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唐朝第一女王爺 第76章 二十四功臣(二)

作者/妖丶兔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衛(wèi)國公李靖

    南平吳會,北定沙漠——衛(wèi)國公李靖

    李靖(571年—649年),字藥師,京兆府三原(今屬陜西)人,唐朝偉大的軍事家、軍事理論家、統(tǒng)帥。出生于官宦之家,祖父李崇義曾任殷州刺史,封永康公;父李詮仕隋,官至趙郡太守。李靖長得儀表魁偉,由于受家庭的熏陶,從小就有“文武才略”,又頗有進取之心,曾對父親說:“大丈夫若遇主逢時,必當立功立事,以取富貴。”他的舅父韓擒虎是隋朝名將,每次與他談論兵事,無不拍手稱絕,并撫摩著他說:“可與論孫、吳之術者,惟斯人矣。”其兄李端,字藥王,隋將(按照李氏族譜,李端為唐代中期名將李晟、李訴之祖)。其舅韓擒虎為隋朝名將。封衛(wèi)國公,世稱李衛(wèi)公。他善于用兵,長于謀略,著有數(shù)種兵書,惟多亡佚。李靖是諸多將領中唯一可以和李世民媲美軍功的人,其人善于明哲保身,故而終生無大患。

    宋國公蕭瑀

    骨鯁大儒,直言不隱——宋國公蕭瑀

    蕭瑀(575年—648年),字時文,后梁明帝蕭巋。隋末割據江陵的蕭銑還屬他的子侄輩親族。隋煬帝的皇后蕭氏的弟弟,以外戚為隋煬帝重臣。自幼以孝行聞名天下,且善學能書,骨鯁正直,并深精佛理。因反對出征高麗,被貶為河池郡守,到任后受薛舉進攻,奮力抵御。李淵起兵后,歸附唐朝,善行政,終生為李淵重用。李世民即位后,因與房玄齡、杜如晦不和,多次得罪李世民,仕途沉浮,但從不“改過自新”。后來李世民評價其為“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貞觀二十二年,蕭瑀病死,年七十四。宮廷太常上謚曰“肅”,太宗認為蕭瑀性多猜貳,剛忌太過,最后謚曰“貞褊公”,冊贈司空,陪葬昭陵。由此,可見一個人再忠厚梗直,畢竟逆觸龍鱗,使人耿耿于懷。

    褒國公段志玄

    臨危不懼,真正將軍——褒國公段志玄

    段志玄(598年—642年)唐初齊州人(現(xiàn)山東臨淄),唐代開國功臣。其父段偃師,隋末為太原書佐,從李淵起兵,官至郢州刺史。志玄隨父在太原時,甚為李淵次子李世民所重。李淵起兵時,志玄募兵得千余人,被授右領大都督府軍頭。平霍邑(今山西霍邑)、絳郡(今山西新絳),攻永豐倉(在今陜西大荔縣境),皆為先鋒,并歷遷左光祿大夫。又從劉文靜與隋將屈突通相持于潼關。劉文靜為屈突通之將桑顯和所襲,軍營潰散。志玄率20余騎赴擊,連殺數(shù)十人,被流矢所中,忍而不言,仍往來殺敵,唐軍于是復振,大敗隋軍。后又與諸將迫擒屈突通,以功授樂游府驃騎將軍。嗣后從秦王李世民于東都(今河南洛陽)征討王世充。沖擊敵陣時,馬倒被擒。敵方兩騎將夾持志玄渡洛水時,志玄突然騰身向上,兩騎將隨之墜落馬下。志玄迅速奪取一馬,急馳而歸,數(shù)百騎尾追其后,但無人敢靠前。破王世充、竇建德后,以功遷秦王府右二護軍。貞觀十一年(637年),被改封為褒國公,貞觀十二年(638年),拜右衛(wèi)大將軍,貞觀十四年(640年),加鎮(zhèn)軍大將軍。貞觀十六年(642年)病卒,贈輔國大將軍、揚州都督。謚號“莊肅”。

    夔國公劉弘基

    開國猛將,入京首功——夔國公劉弘基

    劉弘基(582年—650年),雍州池陽人。父劉升是隋代河州刺史,弘基少年時落拓不羈,與一些輕浮子弟和任俠交往,不謀家產,依賴父親的名聲當了一名右勛侍。大業(yè)末年,從煬帝征遼東,后私宰耕牛,故意犯罪,被縣令關進監(jiān)獄來躲兵役。自太原起事便追隨李淵父子,與李世民友善,進攻長安時任先鋒,擒隋主將屈突通。玄武門之變擁立有功。貞觀年間因多次貪污被彈劾,李世民不忍治罪,只是將他貶官。太宗征伐高麗,劉弘基又為前軍大總管,力戰(zhàn)有功。高宗永微元年(650年)病死,年六十九,贈開府儀同三司,謚曰襄,陪葬昭陵。劉弘基臨死前,遺命只留給諸子每人奴婢各十五人,良田五頃。認為子孫“若賢,固不藉多財;不賢,守此可以免饑凍。”

    蔣國公屈突通

    隋室貴臣,唐朝義夫——蔣國公屈突通

    屈突通(557年—627年),復姓屈突,先世為庫莫奚種人,依附鮮卑慕容氏,父親屈突長卿,北周時任邛州刺史。雍州長安人。原為隋朝大將,歷仕楊堅、楊廣,戰(zhàn)功赫赫。楊廣南巡江都,委以鎮(zhèn)守都城長安的重任。屈突通“性剛毅,志尚忠愨,檢身清正,好武略,善騎射。”因此民間順口流傳:“寧食三斗艾,不見屈突蓋,寧服三斗蔥,不逢屈突通。”(《舊唐書·屈突通列傳》其弟屈突蓋)由此可見人們對他們的敬畏心理。李淵起兵后進攻長安,屈突通率部下死戰(zhàn),力盡后自殺未遂,最終投降李淵,被封為兵部尚書。后參與唐朝歷次重大軍事行動,尤其滅王世充被評為戰(zhàn)功第一,升右仆射。后被委派鎮(zhèn)守洛陽,于貞觀元年病故。

    勛國公殷開山

    參預謀略,秦府能臣——勛國公殷開山

    殷開山(?—622年),名崤,字開山,以字行,京兆鄠(今西安市戶縣)人。為隋太谷長。唐高祖召補大將軍掾,歷遷吏部尚書。涉書,工為尺牘。《唐書本傳》其父殷僧首為隋朝秘書丞。殷開山年青時以學行知名,尤善盡牘寫作。李唐起兵后,秦王李世民召之為長史,常常四處招慰關中流民、群盜,并與劉弘基一起首入京城,賜爵陳郡公。后來又跟隨太宗評討薛仁果和王世充,以軍功進爵勛國公。在征伐劉黑闥的路上,殷開山病死,李世民臨喪痛哭,贈陜東道大行臺右仆射,謚曰節(jié)。是凌煙閣功臣中最先去世的一個。貞觀四年,詔以佐命之功配饗唐高祖廟庭。

    譙國公柴紹

    駙馬英雄,臨危不懼——譙國公柴紹

    柴紹(578年—638年)字嗣昌,晉州臨汾(今山西臨汾)人,唐朝大將。祖父柴烈曾是北周驃騎大將軍歷任遂、梁二州刺史,封冠軍縣公;父親柴慎,為隋太子右內率,封鉅鹿郡公。柴紹出身于將門,自幼便“趫捷有勇力”(《舊唐書·柴紹列傳》),以抑強扶弱而聞名,于少年時便當了隋煬帝長子元德太子楊昭的千牛備身(陪伴)。唐國公李淵也將三女兒(即后來的平陽公主)嫁給了柴紹。李淵起兵時身在長安,僥幸逃脫追捕前往太原。參與攻克長安、滅薛舉、劉武周、王世充、竇建德等重要戰(zhàn)役。貞觀年間作為主將消滅最后一位反王梁師都。貞觀十二年病故。

    邳國公長孫順德

    太原從龍,晚節(jié)不終——邳國公長孫順德

    長孫順德,文德順圣皇后長孫氏的本家叔父(亦太宗李世民的叔岳父),父親長孫愷,隋朝時任開府。順德在隋朝時任右勛衛(wèi)。隋煬帝出兵高麗時,為避兵役逃往太原依附李淵,與李氏父子友善。太原起兵時,與劉弘基一同負責招募勇士,有大功。進攻長安時任先鋒,擒隋主將屈突通,拜為左驍衛(wèi)大將軍,封薛國公。此后功勞不顯。武德九年(626年),在玄武門之變中,順德與秦叔寶等人共同打擊李建成的馀黨。太宗即位後,封食邑一千二百戶,又特賜宮女。貞觀年間因多次貪污被彈劾,李世民不忍治罪,只貶官而已,病故。贈荊州都督,謚曰襄。貞觀十三年追封為邳國公。永徽五年重贈開府儀同三司。

    鄖國公張亮

    出身寒賤,外恭內詭——鄖國公張亮

    張亮(?-646年),鄭州滎陽人。出身寒賤,務農為業(yè)。史載,張亮“倜儻有大節(jié),外敦厚而內懷詭詐”隋煬帝大業(yè)年間,投李密瓦崗軍,因告密而獲得信任。后來屬李世勣,在李世勣投唐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李世勣、房玄齡薦張亮給李世民,為秦王府車騎將軍,逐漸大受寵任。李世民與太子、齊王爭位時,派張亮到洛陽一帶,廣結當?shù)睾澜芤源龝r變。齊王李元吉向李淵告發(fā)張亮圖謀不軌,因此他被唐廷逮捕,嚴刑拷打下倒一直沒把李世民招供出來。太宗踐位,封長平郡公,授懷州總管。貞觀十七年四月,洛州都督張亮因為以前檢舉過侯君集,此次受獎擢升為刑部尚書且參知政事。646年,常德告發(fā)張亮養(yǎng)五百義子,意圖不軌。太宗命馬周調查此事,證據確鑿。太宗與百官議論,定張亮為死罪。4月17日,張亮在長安西市處斬。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吴江市| 铅山县| 河源市| 木兰县| 曲沃县| 汽车| 枞阳县| 龙泉市| 井研县| 普定县| 武定县| 社会| 嘉禾县| 稷山县| 长治县| 定边县| 蒙城县| 盈江县| 永平县| 辽中县| 舒城县| 酒泉市| 浦城县| 比如县| 延庆县| 镇江市| 邵武市| 吉安市| 繁峙县| 紫金县| 吉隆县| 嘉禾县| 措勤县| 图木舒克市| 嘉荫县| 嵊泗县| 霍林郭勒市| 万载县| 抚宁县| 翁源县| 阿拉善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