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三國之最風流 22 甲兵四千向神都(中)

作者/趙子曰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荀貞掀開車簾,問里監(jiān)門:“我家家長怎么了?”

    里監(jiān)門說道:“荀君不知么?君家家長於去冬十二月時故了。”

    去年冬十二月,那時荀貞已經(jīng)在長沙接到了族中寄來的第一封信了,但信中卻沒有提及荀緄病故之事。荀貞心知,這定是族中不欲他為此傷神,更是怕他為此而奔喪歸家,危及自身。

    不意剛至里外,尚未入門,便先聞此噩耗!

    荀貞定了定心神,緊緊抓住車簾,問道:“文若呢?”

    “與他諸兄現(xiàn)皆在縣外廬墓。”

    荀貞是不自覺,里監(jiān)門、吳妦卻皆已聽出他的聲音都變了調(diào)。荀貞強自鎮(zhèn)定,艱難地咽了口唾液,拍打靠著駕馭位置的車廂內(nèi)壁,說道:“轉(zhuǎn)頭,去縣外墓地。”

    駕車的是一個義從,不知荀家的墓地在縣外何處。原中卿、左伯侯知道,原中卿上去接替這個義從趕車。荀貞顧不上和劉備等人多說,一疊聲地催促原中卿快點轉(zhuǎn)頭出城。

    眼看著荀貞的坐車突然調(diào)頭往回走,跟在他車后邊的劉備、程嘉、欒固、魏光等人俱皆奇怪,左伯侯過去告訴他們:“君侯家的家長去年冬十二月時病故了。”

    荀二龍之名,如程嘉、欒固、陳儀、劉備者亦嘗聽聞。

    聞得是荀緄病故,劉備諸人皆道:“我等當去拜祭。”

    卻被程嘉阻攔。程嘉說道:“君侯潛行歸家,不欲外人知,他獨去拜祭即可,我等萬毋跟從。”

    諸人聽了,覺得有理,因也就不再提跟荀貞一起去縣外拜祭之說,目送荀貞車駕遠去,他們自先入里中,由左伯侯領(lǐng)著先去荀貞家中。

    卻說荀貞急急命車,馳奔出縣,沿路急行,不多時,前面一處水抱林環(huán)之地,便是荀家的墓地所在了。漢之墓域設(shè)門,門外立闕,遠遠地即能看到。

    到了墓地外,荀貞吩咐車內(nèi)的吳妦不要出去,獨自扶著車門出到車下,入到墓域門中,只見一片墳丘、郁郁蒼柏中,搭建了幾個簡陋的茅屋,他只覺腳下一軟,險些跌倒。

    典韋和從車前跳下的原中卿忙扶住他,三人往茅屋處去。

    子遇父母之喪,服喪期間在墓旁搭建小屋居住,守護墳墓,名為“廬墓”,這幾個茅屋便是“廬”了,顯是由荀彧兄弟搭建而起的。他們現(xiàn)就在這幾個茅屋中居住。

    人未至廬前,廬中已有人先看到了荀貞。

    一個廬中出來一人,身穿斬衰,手拿苴杖,卻是荀衍,是荀緄的第三子。

    荀衍見是荀貞來到,愕然復驚,一邊疾步上迎,一邊連聲叫其它幾個廬中的兄弟們。

    荀諶、荀彧等紛紛出來。

    “貞之,你怎么回來了?”

    “……家長的墓呢?”

    “在這邊。”

    荀衍兄弟引著荀貞來到荀緄的墓前。

    荀緄去冬十二月方故,至今才有半年,比起周圍荀家祖輩的墳丘,其墳之丘不甚高,周圍栽種的柏樹也尚未茁壯,——漢人認為柏樹辟邪,故在墓域多植蒼柏。墓之兩側(cè)擺放了石獸數(shù)個,其前立了一碑,碑右寫著:漢故濟南相荀君碑。碑文所述,皆是荀緄生前事跡。

    荀貞看眼前這黃土一抔,憶荀緄生前的音容笑貌,思及自己本非“嫡脈出身”,而卻一向得荀緄淳淳看顧,雖有過隱隱的預感,然而卻實在是沒有想到,中平元年一別,再歸來時竟真的已人鬼殊途,便是上窮碧落下黃泉,亦不能再得一見了,悲從中來,頓時哀戚,伏地慟哭。

    他這一哭,荀衍兄弟也悲傷地跟著一塊兒哭起來。

    典韋、原中卿亦下拜伏地,陪同共哭。

    這一場痛哭,直小半個時辰方止。

    在典韋、原中卿的攙扶下,荀貞從地上起來,轉(zhuǎn)顧荀衍兄弟,見他幾人皆形銷骨立,不覺又是哀痛,抹去淚水,勸慰他們說道:“逝者已去,不能復返。諸兄、文若,節(jié)哀啊。”

    前漢之初,子服父母之喪的喪期沒有嚴格的規(guī)定,武帝尊儒,從武帝起至哀帝之世,漸行三年之喪,入到本朝,明令大臣、二千石、刺史、中官等行三年喪期,皇帝亦不例外,對於一般的官吏、士民,在法律上沒有規(guī)定要求,但亦不乏有遵孝道守三年喪者,如袁紹曾經(jīng)就是。

    荀氏乃是當世名族,世傳儒術(shù)、仁孝之家,袁紹的生父袁逢在世為司空時舉過荀爽為“有道”,荀爽當時雖沒有應,但袁逢也算是荀爽的“舉主”了,因在袁逢死時,荀爽為之守孝三年,對舉主尚是如此,況乎對父母?荀衍兄弟顯然是打算要長住茅廬,為荀緄守孝三年了。

    守孝期間,也即住在墓邊廬中的這三年期間,生活條件是很差的。

    首先,“居倚廬,不涂”,“倚廬”即“廬墓”之意,人子住的這個廬是用草木等物蓋成的,“不涂”,就是說外邊不涂泥,晴天尚好,一旦刮風下雨,廬內(nèi)可想而知,再若是到了冬天,四面漏風,如再遇到下雪,凍死人也不足奇;其次,“居倚廬,寢苫枕塊”,在廬中休寢時,睡在草席上,以土塊為枕,這日子是很不好過的;再次,廬墓期間有嚴格戒律,一是不能離開墓所,二是食粥,不飲酒食肉、不食鹽菜,三是不近婦人、不聘妻,四是不作樂、不訪友。

    這種苦行僧似的日子,三年守孝下來,再健壯的人也吃不消。

    這才幾個月過去,荀彧兄弟便都已是皆形銷骨立、骨瘦如柴了,——這其中固有他們哀傷之故,生活條件太差卻也是一個顯而易見的原因。

    因是之故,荀貞勸他們“節(jié)哀”。

    原中卿去鄰近的鄉(xiāng)里中買來了些酒,奉給荀貞。

    荀貞灑酒於地,露祭荀緄。

    祭畢,荀衍諸人請荀貞入廬。

    分賓主坐定。

    荀衍兄弟中,荀彧與荀貞最為友善,乃啟齒問道:“阿兄,你何時歸來的?”

    荀貞目注荀彧,見他除了削瘦許多、精神不好之外,別的倒無太大變化,答道:“我剛到潁陰,在里監(jiān)門處聞得家長故去,遂驅(qū)車來此。”

    荀衍嘆道:“貞之,你罪名未脫,卻怎在此時歸家?萬一被人知曉?……就是怕你回來,所以即使當吾父故去時,族中也沒有告訴你!你卻怎么?唉,卻怎么還是回來了?”

    “兄長勿憂,我此次歸來,潛行悄伏,并無外人知道。”

    “話雖如此說,可沒有不走風的墻。”

    荀衍責備了荀貞幾句。

    荀貞與荀衍兄弟多年未見,此時相見,自有許多話說。

    說完了各自這些年的經(jīng)歷,敘完了久別重逢的喜悅,荀彧了解荀貞,知他此時歸家必是有所求圖,因兜回話題,說道:“兄此次歸家必有緣故,不知是為何事?”

    在座的都是自家族人,荀貞沒必要隱瞞,見荀彧既然問起,便答道:“京都政亂,諸兄、文若可曾聞知?”

    荀彧兄弟這半年來雖長住茅廬,未曾遠離,可族中時常有人來看望他們,因此對洛陽的政亂卻皆知曉。荀彧說道:“略有所知,只是……,兄此次歸家與京都政亂有何關(guān)系?”

    荀貞斟酌了下措辭,說道:“我在趙國、魏郡時,與汝南袁本初常有書信來往。袁本初久有誅宦之志,今他以大將軍之舉薦而得居司隸,手握雄權(quán),以我度之,誅宦之事必將發(fā)也。”

    荀衍兄弟俱是聰明人,聞弦歌而知雅意,頓時明白了荀貞的意思。

    荀諶撫須說道:“貞之的意思是說,袁本初會奏請朝中,赦汝之罪?”

    荀貞不能直接告訴他們袁紹、何進將會召“四方豪杰”統(tǒng)兵入京,因為這件事還沒有發(fā)生,所以只能告訴他們這么多,聽了荀諶的猜測,順水推舟,說道:“正是。”

    荀彧幾人低頭思量,奈何他們幾人雖皆為智士,卻因遠離朝堂,對洛陽時局并不十分清楚,因也琢磨不出“袁紹奏請赦免荀貞之罪”的可能性會有多大,但荀貞今時不比往日,往日在潁陰時的荀貞最多只是個郡兵曹掾,現(xiàn)今的荀貞卻是在外仕宦多年,已貴至故二千石、故潁陰侯了,想來他的眼光見識只能比荀諶幾人強,不會比他們差,所以也就相信了荀貞的推測。

    荀衍喜道:“汝南袁氏與我家祖、父有故交,貞之今與袁本初結(jié)交,也算是世交了,……若真能賴袁本初之力而得赦汝罪,最好不過!”

    荀緄這一代時,荀氏族中出為二千石者甚眾,因了黨錮,到得荀貞這一代,現(xiàn)而今出為二千石、或者說曾經(jīng)任過二千石的卻只有荀貞一人,——事實上不止荀貞這一代,近年來荀氏仕宦州郡的雖然頗有,可能貴為二千石、拜為縣侯的,也是只有荀貞一人。

    荀貞現(xiàn)今名聲既已高遠,若能再得赦起家,重入仕途,對荀氏一門自是大有益處。

    荀彧見來拜祭荀緄的只有荀貞,問道:“公達沒有與兄同歸么?”

    “公達被我遣去洛陽,於月前因大將軍之舉薦而被朝中拜為黃門侍郎,……他沒給家里寫信么?”

    荀攸還真是沒有給族中寫信,他去到洛陽后,全副心神都放在了探看洛陽局勢、給荀貞飛書傳信上,卻是一直忘了給族中寫封信。

    聽到荀攸出仕朝中,荀彧兄弟并無喜色,反倒面面相覷。

    看到他們幾兄弟的表情,荀貞方才醒悟,荀攸的曾祖是荀彧兄弟祖父荀淑的同產(chǎn)兄,也即荀攸與荀彧兄弟的血緣關(guān)系還是很近的,未出五服,荀彧兄弟是荀攸的再從父,荀彧兄弟的父親荀緄去世,荀攸理當奔喪,而不應在京都為吏。

    荀貞馬上說道:“我立刻寫信給公達,叫他歸來。”

    京都大亂在即,也不知袁紹何時就會殺入宮中,荀攸身為黃門侍郎,職在侍從天子左右,如被誤傷可不得了,即便不被袁紹等誤傷,若是被張讓、趙忠等挾持,更是不妙。荀貞在回潁陰的路上就考慮過這個問題,打算叫荀攸近期歸鄉(xiāng),現(xiàn)在正好以荀緄病故為借口來用了。

    在廬中與荀彧兄弟說了半天話,眼看天色將晚,再晚就進不了城了,荀貞遂與荀彧諸人暫別。

    登車去縣,荀貞在車中探出頭,向后回望,遙見墓域內(nèi)的綠綠蒼柏間升起裊裊炊煙,卻是荀彧兄弟在生炊燒飯了。

    行路前行,暮色中,潁陰在望。

    到得潁陰縣門,典韋馳至車邊相告:“君侯,小荀君與君卿諸人在城外迎候。”

    荀貞撩簾外看,見三四人立在城下,一個是荀成,一個是許仲,一個是辛璦,一個是戲志才。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wǎng)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金霍洛旗| 新干县| 黔东| 阳原县| 乐昌市| 马尔康县| 朝阳区| 垫江县| 长白| 襄汾县| 泰宁县| 昌平区| 科技| 玉树县| 罗甸县| 资源县| 泸州市| 普安县| 谢通门县| 巴塘县| 宁阳县| 漳州市| 吴桥县| 石阡县| 光泽县| 浮山县| 抚远县| 黄平县| 霞浦县| 荃湾区| 临桂县| 杭锦旗| 河北省| 民权县| 通海县| 肥乡县| 嵊泗县| 万山特区| 额尔古纳市| 绵竹市| 赫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