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3
“發射十二枚高速探針,航線設計為伴飛模式,圍繞噬星周圍同步觀測。”既然噬星已經主動展開行動,那么發射探針是否會驚動對方也不再是大家需要討論的問題。
盡管是在作戰當中,喬伊的命令還是被立刻執行下去,“海神號”巨大的艦體使得它能同時執行多種不同任務。
“準備發射一個大型無人攻擊機戰斗群,”康斯坦丁中將又在喬伊的命令后補充了一條,“全部搭載‘凈化者’,對噬星外殼進行轟炸。”
凈化者,是聯邦一種等離子超高溫聚變彈,有戰術型和戰略型兩種型號,能在爆炸時產生一億度(戰術型)或十億度(戰略型)高溫,將整個爆炸點琉璃化或直接汽化,不產生核輻射,是聯邦不打算碎星而選擇燒玻璃時才采用的武器。
在對付星艦時,這種武器的效果卻并不令人滿意,對于秒速動輒幾十上百公里的星艦,就算被等離子超高溫聚變彈擊中,在其極高溫作用發揮出來之前,星艦就已經飛出其有效作用范圍,所以這種武器通常也只是用來打擊固定目標。
但是現在,在面對噬星這樣的天體級生物時,這種超高溫武器的不足之處就不那么明顯了,盡管噬星在記錄中能進行秒速一百五公里的宇宙飛行速度,但是它過于巨大的體型,怎么攻擊都有極高機率命中并起效。
這算是康斯坦丁中將對于搭載有行星殺手二型彈頭魚雷攻擊如果依舊無效的一種彌補手段,畢竟噬星現在追殺的可是那些貴重的科研人員。
與此同時,丁乙也發現屏幕中圖像外部光源的方向也開始發生變化,似乎“海神號”也在進行移動或轉向。
“施耐德博士,你是否需要轉移到更安全的地方去?”在下達放飛搭載有對星武器的無人攻擊機戰斗群后,康斯坦丁中將又對喬伊繼續提議道,“現在本艦也要對噬星展開追擊,待在艦上當然也存在危險,我認為你也應該乘其他戰艦與噬星保持更遠的安全距離。至于協助作戰這個問題,也可以通過通訊設備保持聯絡。”
“信號會有延遲,否則我們也不至于進行追擊,有些時候,差一秒都會導致失誤,所以我還不能離開。”喬伊拒絕道,“只要你別讓噬星靠近‘海神號’三十萬公里,我們就不會有什么問題。”
“我盡量。”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到噬星身上,大家似乎都忘記了時間,直到十六枚重型魚雷在制導系統的指引下一個個命中中噬星,經過幾百萬公里不斷加速后的穿甲彈頭穿透噬星外殼,在上面砸出十六個小孔后,沒入噬星體內。
他們并不知道魚雷最終能不能鉆得夠深,能不能成功啟爆,能不能對這種在第一次遭遇戰時被成千上萬發磁軌炮轟擊都沒事的巨獸造成足夠的傷害。
噬星的航行速度猛然降低,十幾條節肢也胡亂揮舞了幾下,然后繼續追擊速度很快的護航艦,這個反應讓大家明白,那十六枚魚雷可能真的已經成功啟爆,但對于噬星這種生物來說,十六枚一千兆級當量核彈齊爆都沒能對它造成可觀傷害,內爆甚至都沒能炸破它的外殼,也著實讓觀戰的人類心驚膽戰,他們都不知道到底要什么樣的攻擊才能真正擊殺這頭巨獸了。
“看那兒!”這個時候,眼尖的丁乙猛然抬手指向屏幕一角,他的聲音很大,研究中心內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他手所指的方向。
那里顯示著的是噬星腹部圖像,但在其腹部區域,一大片與周圍巖石一樣外殼、肌理都不一樣的陰影存在于那里,只是位置過于靠內,大家之前都沒能第一時間注意到而已。
“那里是什么?”喬伊自語道,鑒于噬星天體級的身體體型,透過遠程觀察設備看到的其腹部那一大片陰影,拿地球來比較的話,陰影區面積就已經超過澳大利亞的面積,差不多有非洲大陸三分之二那么大一片了。
第一次遭遇戰時,參戰的聯邦艦隊在全滅前,自然也曾將他們觀察到的所有噬星資料,包括當時他們能收集到的所有圖像資料都傳回了后方指揮部,并且那幾名幸存者搭載的穿梭機上也有資料備份——當時所有參戰星艦以及上面搭載的宇航器上都存有備份,這是在噬星通過超空間航行突然出現在逃離巴克沙星系后的戰斗群中心點后,聯邦軍官們不約而同做出的決定,他們盡一切辦法想要保住他們收集到的資料——所以對于知道噬星這種天體級宇宙生物信息的人來說,噬星的模樣也算是比較熟悉了,但第一次遭遇戰時人類遇到的那頭噬星,其腹部可不是這個模樣。
“偵察探針已經接近噬星,它現在對探針沒有額外反應,調一枚探針靠近它的腹部進行近距離觀察。”喬伊看了一眼,無法確認那是什么后,接手了那些探針的控制權。
于是主屏幕上的圖像一角在喬伊接手后,開始快速放大,表明一枚探針以比噬星更快的速度航行并靠近了噬星的腹部,開始對其腹部進行掃描和觀察——只是中間圖像切換沒有延遲和波動,表明了人類在不同視頻圖像間的無縫切換技術的高明,丁乙對此再一次驚嘆起來,他原本還以為主屏幕上的圖像就是那枚探針傳回來的呢。
聯邦用于偵察的探針型號多種多樣,大到如果大型無人攻擊機一般體型,小到只有籃球大小,可謂是應有盡有,功能不同,而此次派出的探針,既要考慮速度,又要考慮航程,不是之前需要小心偵察噬星計劃,所以喬伊派出的是最大的一款型號,就是如同無人攻擊機那種長度達到五十米的探針——說它是無人偵察機其實也沒錯——這種體型的無人機接近噬星,是有風險的,噬星不可能發現不了這種體型探針的靠近,但喬伊只希望探針能在被摧毀前,幫助他們看清噬星腹部那片深色陰影是什么,與第一次遭遇戰時人類遇到的噬星有什么區別。
當然如果噬星的注意完全被運送科研專家們的高速護航艦吸引住,忽視了探針的接近,那就更好了。
噬星的注意力確實注意在那艘護航艦上,探針接近它也是極為小心以免刺激到對方,但最終,那枚探針在傳回一段三秒的視頻后,就失去了信號,其他探針看到的是,噬星節肢就那么隨意劃拉了那么一下,抵近偵察的那枚探針就像是被山脈拍中了一樣,甚至來不及飛出那根節肢揮動的范圍,只留下一團微小的火光后,便灰飛煙滅了。
而它最后傳回母艦的三秒視頻,也只是稍稍拍到了一點陰影區的實際模樣。
“是個凹陷區。”喬伊說道,她將三秒視頻暫停后一幀一幀觀看后得出了這個結論,“不過沒拍到那個凹陷區有多深。”
“凹陷區?”丘維思思索片刻后說道,“噬星的身體外形結構相當完整,就生物學理論上不太可能會出現這樣的外形結構,除非那是一個傷口,甚至是以噬星的自愈能力都無法完全修復的重傷,只是噬星身上的外傷理論上都會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自我修復,不太可能出現它無法修復的傷口。難不成這只是第一次遭遇戰時那頭噬星?在聯邦軍被它殲滅后,又被帝國擊傷,所以才躲到這里來休養?”
“這種情況我認為不太可能。”喬伊搖搖頭,說道,“這么大的生物,鉆進一顆星球內核,你認為需要多長時間才會將它鉆入行星內部的痕跡完全抹除?兩百多年的時間肯定不夠。”
“說不定噬星還具有某種能力,像是能吸附星球周圍各種物質來修補星球上因它鉆入而留下的痕跡?”
“如果它真有這種能力,那么護航艦是逃不出它追捕的。派一枚探針去安撒斯特星殘骸區收集一些樣本,分析一下地殼碎片內核部分年代就能大概知道噬星在那里待了多久。現在我們最需要關心的,是我們能不能利用那個可能是傷口的凹陷區給予那頭噬星更大的傷害。”相比較丘維思習慣性的去思考噬星的生物特性和生理特征,喬伊想的只是如何先解決掉噬星,之后再去考慮研究它的事。
“我會讓那些無人攻擊機嘗試攻擊那片區域,”一直在線聽取科研人員討論內容的康斯坦丁中將立刻說道,“不過得小心,噬星也許是因為腹部受到過重創,因此對于腹部的保護主動性很強,所以只要有東西接近它的腹部,噬星就會有所反應,剛才那枚探針應該就是這樣被噬星特意摧毀的。”
“或許剛才那一波魚雷打擊,就應該攻擊那個位置。”喬伊說道,“不,應該說我們所有攻擊都應該朝著那兒打才對。先不說如果那處凹陷區是不是噬星身上的一處舊傷,集中一點攻擊本就是戰術選項中的一項,之前的兩次打擊可能都有些分散了,這次我們就集中火力攻擊那個凹陷區。”
“但它為什么都被攻擊了這么多次后,卻依舊只是盯著護航艦上的科研人員追?我實在是無法理解,理論上來講它不是應該沖著‘海神號’來的嗎?難不成吃到科研人員對于噬星來說比什么都重要?”一旁的丘維思卻是一臉的想不通,噬星能不能殺死她并不是特別在意,她就只是對噬星這種天體級生物的特種特性十分著迷,這或者就是她身為生物學家的習慣吧。
“也許就是因為那個舊傷的緣故,它需要吃掉大腦更加發達的生物來療傷和彌補身體所需?”對于丘維思的煩惱,能夠回答她的就只有喬伊了,盡管優先解決噬星才是她最關心的問題,不過如果誰提出了一些比較有趣的問題時,她也會發表一些自己的看法,“畢竟我的助手剛才提到的古代人類那個科幻故事,那種奇特生物以智慧生物為食,就是因為智慧生物能為它們提供正常食物無法提供的某種特殊物質,也許噬星也是因為同樣的原因,急需要智慧生物身上的某些物質來治療自己?雖然我也想不通智慧生物身上能產生什么特殊物質,是噬星這樣的生物急需的,畢竟人體相比它極其渺小,它得吃掉多少人才能滿足自己的需求,我們同樣不清楚。”
“要是我們能活著俘獲它就好了……”看著主屏幕上的噬星,丘維思眼中充滿了渴望,“可惜連兩種型號的行星殺手都殺不死它,活著俘獲它的難度太高,我們甚至都不知道有什么東西能癱瘓掉它,好讓我們能在它活著的時候對它進行研究!”
“這種事你就別多想了,等到我們能先拿到一具噬星的尸體進行研究,并找出這種生物的某種弱點后,你的想法才有可能實現,很明顯,噬星這樣的天體級生物其實是一種物種,而不是單獨的個例,所以隨著人類宇宙開發的進度,遭遇它們的機率會不斷提升。”
康斯坦丁中將也跟著發言了:“但我只想干掉它們,如果你們的猜測無誤,那么有著大量人類定居的殖民星也就會成為這種生物的攻擊目標,星球上的人類就是最好的餌食,這種生物似乎天生就和人類是敵對的,為了保證人類自身的安全,我們必須掌握到能夠比較輕松消滅它們的辦法!”
“這就是我們這一次沒有因為噬星出現而撤離的主要原因,”喬伊看向中將,“就是要在這里,消滅掉一只噬星,然后對尸體進行研究,了解到這種生物的更多信息,才能在以后的遭遇戰中更快更輕松的消滅它們。”
“無人攻擊機接近噬星。”雷達官的報告打斷了眾人的交談,讓大家的注意力又重新放回到主屏幕上。
屏幕中,不只是數量達到一千兩百架的大型無人攻擊機戰斗群,一艘高速突擊巡航艦在兩艘無人護航艦的伴隨下,也接近到距離噬星五萬公里的距離,這個距離其實相當危險,除了它那種對于人類機械、電子產品格外有效的吸能特性,噬星這種生物的大多數特殊能力、攻擊手段已經能攻擊到星艦了,因此突擊巡航艦的舵手必須保持全神貫注的狀態,在噬星展開攻擊的時候,躲開對方的打擊。
這艘突擊巡航艦的任務,就是近距離觀測噬星的各種動向。盡管他們已經向噬星發射了多枚探針和大量無人機,但還需要一個保持一定距離又不能離太遠的戰場觀察員。“海神號”做為母艦,自身無法親自承擔這個任務。
三角飛翼外形的大型無人攻擊機在母艦無人機指揮官的控制下,分成了六隊,依波次開始向噬星腹部那片疑是傷口的凹陷區展開了攻擊。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