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8
“簡單的說,高能脈沖激光炮,就是將持續照射目標才能摧毀目標的巨大能量,集中在短時間甚至一瞬間內迅速全部釋放出來,這釋放出來的能量便極其強大,就計算結果來看,目前人類并沒有什么已知裝甲材料能抵擋這樣的武器,既然西頓人當初也不行,我想現在應該也能起作用。我們只需要不斷給武器提供需要的大量能量就行了,好在這個時代的人類在反應堆技術上有著不錯的發展,能夠給武器提供所需。”
“但是,還是有個但是?”鐘誠問道,他知道事情要有這么簡單,喬伊也不至于跑到這里來測試那高能脈沖激光炮了,那武器要就這么簡單,也不會是當年古代人類用來抗衡外族的必要手段之一。
“不錯,這種武器如果這么簡單就能研發出來,我們也不跑到齊安這個地方來測試了。”喬伊說道,“想要將新型激光炮需要的能量瞬間釋放出來,需要的不只是功率巨大的反應堆,反應堆提供的能量是穩定的,可控的,就算超載也無法瞬間提供那樣巨大的能量,因此激光炮的能量,是由大量儲存量極大的超級電容系統來提供,使用時,就需要將所有電容系統全部充電,這個過程,任何現代反應堆都能完成,區別只是充電時間上的不同,更大功率的反應堆能同時對所有電容系統進行充電,但問題就在于,電容瞬間放電的時候,同樣會釋放出極高的熱量,那是同樣能瞬間燒毀整套武器系統的高溫,為了解決散熱,我們又需要為整套系統設計足夠使用的散熱系統,這一層一層的加裝下來,高能脈沖激光炮整套系統就變得格外臃腫。”
說到這里,她指了指全息投影上的高能脈沖激光炮模型。
“現在你們看到的,還是沒有加裝散熱冷卻系統的激光炮原型,因為我們之前完全低估了系統的發熱量,第一臺原型機在進行試射時因為散熱冷卻不足發生了大爆炸,好在沒有出現人員傷亡的情況,但測試場全毀,所以我們又造了一套新的,運到了齊安星系來進行二次測試,這一次我甚至給冷卻系統用上了武器級的冷凍炮系統來給它降溫,但我又怕這忽冷忽熱的對系統造成二次傷害。”
“如果只是降溫上的問題,只要多試幾次,多收集一些數據,總能找到所需要的標準。”丁乙沉聲說道,“我想,困難應該不只是系統降溫這一個吧?要這么簡單,你應該不會這么鄭重。”
“還有,便是聚焦鏡的問題了。”喬伊點點頭,算是對丁乙的正確提問一個認可,“要想聚集并通過如此數值的能量,不只是供能線路要精心設計,發射的透鏡,自身也要經得起這種級別的能量沖擊,因此聚焦鏡在材料和制作工藝上,有很高的標準要求,到目前為止,一塊合格的主炮級聚焦晶體,只能在少數頂級實驗室進行原子級合成,一旦不符合標準,激光不會發射出去,反而會在聚焦晶體處發生爆炸。之前失敗的那次測試,第一臺原型機爆炸也有這方面的原因在內。”
“我說過,得按我給你們的標準來完成制備。”戰斗火花發聲道,“第一臺原型機就應該按原型設計圖上照葫蘆畫瓢的完全照搬,不要去增減一些你們的理解,否則就算第一測試、第一臺原型機失敗,也不會發生核爆級別的爆炸,好在你們在測試原型機的時候,人員觀察室離測試場距離足夠遠,不然你現在可就沒法站在這里談問題了。但你們制造的第二臺原型機卻依舊不按原設計來開發,我是不清楚你們這個時代的人類是怎么想的,不過既然你把測試場放到這種地方來,說明你還是知道一旦再次失敗可能存在的風險。”
“畢竟這個時代的科技線與舊時代有不同的地方,完全照搬你的原始設計自然是不行的。”喬伊稍稍說明了一下改變原始設計的原因,“不過好在雖然折騰了不少工夫,原型機也成功完成第二臺,只要這次試射測試成功,之后就能安裝上艦進行更多測試來收集數據。雖然以目前掌握到的經驗來看,暫時只有大型戰艦才能安裝一門這樣的武器,還只能以軸炮的方式安裝在艦首位置,無法像舊時代國際艦隊那樣,就連普通的轉動炮塔也能使用高能脈沖激光炮,不過我們改進的激光炮功率很強,一切順利的話,就算是龐隆人的戰艦,理論上來講也抵擋不住一艘戰列艦發射的脈沖激光。我們將以單發威力來取代數量優勢。”
“命中率的問題如何解決?”丁乙問道。
這個時代的人類在重回太空后,也曾有一段時間興起過軸炮式電磁炮,因為那個時候星艦的航速還沒有現在這么高,交戰距離也沒有現在這么遠,就算是鎖定目標較為麻煩和困難的軸炮,也能在對方躲開彈道前命中目標。
相比躲開已經出膛來襲的炮彈,不讓自己進入敵艦軸炮彈道區域,才是那個時期太空戰的主要作戰思路。可即便是這樣,軸炮式戰艦想要提高命中率,也是需要一支數量較大的艦隊同時開火,才能提高。只是單艦對抗的話,相互轟上十幾炮,可能雙方間一炮都沒能命中。
只是隨著之后星艦的航速越來越快,到現在常規航速直線加速最快已經達到了秒速三千公里,就算是需要隨時機動變軌的戰斗速度,每秒也超過五十公里的速度保持移動,靠艦體姿態調整引擎來讓艦首軸炮保持對敵方的瞄準,也就越來越困難,軸炮的命中率也就越來越低下,甚至到最后連將目標納入軸炮彈道區域都變得十分困難,再加上技術的發展,使得炮塔式電磁炮的彈速提升后,人類各方勢力基本上就已經淘汰了軸炮式武器。
但是現在,喬伊又要將這新型高能脈沖激光炮給重新放回艦首區域,哪怕激光武器的彈速是真正的光速,丁乙也懷疑這樣的設計究竟能不能鎖定目標畢竟難以瞄準敵艦的時候,主炮威力再大再快也沒用。
“這就是我改進的地方之一。”喬伊伸手指向整套系統的最前端,也就是激光炮的聚焦晶體,“原本時時代的設計,聚焦晶體是圓柱形晶體,這應該是為了給轉動炮塔的那些炮管準備的,但我們目前不需要炮塔,所以我就將這個晶體設計成球形,再輔以從其他資料中研發出來的能量偏轉技術,就能讓那門激光炮并不只是以戰艦中軸線彈道進行發射,還能對其他方向進行攻擊,炮擊的彈道角度達到了正負七十度,這樣激光炮就不只是聚能射擊,還能進行廣域漫射,大大提高了激光炮的目標命中率。”
“這是怎么做到的?”戰斗火花好奇的問道,別人不清楚高能脈沖激光炮的原理也就罷了,它可是很清楚的,想要讓激光炮在發射口處改變射擊方向,可不是什么簡單容易的事,否則當初國際艦隊自己就這么干了,又怎么會等到現在讓后人改進。
“你提供的能量裝甲技術給了我新的靈感。”喬伊回答道,“根據輸出功率上和攻擊方式的不同,能量裝甲可以將來襲打擊從直接抵消,到偏轉攻擊,可以進行多種不同方式的防御,稍稍研究了一下其中防御原理后,我就將這些技術也放進了激光炮的研制當中,這一次,就看我的想法是否正確了。”
“但這樣需要的能量就更加龐大了。”戰斗火花說道,“難怪你研發出來的脈沖激光炮散熱情況會如此糟糕,還只能安裝到大型戰艦上,中、小型戰艦的動力系統只怕都無法同時供給所需能量。國際艦隊不是做不到這一點,而是沒有想到還能這么做。”
“事實上,國際艦隊就算想到了,也很難像我這樣設計脈沖激光炮。”喬伊反駁道,“就像你自己說的,我重新設計的脈沖激光炮系統需要的供能是極為龐大的,可以說是真正需要一顆恒星級反應堆來為這套系統來供能,但根據你所提供的技術資料,以及我們現在發掘出來的各種舊時代遺跡來看,當初的國際艦隊除了少數有著超大型聚變反應堆供能的大型要塞,可以滿足這樣的設計需求之外,國際艦隊的任何一艘大型戰艦都無法為這種設計提供充足的供能,而我們最新型的反物質泯滅反應堆,是滿足這項技術的首先條件,將來技術更加成熟后,或許護航艦之類的戰艦也能配備此類武器。舊時代人類有的,我們可能沒有,但我們有的,舊時代也不見得有。時代在發展,在變化,并非所有事物都是一成不變的延續。”
那門需要進行測試的高能脈沖激光炮原型機二號,便是由無畏艦前進號進行搭載,武器并沒有直接裝在無畏艦上,而只是存放于無畏艦的貨倉之中,測試時將會由幾艘工程艦將其放置于太空環境下,由一**立運行的反物質泯滅反應堆為其專門供能,反應堆自身也會和武器一樣,放置在太空中。
而負責觀測整個實驗過程的武安號,則會停留在安全距離,通過大量無人觀測機來監控整個測試過程。
測試需要的靶標,有多種,除了齊安星系內數量龐大的各種規格的小行星外,也有為測試專門準備的,以種類材料制成的模擬靶艦,甚至還有數量不少,能高速飛行的無人機,來測試激光炮對高速移動靶,以及大量目標群的命中能力。
至于武器所需要的火控支援,也將由一架無人電子偵察機近距離提供全自動化時代,這樣的安排能更好的保護實驗參與人員的安全。
新型的反物質泯滅反應堆,并非此次和高能脈沖激光炮一起研發出來的,而是在丁乙被喚醒之前,就由聯邦科學院開發完成,只是一直測試到現在才能正式使用,畢竟像反應堆這種需要驗證能否長時間安全穩定工作的供能設備,本身就需要較長的時間來檢測所存在的問題與風險。
而且就算這次激光炮的測試順利成功,也不是說能馬上就上艦測試,在收集了相應數據后,激光炮還需要進行百次甚至千次以上的各類測試后,才會上艦進行下一輪測試。
之所以這次喬伊要親自參與,也是因為第一臺原型機測試失敗,還發生爆炸將原型機炸毀,使得第二臺原型機的首次測試也變得格外重要起來,只要這次能夠成功,喬伊就可以將之后的測試工作交給其他參與研究的助手們,去處理其他的事了。
可要是這次也失敗,她也能馬上了解到失敗的原因在哪兒,可以立刻對設計進行修改,好讓下一臺原型機避開這些失敗的問題時間對于她來說很緊張,與其在設計圖上一點一點花上大量時間重復尋找問題,還不如直接制造大量原型機,以損失找不足點,反正她現在不缺資源,炸得起。除了激光炮的聚焦晶體制造比較麻煩外,其他的都不算什么。
先進行測試的,還是自動報警系統,相比需要更加精細調整和操作的新型激光炮,本就不需要人來控制的自動報警系統從一開始的設計就是沖著粗獷耐操去的,除了對隱蔽性能有所要求外,其他的要求只有堅固耐用,畢竟這套系統的發信部分是要隱藏在無人知曉的地方,長時間都不需要有人維護的,更何況整套系統早就已經部署好,只等測試開始。
無畏艦前進號已經按測試計劃的預定時間,提前向著齊安星系內兩顆恒星中的一顆發射了一枚它所攜帶的最大型號行星殺手,經過幾天的航行,行星殺手也按照時間計算,于標準時間當日十五時準時飛抵恒星引力點不可逃逸區,被恒星引力捕捉的同時,也開始受到恒星高溫影響,外殼在極高溫中飛速蒸發,內部感應型引信在探查到這個情況的同時,自動引爆了彈頭否則彈頭很有可能就直接在高溫中一起被蒸發掉,而不會啟爆。
齊安星系在那一瞬間中,仿佛多出來一顆恒星,巨大的白色光球與恒星相伴,就算是在一外的艦隊,也能看到那新出現的“恒星”,盡管只憑光學設備來觀測,他們還得等上近十分鐘的時間才能看到,但有設置在恒星附近的超空間通訊器所上傳監控數據,他們基本上保持著實時同步觀測。
“失敗了。”還沒有看到分析出來的數據,也沒有得到另一個星系中攜帶著接收器的艦隊報告,喬伊便有了結果。
“為什么?”鐘誠好奇的問道。
“因為如果成功了的話,我們可看不到實時影像,而是會再多等幾分鐘后,再能由艦上設備觀測到彈頭的爆炸。”丁乙替喬伊回答了這個問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