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安撫好炸毛的女孩,羅杰給遠在北美的理查森打了個電話。
片刻之后,房間里的傳真機就響了起來,等了足足十幾分鐘才傳輸完畢。
羅杰拿著一疊紙翻看起來。
十幾張紙看著多,其實沒有多少實質性的內容。
主要就三件事,《1》專輯的銷售數(shù)據(jù)、媒體的動向、以及一些需要羅杰做決定的瑣事。
經過一個災難般的首周之后,二十世紀娛樂緊急追加了訂單,在第二個周末到來之前,勉強將唱片全部送上了零售店的銷售貨架。
在除了夏威夷、阿拉斯加以外的四十多個州,以及加拿大的十個省份的主要城市,都有至少一家專門的唱片店,或者是連鎖便利店會出售《1》專輯。
不過絕大多數(shù)城市,也僅僅只有一家店面而已。
在整個北美,鋪貨的總店面數(shù)量大約有800多家,這也是二十世紀娛樂發(fā)行能力低下的體現(xiàn)。
相比之下,由環(huán)球唱片發(fā)行的《黑色》,鋪貨店面數(shù)量達到了3300家之多。
《青春》要少一點,但也有近三千家。
發(fā)行,聽起來簡單。
比如說在產業(yè)鏈條較為完善的北美,實體唱片最大的銷售渠道是線下連鎖的零售店,在這個年代,差不多能夠占據(jù)百分之七十五的份額。
在外行人看來,所謂的發(fā)行,不過是給經銷商挨個打電話、簽訂合同、發(fā)貨,然后等著收錢就行了。
但只有真正進入這個行業(yè)的人才知道,沒有長期、穩(wěn)定的合作關系,或者足夠強力的“敲門磚”,即使費盡手段找到了經銷商的聯(lián)系方式,電話最多也只能打到對方的助理那,至于想談生意,根本門都沒有。
二十世紀娛樂哪怕拿著darkness樂隊的這塊“敲門磚”,打開的發(fā)行渠道也少得可憐。
根據(jù)西奧多透露的內幕,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二十世紀娛樂采取了捆綁銷售的發(fā)行策略,即想要代理《1》專輯的經銷商,必須簽下二十世紀娛樂旗下其他不入流歌手的專輯。
因為這個理由,至少有數(shù)十個連鎖品牌拒絕了《1》專輯的上架。
不過這種事,羅杰早就有了心理準備。除了通過西奧多表示抗議之外,也沒打算做更多的事情。
鋪貨范圍縮水,所帶來的就是銷量上的巨大差距.
在第二個周末的三天之中,《1》專輯的粗略銷量統(tǒng)計分別是1.3萬、1.4萬和1.1萬。
三天的總銷量甚至不到四萬張,很難說讓人滿意。
尤其是周日的單日銷量下滑,絕對不是什么友好的信號,這說明第三個周末到來之前,《1》的總銷量很難超過十萬。
在這三天的數(shù)據(jù)出來之后,二十世紀娛樂再一次調整了預期,認為在前半年的銷售高峰期中,《1》專輯的銷量上限在130萬張左右。
而在最初的預期中,這一數(shù)字是兩百萬。
隨之一同調整的,就是更加保守的宣傳策略,簡單點來說,就是減少這方面的開支。
比如說完全取消了后續(xù)的打榜投入。
“銷量這么慘?”
安妮湊過來看了一眼,小臉立刻就垮了下來。
“正常現(xiàn)象,《1》的質量不夠好,公司的發(fā)行能力又差,我們還沒有站出來拼命做宣傳,賣得好才是怪事。”
羅杰安慰的話看起來更像是在打擊人:“我覺得130萬的預估都高了,能超過一百萬,就算是成功。”
正說著,羅杰看到了文件末尾的一行備注,二十世紀娛樂的市場部認為,在明年的格萊美之后,如果樂隊能夠捧回至少一座留聲機,在格萊美的光環(huán)加持下,《1》專輯的銷量會有一定程度的上揚。
為什么明知道格萊美是一個燒錢的游戲,還有這么多歌手和唱片公司拼命往里邊砸錢?
名氣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但格萊美所能帶來的銷量和利潤,才是更加重要的原因。
根據(jù)華納唱片的調查顯示,今年的最佳搖滾單曲獎,起碼為《怪胎》專輯帶來了數(shù)十萬張的銷量。
“口碑也好差勁。”
安妮指著文件上的一行數(shù)據(jù)。
二十世紀娛樂從媒體上收錄了182篇樂評人的評價,好評率僅為百分之四十五。
而在不同地區(qū)針對歌迷進行的隨機調查中,好評率也僅僅只有百分之七十三,但大多是b+或者a-的評價,a和a+加起來只有百分之十九。
這兩個數(shù)字,都創(chuàng)下了樂隊歷史的新低,尤其是后者。
在《1》專輯之前,哪怕是口碑最差的《a&b》,也有超過百分之三十的歌迷給出了a以上的評價。
最受歌迷歡迎的《怪胎》,僅僅只是a+的評價就高達百分之八十,只有不足百分之五的歌迷給出了b或者更低的分數(shù)。
當然,由于歌迷調查的取樣范圍都是已經購買了專輯的消費者,好評比例高才是正常的事。
對這類音樂不感興趣的歌迷,壓根就不會去掏錢購買。
“這原本就在我們的計劃之內。”
雖然無論是銷量還是口碑都有些慘淡,但羅杰卻不以為意。
想了想,羅杰開口道:“格萊美之后,我們開始籌備新專輯,用一張高質量的專輯把口碑刷回來。”
“不是兩張嗎?”
安妮納悶地問道:“還有一張被你吃了?”
在出發(fā)來到歐洲之前,羅杰就將一批歌曲的版權轉到了樂隊的名下,顯然是為明年的專輯準備的。
一共二十首歌,其中有幾首還很長,顯然不可能是一張專輯的曲目。
“兩張專輯分開發(fā),中間加入一張和《1》一樣的湊數(shù)專輯。”
羅杰開口說出了自己的打算。
“也行。”
安妮成功被羅杰轉移了注意力,不再糾結于《1》的銷量和口碑,好奇地問道:“二十首歌的風格明顯不一樣,我們先做哪張專輯?”
“另類金屬。”
羅杰隨口說了一句,然后將注意力放到后邊的文件上。
媒體動向不是幾頁a4紙能說清楚的,文件上的內容也不怎么詳盡,只有一個簡略到無法讓人產生直觀印象的描述。
不過,這方面由胖子把關,羅杰很放心,也不打算多管。
和很多明星不一樣,羅杰并不喜歡看有關自己的新聞或者報道,認為這會影響自己的心態(tài)。
媒體吹捧,會讓自己驕傲自大。
而媒體抨擊,則會讓自己心態(tài)失衡。
這兩者都不是什么好事。
所以除非是重要的事件,否則羅杰幾乎不會去看任何和自己有關的新聞。
剩下的是一堆亂七八糟的瑣事,大多是例行通報,還有幾件不算重要的事需要讓羅杰做出最終決定。
瑪格麗特在忙碌著對陽光海岸、ei唱片和rs唱片三家公司做深度調查的同時,還搞定了幾首歌的版權授權談判,為樂隊又帶來了幾十萬美元的收入。
不過這筆錢只是在樂隊的賬戶上過了一圈,就被抽調出來,用于支付商業(yè)調查公司的傭金。
另外,可口可樂的廣告已經開始了投放,基本上集中在北美。
從樣本數(shù)量有限的調查來看,公眾對于樂隊的代言持樂觀態(tài)度,最起碼并不討厭。
此外,華納唱片再一次提出打包購買《希望》和《a&b》,以及《加州旅館》等幾首單曲的海外發(fā)行權,不過和之前的幾次一樣,又被二十世紀娛樂拖了下去。
華納唱片必然是《希望》和《a&b》的海外發(fā)行方,這一點在發(fā)行合約中就有明確的備注。
不過因為《a&b》專輯拆分重新發(fā)行之后,銷量還沒有達到最高點,出于利益的考量,二十世紀娛樂認為現(xiàn)在不是談判的最佳時機。
任何一個腦子正常的人都知道,當北美的銷量數(shù)據(jù)達到高點的時候,再去談海外發(fā)行,才能拿到更為優(yōu)惠的價格。
尤其是對買斷的發(fā)行方式來說,就更是如此。
哪怕多增加幾十萬張的北美銷量,在談海外發(fā)行權時,都能多爭取數(shù)十萬美元的授權費。
不過這也不會等太久,最多幾個月之內,就會得出一個結果來。
“《a》和《b》的銷量加起來,好像已經超過《怪胎》了吧?”
羅杰突然想起來這個問題。
拆分之后,銷量到底是按一張專輯算,還是按兩張專輯算?
好像北美唱片業(yè)協(xié)會的規(guī)定,在這方面有漏洞,兩種計算方式都可以算做正確。
也就是說,如果將《a》和《b》以及《a&b》的總銷量全部算在《a&b》上,北美銷量妥妥地超過了一千萬張,是樂隊的第二張鉆石專輯。
不過羅杰也不清楚,自己道聽途說來的這個說法到底是否正確,隨手記了下來,回頭讓胖子或者西奧多去調查一下,說不定還可以為《a&b》申請一下鉆石認證。
一個樂隊發(fā)行的唱片中,有多少白金專輯、多少鉆石專輯,這也是咖位的重要體現(xiàn)。
為什么披頭士是世界樂壇最無可爭議的第一?
所有專輯總銷量23億,甩開第二名近十倍,這個數(shù)據(jù)擺在這里,其它的歌手、樂隊再怎么吹捧,結果專輯銷量擺出來,還不到披頭士的十分之一,直接就吹不下去了。
當然,這個銷量也有很大的水分,比如它計算的是“碟片銷量”,而不是“專輯銷量”。
也就是說,如果一張專輯里有兩張碟,計算的銷量就要乘2,而披頭士樂隊碟片最多的一張專輯,足足有六張黑膠唱片。
不過哪怕是只計算專輯銷量,披頭士樂隊的全球總銷量也在十億以上,相當于貓王、麥當娜-西柯尼、以及邁克爾-杰克遜的總和。
話說回來,在銷量宣傳上合理合法地“做手腳”,這也幾乎是半公開的手段了。
能夠登上“歷史銷量排行榜”的,無論是單張專輯銷量,還是所有專輯總銷量,沒有一個經得起深查的。
比如把一支樂隊,以及樂隊解散以后所有人單飛的專輯銷量計算到一個人身上等等,這都是常態(tài)。
再比如,由于刷數(shù)據(jù)的成本很低,很多樂隊或者唱片公司,都會自掏腰包,一定程度上地刷出一個漂亮的數(shù)據(jù)來。
當然,像某些三線流量明星刷出一個超越世界樂壇歷史記錄的數(shù)字這種事,只會發(fā)生在完全沒有腦子的人身上。
大部分的刷數(shù)據(jù),還是符合其本身商業(yè)號召力,以及咖位的,差也不會差得太離譜。
比如說樂壇歷史地位穩(wěn)入前十的人,刷個第一的銷量,這就屬于正常操作。
而ifpi(國際唱片業(yè)協(xié)會)也幾乎不會對此進行徹底地核查,因為那工作量實在太可怕了,根本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只有西爾維斯特-史泰龍和湯姆-克魯斯才能搞定。
實際上想要知道一個歌手,或者樂隊的專輯銷量究竟是多少,與其去看ifpi或者唱片公司宣傳出來的數(shù)字,還不如去看北美唱片業(yè)協(xié)會認證的北美銷量,然后乘以3,差不多就是全球銷量的數(shù)字了。
或許對那些地區(qū)性的歌手、樂隊來說誤差會很大,但對紅遍全球的頂級歌手、樂隊來說,這個數(shù)字要比ifpi的認證準確得多。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