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三國之最風(fēng)流 113 閻柔宣威潞河北(六)

作者/趙子曰 看小說文學(xué)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xué)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袁譚兩三日后就能抵達(dá)平原縣界,事情比較緊急,不能多做延誤,田楷、秦干兩人便於即日各還本郡,按照趙云的命令開始準(zhǔn)備。

    話到此處,卻得插入一句,平原郡的南邊與東郡接壤,卻為何趙云不提東郡援兵的事情?

    這乃是因為東郡西與冀州的甘陵等郡接壤,東郡的兵馬可能會馳援平原,趙云能夠想到、荀貞能夠想到,袁紹、袁譚當(dāng)然也能夠料到,是以袁紹在甘陵郡的駐軍,早於袁譚的兵馬到達(dá)甘陵之前,就已經(jīng)進(jìn)至到了東郡的西邊郡界,做出了威脅東郡的架勢,也所以,東郡的徐州駐兵需要防守本郡,不能馳援平原。

    當(dāng)然也不是絕對不能,如果趙云在平原郡遭遇了大敗,陷入了極度的危險之中,那么東郡,包括兗州的兵馬也都是會趕去相救的。

    這些不必多說,只說便在田楷、秦干各還本郡的翌日,甘陵郡中、清河?xùn)|岸,袁譚所部的兵馬經(jīng)過兩日的休整,已經(jīng)恢復(fù)了體力。

    袁譚遂於這日午拔營出兵,向東北方向的平原郡進(jìn)發(fā)。

    路過甘陵縣縣界的時候,甘陵郡的郡守和甘陵縣的縣令,皆在縣界迎候。

    袁譚未著戎裝,頭裹幅巾,身穿錦衣,腰懸寶劍,其胯下紅馬乃是來自西域,高大神駿。他年二十許,相貌堂堂,如此打扮,配以胯下良駒,望之端得貴氣逼人,儼然一個高門公子也。

    聞得甘陵郡守和甘陵縣令在前迎候,袁譚乘馬過去,下馬來見,神態(tài)隨和,并無倨傲之態(tài)。

    甘陵郡守和甘陵縣令帶來了些酒,趕了百十頭拼湊出來的豬羊作為勞軍之用。

    袁譚把這些東西收下,與他兩人作別,回到行軍的隊伍中,自己的大旗下,繼續(xù)前行。

    行到下午時分,天氣漸熱,袁譚的額頭出了汗水,風(fēng)吹道行軍揚起的塵土,撲面而來,弄得他臉、衣都是臟兮兮的。他將坐騎勒住,接過從吏遞來的濕絲巾,擦了把臉,略舉頭望望天的太陽,說道:“這才初夏,天就這么熱了?”

    眺目朝前后遠(yuǎn)望。

    往前看去,旌旗林立,行軍的部隊絡(luò)繹地從他馬邊經(jīng)過;往后看去,甲械曜日,后邊的兵士和輜重隊伍迤邐出數(shù)里之遠(yuǎn),數(shù)百騎兵行於步卒西邊,步騎并進(jìn),行軍的陣容可稱壯盛。

    向左右而看,筆直的官道兩邊是望之無盡的田地,但是現(xiàn)在這些田地多數(shù)荒蕪,雜草叢生,放眼而望,唯見隨風(fēng)起伏的草浪,見不到農(nóng)人,竟是冷冷清清。

    卻此甘陵郡與平原郡接壤,昔日袁紹與田楷兩軍,沒少在這一帶彼此攻戰(zhàn),互相搶掠對方的百姓、麥子,故是比之冀州腹地,甘陵這里差不多和渤海、河間兩郡的北部相當(dāng),亦早荒涼。

    瞧見后頭兵士行軍隊伍的末端,押送輜重的民夫隊伍前頭,在十余軺車、數(shù)十兵士的簇?fù)硐拢幸惠v黑色的輜車正在緩緩前行,袁譚認(rèn)出那是辛毗所坐的車,便就吩咐左右說道:“天熱,車中恐會更熱,給辛先生送些冰酪過去。”

    左右應(yīng)諾,自有人去辦此事。

    一吏說道:“公子,既然天熱,何不坐車,為何還要騎馬而行?”

    袁譚將絲巾丟還從吏,按劍說道:“平原守將趙云,是荀鎮(zhèn)東帳下的愛將,號稱驍勇善戰(zhàn),小有名氣於外。這次我打平原,我父撥給我的兵馬,雖多是我冀州之精卒,然兵馬的數(shù)量不夠多,只有四千余而已。要想打下平原,可能將會是一場硬仗。為了鼓勵士氣,我身為主將,自當(dāng)為兵士們做個表率,豈能乘於車中?”

    左右諸吏聞言,俱皆嘆服,便少不了阿諛奉承,夸贊之言。

    這類的言論,袁譚聽得多了。

    想他是什么出身?不但是出身汝南袁氏,而今天下一等一的大閥族,而且他還是袁紹的長子,可以說是袁家年輕一代人中的領(lǐng)頭人物,從小到大,巴結(jié)他、奉承他的人多了去了,什么樣的奉承話他沒聽過?

    不過話說回來,以袁譚這樣的出身,從小嬌生慣養(yǎng),錦衣玉食的這么一個公子哥,卻能在臨戰(zhàn)之前,不肯坐車而愿意騎馬,與戰(zhàn)士們一起行軍於太陽下,——雖然說而下只是初夏,其實日頭還并不毒熱,但已經(jīng)算相當(dāng)不錯了,至少比他那另個更加嬌生慣養(yǎng)

    的弟弟要強(qiáng)得多。

    對下吏們的奉承,袁譚無有什么高興的表現(xiàn),一則即是因為此個原因,往深里來說,其實還有另一個原因。

    這個原因就是他剛才話中所說的,趙云是一個“小有名氣”的將領(lǐng),袁紹盡管聽了郭圖的建議,同意了他來打平原郡,可卻只給了他四千多的兵馬,因是,——他沒有打贏的十足把握。

    如果他這是第一次打平原郡,打不下來,也就算了,但問題是,他此回已是第二次來攻平原郡,如果還是把平原郡打不下來,他再無功而返,他覺得就有可能會損害於他的名聲了,有這層心事在,幾句奉承之言當(dāng)然也就難以打動他了。

    此地離平原縣還有不到一百里地,按這個行軍速度,大概明天下午能夠到達(dá)平原縣界。

    袁譚往前頭又看了看,揚起馬鞭,正要打馬再行,余光突然瞥到路邊草地中有只野兔竄行。

    他轉(zhuǎn)目看去,果然見是一只灰褐色的兔子。

    急忙摘下馬鞍邊的雕弓,抽箭出來,挽弓引射,一箭正中此兔。

    左右從吏齊聲大呼,俱道:“公子神射!”

    更有一吏說道:“恭喜公子,賀喜公子,一見而中奔兔,這是公子此攻平原,必將馬到成功,旗開得勝的好兆頭!”

    袁譚的臉,終於露出了微笑。

    等從吏把兔子提過來,袁譚催馬,繼續(xù)帶兵前行。

    行至入夜,尋了塊合適的地方,安營扎寨。

    休整一晚,次日繼行。

    卻行軍至這日快到中午,平原在望,有軍吏來報,說道:“啟稟公子,前頭數(shù)士求見。”

    袁譚問道:“什么士人?”

    軍吏答道:“為首士人自稱名叫華彥。”

    袁譚說道:“華彥?”

    軍吏答道:“是。”

    因為前邊就要到平原縣界了,所以昨天在行軍隊伍各段,分別率領(lǐng)本部行進(jìn)的軍中的幾個重要將領(lǐng),此時都聚集到了袁譚身邊。

    聽到華彥此個名字,一個年輕的將領(lǐng)說道:“公子,這士人自稱華彥,前邊又是平原,莫非是高唐華彥?”

    平原郡的華氏是一個比較有名的士族,現(xiàn)在極得荀貞重用的華歆,就是這個家族的人。此族中的士人,現(xiàn)下最為有名的除了華歆等外,便是華彥。

    說話的這個年輕將領(lǐng),年紀(jì)比袁譚還小些,名叫文同,是袁譚妻子的弟弟。

    袁譚就策馬去見這個自稱華彥的士人。

    行約里許,道邊見有兩三軺車,車邊立著三個士人。

    袁譚下馬,文同等人也跟著下馬。

    那三個士人迎將前。

    眾人兩下相見。

    袁譚觀之,三士為首者四十來歲年紀(jì),長七尺余,頷下長須,狀貌威嚴(yán)。

    這士人下揖說道:“在下高唐華彥,拜見公子。“

    他這話一出口,諸人便即確定,此人一定就是高堂華氏的華彥了。

    袁譚心中狐疑,想道:“華歆現(xiàn)在鎮(zhèn)東帳下,甚得重用,這華彥卻來求見我作甚?”還禮說道,“未知先生等在此,勞先生等久候,譚之過也。敢問先生,在此候我,是有什么事么?”

    華彥說道:“荀貞之無詔而擅侵我青州之土,復(fù)私任趙云為我平原郡守,趙云到郡后,殘暴不已,虐待百姓,郡中士民渴盼袁公來救,如嬰兒之盼父母也。故是聞得公子統(tǒng)兵來討逆賊,仆就趕緊前來迎候,愿為公子效犬馬之勞!為郡中士民除害禁暴!還我平原郎朗乾坤。”

    卻原來是投奔袁譚來的。

    袁譚更是狐疑,心道:“有華歆這層關(guān)系在,不去投荀鎮(zhèn)東,卻為何本來投我?莫非……,此乃趙云之計,欲以他來為細(xì)作么?誆騙於我么?”

    既存了這層疑惑,不免言辭對答就會有些敷衍。

    華彥看出了袁譚心中的猜疑,卻是苦於無法辯解。

    這華彥還真不是

    奉趙云之令來哄騙袁譚的,他是真心誠意想來投靠袁譚的。

    那么說了,就像袁譚想的那樣,有華歆在,他為何不通過華歆求仕於荀貞,而卻來投荀貞的敵人袁氏?原因也很簡單,華彥此人,雖然有些名氣,但是品行不好,華歆和他盡管是為同族,然兩人一向交情尋常,所以華歆不肯為他引薦,得不到華歆的引薦,沒法在徐州州府出仕,那么退一步講,能在平原郡當(dāng)個官也是可以的,且這華彥本來就是平原郡的郡吏,可是趙云到郡以后,發(fā)現(xiàn)他和郡中的盜賊竟有勾結(jié),於是就把他革除了。

    這下一來,華彥豈會不含恨在心?

    於是聽到袁譚的兵馬將至平原之后,他一不做二不休,索性反出平原,來投袁譚。

    這些話,華彥沒辦法對袁譚說。

    但他也不著急,他相信跟他齊來投袁譚的那兩個士人是能給袁譚解釋清楚的。

    華彥好歹也是個名士,華家在平原當(dāng)?shù)赜质怯倚眨热粊硗叮跊]有確定的把握他是趙云派來的奸細(xì)前,不好把他趕走,袁譚就把他和跟他一起來的那兩個士人帶在了軍中。

    快到傍晚,平原縣界已不遠(yuǎn)。

    當(dāng)晚就地扎營。

    便於是夜,和華歆一起來的那兩個士人謁見袁譚,將華彥來投的原委,加以美化,細(xì)細(xì)地說於了袁譚知曉。袁譚聞之,乃放下疑心。

    次日,袁譚再見到華彥,態(tài)度大為改變,親熱了許多,并介紹華彥給辛毗認(rèn)識。

    袁譚問華彥,說道:“平原縣中,現(xiàn)下守備何如?”

    華彥說道:“聽聞公子引雄師來伐,趙云驚駭不已,現(xiàn)下正龜縮城中,不敢出城半步。”

    袁譚問道:“他城中守卒多少?”

    華彥答道:“平原郡中多賊,趙云部下的兵卒,現(xiàn)在大部分都散布在郡中的其余各縣,分別討擊各縣賊寇,現(xiàn)而下,平原城中的守卒只有千人下。”

    袁譚訝然說道:“只有千人?”

    華彥說道:“的確是只有千人。”

    他頓了一下,接著抖擻說道,“公子,平原城中守卒現(xiàn)在數(shù)量不多,而且倉促之間,趙云散布於各縣的兵馬,他也難以將之調(diào)回平原;就算他調(diào)回,那些兵馬分成數(shù)支,每一支人數(shù)都不多,若敢來救平原,公子亦大可一一將之擊破,以仆之愚見,當(dāng)前實公子克取平原之良機(jī)也!公子不妨率部,急赴平原攻之,必可一舉而拔此城!趙云既擒,則平原郡為公子有矣!”

    袁譚忖思稍頃,問辛毗,說道:“華先生此意,先生以為何如?”

    辛毗說道:“若按華先生所言,平原城中守卒數(shù)量不多的話,那么這個平原縣城,當(dāng)然是可以攻一攻的,但趙云是員驍將,不可輕視,兼以樂安、濟(jì)南近在咫尺,援兵也許很快就能來到,所以此戰(zhàn)也不能過於急切,我以為不如先進(jìn)兵至平原城下,試著打一打,看看情形如何,然后再做決議不遲。”

    辛毗此言是老成之見。

    袁譚就從了他的建議,命令部隊向平原縣城進(jìn)發(fā)。

    兵入平原縣界,已經(jīng)是進(jìn)入敵境,從袁譚以下到軍中的士卒,全軍加民夫五千多人,都提點起了精神。行約兩三里,忽然后邊押送輜重的民夫隊中傳出喧嘩之音。

    袁譚叫文同去瞧瞧怎么回事。

    文同去后不久,策馬奔回,向袁譚報告,說道:“有兩個民夫不知怎地碰到一起了,兩人遂發(fā)生爭執(zhí),吵鬧斗毆起來,引了不少民夫在邊看熱鬧,於是喧嘩大作。”

    袁譚大怒,說道:“我三令五申,行軍途中禁止喧鬧,如有違者,軍法從事。視我的軍法為無物么?”下達(dá)命令,將那兩個斗毆喧嘩的民夫斬首示眾。

    文同接令,遣吏前去行軍法。

    不多時,兩個血淋淋的人頭捧了來。

    袁譚略看一眼,揮手說道:“掛到竹竿示眾,使全軍兵士看之!”

    那捧來人頭的軍吏應(yīng)諾而去。

    華彥拊掌,在旁贊嘆,說道:“公子軍紀(jì)森嚴(yán),此攻平原縣城,勝之必矣!”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fēng)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xué)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wǎng)絡(luò)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彭阳县| 百色市| 阿合奇县| 北海市| 贵港市| 来安县| 唐河县| 涞水县| 洛川县| 桂阳县| 莲花县| 喀什市| 莲花县| 宣恩县| 沁源县| 稻城县| 汉寿县| 林口县| 紫阳县| 开江县| 通州区| 南昌市| 丽江市| 西乌| 新丰县| 扎囊县| 肃北| 津市市| 澜沧| 济阳县| 贵定县| 安新县| 天长市| 陈巴尔虎旗| 石屏县| 昭平县| 淄博市| 石楼县| 兰坪| 大足县| 河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