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已經在包括北美在內,全球大部分市場下檔。
雖然還有幾個小的市場還在上映,但票房的潛力基本上已經耗盡,全球票房總數將將超過二十億美元,僅次于,位列票房總榜的第二位。
這個成績,足以體現出這個品牌恐怖的影響力。
相較于制片和宣發相加總計五億多美元的投入,僅僅只是通過票房,就能產生數億美元的盈利。
而作為一個在全球范圍內擁有超強影響力的系列,的主要盈利點還是在周邊版權上。
短短幾個月時間,的周邊銷量就屢屢打破記錄,單單只是在北美地區,就賣出了價值超過七億美元的周邊產品。
而且,這個數字還在不斷增長之中。
其中最受消費者歡迎的,便是影片當中的智能機器人8的模型、手辦等等。
根據二十世紀福克斯市場部門的調查結果,預計這部影片,將為周邊產品帶來總計超過票房數字兩倍以上的銷售業績。
根據授權合同,根據周邊產品類型的不同,二十世紀福克斯可以從中分享最低百分之二十,最高百分之六十的銷售分成。
再加上版權、錄像帶租賃版權等等的版權收入,一部,至少能夠為二十世紀福克斯帶來超過十億美元的短期利潤。
而長期利潤則可能高達這個數字的三倍!
即便是在以暴利而著稱的好萊塢,恐怖的吸金能力,也足以讓任何人為之驚嘆。
一部大獲成功的影片,必然會讓電影的主創團隊身價倍增。
除了幾位主演之外,作為影片的導演,杜克羅森伯格在這幾個月內,接到了數十份意向性的邀請,其中不乏投資在一億美元以上的大制作。
影片徹底下檔之后,一直跟隨劇組跑宣傳的杜克終于閑了下來,跑到安妮的夢幻莊園,來“參觀”樂隊的專輯錄制。
陪著杜克參觀了一下莊園內的錄音室,羅杰再一次開口恭喜道:“恭喜你,終于邁出了成為頂級導演的關鍵一步。”
所謂“頂級導演”有很多不同的標準。
諸如文藝片導演,奧斯卡的獎杯數量就是最大的評判標準,商業成績反而是次要。
而像是邁克爾貝這樣的導演,盡管一直被影評人,甚至是許多的影迷所詬病,但他的電影就是能賺錢,這一點不服不行。
羅杰很清楚,杜克羅森伯格想要做的,就是一位成功的商業片導演,票房成績,就是唯一的標準。
從這個角度來說,有了的履歷,杜克羅森伯格已經是從好萊塢的二線導演,一步跨越到了一線。
而且,還是一線導演當中最為出色的幾個人之一,距離詹姆斯卡梅隆這樣的“巨頭”只有一步之遙。
娛樂圈是一個無比現實的地方,而且這里的人們往往信奉一個“真理”:成功者往往會繼續成功下去。
因此,追捧成功者,一直都是娛樂圈里最常見的一幕。
至少在搞砸一部大制作之前,杜克羅森伯格,都會是好萊塢內最炙手可熱的導演之一。
不,以二十億美元的票房成績,再加上杜克羅森伯格猶太裔的身份,他可以獲得比一般人更高的“容錯率”,即便是搞砸一兩部大制作,也頂多是地位有些動搖,不至于徹底垮掉。
而若是繼續成功下去
只需要兩三部成績不錯的大制作不需要像這么恐怖,只要讓投資方賺錢就行杜克羅森伯格就能穩穩地跨過那條線,成為好萊塢最頂級的商業導演之一。
按照更加容易理解的話來說,就是有資格拿到傳說中的“二十加二十合約”的水準,即兩千萬美元基礎片酬外加百分之二十前期票房分成。
哪怕是到了羅杰來到這個世界之前,在好萊塢,這樣的片酬,也是導演這個職業的天花板,演員倒是有個別的幾個能夠突破這一“上限”的,但也僅僅只限于某些大賣的系列電影的核心演員。
例如鋼鐵俠小羅伯特唐尼、海盜船長約翰尼德普等等。
不過導演嘛
就沒有人能夠超越這一“極限”了。
在好萊塢,所有的導演,最“終極”的追求,就是拿到傳說中的“二十加二十合約”。
憑借著震驚好萊塢的商業成績,杜克羅森伯格距離這一層級已經非常接近了。
但想要真正跨過這一步,僅僅只憑借著一部大賣的影片是絕對不夠的。
想了一會,羅杰有些好奇地問道:“你接下來有什么計劃?”
大約是覺得這樣問容易產生誤會,羅杰連忙又補充道:“別誤會,我知道已經容不下你了,我只是好奇而已。”
羅杰很清楚,以的規模,又是一家只負責制片,沒有獨立發行能力的電影公司,肯定是容不下杜克羅森伯格這尊“大佛”的。
就像是當初的樂隊,在有了充足的底氣之后,毫不猶豫地離開二十世紀娛樂一樣。
人往高處走,這本就是人之常情。
以杜克羅森伯格現在的“咖位”,要說只有六大才有資格和他合作是有些夸張了,但除了六大之外,也就好萊塢一線公司當中最頂尖的那幾家,例如獅門、藝匠等等,才有這個資本。
這不僅僅只是給不給得起片酬的問題,而是小公司,根本運作不起規模足夠大的電影項目。
“我現在最需要的是休息,這幾年忙著的項目,已經很久沒有好好休息過了,我打算先去度個假。”
杜克羅森伯格笑了笑,說道:“至于工作,等度假回來再考慮吧。不過應該是不會再接手的續作了,或者這種已經成熟的系列電影也不在考慮范圍之內。”
從這番話就可以看得出來,杜克羅森伯格對于自己的未來有著清晰的規劃。
不接手成熟的大熱電影續集,主要還是為了自己的“品牌”考慮。
事實上,在圈內一直有傳言,說這個品牌,哪怕是在導演的位置上栓上一頭豬,也能賺錢。
一個過于成熟、粉絲基礎廣泛的系列電影,無論是對于導演,還是對于演員來說,都不利于個人品牌的經營。
因為影片的成功,更多的原因會被歸結于這個系列本身,而不是導演、演員這些參與者。
舉個簡單的栗子,如果杜克羅森伯格拿下二十億美元票房的影片不是,而是任何一部原創電影,或者是改編電影的首部,只靠這一成績,就足以讓杜克羅森伯格拿下“二十加二十”的導演合約。
但因為這部影片的名字叫做,所以杜克羅森伯格距離那個層級僅僅只是無限接近,而沒有直接跨過那道門檻。
在這部電影之前,杜克羅森伯格迫切需要“成功”的履歷,而在得到了這份履歷之后,杜克需要的,卻是經營自身這個“品牌”,在不同的階段,自然會做出不同的選擇。
聽到杜克將、等超級英雄系列排除在外,羅杰臉上不由得露出一絲異樣的神色。
有著前世的經驗,羅杰很清楚,未來的好萊塢,是超級英雄電影的時代。
雖然說不是只有超級英雄電影能賺錢,但若是排除掉這些系列,具備大熱潛力的選擇就少了大半。
在未來幾年,甚至就連這個品牌都徹底爛掉。
能和超級英雄比拼的系列,除了、之外,也就只剩下那個要到宇宙去飆車的光頭天團。
剩下的票房大火的電影,基本上都是單部出現,最多拍上一兩部續集,很難經營成長期的系列。
當然,憑借著的成績打底,杜克羅森伯格倒也不用擔心沒有合適的片約。
在任何一個行業里,不說做到頂尖,只要擁有出色的履歷打底,永遠都是“工作找人”,而不是反過來。
“看來二十世紀福克斯那邊要給的續作找個新導演了,聽說他們已經把計劃提上日程了。”
羅杰沒什么猶豫,直接說道:“如果你已經想好了不再繼續拍這個系列,我會跟公司那邊打招呼,大家和平分手,好聚好散。”
在好萊塢,分分合合是很正常的事情。
若是杜克自己不愿意繼續拍這個系列,二十世紀福克斯也不可能去強迫他。
畢竟,雙方只是簽了一部片約,杜克羅森伯格并沒有義務繼續為二十世紀福克斯工作。
當然,有了羅杰這個“大”發話,二十世紀福克斯那邊在放人的時候,也會更加的痛快一點。
“那就謝謝你了。”
杜克羅森伯格很“不客氣”地接受了羅杰的好意,說道:“如果二十世紀福克斯有其它合適的項目,可以讓他們和我的經紀人聯系。”
表現得“不客氣”,是將彼此視為自己人的態度。
從第一部改編電影開始,杜克羅森伯格和羅杰之間已經有了接近十年的交情。
雙方都可以說,是看著對方一步步成長起來,成為各自行業內的頂尖人物。
這樣的交情,早已不是單純的商業合作關系,而是相當要好的朋友。
對于朋友的好意,自然是不需要拒絕。
至于提起和二十世紀福克斯“有條件地”繼續合作的意向,也是看在雙方的關系上。
以杜克現在的成績,未來主要的合作對象多半是六大或者稍遜一籌的一線公司。
而在這些公司當中,由于羅杰和他的樂隊在二十世紀福克斯掌握著大量的股份,若是條件相差不多,杜克的首選,肯定是二十世紀福克斯。
當然,這也是在“條件差不多”的前提之下的。
能夠在娛樂圈混出頭的人,都會把交情和生意分得很清楚,交情是交情,但為了交情,去影響自己的職業規劃,那就絕對不可能了。
“二十世紀福克斯”
羅杰想了想,印象中,二十世紀福克斯似乎在最近沒有什么大手筆的投資計劃。
當然,、等幾個已經成熟的系列電影沒有計算在內。
這些電影,都是會以相對固定的頻率推出新作,穩賺不虧的錢誰不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