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行于帝國兩朝的丞相從金字塔尖被打落進地獄,他內(nèi)心的絕望是可想而知的。
畢竟此次大案鐵證如山,縱然他有通天之能想翻案都是萬萬不能的。
可讓他萬萬想不到的是,張顯竟然親臨詔獄來看他。
在他想來,他和大皇子不遺余力地想置張顯于死地,張顯早就恨死他們了,如今有這樣落井下石的機會,張顯是絕不會放過的。
因此,在張顯摒退從人,獨自進入牢房與丞相單獨相見時,丞相竟連個好臉都沒給張顯,把眼一閉,依然是高高在上的模樣。
張顯并沒有因此而動怒,而是很客氣地向魏晉施了一禮,說道:
“丞相大人,如果我給你一次生的機會,而且不受刺殺案的影響,讓你官復(fù)原職,依然能高高地屹立于朝堂之上,你會如何?”
張顯的口氣不可謂不大,如果放在別的官員說這樣的話,丞相魏晉就算死都不會相信。
可張顯不同,以大帝的脾氣,除非張顯從中斡旋,否則大帝絕不會饒恕他們。
因此,張顯說出這樣的話,魏晉的心狠狠地抽搐了一下,猛地睜開雙眼,生的希望重又在他的雙眼中升起:
“靈犀才子,你說的話當(dāng)真?”
“我想聽實話。”張顯說道。
“好,只要我知道的我全說。”丞相馬上起身,請張顯坐。
張顯也不客氣,同樣做了一個請的手勢后,當(dāng)先坐了下來:“我想知道刺殺案的詳情。”
丞相魏晉聽罷,雙眼瞬間暗淡了下來,他無力地坐了下去:“看來,案情應(yīng)該沒有任何進展,而你說過的話,怕也實現(xiàn)不了了。”
對于丞相的絕望,張顯無動于衷,他的目光一直注視著丞相。
以張顯現(xiàn)下的身份地位以及在朝堂上的影響,他根本沒資格與在朝堂上樹大根深,經(jīng)營了兩代朝堂的丞相對視。
如果放在已往,張顯這樣做的結(jié)果只能招致丞相一黨瘋狂的報復(fù),怕是連命都別想保住。
可如今張顯卻成了丞相的救命稻草,丞相雖然無比絕望,可他還是在張顯的目光下,恥辱地低下了頭,無力地說道:
“張顯,我拿不出任何證據(jù)證明這次刺殺案與我和大殿下沒有關(guān)系,可事實上,的確和我們沒有任何關(guān)系。
我說這些,恐怕連我自己都說服不了自己,更難以說服陛下和你,畢竟連那封給你的信上的字,連我都看不出不是我寫的,而丞相的印信更是真的。
可我真的沒有做過,雖然之前我的確不止一次想殺了你,可這次絕對與我沒有任何關(guān)系。
這兩天,我在獄里仔細地想過了,可越想我就越感到害怕,是誰能有這樣的大手筆動用了我和大皇子的底牌,公然制造了這場刺殺案來陷害我們呢?
結(jié)果我沒理出任何的頭緒,說句大不敬的話,就算大帝這樣的高手想設(shè)計我和大殿下,也不可能做到這樣的天衣無縫。
老夫立于朝堂兩代,處于政治斗爭的旋渦之中,還從沒遇到過這樣可怕的對手,而且還不知道對手到底是誰。”
丞相仿佛用盡了全身的力氣才說出了這樣的話,而他的話并非是要向張顯證明這件事情不是他們做的,而是在承認自己徹底的失敗,張顯能感覺到丞相內(nèi)心的痛苦。
“你認為可能是二皇子和太尉所為嗎?”張顯問道。
丞相聽罷連連搖頭:“秦牧可以成為我的對手,也絕非等閑之輩,可我不認為他有這樣的能力。
至于二殿下……,他的心機的確非常人可比,可如果背后沒有秦牧的支持,同樣不可能與我形成對抗,他們的可能性不大。
所以,我中招后,連幕后黑手是誰都猜不出來,這才是讓我感覺到恐懼的地方。”
聽了丞相的話后,張顯的心中一動,開口問道:
“你的意思是說,太尉的能力在二皇子之上?”
“這是自然,兩位殿下是親兄弟,都是我的皇外孫,對他們我還是有所了解的。
雖然二殿下在心機上勝過大殿下,可在行事作風(fēng)上卻畏首畏尾,沒有大殿下的果決,我不認為失去了秦牧的他能有所作為。”
張顯聽罷,毫不掩飾地長嘆一聲說道:
“丞相,看來這次你敗的不冤。對二殿下,雖然我了解的不多,可站在局外人的角度我敢肯定,現(xiàn)在兩位殿下的奪嫡戰(zhàn)中,大殿下這方是以你為主導(dǎo)。
可在二殿下那方,恐怕太尉都要聽二殿下的。當(dāng)然,我說這樣的話,絕不是想證明這次刺殺事件就是二殿下所為。
好了,說正事,還是之前的話,如果我讓你和大殿下無罪開釋,你們待如何?”
“如果你能辦得到,無論大殿下將來能否在爭奪儲位上勝出,無論你是否站在我們的陣營中,我們都會全力推你上位,達到政治生涯的最高峰。
即使將來大殿下爭嫡失敗,我們也保證不會連累你,從此我們對你是友非敵,我可以立誓。”
丞相的政治敏銳性是何等的逆天?無論張顯能否救下他們,他都要給出張顯想要的結(jié)果,只有這樣,他們才會獲得一絲生機。
因此,丞相沒有任何猶豫,咬破中指抹在嘴唇上,正式向張顯歃血盟誓,讓張顯在朝堂上把根扎得更加堅實。
看著丞相歃血后,張顯這才宣旨,因刺殺案證據(jù)不足,丞相無罪釋放,官復(fù)原職。
聽到圣旨后,丞相當(dāng)時都傻了:“證據(jù)不足?無罪釋放?官復(fù)原職?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畢竟丞相太了解大帝了,大帝的性子就是寧可他負天下人,也絕不能讓天下人負了他;寧可錯殺也不放過。
發(fā)生了這么大的事,而且還涉及到了后宮安全問題,甚至有證據(jù)證明此次案件涉及到了弒君,大帝怎么可能放過他們呢?
“丞相,你對我的歃血是值得的,因為是我救了你們,我阻止了陛下重新培養(yǎng)一名新皇子的決定,勸陛下依然讓你和大皇子來制衡二皇子。”
……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