一輛華車,帶上幾千名宮女和上萬的守衛,包圍整座山地,趕走山民和農夫,驚擾鳥獸蟲蛇,沒日沒夜的狩獵取樂。
大和尚無法勸阻,每每都把受難的民眾安排到自己的廟宇,信眾愈發多起來。
易浩的原意是讓他們兄弟相爭,竟把無辜百姓卷入其中,內疚之余常常接濟大和尚,協助他妥善安置災民。
趙王厭倦行軍回宮,一意孤行決定建造四十座高臺,從今往后不過問朝政,每日在高臺上含飴弄孫,欣賞自己打下的美好江山。
易浩看著幾十萬黎民百姓衣不蔽體食不果腹,被鞭抽棍打服勞役,內心對趙王一族的恨意更深。
加上趙王貪得無厭,除了從攻取的各城池中搜羅的美女佳麗之外,舉國之內適齡女子無論婚否,只要有三分姿色,便被強擄進宮中。
十幾萬的妃嬪和宮女無處容身,趙王又在各地增建殿宇,搜羅美人和珍寶,這一切都打破了易浩的認知,他要加快計劃,顛覆趙國政權。
易浩處處用心幫韜王取得趙王更多的寵愛,讓皇太子的危機感加重。
每當皇太子聽到趙王說,“真后悔當初立你為太子。”便渾身戰栗,夜不能寐。
得到趙王的寵愛,韜王變本加厲,將新建造的殿宇命名宣光殿。
皇太子不能忍受他的名諱被冒犯,帶人把工匠殺死,推倒殿宇的橫梁和柱子。
韜王受辱反抗,直接把橫梁又加長一丈。
得到消息的皇太子忍無可忍,派自己的心腹刺殺韜王。
皇太子的人第一次行刺,韜王沒有防備,落入花園的湖水中,易浩巧妙地將其救下。
“太子,韜王已被淹死,神不知鬼不覺。”
易浩笑著進來打斷說:“愚蠢,韜王剛落水被趙王撞見,幸虧你們手腳還算干凈,不然皇太子就被連累了。”
皇太子驚慌失措,害怕趙王懷疑他,連夜又派心腹去殺韜王。
韜王落水受驚在內室休養,為防止刺客行兇,增加許多侍衛,甚至在屋內也設置了暗衛。
第二次行刺時,他們就沒有那么幸運,一場激烈的打斗驚動許多人。
混戰中韜王被劍刺傷,逃跑時又被屋內的陳設砸到后腦,一人昏倒在屏風下面。
找不到韜王的刺客們逃回太子府,全部身染血污。
“死了嗎?”皇太子急切地問,卻得不到準確的回應。
“一群蠢貨,走!”皇太子帶著易浩第三次行刺。
翻開所有死傷的人,皇太子親自一一確認,當看到受傷的韜王時,笑得猖狂得意。
“跟我爭天下,剛愎自用,死有余辜!”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