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漢闕 第129章 無中生有!

作者/七月新番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記-住\【完-本-神-站\】輸-入-地-址:

    .,

    元鳳五年(公元前76年),四月底,西域的天空上只有彎彎一道月牙。

    渠犁屯長名為章小眼,臉上一只眼睛大,一只眼睛小,至于為何被叫做小眼而非大眼,就不得而知了。

    此刻章小眼彎著腰,在渠犁城墻上緩緩移動,目標是位于城池西北角的烽燧。

    章小眼沒有點火,不敢直起身子,還不忘囑咐身后的下屬們:“射雕者不知躲在城外何處,身子壓低些。”

    過去四十多天里,已經有三四個袍澤不夠小心,只露了個頭,而忽然失去了性命。

    在微弱的月光映照下,章小眼能看到烽燧上扎滿了雜亂的箭矢,那是匈奴人第一波進攻時留下的。

    渠犁城可不是那么好打的,除了兩百漢軍屯田士外,還有千余渠犁人。渠犁城主先前降了漢軍,知道匈奴人進城后自己肯定沒好果子吃,抵抗態度比漢軍還堅決。

    而渠犁的普通民眾就更好玩了,倒不是他們短短半年內就對大漢有多么深的感情,而是仍對去年任弘“一夜成城”的事記憶猶新,以為有神靈在幫助漢軍。

    加上渠犁城主那“匈奴入城則盡屠渠犁”的恐嚇,渠犁人積極協助章小眼守御,渠犁得以不失。

    嘗試進攻渠犁失敗后,匈奴人改變了策略。他們一共來了六千余騎,分屬于三個部落。其中一部兩千騎在城外扎營監視渠犁,另外兩部四千騎則朝鐵門關一擁而去,配合另一側的日逐王圍攻。

    戰斗已經持續了四十多天,鐵門死傷多寡、糧食還剩多少,渠犁都無從知曉。

    但每天人定時分,章小眼都要按照漢軍的規矩,點燃烽火。

    隔著十多漢里,他們沒法依靠烽燧品類告訴袍澤詳細敵情,只能用肉眼可見的微弱的火光傳達一個信號:

    “我還在!”

    鐵門關亦會回應,兩座孤城就這樣隔著數千敵軍,相互守望,給對方鼓勁。

    可今日,當渠犁的烽燧燃起火焰后,鐵門那邊卻遲遲沒有反應。

    “屯長,莫非鐵門已經……”

    身后的吏士們有些焦慮,鐵門渠犁的關系譬如唇齒,鐵門吸引了匈奴人所有的仇恨,一旦它垮了,接下來被圍攻的,便是渠犁。

    章小眼卻故作鎮定,坐在烽燧里,掰著手里的馕往嘴里送:

    “別急,也可能是積薪用完了,鐵門關不比渠犁,吾等有滿倉的糧食和柴火,可鐵門,柴糧怕是快用盡了。”

    兩座城的定位是完全不同的,渠犁被視為漢軍在北道的中樞和糧倉,而鐵門則是一座要塞。

    果如章小眼所料,過了一會后,鐵門關那邊的烽火還是點燃了,只是火光有些微弱,不知是燒了什么,是衣裳,還是尸體?沒多久就滅了。

    章小眼知道,鐵門的情況,肯定越來越糟了,但最快的增援,也要二三十日之后才能到,奚充國他們,能撐住么?

    “屯長,又有火光了!”

    這時候候望兵卒指著遠處報訊,眾人連忙往外一看,卻瞧見了壯觀的一幕:

    鐵門關西側兩里外的匈奴營地,一串火把構成的長蛇正徐徐出營,瞧那數量,竟有兩千騎之眾。

    “難道是覺得鐵門難打,要來進攻渠犁?”

    章小眼十分緊張,讓人敲響戰鼓,令吏士們上城頭做好御敵準備。

    但那支匈奴人卻沒有南下來渠犁,而是在岔路口往西而去,越來越遠,個把時辰后,徹底消失在黑暗的夜色中。

    從西側圍攻鐵門關的匈奴人,起碼有一半撤往西邊,如此一來,鐵門關壓力必會減輕許多。

    欣喜之余,章小眼不由和吏士們面面相覷:

    “西邊究竟發生了何事?”

    ……

    千余名龜茲人的尸體散落城外,腐臭難聞,引來了成群的野狼和烏鴉禿鷲,輪臺城短時間內已經沒法呆了。

    在將傷員安頓到它乾城后,任弘等人轉移到了輪臺以北數十里的烏壘城,以此作為基地。

    烏孫右大將分出一千人去龜茲、它乾就食,另一千人則在附近游牧,提防匈奴人西進。對烏孫人來說,這場戰爭已經結束了。

    但右大將不知道,雖然烏孫主力已撤,剩下的人也絕不會再東進半里,可他們依然成了任弘打出去的牌。

    “匈奴圍攻鐵門的人馬撤走了兩千騎,西行三十里提防烏孫?”

    當五月初一這天,去前方打探的韓敢當等人帶回這個消息時,孫百萬感到不可思議。

    “烏孫右大將先前明明派了使者過去,向匈奴解釋,烏孫只為報復龜茲,并非與匈奴為敵,為何……”

    “很簡單啊。”

    任弘笑道:“若是有頭狼忽然沖到村中吃了你的羊,然后就臥在羊圈里,說已經飽了,睡一覺就走,絕不滋擾主人,你便能信以為真,能夠安寢么?”

    “自然不能,雖然一時半會無法將這狼趕走,也得派人在門外盯著。所以不管烏孫如何打算,出于謹慎,匈奴都要派兵提防。”

    這就是戰略威懾的作用,也是任弘力勸烏孫右大將帶兵留在烏壘、輪臺附近,“保護瑤光公主”的原因。

    如此既不違背右大將對肥王的承諾,又能在實質上威懾匈奴人,無中也能生出有來。

    “但僅僅如此,只能幫鐵門減輕一點壓力,還不夠。”

    就在這時,劉瑤光來了,還帶來了被右大將派去東邊的譯長,他剛從那回來。

    這位使者是中亞的烏幕禪人,為烏孫所俘后淪為奴婢,后被解憂公主解救,釋放為自由人,通匈奴語、烏孫語、漢語,當上了譯長,也是解憂公主一派的人。

    譯長這次去見圍攻渠犁鐵門的匈奴諸王,除了替肥王和右大將帶去“和平”的解釋外,還應了任弘之請,替他打探虛實。

    “匈奴已從僮仆都尉處知曉龜茲、輪臺之事,為首的右谷蠡王自是十分震怒。不過他們也是繞了遠路才到渠犁,兵不多,六千余騎而已,所以也不愿與烏孫徹底翻臉,便放了我回來,并要求烏孫立刻退出龜茲、輪臺。”

    任弘十分珍惜這情報:“果然是右谷蠡王親自出兵么?”

    右谷蠡王是匈奴六角王之一,相當于右地的二把手,地位僅次于右賢王。右谷蠡王駐牧地在天山以北,后世的烏魯木齊附近,實力強大,部眾四萬余,麾下控弦之士上萬。

    不過這次右谷蠡王似乎只帶了小部分人來,當然,也可能是其余的部眾游弋于孔雀河中游,保護從山國后撤回右地的道路,提防漢軍援兵抵達。

    譯長繼續告訴任弘他知道的情報:“我到達時,右谷蠡王親自帶兵看著渠犁,而從西面圍攻鐵門關的,則是伊吾王、蒲陰王。”

    這兩王的駐牧地則在后世哈密市地域內,如眾星捧月般,環繞著位于巴里坤草原的右賢王庭,相當于右賢王的下屬。

    他們常派人南下截斷樓蘭道,去年襲擊奚充國的,就是蒲陰王的部下。

    不比強大的右谷蠡王,伊吾王、蒲陰王作為右賢王的附庸,更為弱小,大概把整個部落的男丁都拉上,才湊了四千騎。

    因為不是右谷蠡王嫡系,還被安排去啃鐵門的硬骨頭,而右谷蠡王的精銳則在渠犁看戲?

    任弘覺得,事情開始變得有趣起來。

    “看來匈奴內部,也并非鐵板一塊啊!”

    利用烏孫威懾匈奴只是開胃菜,他真正的計劃,可以開始了。

    任弘讓人準備筆硯簡牘,他打算寫一封信,一封給右谷蠡王和日逐王先賢撣的信。

    “但卻要這信,落到伊吾王、蒲陰王,這兩位右賢王的親信手中。”

    任弘心里的第二份錦囊,是離間計。

    不過,雖然匈奴受漢影響很深,傳示各國的國書也用漢文,但伊吾王、蒲陰王這兩個小王身邊,有通漢字的人么?

    烏孫譯長回答道:“有,蒲陰王身邊就時常帶著一名降于右賢王的漢人官吏,其漢名……”

    譯長仔細想了好一會,才想了起來:“對了,他叫‘吳宗年’!”

    任弘的筆,一下子就僵住了。

    ……

    ps:晚上出門吃飯,今天只有兩更。

    提示:搜索\(書名\)♂\完/本\神/立占\♂可以快速找到你在看的文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川县| 古田县| 明光市| 盘锦市| 临沧市| 青田县| 类乌齐县| 昌图县| 盐城市| 博爱县| 嵊州市| 东莞市| 灵台县| 昆明市| 兴业县| 台江县| 黎城县| 含山县| 阿鲁科尔沁旗| 蓬溪县| 青河县| 吴桥县| 福贡县| 西林县| 安图县| 西华县| 天台县| 康乐县| 个旧市| 东乌珠穆沁旗| 繁峙县| 和平县| 舒兰市| 盈江县| 兴国县| 德令哈市| 南澳县| 旬阳县| 临泉县| 涪陵区| 固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