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可得好好挑,一般人,過不了我這關。”
蕭拂衣和燕照西都知道那些人急著給小七塞女人是為了什么。
在一部分朝臣眼里,小七和安王才是名正言順的皇位繼承人。
安王是武將,鎮(zhèn)守邊關,肯定是不能繼承大統(tǒng)了。
可七皇子幼時聰慧,雖體弱多病,但不是被那小神醫(yī)治好了嗎?
且七皇子年輕,容易掌控,需要依靠朝臣。
不像燕王,性格霸道,若他登基,將來只怕朝堂就成了他的一言堂。
小七主動和他們提起這件事,夫妻倆也能理解。
小七是怕他們從別處得到消息,心存不滿。
殊不知,兩人是把小七當接班人培養(yǎng)的。
先不說燕照西十二歲戰(zhàn)場,留下舊傷無數(shù),就是成為天下之主,要日夜操勞,她就不喜。
蕭拂衣看著那些洋洋灑灑的奏折就煩。
這個時代,官員們還是喜歡在奏折彰顯一下自己的文筆,除非是急報,否則奏折長篇大論,恨不得面面俱到。
當然,她也希望能在最近幾年直接改革,比如,規(guī)定奏折字數(shù)不超過多少字。
這樣一來,許是能大大減輕皇帝的工作量。
蕭拂衣和燕照西商量過了,他只當三年皇帝,三年之內(nèi),把小七帶出來,以后大燕就還是交給他。
至于他們夫妻倆,自然是游歷名山大川,看遍人世繁華,怎么瀟灑怎么來。
她也不準備讓自己的兒子當皇帝,小小年紀就要學那么多東西。
還是讓小七去操心吧。
小七?
自以為以后可以當個閑散王爺?shù)男∑呖迺炘诠Х坷铮?br />
一起用膳之后,顧文軒他們相繼離開王府,唯獨小七留下來,燕照西給他布置了任務。
朝堂連續(xù)三日波云詭譎,可惜,不管其他人怎么使盡渾身解數(shù),都沒辦法說服小七登基稱帝。
加大長公主,趙國公,顧國公等人一力支持燕王登基,欽天監(jiān)便選了吉日,在下月十五,燕王正式登基稱帝。
只有不足一月的時間,但很多登基要準備的東西,都已經(jīng)提前準備好了。
不得不說,大長公主若為女子,當年只怕連先祖都無法搶過她的風頭。
天啟元年,臘月十五,燕王登基。
為何用天啟紀年?
這是蕭拂衣提議的,既然天啟大陸五國統(tǒng)一,各個小國也成為附屬,倒不如統(tǒng)一紀年,自此,天啟大陸開啟了一個新的時代。
燕王登基,燕王妃為后,后宮只一后無妃。
但燕王沒有立太子,這又讓許多之前算盤落空的人,打起了新的主意。
登基大典,八方來賀。
燕照西在登基當天,蕭拂衣同時封后。
“我夫妻二人,患難與共,天下共享,不分彼此。”
這是燕王在登基大典昭告天下的話。
臺下不管是他國來朝賀的人,還是文武百官,都被天啟大帝這一豪言壯語給嚇了一跳。
共享天下?
那豈不是天啟有二圣?
有那見識了登基大典的莊嚴與壯觀的人,給小輩解釋:天啟帝登基,是牽著皇后的手一起祭天的,連龍椅都是一起坐,可見帝后恩愛,無人能比。
最新網(wǎng)址:bn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