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一名探馬大步流星的來到袁紹等人面前“盟主!曹大人命小的送來密信一封!”伸手放入懷中,頓時袁紹身后一名武將將手中長槍緊握,若是那名探馬稍有一些異動必定會面臨此人的雷霆一擊。
一封信箋緩緩的出現在眾人視線當中,袁紹身邊的另一名武將將信箋接過遞與袁紹,袁紹一目十行只聽“啪嗒”一聲信箋重重的掉落在地。
“盟主難道虎牢關那里出了什么意外不成,若是這樣某家這就前去支援!”孫堅越眾而出朗聲說道。
“什么意外?哈哈!哈哈!都他媽的見鬼去吧!”袁紹失去以往的從容大聲咒罵道。
“盟主這是為何?”一旁的韓馥忐忑的看向袁紹“還是你們自己看吧!”袁紹將腳下的信箋撿起遞與眾人。
原來信中所寫“曹操等人次日清晨再次進攻虎牢關時,關中早已經人去樓空不見任何一個人影,只剩下一座空關橫于眾人面前!”
“這...”眾人一時間一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如何是好“媽的誰能想到董卓老兒,有呂布這等絕世武將的情況下,竟然會弄出棄虎牢關這樣讓人費解的事情!”袁紹低聲咒罵
“盟主我等是否攻打汜水關?”韓馥環視眾人一眼再次向袁紹詢問。
“進攻汜水關這還有什么用,既然虎牢關已經攻下,進入東都洛陽已經是勢在必行了,我等為何還要在此處做過多的停留呢,還是早早的與曹操等人會合的好!”袁紹凝視眾人一句一頓的說道。
“盟主大人真是有先見之明,我等自是不如!”諸侯聞言紛紛拍起馬屁。
就在這時卻不成想又有一探馬來報,汜水關守將將汜水關獻出,眾人聞言頓時一個個為之愕然,不過很快便派出孫堅帶領屬下前往,眾人見并無異狀紛紛駐扎在汜水關中。
孫堅進入汜水關不久便帶領屬下飛奔洛陽,遙望火焰沖天,黑煙鋪地二三百里,并無雞犬人煙連忙下令救火。
虎牢關八路諸侯來到袁紹大營,望著一個個撒懶的諸侯。曹操微微皺眉“今董賊西去,正可乘勢追襲本初按兵不動為何?”
袁紹一臉虛偽的笑容望著臉色難看的曹操“諸兵疲困進恐無益。”“董賊焚燒宮室,劫遷天子,海內震動,不知所歸:此天亡之時也,一戰而天下定矣!”曹操勃然大怒道“豎子不足與謀!”遂自引兵萬余,領夏侯、夏侯淵、曹仁、曹洪、李典星夜來趕董卓。
董卓行至滎陽地方太守徐榮出城迎接。李儒捏著胡須瞇著小眼睛“丞相新棄洛陽防有追兵。可叫徐榮伏軍滎陽城外山塢之旁,若有兵追來,可竟放過;待我這里殺敗,然后截住掩殺。令后來者不敢復追。”董卓聞言從之,又令呂布引精兵遏后。
呂布正在行軍間,曹操率軍趕上。呂布大笑道“不出李儒所料!”將軍馬擺開
曹操出列朗聲道“逆賊!劫遷天子,流徙百姓,將欲何往?”呂布聞言怒罵道“背主懦夫何得妄言!”
夏侯挺槍躍馬直取呂布。戰不數合,李引一軍從左邊殺來,曹操急令夏侯淵迎敵。
右邊喊聲又起郭汜引軍殺到,曹操急令曹仁迎敵。三路軍馬勢不可當。
夏侯抵敵呂布不住飛馬回陣。呂布引西涼軍掩殺曹操軍大敗,回望滎陽而走。
走至一荒山腳下,時約二更月明如晝。方才聚
集殘兵,正欲埋鍋造飯,只聽得四圍喊聲徐榮伏兵盡出。
曹操慌忙策馬奪路奔逃,正遇徐榮轉身便走。榮搭上箭射中曹操肩膊“啊!”一聲慘叫曹操帶箭逃命踅過山坡。
兩個軍士伏于草中見曹操策馬而來,二槍齊發曹操馬中槍而倒,翻身落馬被二卒擒住。就在這時一將飛馬而來,揮刀砍死兩個步軍下馬救起曹操。
狼狽不堪的曹操看乃曹洪“某家恐怕不行了,賢弟速速離去”
曹洪聞言雙目赤紅“主公速上馬!洪愿步行。”曹操聞言嘆息“賊兵趕上,你將怎么辦?”曹洪一臉堅定的神色“天下可無洪,不可無公。”
曹操道“吾若再生,汝之力也。”翻身上馬,洪脫去衣甲拖刀跟馬而走。
行走大約快到四更天時,只見前面一條大河阻住去路,后面喊聲漸近。曹操一臉驚慌道“命已至此,不得復活矣!”洪急扶操下馬脫去袍鎧,背負曹操渡水。才過彼岸追兵已到,隔水放箭,曹操淌水而走。
天明又走三十余里剛欲歇息。忽然喊聲起處一彪人馬趕來,卻是徐榮從上流渡河追來。
曹操頓時失去了分寸,就在這時只見夏侯、夏侯淵引數十騎飛至大喝“徐榮休傷吾主!”徐榮便奔夏侯,挺槍來迎。
交馬數合,刺徐榮于馬下殺散余兵。隨后曹仁、李典各引兵尋到見了曹操,憂喜交集聚集殘兵五百余人同回河內。
董卓帶兵到了長安。卻說眾諸侯分屯洛陽。孫堅救滅宮中余火屯兵城內,設帳于建章殿基上,下令軍士掃除宮殿瓦礫。
但凡董卓所掘陵寢盡皆掩閉,于太廟基上,搭建殿屋三間,請眾諸侯立列圣神位宰太牢祀。祭祀完畢眾人散去。
孫堅回到寨中,是夜星月交輝乃按劍露坐仰觀天文。見紫微垣中白氣漫漫嘆氣道“帝星不明,賊臣亂國,萬民涂炭,京城一空!”一雙虎目不住落淚
一旁的將士指著南方道“殿南有五色毫光起于井中”孫堅聞言喚軍士點起火把下井打撈。撈起一婦人尸首,雖然日久,其尸不爛宮樣裝束,項下帶一錦囊。取開看時內有朱紅小匣用金鎖鎖著。打開乃一玉璽方圓四寸,上鐫五龍交紐;傍缺一角,以黃金鑲之;上有篆文八字云“受命于天,既壽永昌。”
孫堅得玉璽問程普,程普道“此傳國璽也。此玉是昔日卞和于荊山之下,見鳳凰棲于石上,載而進之楚文王。解之果得玉。秦二十六年,令良工琢為璽,李斯篆此八字于其上。二十八年,始皇巡狩至洞庭湖。風浪大作,舟將覆,急投玉璽于湖而止。至三十六年,始皇巡狩至華陰,有人持璽遮道,與從者曰‘持此還祖龍。’言訖不見,此璽復歸于秦。明年,始皇崩。后來子嬰將玉璽獻與漢高祖。后至王莽篡逆,孝元皇太后將璽打王尋、蘇獻,崩其一角,以金鑲之。光武得此寶于宜陽,傳位至今。近聞十常侍作亂,劫少帝出北邙,回宮失此寶。今天授主公必有登九五之分。此處不可久留宜速回吳郡別圖大事。”
孫堅聞言道“汝言正合吾意,明日便當托疾辭歸。”商議已定密諭軍士勿得泄漏。
誰想數中一軍是袁紹鄉人,欲假此為進身之計連夜偷出營寨來報袁紹。紹與之賞賜暗留軍中。次日,孫堅來辭袁紹“堅抱小疾欲歸吳郡特來別公。”
袁紹一臉笑意道“本公知公疾乃害傳國璽耳。”孫堅失色“
此言何來?”
袁紹不緊不慢的說道“今興兵討賊為國除害。玉璽乃朝廷之寶公既獲得,當對眾留于盟主處,候誅了董卓復歸朝廷。今匿之而去意欲何為?”
孫堅道“玉璽何由在吾處?”袁紹聞言大怒道“建章殿井中之物何在?”孫堅朗聲道“吾本無之何強相逼?”袁紹亦是說道“公臺速速取出免得生禍。”
孫堅聞言伸出三根手指指天為誓“吾若果得此寶私自藏匿,異日不得善終死于刀箭之下!”
一旁的周琦聞言,嘴角不由的露出一抹笑意。
眾諸侯見狀紛紛勸解道“文臺如此說誓想必無之。”袁紹喚出那告密之人道“打撈之時有此人否?”孫堅大怒心說“原來是你這個王八蛋出賣老子!”拔所佩之劍要斬那軍士。
袁紹亦是拔劍道“你要斬這軍士,目中可成還有本公這個盟主?”袁紹背后諸將皆拔劍出鞘。
孫堅背后程普、黃蓋、韓當亦掣刀在手。
眾諸侯一齊勸住,孫堅隨即上馬拔寨離洛陽而去。周琦望著遠去的孫堅悄悄差人將一封密信送與孫堅。
袁紹望著奪路而走的孫堅頓時勃然大怒,遂寫書一封差心腹人連夜往徐州,送與徐州牧陶謙路上截住奪之。
次日人報曹操追董卓戰于滎陽大敗而回。袁紹領人接至寨中會眾置酒與操解悶。
酒席間操嘆息道“吾始興大義為國除賊。諸公既仗義而來,操之初意,欲煩本初引河內之眾,臨孟津、酸棗;諸將固守成皋,據敖倉,塞轅、太谷,制其險要;公路率南陽之軍,駐丹、析,入武關,以震三輔。皆深溝高壘,勿與戰,益為疑兵,示天下形勢。以順誅逆,可立定也。今遲疑不進,大失天下之望。操竊恥之!”
袁紹等人無言可對酒席散去,曹操見紹等各懷異心料不能成事,自引軍投揚州去了。公孫瓚見曹操遠行遂拔寨北行。
兗州太守劉岱見軍中糧食不多,向東郡太守喬瑁借糧。喬瑁亦是缺糧推辭不給,劉岱聞言大怒引軍突入瑁營殺死喬瑁盡降其眾。
袁紹見眾人各自分散,就領兵拔寨離洛陽投關東去了。
話說周琦在曹操離去之時,亦是帶領著人馬向著荊州趕去,路過一處灌木叢時劍眉微皺,身邊眾人察覺到主公的異狀紛紛向著灌木叢望去
“大膽毛賊還不速速現身,不然某家射箭了!”章邯朗聲說道
可是等候多時亦是沒有什么動靜,章邯見狀頓時冷哼一聲快若閃電般的射出三箭。
“篤!篤!篤!”灌木叢中傳來一聲悶哼,隨即傳來沙沙聲,一個渾身充滿泥土的家伙,一臉慌亂的跑了出來,手臂上赫然插著一支章邯方才射出的箭羽。
“你是什么人,為何會躲在灌木叢中意欲何為?”章邯望著那人如同炮臺般一連問了三個問題。
那人見章邯問話,眼中出現一抹慌亂閉口不答“哼!你到底說不說,若是在不回答某家的話語,某家立即將你射死!”章邯將長弓拉自滿月逼迫道
“不要!不要射箭!小的是司隸人,家住東都洛陽城中,奈何殘暴不仁的董卓強行搬遷,小的見識不妙先一步逃出來,躲在此處不敢離去!”一個清脆的聲音響起那人解釋道。
一旁的周琦望著那人眉頭微皺隨即嘴角揚起一抹笑意,策著墨麒麟緩緩的向著荊州趕去...待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