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有一個月就會回去,照顧好自己,拜~”
好不容易哄好電話另一頭的女孩,羅杰關掉手機,抬頭看向對面,開口道:“看完了嗎?有什么想法?”
“先不說專輯的問題,你對那個女孩不會是認真的吧?”
安妮一副好奇寶寶的樣子,追問道:“艾琳給你灌了什么**湯?竟然打了半個多小時的電話。”
“認真?怎么可能?”
羅杰搖搖頭,不愿意在這個問題上多說,敲了敲桌子,開口道:“說新專輯的事,你們兩個有什么想法?”
在紐約的跨世紀演出之后,樂隊的粉絲群體中出現了一股聲音,希望由安妮作為主唱發行一張專輯,或者最起碼也是幾首單曲。
二十世紀娛樂最先注意到了這一點,通過加西亞-賴斯特頓向樂隊發起提議。
當然,樂隊的主唱肯定還是羅杰,最多讓安妮玩票性質的唱上幾首。
而現在,樂隊討論的就是這件事。
適合女聲唱的搖滾很多,羅杰也不介意讓安妮唱一部分。
只不過,安妮似乎不怎么樂意。
“我才不要,錄歌麻煩死了。”
安妮撇撇嘴,說道:“說好的我只彈吉他,別給我加工作量。”
演唱會現場是例外,不需要像錄歌那么麻煩,簡單地排練幾遍就可以。
出現一些無傷大雅的小失誤,也沒有人會計較。
錄音室專輯就不一樣了,稍微復雜一些的歌,那就不是一遍兩遍的事,要反反復復錄許多次,才能得到一個讓人滿意的版本。
“《搖滾圣經》里邊有幾首歌需要你來唱,可能一首或者兩首。”
羅杰見安妮不愿意,也就跳過了這個話題,說起未來的計劃:“歌劇搖滾的高音我唱不上去,必須得你來。”
歌劇搖滾,并不是指《波西米亞狂想曲》這類的歌劇結構搖滾單曲,而是一個涵蓋面很廣的搖滾類別。
在這一類樂隊中,頂級大牌不多,但成名樂隊卻不在少數,比如nightwish、avantasia、era等等。
《搖滾圣經》中肯定不能少了這個大類。
但歌劇搖滾卻有一個特點,從它的另一個名字就可以看出來:美聲搖滾。
除了本身類似歌劇的樂曲結構之外,大量使用高音唱法,是歌劇搖滾的一大特色,而這就涉及到羅杰的技能盲區了。
在唱高音這一點上,男性天然就處于劣勢。
正常情況下,女性的音高天然就要比男性高出接近一個八度。
雖然這可以通過長期的專業訓練來彌補,甚至反超,但那需要從小練習才行。
羅杰這個年齡,去練高音已經太遲了。
反倒是安妮,私底下練習的時候有飚過幾次高音,雖然比不上維塔利-格拉喬夫的海豚音那么夸張,但也非常出色,并不比夜愿樂隊的第一任主唱塔雅-圖侖尼差。
“又給我加工作!”
安妮不開心地說道:“我就算是死,也不當錄音室專輯的主唱!”
“一場派對。”
羅杰很清楚安妮的弱點在哪,立刻開口道:“嫩模、金發、長腿。”
“不行,至少要三場!”
安妮臉上閃過一絲意動,伸出三根手指,猶豫了一下,干脆將手掌張開,改口道:“不,五場!”
“……”
理查森無語地看著兩人,突然插話道:“安妮,你現在有錢自己開派對的。”
現在的安妮,可不是幾個月前窮得信用卡都快還不起的女孩了。
半個多月前,樂隊分完了1999年的收入,只在公司賬戶上留下了不到兩百萬美元做日常開銷,剩下的全部分到了三人手中。
安妮的那一份,扣完亂七八糟的傭金和稅款之后,還有兩百多萬美元。
“對哦,我現在有錢開派對了。”
安妮似乎還沒從窮人思維中擺脫出來,理查森一開口提醒,安妮才想起來,自己現在是個有錢人了。
反應了一會,安妮才笑瞇瞇地開口道:“吶,不是我不聽你的,是你的條件完全沒有誘惑力啊。”
“……”
羅杰瞪了一眼搗亂的胖子,無奈地對安妮說道:“說吧,有什么條件。”
“陪我三天,我就幫你錄一首歌,上不封頂,這個條件怎么樣?”
安分了好久的安妮,突然又開始調戲起羅杰來。
隔著桌子,朝羅杰勾了勾手指,做了一個舔嘴唇的動作。
“別鬧。”
羅杰拍掉安妮的爪子,說道:“好好說話。”
“羅杰!你這個沒良心的!昨天還叫人家小甜甜,現在就翻臉無情!”
安妮“譴責”了羅杰一句,然后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道:“米婭以后自己建了新樂隊,你要幫忙拿幾首歌出來。”
按照合同的規定,五年之后,米婭等三名候補成員,就可以著手組建自己的樂隊了。
這個要求不算過分,更何況,羅杰原本就承諾過,會在對方組建樂隊時候給予幫助。
羅杰稍稍考慮了一會,就答應了下來。
“好啦,正事談完了。”
安妮伸了個懶腰,大聲道:“我宣布,現在是派對時間!”
…………
隨著格萊美提名的公布,拉票公關的競爭也進入到了最激烈的階段。
一百多個獎項,每個獎項五個提名。
哪怕去掉重復的,獲得提名的歌手和樂隊也超過一百個。
沒有人不想獲獎,所有人的目光,都盯在了會員手中那張選票上。
按照格萊美的規則,每位會員都可以為年度制作、年度專輯、年度歌曲和年度最佳新人四項通獎投票。
除此之外,則只能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內,或者按照喜好,為其它的八個獎項投票,不允許多投。
超過一萬名會行使投票權的會員,實際分散到每個分類獎項上,人數大約也就數千人。
如影視音樂之類的小獎項,投票人數還會更少。
如果說在初選階段,會員不可能聽完所有擁有獲獎資格的專輯,那么在提名公布之后的復選階段,實際上每一位會員都有充足的時間去聽聽獲得提名的專輯。
但實際上會去認真聽完每一張專輯、分辨好壞的人并不多,比例甚至不到百分之一。
大部分人會根據拉票公關的印象來選擇將手中的選票投給誰。
但也有一部分會員,或是因為時間,或是因為身份,也可能只是單純的不喜歡,從不參與任何拉票派對,也不收公關方的禮物。
這部分人不會,或者說很難被公關行為影響到,但卻不是毫無辦法。
樂評人的評論,尤其是那些享有盛名的樂評人,對這一部分格萊美會員的影響力就是巨大的。
史蒂文-蒙哥馬利那份被壓了半年之久的評論終于見報,這也是二十世紀娛樂為頒獎季準備的最大的殺器。
在二十世紀娛樂的努力之下,這份評論不僅僅只是針對《怪胎》專輯,而是將《希望》專輯也加了進去,而且所占篇幅更重。
畢竟《希望》專輯才是沖獎的重頭戲。
《怪胎》雖然也是一張備受好評的專輯,但卻更加商業化一些。
而《希望》的黑暗風格,在另類專輯這一獎項上,向來是評審團的最愛。
也更受樂評界的追捧。
……
音樂從來都不止是一件商品,而是可以傳遞情感的媒介。
darkness樂隊使用了大量新穎的演奏手法和技巧,但這些并不是關鍵。
情感的傳遞,和情緒的宣泄,才是搖滾音樂的核心。
在這一點上,《怪胎》專輯已然令人感到驚訝,而《希望》專輯更是做到了極致。
絕望、眷戀、懷念、希望、再到絕望。
這一整個輪回,帶給歌迷的不僅僅只是音樂本身,而是對人生的思考。
史蒂文-蒙哥馬利。
……
史蒂文-蒙哥馬利堪稱北美樂評界的第一人,在頒獎季的影響力巨大無比。
這份長評發表之后,迅速被許多媒體轉載,引發了巨大的反響。
至于二十世紀娛樂在背后花了多少錢,這就不必多言了。
媒體從來都沒有立場,唯一的立場就是銷量和美元。
尤其是在與流行音樂、搖滾音樂息息相關的娛樂類媒體上,幾乎全部轉載了史蒂文-蒙哥馬利的專欄評論。
在格萊美的會員中,史蒂文-蒙哥馬利的忠實讀者并不在少數,尤其是那些年齡較大,已經退休或者處于退休邊緣的會員。
一個白人老頭坐在花園里,讀著報紙。
看過史蒂文-蒙哥馬利對darkness樂隊的吹捧之后,叫仆人拿來選票,在最佳新人的選項上,勾上了darkness樂隊的名字。
…………
“今年的最佳另類搖滾專輯有什么懸念嗎?”
一家咖啡廳里,幾個中年人討論著投票的問題。
一個人拿出報紙,指著上邊的一段話說道:“你們看這里,【《希望》專輯,是二十年以內最好的另類搖滾專輯】。”
“darkness樂隊?沒聽說過。”
另一個人開口道:“我覺得投票給知名的大牌樂隊更好。”
“就是那個唱《we.》的樂隊,史蒂文-蒙哥馬利說他們是最好的,我相信他的眼光。。”
最先開口的那人說道:“我準備給他們投票,你們呢?”
“無所謂,投誰不是投呢?你這么說了,那就投他們吧。”
“那就他們好了。”
“我還是覺得應該投給大牌樂隊,抱歉,我選擇【煤油爐】樂隊的專輯。”
…………
北美南部,一家唱片公司里。
“嘿,加德納,是我,【閃現】樂隊的吉姆。”
一個少年正在不停地打著電話:“是的,我想問一下,你們的格萊美選票投出去了嗎?沒有?是這樣的,我有一個朋友獲得了提名,能不能……darkness樂隊,對,謝謝你,下次來圣安東尼奧請你喝酒。”
掛掉電話,吉姆又撥通了下一個號碼:“嘿,威廉姆斯,是我……”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