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縱然他再不愿意去想,有些事也是不得不面對的,他想起方才江離到御書房外時,那老者刻意跟他說的話。
長安道:“他說:‘陛下可以看看,長公主是如何做一個帝王的’。”
這句話說白了,其實就是……謀逆了。
雖然江離曾經是帝王,可如今既然已經退位,那么又如何還能再做帝王?
江離淡淡一笑。
這些人啊。
當然,護國公說的并不止這一句,他還說:“陛下有沒有想過,為何朝臣們從來不敢忤逆長公主?不管是以前,還是現在。”
他自然知道他的言外之意,因為長公主手握重權,因為這些人更忠于長公主,因為她曾經是他們的帝王。
江離對這些并不想解釋什么,只是問道:“你知道孫家曾經在朝中的權勢么?“
長安:“我聽說過一些,護國公乃是皇祖父親封的,和當年的老國師一樣。”
“對,”江離道:“護國公乃是文臣,也是成平帝時期第一大文臣,與當年的云家一文一武,掌握著整個朝廷的命脈。”
不過后來隨著云家軍權的削弱,孫家的權勢也被慢慢削減了不少。
成平帝,也就是江離的祖父,也是南陵的第二任帝王,隨著開國始祖成元帝江山初定,戰火不斷,到了成平帝時便實在吃不消了,于是他在位期間做了三件大事:
一是,與大燕建立邦交。
雖然這邦交基本可以確定,只是南陵單方面的一廂情愿,不過至少在昭和郡主與大燕的寧親王成親后,南陵確實仗著大燕這座“靠山”,太平了很多年。
二是,收歸兵權。
在開國大將長安侯云善牧死后,成平帝立即展開收復兵權大計,將整個云家軍拆得四分五裂。
作為對云家的補償——其實就是為了安撫云家人的心,于是他突發奇想地設了“國師”這一官職,首位擔任此官職便是云景名義上的祖父,前任老國師云赫。
不過說真的,當時的國師之位當真沒那么大的權力,雖然聽著威名赫赫,但因為是初設,所以對于很多權力都還處于曖昧不清的邊界,可不管怎樣,地位確實是高的。
江離后來心想,當初她皇祖父設這個官職的時候一定沒有想到會有云景這么一號人。
而且,如果江離沒有記錯,“國師”真正位高權重,及至權傾朝野,應該就是在云景跟著云赫來到南陵之后,所以,這其中應該有不少云景的功勞。
這也是為何,云景離開后,便想方設法想讓國師之權,慢慢淡出朝堂的原因。
因為權力太大,他不希望再有下一任國師。
而第三件事,就是削減孫家在朝中的權力。
和云家的情況一樣,云家在軍中兵權過盛,孫家也在朝中朝權也過盛,尤其是他們都身為開國的功臣,這很容易讓他們以后會有“若無吾等鞠躬盡瘁,何來今日南陵江山”這種居功自傲的想法。
于是成平帝索性未雨綢繆,來了個防微杜漸,在事情沒到發展不可收拾前,先把這些需要以防的“萬一”直接扼殺在搖籃里。
這也是“護國公”這個爵位的由來。
不得不說,成平侯確實是個深謀遠慮的帝王,心計謀略也一樣不少,也正是他為當年的南陵帶來了二三十年的興盛安定,不過可惜的是,在南陵“興……盛”到一半的時候他就死了。
于是,這個只來得及“興”還沒來得“盛”國家,到了先帝手中,便又開始慢慢地走向了衰敗。
先帝完全沒有遺傳到他爹的心計謀略,接過皇位就開始走上了“揮霍”之路,直到江離繼位前,南陵幾乎是處于大廈將傾前夕了。
倒是江離,將他皇祖父的心計謀略“隔代遺傳”了個全部,并且青出于藍。
而這也是江離為何沒有收拾孫家的原因。
正如當初的國師府,孫家也是一塊深入骨髓的毒瘤。
只是同樣的辦法,她沒辦法再用第二次。
云景只是一個,云景當初可以為了她,傾盡云家所有的權勢。而孫家恰恰相反,孫家如今正想利用皇后的身份,再現孫家當日的鐘鳴鼎食。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