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沒什么問題,兇手實力很強,而且擅長反追蹤,按箭矢軌跡反推射擊點,都沒找到任何線索,只有作為兇器的兩根箭矢,算是跟兇手有一點聯系。”
“那兩根箭矢,放在郡王府外堂,府主與南陵郡王,在召集鑄造師、鑒定師,追查箭矢的來源,路某直接帶你去查看。”路天行開口說道。
他行事極為干脆,說完后對麾下一名白銀捕衛,安排一下搜查事宜,便帶著韓成吉,前往郡王府外堂,主要用作會客的區域。
作為一名神捕,路天行絕非浪得虛名,其實他很清楚,現在拉網式搜查,找到兇手的幾率很小。
在案發當時,根據箭矢的軌跡反推,追蹤出去還有一點希望。
當時沒有抓到兇手,甚至連射擊點都不確定,事后拉網式搜查,根本沒多大作用。
只是現在毫無線索,眾多捕衛趕到這里,必須要做點什么才行。
郡王府的府衛戒嚴,路天行其實在尋找漏洞,站在兇手的角度,考慮第三次行動會怎樣進行,或許有守株待兔的機會。
廣個告,我最近在用的追書app,【 \\咪\\咪\\閱讀\\app \\mimiread\\ 】緩存看書,離線朗讀!
但在如今的戒嚴下,兇手第三次行動的幾率很小,或許會潛伏很長一段時間,等風聲過去后再作案。
抑或者兇手的目標,只有五公子與二夫人,現在已抽身逃離,根本就不會再出手。
所以現在的搜查,根本沒多大意義,反倒是追查箭矢來源,盤查疑兇的身份,還有一點破案的希望。
只是那一個方向,有神捕府主與南陵郡王,親自在跟進追查,路天行等人只能另找線索。
南陵郡知名的鑒定師、鑄造師,都被召集起來,查看作為兇器的兩根箭矢,但在出確定結果前,還不值得南陵郡王,與神捕府主兩人出面。
所以韓成吉,跟著路天行去查看箭矢,并未遇到南陵郡王與神捕府主。
但這更符合韓成吉的意思,他就想低調的暗中查案,沒打算面見各位大佬。
“接觸箭矢的人太多,現在殘留的氣味不少,挨個偵查起來,還得費些時間啊!”裝作很認真的樣子,記住箭矢各種特征后,韓成吉放下箭矢離開,卻忍不住暗自感嘆。
畢竟他可不是,從箭矢的特征來辨別什么,他是辨認箭矢的氣味,兇手射出箭矢,必定有直接觸摸的接觸,甚至還有攜帶很長一段時間,所殘留的一些氣味。
按說兇手的氣味,肯定十分濃郁,但兇手的氣味在前,后面箭矢被多人檢查鑒別,殘留的氣味更多,很難從濃度來分析。
尤其箭矢高速射出,已經沖散很多氣味,后面鑒定、檢查之人,卻是靜態的殘留氣味。
好在其它接觸箭矢的人,都是公開有名有姓的人,挨個排查起來,頂多是浪費些時間,沒什么阻礙麻煩存在。
“或許換個思路,兇手除了箭矢會殘留氣味,在埋伏的射擊區域,同樣會殘留很多氣味。”
“我在兩個兇案現場,反推的射擊區域,尋找跟箭矢一致的氣味,同樣能鎖定屬于兇手的氣味。”正想著箭矢,殘留的氣味太多,排查比較耗費時間,韓成吉靈光一閃,又找到另一個突破口。
單純從箭矢的氣味尋找,要排除很多錯誤混雜的氣味。
反推符合軌跡的射擊點,卻又不一定準確,都是街道公眾區域,更有很多氣味殘留,篩選追查的難度更大。
但兩相結合起來,尋找相同的一股氣味,就很容易鎖定目標。
第一個案發現場,就是郡王府大門,按五公子被爆頭,中箭的軌跡反推,大致是王府正門左側,東南方向的一片區域。
第二個案發現場,位于郡王府后院,郡王府圍墻兩丈高,比外面一些屋頂都高,懷疑兇手是在圍墻偷襲。
但護衛毫無發現,若是排除這種情況,差不多在三百丈外,才有合適的射擊點。
三百丈距離內,沒有合適的射擊點,兇手若是在圍墻外,只能是盲射、拋射。
所以二夫人被射殺,反倒比五公子被射殺,還要離奇很多。
其實二夫人被刺殺,其院內丫鬟小廝,都有很大嫌疑,郡王府內部在嚴加審查。
包括負責那個區域,巡查的王府護衛,全都受到嚴厲的盤查。
二夫人喜歡曇花,有著夜間到后院賞花的習慣,都只有王府內部成員知曉。
“兇手很擅長潛行,刺殺二夫人是在夜間,確實爬了圍墻,順利瞞過那些護衛,當真厲害!”韓成吉暗自感嘆。
從箭矢的氣味,東南街道幾個射擊點,篩選出來的氣味,再到西院圍墻處,發現相同的氣味,他已基本鎖定疑兇的氣味。
第二個離奇的現場,只是兇手借夜色掩護,瞞過護衛的巡查,爬到圍墻之,在毫無聲息的出手后,干脆利落的轉身離去,沒有留下任何痕跡。
暗自感嘆一聲,韓成吉開始追蹤氣味,在尚未確定前,他沒打算告知其他人。畢竟現在毫無線索,若是直接找到兇手,他還得找理由解釋。
韓成吉準備,先鎖定疑兇后,看對方是否打算出手,若有第三次行動的計劃,他便藏在暗中抓現行。
如果對方準備放棄,他只能從箭矢角度找理由,把兇手抓捕歸案。
疑兇尚未逃離南陵郡城,韓成吉擴大哮天鼻的感知范圍,很快就追蹤到氣味的主人。
只是結果,讓韓成吉很是意外。
“從氣味追蹤,這人便是射殺案疑兇,但他弓箭藏匿不見,卻帶著一把捕快刀,這是什么情況?”韓成吉暗自思索起來,對疑兇的身份產生懷疑。
畢竟在客棧里,公開帶著捕快刀,如果是冒充的話,那確實膽大包天,被查到罪同謀反。
如果不是假冒,這個情況就很有意思。
至于這人確實為捕快,且參與刺殺案的偵破,恰好在那些區域殘留氣味,被韓成吉錯誤篩選,這種情況基本不可能。
參與辦案的捕衛,能接觸到兇器箭矢,只有寥寥幾人,更不可能單獨離開。
“先用善惡之眼,看看這疑兇的情況。”稍許思索后,韓成吉便已做出決定,他相信氣味追蹤,出現錯誤的幾率很小,但他對疑兇的判斷,除了作案情況外,善惡才是根本標準。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