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兒子回來跟他說了這話,他只當兒子是被章家老二給騙了。
可不就是嗎?從那之后,章年那邊一點兒動靜都沒有,反而還跟前頭一個德行,他們不得不這么想。
但是如今,時過一年,又是顧道長親自上門來跟他說這話,他就不得不信了。
又聽顧朝說,“那個野鬼是顧某親自拿的,如今已送往酆城處置。
還請林家再給章二小姐一個機會,讓她有補償林公子的機會。
章小姐聽聞林家公子這段時間正在議親,都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了。
這時候正在家中巴巴等著信兒。”
這時候,章大人也接話,“顧道長說得對,事情正是如此。
前頭的那些,還請林姐姐和姐夫原諒,您二位就看在兩個小的從小一起長大的情分上,原諒年兒這一回。
這兩年鬧出這些荒唐事兒了,確實不是她本意。
她如今醒過來,第一個詢問的便是茵兒,兩個孩子這些年過來感情如何,我們都看在眼中。
章某是真的不想好好一樁婚事,被那么一個惡鬼給毀了。”
林正君心頭也是唏噓,若不是有那惡鬼搗亂,他們兩家的孩子應該早就成了喜事了。
他家茵兒,這兩年也不會如此難過。
又想起去年,茵兒回來說的那些話,他也相信了章大人說的,章家二閨女確實是對他兒子一往情深,從沒變過。
否則,也不會剛一醒來便去尋兒子,又與兒子說了事情原委,
只是沒想到,后來又被那惡鬼給搶占了身體。
這事兒說來,也確實是不怪她,只怪世事無常,誰知道會發生這樣的禍事。
而如今,章家對兩個孩子的婚事還是保持這樣的態度,他也是慶幸。
如今,適合他家茵兒的,確實是哪一家都比不上章家。
本來兩個孩子從小便有婚約,又是他們看著長起來的。
兩人感情一直很好,要不是因為這件事的話,也不會走到今天的地步。
但是幸好,章家來得及時,不然這邊定下了,到那時候再去反悔,兒子的名聲只會更難聽。
再從林家出來的時候,顧朝又得了一個大紅封。
可以說,這婚事兒顧朝是大媒人。
等到兩人成婚的時候,自然還得請她去喝一杯媒人酒。
正要告辭,又聽章大人懇求,“還請顧道長為小女兒保密,既然小女已經背著這個惡名,那便讓她背著吧。”
章大人的意思,顧朝也明白,免得再生出別的閑話。
顧朝自然不會胡亂說,如今主人家又有如此要求,還是收了人家銀子的,自然會為章家人保守秘密。
不過還得回去跟家人都說一句,其他人她倒是都放心,就只怕顧寡夫什么時候無意之中就說漏嘴。
這天無事,一家人在花園子里邊兒喝茶說笑。
只把四個孩子往花園兒里邊兒一放,就已經夠熱鬧了。
孩子們有丫頭小廝看著,但是二老還是不放心,基本上的心思都在孩子身上,偶爾才說兩句話。
看著三個大的,顧著笑道:“等明年,這幾個大的就能放到學堂里邊兒去,有先生看著就沒那么費心。”
說起學堂,眾人都挺高興,那都是顧朝花錢弄的,他們都覺得臉上有光。
這不僅是他們顧家的事兒,是整個顧家家族的大事兒,已經載入族譜,稟告祖宗。
不過說起三個孩子上學,二老還是覺得好像有些太早了。
“過了年,云兒也才五歲,上學會不會太早?”
“也不算太早了,我大姐,二姐她們啟蒙的時候就是四歲。”
顧朝也點頭,確實可以送去啟蒙了。
“不止是云兒去,豆豆和糖糖也去。
村里邊兒愿意把男孩子送去的,都能去。
不說學成什么樣,能認字總是好的。”
二老感慨,果然城里的孩子跟他們鄉下的不同,四歲在他們鄉下,還在泥地里打滾兒呢。
就算家境條件好的,那也得七八歲懂事兒了才會送到書院里邊兒去。
哪里比得上馬上大家族急得孩子,四歲就開始啟蒙。
還有男孩子,居然也上私塾。書看看他們家這小孫女婿,可不就是認字的。
孫女兒說得對,不管學成什么樣,等識字就是好的,
就算以后說親,也能挑好些的人家。
祭田的出息應該是夠請先生的,回去也跟村長說說,他們愿意把家中的男孩兒送來上學當然更好。
不過,他們現在是打定主意,等回去之后就把幾個孩子都送去。
就算是祭田的出息不夠,他們自己再添點兒錢,也用不了多少。
不說學多久,就學個幾年,認幾個字懂些道理,也是好的。
中秋之后,天氣一日涼過一日,他們來京中差不多也一個月了。
說實話,二老和孩子們都有些想家,畢竟這還是頭一回離家這么久。
不過顧寡夫倒是過得如魚得水,逍遙自在的很。
反正他的女兒,孫女兒都在這兒,他也不用想。
而且京里又吃得好,住得好,玩兒的也好,他還真沒想過回去。
來的時候說好了,過年前回去,畢竟到時候寧家要辦喜事,他們還得去,現在離過年也沒幾個月了。
反正不用趕著回去,半天就能到,也不著急。
只提前回去,準備準備家里,就沒事兒了。
顧朝想的是等年前一個月的時候回去,一個月的時間足夠準備了。
她們來了京城這么久,還沒一家人出去玩兒過呢,顧朝也打算等手頭這幾單生意過了之后,抽空帶一家人各處走走看看。
這來了一回京城,只在家里邊兒窩著可不行。
當然,這其中不包括顧寡夫。
顧寡夫他自己每天風風火火的,京中的地兒,他都走得差不多了。
他在家里邊兒是閑不住的,就喜歡往外頭跑。
但是二老和幾個孩子卻沒怎么出去,當然得帶他們出去看看。
說起出去玩兒,顧寡夫還有一個遺憾,那就是他還沒去逛過夜市呢。
都是白天出去,晚飯之前就回家,京中的夜市長什么樣兒,他還真沒去看過。
于是便提議說,“大寶,什么時候得空了帶我們出去看看夜市子長什么樣。
都說京城到了晚上也是燈火輝煌,就跟白天一樣,咱們也去看看吧。”
顧寡夫婦話音剛落,幾個孩子都拿一雙亮晶晶的眼睛看著顧朝,明顯都是想去的。
他們也是好幾天都沒出門的了,孩子們可是在家里邊兒憋得難受,早就想出去逛了。
想跟著三爺爺一起,三爺爺又不耐煩帶他們,如今終于等到小姨了,是要帶他們出去玩兒就更好了。
不僅是孩子們來了興趣,寧素和韓鈺也都想去。
韓鈺雖然是在京中,但是晚上出門的時候可以說是少之又少。
他一個閨閣男子,哪能大晚上出去。
每年就七夕的時候,出門看過花燈,那也是跟著姐姐們一起,到了時間就得回來。
而寧素,更是一回都沒去過了。
從前在家里邊兒,寧素就連去鎮上的時候都少。
而他們鎮上也沒有辦過燈節,只有縣城才有,但是縣城離他們那兒又遠,去了的話晚上回不來,于是哪能放心他去?
所以,寧素就沒有見過夜市。
這么多雙眼睛都直勾勾的看著她,顧朝哪里還能不答應。
“行,你們想去,咱們今兒就去,反正晚上沒事兒,咱們也不在家里邊兒吃了,傍晚的時候咱們就出去。
先去醉仙樓吃一頓,然后再帶著你們慢慢兒逛,不到宵禁不回來,行不行?”
當然行了。
幾個孩子又蹦又跳,高興得不得了。
兩位夫郎也給了自家妻主一個肯定的笑容,看的顧朝是心猿意馬。
哼,現在自己滿足了他們的要求,總有他們滿足自己的時候,她等著呢。
本來中秋佳節那天是有燈會的,但是卻因為頭一天去了宮中赴宴,第二日又有了三王爺上門,惹得顧寡夫沒了心情。
于是,便沒有沒有人提,也不好說要出去玩兒。
在家中簡單吃了個飯,便各自散了。
今天算是把中秋夜那天補上了。
只是,今天街上可沒中秋夜那天那么熱鬧。
不過也沒關系,京城里哪天夜里都是熱鬧的。
只是分特別熱鬧,和一般熱鬧罷了。
但是比起縣城來,那也是特別熱鬧的。
眾人既然已經說好,到了傍晚的時候便收拾了,興致勃勃的出門。
坐上馬車,直接就上了醉仙樓。
先是吃了一頓豐盛的晚餐,等到吃飽喝足,街上燈火明亮起來,行人多起來,這才上街。
這白天和晚上的京城街道,各不相同,各有各的風景,各有各的美。
孩子們的眼光都在那些五顏六色的玩意兒上面兒去了,好幾個小廝在后面跟著,就怕人多跑丟了。
拐子到處都是,稍微不注意就能把孩子給拐走了。
顧朝倒是放心,若是在他眼皮子底下還能把孩子看丟了,那她這一萬多年修為,就白練了。
“妻主您聽,前頭有鑼鼓的聲音,是不是唱戲呀?”
寧素和韓鈺一左一右跟在自家妻主身邊兒,寧素耳尖聽到前頭有吵鬧和鑼鼓聲,便伸著脖子往前看。
顧朝長得高,只抬眼往那邊看,就把那邊的情形盡收眼底。
“走吧,那邊有雜耍呢,咱們今兒正好趕上了,過去看看。”
一聽說有雜耍,幾人眼睛都亮了。
這些在他們鄉下,可不是什么時候都能見到的。
況且,是老人,小孩兒都喜歡的。
韓鈺興致也頗高,他有好多年沒有見過這個了。
想想,上一回見還是他們在邊關的時候呢。
那時候有姐姐們帶著他,可以隨意出去。
而且,在邊關也沒有在京中這般規矩多,平日無事時他也可以帶著玉竹出去走走看看。
自從來了京城,他是一回都沒見過了。
今天終于又見到,他心里邊兒跟有個貓兒在抓似的癢癢,想看。
顧朝一邊牽著一個夫郎,帶著他們往前去。
一開始兩人還有些不好意思,畢竟這可不是在家中,是在外邊兒呢。
在大街上,大庭廣眾之下,別說是被妻主牽著了,就連跟妻主并排走的都沒有。
不過顧朝卻不管那么多,想牽就牽了。
本來繡袍就很寬,交握的手落在袖袍之中別人也看不出來。
再說了,這大晚上的,就算再多的燈火也是比不上白天的光線的,哪有那么容易被發現。
發現了又如何,她牽自己的夫郎,礙著誰了?
她愿意,她高興。
幾個孩子早就已經沖上去了,孩子們仗著個子小想往前擠。
被小廝們拉住不讓進,他們倒是進去了,但是大人進不去,當然不放心。
顧朝他們站在后面,顧朝長得高倒還好,看得見。
但是其他人,就不行了。
就算踮著腳,也只能隱隱約約看得見一些。
前面的人實在太多,根本就看不清,還累人。
最后,顧朝帶著家人上了旁邊兒一家茶樓。
正好,還剩了一間,可以到那兒去坐下來,一邊兒喝茶,一邊兒看。
這下可是讓一家人都高興得不行,不用站著跟人搶,居高臨下還能看得更加清楚。
幾個孩子就搭了小凳子趴在窗戶那兒,再不愿意挪地方。
大人們坐在桌邊兒也能看到,還能喝著茶水。
孩子們看得興奮,回頭來招呼寧素和韓鈺,“小姨夫,小姨夫,你們快來,你們過來看,這邊兒看得清楚。”
兩人也不好拂了孩子的意,也都跟過去。
窗戶大,三個小孩兩個大人也趴得下。
顧朝坐在這邊兒,捧著茶杯一小口一小口的抿著。
眾人都在看雜耍,只有顧朝,她看得是那兩只小翹臀。
夫郎們趴在窗沿兒上,那地方自然就翹了。
看得顧朝,直灌茶水。
今兒晚上,她有些想法。
離上次也過了那么久了,該有第二次了吧。
顧家這邊看得高興,外頭傳來一陣吵鬧之聲。
聽著是一個年輕男子的聲音,“我們小郡爺給雙倍的價錢,讓里頭的人出來,給我們小郡爺讓地方。
我家小郡爺能上你這小破茶樓來,是給你臉面,別不識好歹,趕緊的,快點兒。”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