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承望著迫切的百官。
苦笑。
他當時何嘗不是如此。
嘆了口氣,“曹操沒有贏,反被袁譚殺的割須棄袍,據說胡子、衣服都脫了,這才逃過一劫。”
“……。”百官。
對于他們來說,最壞莫過于袁譚贏。
竟然真是這種結局。
這真是我見瞞人漢,如籃盛水走,一氣將歸家,籃里何曾有?
曹操去埋伏袁譚。
自己個反而大敗。
王允他們簡直受不了,真是夠笨的了。
但從另一方面講,也說明,曹操比袁譚容易斗爭。
袁譚真是太不好斗爭了,簡直就是新生代的斗戰之王。
百官對此事無不畏懼,反而更加傾向于扶持曹操來勤王保駕,成為朝廷對抗外面諸侯的打手。
相信曹操經歷過失敗后,更加無法成為權臣。
而若是無法抵抗袁家的話,必定新一任的權臣誕生了。
其實,人群中的荀攸比任何人更加吃驚這件事情。
他也本以為袁譚必敗無疑了,結局出乎意料。
這位袁家大公子,絕不能以常理審之度之。
雖然王允這些人開始全力支持曹操當擋箭牌,但如果在迎接陛下的事情上又出意外。
此刻的荀攸萌生出許多想法。
王允示意眾人稍安勿躁,正色道:“曹操這么做的真實目的大家心知肚明,襲擊勤王保駕的兵馬,傳出去后不好聽,這事情,還是不要告訴陛下為上。”
皇帝劉協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漢獻帝。
既然百官傾向于曹操,自然不能讓這個負面消息影響到皇帝對曹操的印象。
百官正色道:“司徒大人所言甚是。”
荀攸深知曹操的舉動就是要阻擋袁家進洛陽,成為獨享皇帝的人,然后挾天子以令諸侯。
王允一方面為曹操遮掩,一方面也算計著曹操。
明顯,袁紹比曹操好斗爭,但袁家出了一個袁譚,形勢就完全不一樣了。
荀攸眼見亂世來臨,希望能夠效仿先賢蕭何,張良,追隨一位明主,平定天下名垂青史。
因此他也不吭聲,靜觀其變。
他揉了揉不太好用的眼睛,嘆息了一聲。
“司徒大人,外面有車騎將軍楊奉求見。”
一名侍從在大帳外奏報道。
王允聞之,示意百官安靜,這才對外說道:“請車騎將軍進來吧。”
楊奉進來的時候,王允率領百官迎接他,給與了極高的尊重。
而楊奉,原本只是一個黃巾賊,草寇而已。
現在搖身一變,成為了可比三公的重臣,正是享受現在這個身份地位的時候。
不過此刻卻是神情憂郁,說道:“司徒大人,不出一日就要徹底斷糧,你答應的糧草呢?再沒有糧食的話,我就控制不住軍隊了,只能默許劫掠洛陽地區的百姓。”
楊奉的白波黃巾軍雖然搖身一變成了官軍,但難改多年來的匪氣。
沒有飯吃,肯定會重操舊業,燒殺搶掠。
那么洛陽地區就會生靈涂炭,成為沒有百姓的地方。
沒有百姓,怎么養育朝廷,怎么養育軍隊。
并且,對朝廷的聲望打擊極大。
這些賊兵沒有糧食吃,是要吃人的。
王允自然不能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離開洛陽,找一個有飯吃的地方,迫在眉睫。
而李傕郭汜的追兵馬上就要到了,也是火燒眉毛。
對于朝廷來說,真是多事之秋,稍有不慎,就要重蹈覆轍,成為別人的玩物。
好在,王允他們剛才已經制定了較為詳細的計劃,心里也有了一些底氣。
因此王允安撫道:“曹操和袁紹馬上就要來了,帶著很多糧食。”又道:“車騎將軍,您才是朝廷的中流砥柱。一定要多堅持幾日……。”
楊奉也有自己的想法。
作為三萬黃巾余黨白波軍的統帥,并沒有控制朝廷的野心,因為他知道自己根本不夠那個資格。
他也不想被曹操這些諸侯吞并,只想擁兵自重,褪去賊人的身份,享受榮華富貴。
如今他已經是朝廷的車騎將軍,保衛洛陽城。
王允深知楊奉不是諸侯,好控制。只要給與榮華富貴,這批兵馬就能為朝廷所用。
所以,楊奉和朝廷的利益是一直的,對彼此都很放心。
楊奉當然不希望朝廷滅亡,因此還是會盡心去安撫軍隊。
隨著楊奉離開,王允這里的會議也告一段落。
王允最后說道:“大家回去準備一下,不出二天,曹操就會來到,我們一定要表明支持他的態度,給他信心和決心,也好一起對抗隨后到來的袁家父子。”
……
半個時辰后。
荀攸這位歷史上曹操的‘謀主’,回到了自己的住處。
也是他原本在洛陽的家。
只不過現在已經成了廢墟,他就在原本堂屋的地方搭了一個小帳篷。
朝廷淪落到這種地步,有時候他一笑。
荀攸的這個小帳篷空間,也就是一張單人床的面積,此刻一人盤膝坐在門口。
荀攸不悅起來,“書童,這是你坐的地方嗎?越來越不懂的規矩了。”
“老爺,叔爺來了。”
荀攸不是達官顯貴,身邊只帶著一個書童,聽到呼喚,立刻走了出來。
并且話語也解釋,坐在那里的可不是他。
荀攸摸了摸眼睛,就很尷尬了,原來看錯人了,“呵呵呵,原來是文若那小子來了?”
書童知道荀彧只是輩分大,年紀上荀攸反而年長五歲,但他的身份可不敢接這個話。
荀攸也不多說,向里面走去。
“侄兒,叔父已經等待多時了。你的眼神,依舊不好使啊。”
盤膝坐在門口荀彧,帶著笑意招呼道。
荀攸無語。
雖然他是打著荀彧的屁股,一路帶大的,但古人講究輩分。
尤其是成年以后。
不得不彎腰行禮,“叔父在上,有失遠迎,恕罪恕罪。”
荀彧也從里面走了出來,“侄兒無需多禮。”
“小書童,把我帶來的東西,呈上來。”
少頃。
書童吞著口水,擺了一桌子酒菜。
這么豐盛的食物,已經數月沒有見過了,便是現在連皇帝都喊著要蜜水、肉粥喝。
荀攸也不客氣,一陣狼吞虎咽。
又唏噓不已,現在諸侯的人,反而日子過的特別滋潤。
荀彧先是靜靜看著,見到吃的差不多了,才吸溜了一口酒,道:“公達,你這眼睛,還是沒有治好嗎?”
荀攸聞言嘆了口氣,“便是醫圣張仲景也束手無策。”
有一件事情他沒說。
張仲景告訴他,若是找不到治療的辦法,這視力會越來越不好,直到最后什么也看不到。
告訴荀攸不要看書寫字了,這樣的話,病癥應該不會繼續惡化。
但荀攸是什么人?
他豈能不看書寫字。
頓時感到,留給自己成名的時間不多了。
荀彧見狀,也不再提這個憂心事,說道:“公達,不日曹公就會抵達洛陽。”
又道:“你在朝廷之中,盡可能的為曹公多說一些好話。待曹公接駕成功,你便是有大功之人,曹公一定會不吝賞賜的。”
荀攸沒有喝酒,喝了口水下了下飯,這才擦了擦嘴。
因為過度吃喝引起的神情淡定下來,道:“文若,關于這個問題,我考慮了很久,還是打算再看看。”
再看看?
荀彧明顯出乎意料,眉頭一皺,之前信上可不是這么說的。
雖然也沒有明言,但字里行間是想要投在曹操帳下。
現在態度怎么改變了?
荀彧深知,對于荀攸這樣的大謀士來說,肯定是遇到了重大的事情,才會改變態度。
他便不打算拐彎抹角,打算坦言一番。
一方面是因為叔侄的血脈相連的這個關系。
一方面,他們都是明白人,說套話反而反感。
“公達,你在信中可不是這么表態的呀。你很是推崇曹公,還和我一起為曹公制定中原攻略……。”
荀攸也直接道:“叔父,我在信中的確不是這么表態的,但也沒有就說投效曹公。如今小侄我打算再看看,我也明言,誰能夠在漩渦一般的洛陽奪取皇帝,我就追隨誰。”
荀彧被頂了一口。
這小子比他說的還直白爽。
荀彧這次來,一方面是曹操十分欣賞荀攸,想要盡快真正招募到自己帳下,因此特別囑咐荀彧先一步來洛陽,表達自己的禮賢下士。
另一方面,荀彧作為叔父和曹操帳下的前輩,完全是想提拔一下這個后輩,帶一個晉升的功績給荀攸。
沒成想這邊還待價而沽了。
是誰給他的底氣,如此回絕曹公的好意?
你不立功,回頭怎么去見曹公。
難道他不認為曹公能夠得到皇帝?
荀彧仔細端詳,發現荀攸并非以退為進。
于是打算告訴荀攸一個驚人的消息,他肯定會改變回來的。
荀彧想到這里,從容起來,心想老侄子,別跟叔耍心機,你是耍不過叔的。
淡淡道:“侄兒,你是對袁家生出了什么期望吧?你還是不要對袁家有什么期望了。”
“此話怎講?”荀攸也沒有掩飾。
荀彧便感到自己想對的,袁家四世三公,的確是很吸引人的良木。
“呵呵,不瞞你說,曹公已經去埋伏袁譚了,此戰袁譚必敗,也許現在已經死了吧。”
荀彧這話說的很豪邁,很肯定。
“……。”荀攸發現自己很想笑,很不淡定。
荀彧看著荀攸,“侄兒,現在知道該怎樣作出選擇了吧?”
荀攸深吸一口氣,“叔父大人,若是這么來看,我就更加不應該選擇曹公了。”
他話鋒一轉,“不過,我還是感到,也應該再給曹公一個機會,我再看看。同時,這也是給叔叔你一個面子。”
(⊙ o ⊙)!
荀彧感到莫名其妙,袁譚必敗無疑了,這還用再看嗎?
這位老侄子,你往日里腦子比老叔還好使,怎么說不好用就不好用了呢?
“侄兒,咱們荀家,是成為天下一等的高門,還是因你出現變故,你可要想好了?”
荀彧起身正色道,完全家族長輩的嚴肅神情。
說到家族,荀攸也嚴肅起來,起身道:“叔父大人,你還是趕緊回去吧,這樣你就知道我為什么這么選擇了。”
荀彧眉頭緊皺,根本想不通這位侄兒在搞什么貓膩。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