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9
伏擊者的主要目標,確實是那些運輸船,這一點不管是科本,還是其他人,都沒有判斷錯,只是他們沒有料到的是,為了消滅這些運輸船上九十萬名聯邦士兵,伏擊者所進行的準備工作超出預想。
艦隊后方出現的敵艦信號,只是對方電子設備模擬出來的假信號,快舟號很快就識別了出來,來自正面的導彈攻擊信號,是真的不說,艦隊兩側還出現了不少不明信號,伏擊者動用的兵力似乎超過聯邦在此星系內全部兵力。
“聯絡上哈維爾了嗎?”面對如此困境,科本還是先詢問了一下另一個可以提供更多火力的友軍單位。
“常規通訊受到干擾,超空間通訊還能正常使用,不過哈維爾上校因為無法攜帶其他戰艦起跳,因此他們只能以常規航行方式飛過來,雖然他們和運輸隊分開時間還不長,但預計匯合時間還是需要一個小時!”
“哈維爾那邊只有燎原號在出發前接受了新型超空間跳躍裝置的安裝,因為我們目前就只能在戰術巡航艦一級戰艦上安裝新的跳躍裝置。”鐘誠便向盧內斯說明了一下技術上的情況,“神舟號從奇亞聯盟那里搞到的巡航艦跳躍裝置,因為奇亞聯盟的原始設計問題很多,跳躍距離和安全性上很成問題,所以聯邦科學院在對此項技術進行升級研究,目前還沒有相關設備裝備提供給聯邦巡航艦使用,也就是說眼下聯邦能搭載超空間跳躍裝置的戰艦,最小的還只能是戰術巡航艦。不過出發前聽出科學院那邊已經搞定相關設計,很快聯邦所有型號的巡航艦,包括突擊巡航艦這樣的輕型巡航艦,也能安裝超空間跳躍裝置了。”
“是個好消息,但對我們目前面對的情況沒有任何幫助。”盧內斯議員搖搖頭,板著臉說道,“離我們最近的哈維爾都要一個小時才能趕到,海軍巡邏隊我們同樣指望不上了。現在我們可以指望的,就只能是科本艦長的個人指揮能力,能不能保住運輸隊這近百萬士兵的性命了。”
已經了解過相關技術信息,盧內斯這個時候倒不怎么擔心快舟號的安全了,他知道,需要的話,快舟號隨時都能跳離這個星系,脫離戰場,只不過運輸船隊就只能被他們拋棄,這一點他現在并不敢隨便說出來。
“雖然對方戰艦數量更多,但快舟號上的電子戰設備不管是性能還是功率都比他們強,先把那些假信號清理掉,找到真目標后,讓無人機優先排除掉對方發射的反艦導彈!命令所有護航艦,按快舟號提供的坐標使用電磁炮覆蓋式攻擊!”沒去理會鐘誠與盧內斯間的談話,科本不斷的下達著命令,在他看來,雖然伏擊方數量超過己方,但快舟號再怎么刪減武器,也是一艘戰術巡航艦,武器投射能力上并不弱于對方,而且有著強于對方的電子戰能力,不說殲滅對方,擊退或者堅持到援軍趕回也并非不可能的事。
遠處已經能看到爆炸的閃光,那是外圍的無人機隊在攔截對方發射的反艦導彈——相比制導武器,更加機動靈活的無人機作為多面手作用更大,因此整個人類世界,不管是聯邦還是其他勢力,戰艦都設有機庫,多少都會搭載一些戰機。
快舟號艦橋內氣氛雖然凝重,但隨著雷達上不斷減少的敵方導彈,艦橋內所有人緊張度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高。
兩側的外景屏幕上,時不時會有電光閃過,那是護航艦在按快舟號提供的坐標數據,以電磁炮炮擊敵方戰艦所在位置。
因為護航艦搭載的電磁炮沒有超空間加速,因此炮彈的彈速是低于每秒一萬公里,無法與戰列艦、無畏艦這些有超空間加速,讓炮彈彈速達到十分之一光速的主力艦,因此想要在三、四十萬公里距離上擊中每秒移動上百公里的目標,哪怕有根據對方航向計算提前量,也很難命中對方,他們只能用多艘護航艦集中攻擊一個目標的方式來提高命中率。
只不過雙方交火已經好幾分鐘了,也沒有一發炮彈擊中敵方戰艦,證明了這樣的距離也并不是什么適合交戰的距離。在這樣的距離下,能夠真正威脅到雙方的,還只能是導彈,以及搭載有反艦武器的各型戰機。
“伏擊我們的人,似乎沒有配備戰斗機?”一直關注著整塊戰斗的丁乙突然發出疑惑的聲音,“我就只看到我們的無人機在攔截敵人發射的導彈,但對方并沒有出動他們的無人機來迎擊我們的無人機,難道說隱形戰艦不攜帶無人機?可我看到對方出動的并不全是隱形戰艦啊,總不能說其他型號的戰艦也不攜帶無人機吧?”
“說的也是啊……”聽丁乙這么一說,科本也注意到了這一點,之前應對伏擊者發射而來的大量導彈吸引了他幾乎全部注意力,現在情況稍稍僵持來后,經丁乙這么一提醒,他也反應了過來,“目前我們掃描到的信息,對方出動的全是正規戰艦,不是什么商船、貨船之類民船改裝而來的‘戰艦’,先不說他們哪兒來那么多的正規戰艦,也不提它們全是護航艦大小的小型戰艦,但確實沒有發現他們有使用無人機。”
“就是不知道他們的戰艦上是真沒有無人機可用,”丁乙繼續說道,“還是有卻沒有使用。”
“我們很快就能知道。”科本回答道,“護航艦一類的小型戰艦攜帶不了太多遠程反艦導彈,我們到現在為止攔截掉的數量,理論上應該已經占他們所攜帶導彈總數的一半了,如果他們的手段就只有眼前這些,等到他們的反艦導彈耗盡,就只能在撤退和決死沖鋒兩條路中選一條了。”
“有這么簡單嗎?”除了科本,艦橋內所有人都表示懷疑。
“從伏擊者之前的表現就能看出,他們想用最小的代價,甚至可以說不付出代價,來達成他們的既定目標,在我看來,這是他們物資不足的一種表現。”看到大家依舊沒有反應過來的表情,科本繼續說明道,“戰爭哪兒有不付出代價的,除非是交戰雙方間技術差距實在太大,大到其中一方使出任何方式都無法對另一方造成任何傷害的地步,才有可能出現所謂真正的零傷亡,遠古時代的刀子放到現在,依舊能殺死一個沒有足夠防護裝備的現代士兵,我們和至高神國交戰,同樣也能摧毀它們的戰艦,就是這個道理。因此這次伏擊運輸船隊的人如此小心翼翼,使用各種手段想減少他們自己的傷亡并達成他們的目標,怎么看都不太可能,哪怕他們手上有相當先進的隱形戰艦也是如此,這只能證明他們手上戰艦、物資上的緊缺,看似規模宏大的進攻,卻處處畏首畏尾,不敢和我們打消耗戰,因為他們的戰艦損失一艘就少一艘,很難補充。”
“這也說明他們背后的支持者只想讓他們在邊境攪動事非,卻并不希望他們實力強大后脫離控制。”對于這類的事情,身為聯邦最高議會高級議員的盧內斯明顯了解的更多一些,“不管伏擊者手上的戰艦從何而來,哪怕他們可能有自行制造彈藥的能力,但星艦的制造,尤其是正規戰艦的制造,卻不是什么邊境小工廠就能完成的工作。無人機,可能就是這樣的原因,他們不愿意消耗難以補充的無人機,才不愿出動,也可能是提供戰艦給他們的人,原本就沒有給戰艦搭載無人機,所以他們才只能以這種看似規模龐大,但攻擊無力的方式來襲擊船隊,他們打不了純粹的消耗戰。”
“就是這樣,他們連現在向我們發射的導彈,也是某種性能落后的自制型號,我們的無人機很容易就能攔截住那些導彈。”科本補充道,“我想我們只需要保持住目前的節奏,消耗光他們所有導彈,逼迫他們放棄撤離是可以做到的。”
“不能擊退他們?”盧內斯問道。
“我們的優先工作是保護好這些運輸船,只要運輸船沒事,少干掉一些敵艦不是問題。”
聽了幾位主官的交談,快舟號艦橋上的其他船員心情也放松了不少,雖然伏擊者一開始動用的隱形戰艦讓他們很緊張,但對方后續無力的表現,并不能真正威脅到這支船隊的安全,他們連近防武器都還沒有使用,只靠無人機,就成功阻止了伏擊者的導彈攻擊,如同艦長判斷的那樣,對方看似猛烈的攻擊,其實只是虛張聲勢而已,只要繼續攔截對方的導彈攻擊,消耗光后,不想損失戰艦的敵人,就只能撤退了。
快舟號左舷方在此時突然爆出一道明亮的閃光,原本護衛在其左邊的一艘標準護航艦右側船體,發生了劇烈的爆炸,護航艦右舷上一門正在連續射擊的電磁炮,在爆炸中被摧毀。
“這是敵方電磁炮的射擊!”雷達員報告道,只要沒有到達光速,電磁炮發射的炮彈同樣能被雷達所探測到,只是當那枚摧毀護航艦主炮的炮彈被雷達捕捉,再被雷達員上報情報后,炮彈已經完成了一次打擊。
一艘護航艦中彈,在戰斗中本來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真正讓人震驚的關鍵問題,是擊中護航艦的炮彈,來自三萬多公里距離處的虛空,那里本來無一物。
“隱形戰艦,接近到了這個位置?”科本艦長此時的臉色,自然是最難看的,之前他信心十足的說過,伏擊者的隱形戰艦,在近距離是無法躲避快舟號雷達掃描的,但是現在對方以一發精準的炮擊,狠狠的抽打了他的臉。
這一炮命中的是護航艦,也算是暴露了對方的行蹤,可要是炮彈擊中的是運輸船,甚至擊中的是快舟號呢?
“雷達無信號,偵測不到對方,推測敵艦不只有雷達隱形設計,還有光學隱形設備!”雷達員繼續報告道,“計算對方炮擊彈道,推算其可能存在位置!”
“數據同伴,開始火力覆蓋!”隱形戰艦可能存在的位置很快就被計算了出來,快舟號上的武器官第一時間就展開了反擊。
因為快舟號上沒有主炮,因此他的反擊,是動用了快舟號上數十座點防炮掃射目標區域,以密集的子彈破壞敵艦的隱形外表,逼迫對方現身。
三萬多公里的距離,就算是以點防炮的有效射程,也能覆蓋——盡管這樣炮彈命中率精度堪憂,不過他們要的就只是彈幕覆蓋而已——能在這個距離都不被快舟號雷達發現的隱形技術,也是人類的科技,面對動能沖擊并不能繼續保持隱形狀態,快舟號上見多識廣的船員們了解這方面的信息。
人類戰艦上的點防系統,是集合了近程防空導彈、激光炮、電磁線圈炮在內的復合式防御系統,既可以精確攔截,也可以撒出彈幕覆蓋一片區域,足以應對多種來襲目標。
幾十座點防炮的射擊,三艘重型護航大小,以品字陣型潛行的星艦就在電磁加速噴射出的動能彈頭打擊下,如果表面被打碎了鏡子一般,逐漸顯出整個身影。
就像之前那架只看到一眼的無人機傳回來的影像中一樣,這些隱形戰艦在丁乙看來,有著像是沒有機翼的F-117戰機一樣的隱形大傾角外形。被快舟號點防炮打掉的,是它們船體表面一層能讓它們完全融入宇宙背景之中的奇特外殼,那層外殼能讓這些戰艦在幾萬公里的距離中都不會被先進雷達發現,卻無法讓抵擋點防炮系統普通彈頭的動能沖擊,一旦被人發現端倪,這些隱形能力瞬間就能被破解。
“啟動空間波震蕩雷達,掃描船隊周圍所有區域!”在看到那三艘隱形戰艦的同時,科本艦長沒有馬上下令攻擊它們,而是先下達了一個偵察命令。
丁乙聽說過科本下令使用的那種雷達,那本是龐隆人曾經展示過的一種超光速,反隱形的極先進雷達,是喬伊·施耐德博士,在神舟號完成任務返回后,根據神舟號上獲取的觀測數據,以及戰斗火花所提供的先人技術,才開發出來的新型雷達。
只是這種雷達功能強大的同時,缺點也很巨大,耗能極其嚴重不說,在使用這種雷達的時候,超空間跳躍裝置是無法同時使用的,因為這種雷達的啟動,會占用跳躍裝置的能量,以及影響超空間通道打開,甚至連超空間通信都不能在繼續進行,算得上是一種最后的偵測手段了。
這也是為何在知道星系內存在隱形戰艦后,科本艦長也一直沒有決定使用這種雷達的主要原因,在不能保證己方能擊敗敵人的前提下使用這種雷達,等于是斷了己方最后的逃生之法,現在科本要啟動這種雷達,只能證明他已經無法再忍受隱形戰艦的攻擊了。
龐隆人的此項技術比喬伊新研發出來的更先進,但也不能同時使用超空間跳躍和空間波震蕩雷達,它們也只是能快速切換這兩種應用方式而已。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