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真的肚子餓了,陳正都忘了所謂的法寶一事。也是,在陳正眼中,一個民國的銅器,能值多少錢?別說銅器了,哪怕是銀器,都不值錢。唯獨值錢的是金條,也就是俗稱的小黃魚。咳咳,這黃金畢竟是硬通貨,本身價錢就不菲。再加上歷史底蘊的加成,拿來收藏的人還真不少。但問題是金子容易作假,所以真正民國保存下來的小黃魚并不多。
杜清和不知道法器的價格,畢竟他不知道有這個市場的。
但是,按照這“三清鈴”的逆天功效,能間接延年益壽的寶物,怎么估價都不為過。
最逆天的是,如果你身上具備靈氣,一搖晃這“三清鈴”,心存歹念的人都會覺得墮入地獄一般,那聲音是魔音灌耳,苦不堪言。額,只是這法器的限制太多,沒有靈氣的人根本用不了,而有靈氣的人,直接痛擊心存歹念的人就是了,何必用靈氣催動“三清鈴”呢?
所以說,這“三清鈴”最大的功效,還是被供奉在道觀里,吸收香火,然后時不時拿出來打醮做法事什么的。
今天杜清和破例給這么多人打響了“三清鈴”,也算是做了一點好事,最起碼吸收到了陳正給來的功德。而鬧市中的人,也好像有一點點功德涌給杜清和。這負面情緒雖然能擺脫一時,但人生在世,哪里能沒點煩心事?所以負面情緒還是會積累的,只是看個人的調解能力罷了。
但求一時了卻煩憂的陳正,現在是興致勃勃地找尋著榕城的美味。
“這里有豬腳飯,你要不要試一試?”陳正嘿嘿笑道,“吃了豬腳飯,真的能做豬腳的哦!”
“……”
杜清和無力吐槽,心道:“我本來就是豬腳好不好?”
好吧,杜清和覺得,在他的世界里,他確實是主角。因為只要他想,世界上沒有多少事難得住他的。被古籍砸中的人,就是這么有底氣。
“這豬腳飯是榕城的一大特色啊!”
陳正看了一眼價錢,差點沒跳起來:“等等,怎么漲價好幾倍了?!”
這時候,店老板披著圍裙,正在拿著菜刀斬豬腳,探頭說道:“你平時不吃豬肉啊,沒看到現在豬肉都四十塊錢一斤了嗎,豬肉漲價,這豬腳能便宜?”
陳正自知理虧,訕笑地說道:“怪不得……”掃了一眼店里稀稀疏疏的客人,陳正也是感慨,上一次他來榕城吃豬腳飯,可是不止這么些顧客的。不敢說爆滿,起碼來說店里已經坐了七七八八。
“杜老弟,你吃不吃?這豬腳飯還是不錯的,豬腳特別好吃……”
杜清和想了想,說道:“陳老哥,好像豬腳飯沒啥特別吧?”
陳正一愣,然后扭頭一看,對面有一家“尖米丸”,問道:“那個‘尖米丸’夠特別了吧?你聽說過嗎?”
杜清和搖了搖頭,甚至看字面意思都不知道是什么。
很多地方的美食都這樣的,你單單是看字面,甚至不知道這道美食是什么模樣的。
陳正帶著杜清和過了馬路,來到了對面的店里,一邊走一邊說:“潮汕地區呢,把平時煮飯吃的米叫做‘尖米’,這種‘尖米丸’是用當地優質稻米做成的圓形兩頭尖的小吃,因為像老鼠尾,‘尖米丸’又叫老鼠尾。其實做法說難不難,說簡單也不簡單。最關鍵還是湯底要好,不然做出來的‘尖米丸’就大失水準了。”
杜清和是廚師,當然知道湯底的重要性。
可以說,哪怕是同樣的粉絲也好,米粉也罷,甚至滇省的米線,以及眼前的尖米丸,放在不同的湯底之下,就是不一樣的小吃了。
大名鼎鼎的螺螄粉,里面的湯底是田螺湯。而過橋米線,湯底是濃雞湯。而粵省人吃的陳村粉,如果是湯粉,大部分是豬骨湯做湯底。要是換做北方的朋友,可能就算羊骨湯,或者是牛骨湯了。
但是你想啊,這桂省的米粉,要是放在豬骨湯里面煮,還能是螺螄粉嗎?
米線的湯底換成了羊骨湯,這還是過橋米線嗎?
所以說,湯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陳正見杜清和有興趣,叫了兩碗“尖米丸”,很快,老板就上菜了。
“杜老弟,你是做廚師的,嘗嘗看,是什么湯底?還有,這‘尖米丸’你覺得好不好吃?”
陳正帶著考較的語氣問道,倒是想看看杜清和出糗。
因為陳正知道,這“尖米丸”的輔料有很多,特別是海鮮多,比如有魷魚、墨魚脯、蝦仁等等,還滴入了魚露,撒了胡椒粉,倒是有點像豫省的胡辣湯。當然了,粵省人不像豫省人,這胡椒粉放得很講究,也就一點點調味而已,絕不會喧賓奪主搶占風頭。所以,吃起來海鮮味道會很重,而胡椒粉的味道,卻能蓋住原先湯底的味道。
但是,這根本難不倒杜清和。
哪怕這湯底一點豬骨頭都沒有,可杜清和還是一口喝出來了。因為這湯底的層次是不一樣的,海鮮的層次在上面,與湯底并不相融,倒像是點綴一樣。唯獨那胡椒粉很棘手,但是麻辣過后,杜清和嘗出來了,這是豬骨湯底,還是原味的那種。
很多人烹煮湯底,喜歡加調味料。
杜清和知道,這其實是大錯特錯的做法。因為加了調味料之后,這樣的湯底再去煮粉、煮面,都是會影響以后的口感、味道的。唯有用原味湯,才能襯托出食物本身有的味道。哪怕是后面再加調味料,也會更加鮮美。
“是豬骨湯吧。”杜清和笑道。
“果然是大廚啊,我第一次吃還以為是海鮮湯底……不過,你是怎么看出來的?”陳正很有興趣地問道。
杜清和無奈了:“廚房就在那里,我有鼻子,能聞得到……”
“……”
陳正覺得老大沒趣,他還以為杜清和能這么厲害,一嘗就知道是什么東西了。好吧,陳正把杜清和當成美食家了。事實上,美食家也不敢拍胸脯說,每一樣食物,他吃一口就知道是什么,這基本上不太可能的。
不過,杜清和覺得也還不錯了,小吃來說能打個七十分左右。畢竟是做工不夠講究,但勝在味道純正。尖米丸很彈脆,加上眾多輔料,確實是一大特色。
</br>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