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還有整個士林,甚至包括宗室還有將門,都在盼著侄兒能收回成命。”
趙桓道:“一旦侄兒收回成命,就等于侄兒向他們低頭認錯。有了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直到再一次回到仁宗皇帝時的局面。”
“仁宗皇帝也沒什么不好啊?”
孟太后道:“天下誰不知道仁宗皇帝是個好皇帝?難道官家覺得仁宗皇帝不是個好皇帝?”
“寬仁少斷,庶無定志,這樣兒的皇帝對于官員來說絕對是個好皇帝。”
趙桓一邊輕輕的給孟太后捶著肩膀,一邊說道:“可是啊,他忘了他是握秉乾坤,言出法隨,興亡繼絕的皇帝!
寬以待人,善于納諫,這固然是優點,可是任憑遼國敲詐,坐視西夏建國,還有儂智高之亂,單只這三件事……”
后面的話,趙桓沒有直接說出來。
孟太后卻笑了起來,伸手拍了拍趙桓的手之后笑著說道:“你啊你,好好的仁宗皇帝你也編排!不過,也是你說的這么回事兒,要是這大宋歷代官家都像你一般殺伐果斷,那也沒什么遼國金國了。
可是這話又說回來了,這世上又哪兒官家這么教訓人的?常言說殺敵一千自損上說毛子徒手打斷狗熊三顆牙之類的段子聽聽就好,中國人之所以沒人干這種二彪子的事兒,是因為中國人干的事情更過分!
這么說吧,當年那些人,只要給他們陸軍的武器裝備和空中支援,讓這些人去解放臺灣是綽綽有余的。甚至在只討論地面戰斗的情況下,這些人能順道把漂亮國也給解放……
大宋民間的武德也沒差到哪兒去。
在大宋的小朝廷制度下,在民不舉官不究的習俗下,大規模小規模的械斗從來就沒少過,更別說此起彼伏的殺官造反受招安了。
再加上大宋不禁結社,什么弓社甲社馬社之類的都能合法存在,連步人甲這種東西都能合法擁有!真把老百姓逼急眼了,這些人只要裝備起來就能跟大宋的禁軍對著干!
武德不振?
武德不振的是趙家慫蛋皇帝和朝堂上的懶蛋大臣,民間的武德可是豐沛的很!
可是對于朝堂上的那些官員,還有士林中的那些儒生們來說,無論是對刀劍嚴加管制,還是徹底開放對于弓弩的管制,讓大宋民間的武德再豐沛上三分,都是為了搞出亂子而提出來的建議,為的就是等搞出亂子之后把屎盆子扣到趙桓的頭上,好以此來倒逼趙桓認錯,乃至于下發罪己詔——
罪己詔這個東西不是不能發,但是要看怎么發。
正面例子有老劉家的劉野豬。劉野豬夠折騰吧?折騰了一輩子的劉野豬老了之后發個罪己詔,大漢的百姓是不是就原諒他了?
反而例子有老朱家的朱由檢。在趙桓印象里面,歷朝歷代里面好像就正史上的崇禎那個倒霉蛋發的罪己詔比較多,然后他就涼了。
因為罪己詔這個東西代表著皇帝承認自己的錯誤,發一次代表你知錯就改,發多了就只能證明你不是明君,民心慢慢的也就散了。
大宋朝堂上的官員和士林的讀書人正面剛不過趙桓,自然就只能通過這種辦法來給趙桓找麻煩,一點點兒的削弱趙桓在民間的聲望,然后讓一切再回到從前。
之前的宋真宗,宋仁宗,宋神宗,宋哲宗乃至于宋徽宗,基本上都是栽到類似的手法上了。
可惜的是,趙桓是個穿越者……
“除了想要讓侄兒服軟之外,他們最主要的目標還是社學。”
PS:今天拿《我的意呆利》祭天:你不讓我投降?那我就打到你同意我投降!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