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三國之最風流 54 私憤何及國事重 兄弟鬩墻兩不和

作者/趙子曰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孫堅是很有大局觀的。

    雖然他早前在借道南陽來潁川與荀貞會師時,拒絕了袁術(shù)的招攬,可在判斷出胡軫部的攻擊方向可能將會是魯陽后,卻主動就提出了“與袁公路通消息,預備與之聯(lián)兵擊敵”。

    對他這一點,荀貞很欣賞。

    所謂“唇亡齒寒”,荀貞盡管看不大起袁術(shù)這個人,可卻也是和孫堅一樣的想法,如果胡軫部真是要進擊魯陽的話,他肯定是會遣兵過去相助的。

    只是,就如陰修所說的“未免牽強”,只憑“董卓增援給胡軫的兵卒多為步卒,其用意似是為增強伊闕諸關(guān)的防御”這一點就斷定胡軫部是要南擊魯陽,確實有點不太穩(wěn)當,——就算是有九成把握,可兵者兇事也,卻也不能就此便下絕對的判斷,萬一判斷有誤?

    荀貞想了下“判斷有誤”的后果,心道:“如是萬一判斷有誤,……只要不出擊轘轅關(guān),按文臺說的‘與袁公路通消息,預備聯(lián)兵擊敵’,對我潁川卻倒也無礙。”

    &nbs。 p;只要不進擊轘轅關(guān),只是“備戰(zhàn)”的話,確是不管胡軫部欲擊何處,對潁川都無妨礙。

    荀貞因道:“卿言甚是,便依卿言。”

    荀貞嘴上說話,心中想道:“胡軫部五千兵馬南下,行跡難掩,袁公路想來也應早知,卻是不必再專程遣人過去告之,只需派人過去商議聯(lián)兵事即可了。”

    “遣人去魯陽告之軍情”和“遣人去魯陽商議聯(lián)兵擊敵事”是不同的。

    如是前者,可隨便派遣一人,但得快馬趕去;如是后者,胡軫部南下的兵馬尚在新城一帶,距離魯陽、潁川都還各有一段距離,卻是不需太過著急,但得挑一個合適人選。

    荀貞沉吟稍頃,問孫堅:“文臺,你覺得遣誰去見袁公路最為合適?”

    “如說最合適,自是志才、公達,然今胡軫兵將臨,他二人不宜遠行,……貞之,我聽說前些時有幾個南陽人投到了你的帳下?”

    “不錯。”

    “那便從中選上一人,遣派過去就是。”

    戲志才、荀攸不能去,其實還有一個合適的人選,那就是程嘉。

    只是程嘉身量太短,容貌太丑,孫堅、荀貞皆知袁術(shù)的脾性,那是個貴公子,向來眼高過頂,必是會以貌取人,蔑視程嘉,就算程嘉“忍辱負重”,聯(lián)兵擊敵事最終仍能談成,卻也肯定會受一肚子氣,主辱臣固應死,可明知臣會受辱仍遣派之,卻也非明主當為,故不能遣他去。

    戲志才、荀攸、程嘉都不能去,退而求其次,就只能在荀貞部中的南陽人中挑揀人選了。

    於是,此事就這么定下。

    荀貞決定遣文直去魯陽見袁術(shù),商議聯(lián)兵事。

    荀貞交代文直:今胡軫部南下,我與文臺雖然暫斷定他是欲攻魯陽,可也不能完全排除他來攻我潁川之可能,你到了魯陽后,可與袁將軍相約,如是胡軫部擊魯陽,我與文臺則出兵助之,如是胡軫部擊我潁川,則請袁將軍亦出兵,由后擊之,與我合力,共破此敵。

    文直應諾。

    送走了文直,荀貞和孫堅各傳令軍中,命各部厲兵備戰(zhàn)。

    數(shù)日后,去河內(nèi)一帶探察的斥候歸來,回稟荀貞、孫堅:“河南平陰一帶現(xiàn)有大股董軍活動。”

    “河南”說的不是河南尹,而是黃河南岸。平陰,是黃河南岸的一個縣,與河內(nèi)隔河相望。

    荀貞對孫堅說道:“先是董卓多遣步卒,增援胡軫,加強伊闕諸關(guān)防御;今又得報,平陰有大股董軍出現(xiàn)。……文臺,綜合這兩方面情報,董卓此次欲擊者,確應是二袁將軍無疑了。”

    孫堅說道:“今晨得報,新城一帶的胡軫部在停駐了幾天后,又有繼續(xù)南下之意,……莫不是大鴻臚韓公已被袁術(shù)所拒,故而胡軫部將攻魯陽了?……貞之,文直回來了么?”

    “還沒有。”

    董卓這次遣出三路招降使者,胡毋班等去了河內(nèi),陰修來了潁川,往去魯陽的則是韓融。

    較之陽翟,魯陽距洛陽稍微路遠,韓融和陰修是同日出的洛陽,他到魯陽的時間應會比陰修到陽翟的時間晚一點,也就是說,韓融可能是剛到魯陽不久,而胡軫部先前在新城一地屯駐了好幾天沒有動靜,今晨的軍報,說這五千董軍兵馬又有了南下之意,結(jié)合這兩方面的情況推斷,的確是很有可能袁術(shù)拒絕了韓融的招降,因而胡軫部的那五千兵馬乃又準備繼續(xù)南下。

    “掐算路程,文公也該回來了。”

    說曹操,曹操到,就在當天下午,文直回來了。

    荀貞把孫堅請了來,共召文直來見,問道:“可與袁將軍約好了?”

    文直說道:“本該早日回來,只是我晝夜兼馳,到了魯陽后,求謁袁將軍卻不得見,在城里等了兩天,才總算得以見到袁將軍。”

    “等了兩天?”

    “是啊。”

    “可曾請人通傳,說是為軍事而來?”

    “不但請人通傳了,而且在當天未得見袁將軍后,我還賄賂了那通傳之人,請他再次傳報。”

    “結(jié)果還是等了兩天?”

    “正是。”

    荀貞看了孫堅一眼,孫堅面色已變。

    孫堅拍案怒道:“胡軫部欲攻的十有**是他魯陽,貞之,你我主動與他相約互助,最得利的也正是他魯陽,他卻這般拿大,實在可恨可惱!”

    荀貞倒是沉得住氣,接著問文直:“等了兩天,見到袁將軍后,他怎么說的?可愿與我和文臺約定?”

    “他……。”

    “不需隱瞞,直言道來。”

    “是。我把君侯和孫侯的意思對袁將軍表明后,袁將軍模棱兩可,當時沒有給我答復,我下午再次求見……。”

    孫堅問道:“下午再次求見?”

    “正是。”

    孫堅越是惱怒,對荀貞說道:“今義兵討董,袁氏為盟主,袁公路既留駐不出,罔顧國事,又不思報袁太傅、袁太仆之仇,你我為大局計,遣人去魯陽與之相約,他卻不但兩天不見,見了面還模棱兩可、不置一詞,致使文公二度求見。……貞之,我雖知他袁公路素來氣高,卻也未曾料到他竟傲慢至此。……罷了罷了,你我一心為公,最終卻是自討其辱。”

    荀貞沒有動氣,袁術(shù)的態(tài)度好壞,自己有無受辱,這些都是虛的,他不在意,他重視的是實際,繼續(xù)問文直:“下午再次求見,可見到袁將軍了?”

    “見到了。”

    “袁將軍仍是不置一詞?”

    “大約他與左右謀士商議過了,此次見面,倒沒有再不置一詞,而是同意了君侯和孫侯的建議,愿與我軍相約。”

    荀貞點了點頭,說道:“袁將軍既愿與我軍相約,這就好,這就好啊。”見孫堅猶有不快,笑道,“文臺,較之軍國事,一點半點的閑氣算得什么?”

    孫堅哼了聲,說道:“寬厚大度,我不如卿。”

    荀貞哈哈一笑,問文直道:“文公,公此去魯陽,可見到朝廷派去的使臣了么?”

    “君侯說的是大鴻臚韓公么?”

    “你見到了?”

    “見是沒見到,不過聽說了,聽說他是奉董卓之令,去魯陽勸降袁將軍的。”

    “袁將軍拒絕了他?”

    “不錯。”

    “韓公現(xiàn)在何處?還在魯陽么?”

    “這我就不知道了。”

    文直急著回來給荀貞回訊,沒有功夫打聽別事,因此只知道韓融勸降、為袁術(shù)所拒,至於在被袁術(shù)拒絕后,韓融是留在了魯陽,還是回了朝廷,他卻是不清楚。

    荀貞點了點頭,笑對文直說道,“公數(shù)日間,馳行來往數(shù)百里,辛苦了,便請先回去歇息,待來日董軍若果擊魯陽,我與文臺遣兵去助袁將軍時,少不得還得倚公之力。”

    文直是南陽人,熟悉郡中地形,胡軫部如真是去擊魯陽,荀貞、孫堅遣兵往去馳助,確是需要像他這樣的本地人參謀軍事。

    文直應諾告退。

    出到帳外,抬眼看見文聘外頭,卻是文聘聞得他歸來,特地從本部營中趕來與他相見。

    文聘一邊陪他往營外走,一邊問道:“叔父這次去魯陽,怎么去了這么多天?一切還都順利?”

    “袁公路離洛,初至魯陽時,族中還有人提議去投他,於今觀之,幸虧當時沒有投他,如真去投了他,莫說建功立業(yè),怕是連宗族都難保了。”

    “……叔父緣何突發(fā)此言?”

    文直把去見袁術(shù)的經(jīng)過細細給文聘說了一遍,說道:“這般自傲慢士,能成何大事?當初如舉宗投他,早晚難逃宗族覆滅之結(jié)局。”

    文聘久從荀貞,知道一些文直不知道的事兒,對此卻倒是沒有太過驚訝,他對文直說道:“叔父有所不知,袁公路怠慢叔父實是有緣故的。”

    “有什么緣故?”

    “袁將軍嘗請與荀侯交,而荀侯卻獨與袁車騎相善,叔父知道的,袁車騎、袁將軍雖為兄弟,卻內(nèi)不和,因而,盡管荀貞對袁將軍亦甚禮敬,可袁將軍卻因此故,對荀侯實是久銜恨也;又,孫侯數(shù)月前從長沙來潁川,道經(jīng)南陽時,曾被袁將軍招攬過,可孫侯沒有答應,仍是來了潁川,與荀侯合兵,所以,袁將軍對孫侯也是頗有銜恨的。……叔父今去魯陽,奉的是荀侯之命,可以想見,他顯然是不會給叔父好臉色看了。”

    文直說道:“原來如此。”

    他復又嘆道:“‘兄弟鬩於墻,外御其侮’,此古人之所教也!今二袁兄弟各擁雄兵,分據(jù)南北,為天下所望,袁太傅之死,更又使天下豪杰、士人多憫其傷,他兩人如能并力齊心,肯和荀侯、孫侯聯(lián)兵共擊,董卓何足懼也?卻一因私利,二因私怨,而彼此視為仇讎,兄弟不和,更至使荀侯、孫侯亦受牽累。二袁皆非成事之人。

    “……仲業(yè)啊,我與荀侯多年未見,今時再見,荀侯已大不同於往日了,如把當年之荀侯比作乳虎,而今之荀侯已是有了升龍之像啊!我聞汝南許子將稱譽荀侯是‘荒年之谷’,此評甚當。亂世已至,明君難遇,你我今能效命於像荀侯這般的明君,可以說是極為難得的,你我當盡力效從,以求能攀龍鱗,附鳳翼,來日或可成就一番富貴功名。”

    文聘從十幾歲就跟著荀貞,跟了這么多年,不用文直說,他也會盡心效忠的,恭謹應諾。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wǎng)絡(luò)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紫阳县| 麻江县| 文登市| 定安县| 雅江县| 纳雍县| 腾冲县| 远安县| 新密市| 堆龙德庆县| 昭通市| 郸城县| 唐河县| 新昌县| 临泽县| 福清市| 合作市| 象州县| 云安县| 饶河县| 延安市| 普兰店市| 永福县| 新巴尔虎左旗| 措勤县| 剑河县| 双鸭山市| 岐山县| 寻甸| 山丹县| 河西区| 扎鲁特旗| 神农架林区| 泾川县| 宽甸| 景谷| 和政县| 延寿县| 南召县| 龙泉市| 北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