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走近袁譚的大帳。
就聞到一股香氣撲鼻而來。
從來沒有聞過這樣的香氣。
急忙走進去一看,只見袁譚面前放著一口帶煙筒的銅鍋。
此刻二狗子正在往里面加木炭。
郭嘉還是第一次見到這種樣式的銅鍋。
“好了好了,這就夠了,不要加木炭了。再加點水,這樣的銅鍋,火力并不是在底部,水越多,開的才越快。”
袁譚一一指點,又道:“用青銅鼎涮鍋就太垃圾了,一股子怪怪的味道。”
現(xiàn)在雖然民間已經(jīng)有了鐵鍋,但貴族,還是用青銅鼎來煮東西吃。
看起來很尊貴,很有范,其實不是味。
“大公子。”郭嘉行禮道。
袁譚抬頭,“呦呵,軍師來了,鼻子夠尖的,那就一起吃吧。剛送來的頂級野生黃河鯉魚,再過多少年,就吃不到了。”
野生黃河鯉魚,十來斤,在后世已經(jīng)幾乎絕跡了。
就在餐桌旁邊,典韋頭上裹著一個白毛巾,跟偷地雷的一樣。
袖子擼起來露出一胳膊黑毛,正在用他心愛的月牙小戟,切生魚片。
典韋此刻的神情,完全是寶寶心里苦。
這殺人的小戟改做飯了,誰能受得了?
“一定要切的頭發(fā)絲一樣薄,這塊就厚了。”袁譚一邊吃飯不嫌廚子忙,一邊加起來一片。
在銅鍋里面一涮就好了。
沾了沾黑胡椒的醬汁,放進嘴里。
香。
搖頭晃腦中念道:“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一鍋燉不下。”
郭嘉:Σ(°△°|||)︴
這句話出自《莊子·內(nèi)篇·逍遙游第一》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
郭嘉當(dāng)然熟讀這些經(jīng)典。
顯然,他家大公子也很熟悉這個經(jīng)典。
幾千里,一鍋肯定燉不下。
郭嘉眼珠一轉(zhuǎn),道:“化身為鳥,其名為鵬,鵬之大?”
袁譚看去,淡淡一笑,揮出兩根手指,“鵬之大,需要兩個烤架。”
(⊙ o ⊙)!郭嘉渾身一抖,幸虧旁邊二狗子給扶住,不然就要倒。
經(jīng)典被歪成了這樣,還挺押韻合轍,郭嘉不服氣,又道:“大公子,那么您打算怎么烤呢?”
“一半秘制,一半麻辣,再來一瓶雪花,帶你勇闖天涯!”
說完,還真摸出來一瓶雪花。
當(dāng)然了,這瓶子上的字跡對于郭嘉這些古人來說就是鬼畫符,根本的不懂。
“我……(⊙﹏⊙)。”郭嘉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簡直無法自制。
明顯軍師不支持大公子。
但典韋他們支持。
典韋更是把小戟投刺入案板上,抓下來頭上的毛巾,道:“大公子您說的太好了,大口吃肉,大口喝酒,最后還勇闖天涯。把軍人的生活和斗志全部發(fā)揮了出來,就是好,牛!”
貼地氣,比什么樂府的那些之乎者也,強橫百倍。
二狗子他們都是這么認為的。
跩文的那些,當(dāng)兵的才不喜歡,還是喜歡這種豪爽的。
郭嘉想來,還真是貼切,大公子肯定是為了軍心,故意做了這么一首粗放的吧。
但卻透出許多道理,不服氣不行啊。
除了偶爾出謀劃策的時候,郭嘉感到總是生活在袁譚的陰影當(dāng)中,根本無法掌握未來的感覺,總是讓這位大軍師十分不舒服。
心說自己還是別發(fā)揮了,又弄不過大公子,還是說正事吧。
“大公子,陛下正在吃飯。”
“是嗎,是人都要吃飯。”袁譚不以為意,加起來一片魚,這次直接生吃了進去。
郭嘉道:“陛下讓袁公和曹孟德進獻食物。”
袁譚一笑,既然他的軍師特別來說這件事情,他肯定也特別想了想,道:
“皇帝這位小老弟,還是太年輕,又想玩?zhèn)算計,又出不來好招。不過做飯吃雖然通俗了一些,但民以食為天的話,也是個不錯的想法。”
“皇帝考察來考察去,想要看看誰對他好。其實我爹和那曹操,都心黑著哩,都是奔著控制他去的。”
“此皇帝只以為有那三萬多兵馬,就能夠保持獨立性,反制迎駕的諸侯,又能重立社稷,又真正掌權(quán)。”
“殊不知,皇帝和王允那些人到底還是自視太高,這些兵馬雖多,在我爹和曹操眼里,根本什么都不是。”
“若不是我爹和曹操互相牽制,皇帝早就又被控制起來了。”
袁譚身為穿越眾,雖然在這里已經(jīng)有幾個年頭了,但還是對于拽古文不感興趣。
對于郭嘉來說,這話糙理不糙。
道:“大公子,我感覺您還是去看看的好。”
他是想著袁譚手里肯定有稀有的珍品食物,若是萬一袁紹那邊的出了差錯,就能及時補漏。
“也不知我爹和曹操都在做什么好吃的。”袁譚也來了興致,起身道:“也好,先把火滅了,一會回來繼續(xù)涮。”
袁譚離開他的營寨后,神策軍營有些炸鍋。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一鍋燉不下。”
“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大,需要兩個烤架。”
“一半秘制,一半麻辣,再來一瓶雪花,帶你勇闖天涯!”
“北山有熊,其名為羆。羆之大,二鍋也燉不下。”
“南山有鳥,其名為鷹,鷹雖大,只需一個烤架……。”
到處都是得意的聲音,看起來,還是蠻膾炙人口的。
……
袁譚進了皇宮,就聞到一股香氣撲面而來。
“味道好熟悉。”
“總感覺在什么地方吃過。”
“但一時間又想不起來。”
朝廷掌握的禁軍,大部分都是當(dāng)年遷徙到長安的洛陽人。
其中許多人,都吃過燴面。
袁譚一路走來,發(fā)現(xiàn)許多禁軍都在討論熟悉的味道。
果然這洛陽燴面深入人心。
“父親大人。”
他來到本方的廚房,就發(fā)現(xiàn)四周戒備森嚴,搞的廚房好像是軍火重地一樣。
“譚兒你來了。”
袁紹正在和袁尚說話,好像心情還很波瀾,見到袁譚到來,依舊如此,招呼后,說道:“譚兒,你三弟找到的這個巨溪廚子,沒想到如今又派上了大用,豈不是天意?”
袁譚表示贊同,也能理解老爹的激動心情,畢竟就算是現(xiàn)代人說到天意,也是很激動的。
袁尚好死不死的招募了巨溪,現(xiàn)在正好給漢獻帝做面。
看起來還真是天意。
“主公,面好了。”高干從帳篷里走了出來時,香味更加彌漫。
于是袁譚隨著眾人進了本方的廚房。
廚房里面最核心的就是一口青銅大鼎。
此刻里面翻滾的面條已經(jīng)開始出鍋了。
巨溪神情嚴肅,親自撈面。
對于這位大廚來說,能夠在皇宮里給皇帝煮面,簡直是可以寫入墓志銘的榮耀。
面條撈入碗里,加入雞湯等調(diào)出來的秘制高湯
“這把香菜加的,太地道了,就是差了點辣椒和味精。”
袁譚忍不住說道。
“辣椒是什么?”郭嘉發(fā)現(xiàn)自己又要處于陰影當(dāng)中了。
以他大軍師的見多識廣,往往說出來的事情別人不知道,但到了袁譚這里,反而是他總顯得不夠數(shù)。
袁譚一笑,“辣椒是一種外國的調(diào)料,味精則類似于高湯,是一種混合型的頂級調(diào)味品。”
也只有袁譚知道,辣椒是明朝的時候才傳入中土。
而味精,這個時代更是沒有。
少頃。
袁紹親自拿過來一塊錦緞,蓋住了面碗。
這給皇帝送膳,就是不一樣。
這樣一蓋,誰能知道碗里面是什么?
不單單體現(xiàn)尊敬,還能起到意料之外的效果。
“巨溪,這次你是首功。”袁紹格外夸獎道。
雖然所有人都在夸贊巨溪。
但巨溪暗中嘆了口氣,多年過去,依舊無法和師傅的燴面相比,總是差那么一些。
也不知,師傅在這亂世是死是活,還有沒有機會再請教。
“主公,請盡快呈上,坨了就不好吃了。”
而另一邊。
曹操的廚房同樣是戒備森嚴。
好像不是在做飯,而是在做戰(zhàn)略物資。
太叔覺的面也于此刻出鍋了。
曹操他們?nèi)滩蛔×骺谒?br />
一方面是餓了,一方面這燴面真是地道。作為土生土長的洛陽人,就是好這一口。
太叔覺看著這些打下手的人,就想起了他的弟子巨溪。
他并不只有一個弟子,但只有巨溪做出來的面最得他的心意。
巨溪能夠做到九成,其他弟子最多也只是七成。
洛陽燴面的精髓不只是在面條的制作方法上,更在于燴和鹵汁上。
太叔覺相信再經(jīng)過幾年的調(diào)教,巨溪就能夠到達自己的高度。
但可惜,奸賊的一把火燒洛陽,與最心愛的弟子分離。
也不知巨溪活著沒有,而他的這碗面,能否真正的傳承下去?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