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令下達(dá),八旗軍最終還是義無反顧的沖了上去。
又經(jīng)歷了半個時辰的激戰(zhàn),這部明軍已經(jīng)死傷殆盡,只余下十幾個家丁親衛(wèi)。
饒勛右手握緊了已經(jīng)卷刃的雁翎刀,心頭激蕩,仰天長嘯一聲,雁翎刀快速揮動,脖頸間鮮血激射出數(shù)丈之遠(yuǎn),偉岸的身軀轟然倒下,他寧可自刎,也不愿死在敵人手上。
他身邊的十幾個家丁親衛(wèi)同樣揮刀自刎而死,與他們的將軍躺在一起。
眼看著這個兇猛的明將氣絕而死,可前面的八旗軍還是不敢上前割其首級,生怕他突然暴起傷人。
城樓上的多爾袞看了良久,忽然咆哮道:“為何明國的這些忠臣良將寧死也不肯降我大清”
自太祖努爾哈赤起兵反明,近三十年了,八旗軍與明軍交戰(zhàn)不下百回,數(shù)次南下入關(guān),所遇降官降將一大把,然而所斬殺的明軍明將、當(dāng)?shù)毓賳T更是不計其數(shù)。
就是這些寧死不降的文官武將,八旗軍不得不將他們徹底滅掉,以打擊摧毀明國抵抗的意志。
但作為一名皇帝,多爾袞多么希望他的臣子都如那些人一樣忠誠。
周圍一片沉默,大學(xué)士寧完我走出勉強(qiáng)笑道:“皇上,良禽擇木而棲,他們不識時務(wù),終究是歷史的塵土,在史書上不過是一個名不經(jīng)傳的名字而已......”
多爾袞喝道:“住口,退下!”
寧完我臉色瞬間被嚇的發(fā)白,噤若寒蟬,不敢再多說一句,連忙退下。
見周圍一群漢奸偷偷瞥向自己,多爾袞嘆了一口氣道:“將明國這些忠臣義士好生安葬了吧!
他也想明白了,若是沒有身邊這些漢奸、鮮奸、日奸,大清國也不會有今日,只怕還會窩在山里打獵捕魚,智斗豺狼,滑鏟東北虎。
多爾袞沉悶坐了一會,問正黃旗旗主蘇克薩哈道:“洪承疇人呢怎么不見擒獲”
蘇克薩哈連忙回道:“回皇上的話,洪承疇被明將左光先救走,不知躲在何處,奴才已經(jīng)派人去尋了!
多爾袞點點頭,沈陽被圍得跟鐵桶一樣,也不見有明軍突圍出去,洪承疇必然還在城中。
他開口道:“嚴(yán)令所有軍將,務(wù)必活捉洪承疇,賞金依舊是千兩黃金,若是誰殺了他,就為他填命吧!”
八旗各將領(lǐng)雖有不滿,但還是迅速傳達(dá)了這道軍令,并派人在城中喊話,全城搜捕洪承疇。
此時的左光先已經(jīng)背著洪承疇正躲進(jìn)了城南的一處民居內(nèi),身邊還跟著兵備道姚恭、王三禎等官員。
無法逃出城去,周圍清軍的招降聲時不時的傳來,絕望的氣息在每一個人心頭蔓延,洪承疇也陷入了深深的絕望之中,這一刻,他很想家中的妻兒。
他看了一眼盤坐在身邊打瞌睡的左光先,這個洪兵的老部下一直護(hù)在自己身邊,一路上跑的實在累壞了。
聽著身側(cè)若有若無的輕酣聲,洪承疇也覺得困了,眼皮漸漸變沉,微瞇著入睡了。
“薊遼總督洪承疇在這里,被我生擒了!”
一聲大呼驚醒了院中的所有人,洪承疇猛然驚醒,只覺得脖子處冰涼,兵備道姚恭正拿著一把雁翎刀架在他的脖子上。
那一聲叫喊不但使院中明軍悚然一驚,很快引起了外面清軍的注意。
左光先跳了起來,大喝道:“姓姚的!你他娘的干什么”
姚恭拿著刀,雙手發(fā)顫,他宛若瘋狀,大叫道:“祖大壽沒有來,吳三桂沒有來,沒有援軍來了,咱們跑不掉的!我受不了了,我不想死,我要投降!我要投降!”
洪承疇的腦中一片空白,他無論如何也想不到,自己竟會被一個文官劫持,還是自己比較看重的姚恭!
其他明軍士兵神色各異,木然看著眼前荒誕的一幕。
清軍的喊話所有人都聽到了,無論是明軍中何人抓住了洪承疇,便可賞金千兩,還會加官進(jìn)爵,從優(yōu)對待,誰也沒想到,竟是這個滿嘴圣人之道的姚恭。
“嘭!”的一聲,院門被踹開,一大群清軍涌了進(jìn)來,外面更有兵馬行動的聲音。
洪承疇雙目緊閉,任由那叛徒挾持,此時他只想大罵一聲:“狗日的吳三桂,狗日的祖大壽,你們把老子坑的好慘!”
......
“皇上,好消息啊,姓洪的被俘了!”
阿濟(jì)格興沖沖的進(jìn)了多爾袞的軍帳,將洪承疇被生俘的過程一五一十的告知多爾袞,并提議一刀宰了拿他首級祭旗。
多爾袞斷然搖頭,道:“他可不能殺,此人是我大清南下的一盞燈,務(wù)必好生伺候著!
多爾袞深知,洪承疇對明國內(nèi)部的情況非常的熟悉,不僅跟李自成打過幾年的仗,還參加過遼東大戰(zhàn),對天武軍了解很深。
再者洪承疇本就是南方人,在南方關(guān)系盤根錯節(jié),聲望猶存,或許是招撫東南的理想人選。
阿濟(jì)格悶哼一聲,知道多爾袞想學(xué)漢人的賢君,他也不敢阻止弟弟裝逼,只得道:“那就將那個姚恭殺了吧,這種不忠不義的無恥之徒,留著也沒用!
多爾袞再次出言阻止,道:“我大清言出必踐,豈可自毀食言答應(yīng)的賞賜就一定要落實下去,如此才能讓更多的漢人投靠我們。”
他又問:“洪承疇在哪帶朕去見見他。”
“在馬棚里關(guān)著呢.....”
天武元年正月十二日,多爾袞親率八旗軍十萬人馬繼續(xù)南下,人馬如潮,前不見頭,后不見尾,渡過遼河,破西平堡,往錦州而去。
正在錦州的吳三桂和祖大壽聞言,皆是大驚,連魂都驚得丟了大半,誰也沒想到洪承疇敗的這么快。
原本吳祖兩家打算只看戲不插手,先等中原戰(zhàn)局穩(wěn)定了再作出選擇,現(xiàn)在看來,完全是沒戲了。
面對清軍使者下達(dá)的最后通牒,吳祖兩家經(jīng)過一番熱烈的討論后,終于達(dá)成一致,以吳三桂為代表,投降大清。
吳三桂連夜親筆修書一份,將投誠的條件盡數(shù)寫在信中,派人送往清軍營帳,然后便如剛愛戀的小姑娘,焦急的等待小情人的回信。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