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報》進入京師也有一段時間了。只是很少走出大門的胡嫣在剛開始時并不知情,那個時候講究的是女人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只是一次巧合之中,她進入爹爹的書房幫著打掃的時候,無意中看到了一份《楊報》擺在桌面之上。
胡嫣的父親便是胡濙膝下的長子,名為胡長寧,時任錦衣衛(wèi)鎮(zhèn)撫使之職,官居正四品。
即然身為錦衣衛(wèi),那應(yīng)該的政、治覺悟和警惕性是必須的,像是《楊報》這樣的新鮮事物,那便不可能不去研究。所以,就帶了一份買來的《楊報》回了家中,可除了故事很是精彩,還有一些生活小常識外,實在看不出有什么反、動的思意思,這便隨意的將其放在了書桌之上,不想成為了女人眼中的“寶貝!
說到寶貝,自然是指里面精彩的故事了。這也是當時社會的悲哀,在女人只講究三從四德,只能讀《女誡》、《內(nèi)訓》、《女論語》等看之乏味,大同小異的書籍,早就膩味的緊了,如此突然間多出了一個射雕和小李飛刀。其中傻傻的郭靖、多情的李尋歡當下讓胡嫣是愛不釋手,感覺到似乎看到了另外一個世界一般,那全是新奇、好奇和驚奇。
很快,這一刊《楊報》就被讀完了,甚至都快可以倒背如流了。這一刻,胡嫣只是恨為什么只有這一期,而且這即不是第一期也不是最后一期。一個故事,當真是沒頭沒尾的,讓人心生不快。
這種不快,很快又轉(zhuǎn)換成為了焦急。就這樣急等了一下午,到了晚上父親辦了差事回府中,她就急急相求,表示想看更多的《楊報》。
胡長寧是胡家的長子,深得胡濙的喜愛和皇上的隆恩,這才進入到錦衣衛(wèi)這至關(guān)重要的部門任職。但別看他辦公的時候板著一張臉,給人一種生人勿近的感覺,實際上確是外冷內(nèi)熱,尤其是對于自己的這個小女兒,更是喜愛非常。
面對著胡嫣似類于無理般的“糾纏”,最終胡長寧還是敗下了陣來,答應(yīng)會把更多的《楊報》帶回家。
有了胡長寧的保證,胡嫣是幸福的,甚至父親還動用特權(quán)找來了第一刊的《楊報》,算是滿足了她的要求,故事也終于算是有頭了。只因《楊報》在京師發(fā)展的時間尚短,還沒有更新到大結(jié)局,她也只能在“煎熬”中等待著。
《楊報》并非是一天一刊,而是五日一報,用時不到半個時辰就可以看完整篇的《楊報》,接下來的四天多就是漫長的等待。這個時間里,胡嫣也動了心思,去研究著寫這個故事的人。
《楊報》中可是寫的非常清楚,射雕和小李飛刀系同一作者,正是楊晨東,那個楊家最小的六少爺。
對此人,胡嫣倒曾聽祖父說起過這個人,聽說十三歲就中了秀才,當時胡濙還在家中好生的羨慕了一番,說是楊榮后繼有人。胡嫣的記憶力不錯,只是聽了那么一嘴,也多少有些印像。
即然楊晨東就是作者,胡嫣不由就好奇這個人腦子到底是怎么長的,里面到底有些什么東西?怎么可以想出如此精彩的故事來呢?本著想有更多的了解,就去了祖父那里,想要套聽一些有些楊晨東的事情。
胡濙是什么人?說是人精一點也不過份,歷史中能夠在明宣宗時就任禮部尚書之職,一直經(jīng)歷了英宗、景帝、憲宗共四朝三十多年的尚書之位屹立而不倒,那豈是常人可以相比。
孫女胡嫣一出現(xiàn),只是幾句話就讓他感覺出了一絲別樣的味道。他同樣幾句話一探,就知道了《楊報》的事情,這才知道孫女為何要打聽那個楊家六少爺了。
這便是胡濙第一次聽到《楊報》的名字。只是一直并未在意,一個十五六歲的年輕人能寫出什么樣的好東西來?去值得他的注意呢?所以就算是孫女推薦了好幾次,他也沒有去看過一次。
今日朝會,以《楊報》而起,又以《楊報》結(jié)束。楊晨東更是以十六歲的年紀成為了建寧府知事,雖然是一個小的不能在小的九品官,但這是官身無疑,且還不是靠著家族蒙蔭所得,這也自然讓胡濙起了興趣,想要看看這《楊報》上到底寫了什么東西。
尤其是胡濙敏銳的察覺到似乎王振對這個楊家六少爺?shù)挠∠癫诲e,這才是最讓他感覺到不可思議的事情。
王振與三楊的一些過節(jié),那朝中大臣誰不知曉。往常一旦涉及到了三楊之事,那不管是誰,都會被王振給踩上一腳。偏偏做為楊榮的兒子,最嫡系的家人確是無事?難道說是王振改變了策略嗎?還是說根子出現(xiàn)在楊晨東的身上?
胡濙仔細的考慮了前因后果,發(fā)現(xiàn)應(yīng)該是后者。因為就在前幾日還有一個與三楊當年有舊的官員被東石拿下下了詔獄。如果是王振有此心的話,不應(yīng)該轉(zhuǎn)變的如此之快。
倘若真是如此的話,那這個楊晨東就有些意思了。明明是楊榮的兒子,確能得到王振的支持,這是怎么做到的?
當然,胡濙不會相信事情的首尾都是楊晨東自己做的,估計是應(yīng)該有什么高人才是。那這個人是誰?倒還真是引起了他的好奇。叫管家找來《楊報》就是想看看從中是不是可以尋找到端倪之處。
再說小姐的房間里,胡嫣知道丫環(huán)小青沒有開玩笑之后,頓時就變得高興了起來。“太好了,祖父也要看《楊報》嗎?那馬上就給他送去!
胡嫣之所以如此的高興,當然是有原因的。她可是讓小青出去打聽過,《楊報》是先出現(xiàn)在楊榮的老家建寧府,楊晨東正在那里,是后傳到京師的。還聽說,射雕和小李飛刀早就先一步于建寧登出,好像都完稿了,甚至好像還出了全本書。
為了這件事情,胡濙不止一次的求過父親胡長寧,讓他派人去建寧府,把完稿的兩本書買回來兩本。只是父親確是死活不肯,在他看來,反正京師也有《楊報》,五天一次,慢慢看就是。且這終是雜書,女孩子家還是要心思沉穩(wěn)一些才是,不要總想著聽什么新奇的故事。
事后,胡嫣可是生氣了好幾天呢?墒撬溃赣H能讓她看每五天一期的《楊報》就已經(jīng)是格外開恩了,也實在不敢過于相求。可是現(xiàn)在,祖父要看《楊報》,這就等于來了機會,只要抓住了,那就可能會提前的看到兩書的全本,那實在是太好了。
接下來的胡嫣,這便拿出了好幾份保存完好的《楊報》,喜匆匆的出了后院,直向著祖父的書房而出。
沒一會,書房中就傳出了胡嫣撒嬌的聲音,“祖父,這兩個故事都特別的好看。像是這本射雕,講的就是我們漢人與蒙元做斗爭的事情,表現(xiàn)的是一種民族氣節(jié)呢,但就是不知道后面的結(jié)局怎么樣了!
眨巴著一雙美麗的大眼睛,忽閃忽閃的,胡嫣一幅挺委屈的樣子。
輕輕搖了搖頭,以胡濙的眼光如何看不出孫女是在欲擒故縱,是想借機求自己去弄射雕和小李飛刀的全本呢。他可是早就聽說了,全本曾在建寧出現(xiàn)過,雖然數(shù)量不多,但也不能算是太少。至少對于胡濙這樣侵淫了官場幾十年的人來說,想弄到還是可以找到門路的。
但胡濙還是沒有一口答應(yīng)下來的意思,他想先看看這《楊報》到底怎么樣再說。
就這樣,有孫女在旁不時的哀聲嘆氣,胡濙只當是在看玩笑一般,座在太師椅上慢慢的細讀著《楊報》,但真正心中在想著什么怕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這一幕不僅僅只是好生在胡府之中。今天早朝過后,不知道多少的重臣還有京官都開始四處去尋找《楊報》,只是用心了解的同時,到底在打著什么樣的主意誰也無法知曉。
別人或許還在旁觀,甚至還有思考著今天早朝上發(fā)生這一幕的深意。但一個人確沒有時間去想這些,更不知道京師朝堂上發(fā)生的這些事情,他正在給虎芒上著現(xiàn)階斷的最后一課。
“總之,情報部門就是千里眼,就是順風耳,可以提前一步知道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就可以多出更多處理問題的時間,往往就可以起到翻盤的作用了。”說完這句話的楊晨東用力的拍了一下虎芒的肩膀,眼中含著期望與希望。
成立安全局,這是楊晨東近期最為關(guān)注的事情。而情報則是其中重中之重的事情。
情報戰(zhàn)是指敵我雙方為最終達成軍事斗爭的勝利、保障已方的案例和利益而展開的以爭奪信息控制為中心的情報系統(tǒng)的對抗。取得情報優(yōu)勢,是軍事斗爭勝利的重要保證。
就像是明朝有東廠和錦衣衛(wèi)一樣,最為厲害的時候,皇上可以知道昨天晚上屬下的大臣們都在干些什么?是高興還是失落,高興時是不是喝了酒?失落時嘆了幾聲氣等等。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