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xù)開過幾次全員參與的大會以后,大體的方案也確定下來了,最后留下有意產(chǎn)于管理的和幾個種植面積比較大的村民,大家一起討論關(guān)于合作社成立以后得怎么運作和管理。
本來吳飛是沒打算摻和的,這個事情吳邦是全程都有參與,再說了,吳飛現(xiàn)在水庫里面和地里的產(chǎn)出,幾乎都是那幾個固定的客戶給吃下了,藍天公司、深城的戴國裴、老馬和蕭勁松這幾家就把吳飛種的瓜果蔬菜和魚吃下了八成以上,倒是最先和吳飛合作的大富豪酒店,所占的份額是越來越少了。
現(xiàn)在藍天公司成了吳飛最大的客戶,差不多一半的東西都賣給了他們公司,主要是價錢出的高,而且給錢也爽快,今年的生姜和魔芋,離收獲的時候還有一兩個月呢,藍天公司的寧小霞就直接給吳飛轉(zhuǎn)了20萬塊錢的定金。
所以就算是另外的人找上門開,想要包銷吳飛種的生姜和魔芋,吳飛也沒有圖省事就答應他們,買一部分可以,想要吳飛把那些老顧客甩掉那是不可能的,在價錢相差不是特別大的情況下,吳飛不可能去做那樣敗人品的事情。
不過吳飛的東西不愁銷路,不代表村里所有人種出來的東西都是這樣,這幾年村可以說是家家戶戶都開始種菜了,反正村里以前荒掉的地不說全部都復耕,在這一兩年里面復耕的土地起碼有八九成。
只是這樣一來,大家看著種什么好賣就種什么,什么價錢高就種那一種菜,種什么都是一窩蜂似上,一點規(guī)劃也沒有。
所以很多什么到了賣菜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大家種的菜幾乎都一樣,而本來應該很好賣也可以賣出高價的龍山蔬菜,也出現(xiàn)了一下子賣不掉的時候。
其實也不是賣不掉,主要還是很多時候出現(xiàn)菜的品種不夠的情況,有一段時間大家看吳飛種的萵筍價錢高而且產(chǎn)量也高,下半年村里居然有三分之一的人種了萵筍,自然其他的菜種的就少了,那些來村里進貨的菜販往往湊不齊想要的品種。
五爺爺吳寶龍和駐村的楊雪梅都把這個情況看在眼里,村里大部分人也意識到了這個情況,有必要把大家組織起來,對種什么菜種多少需要有一個大概的規(guī)劃。
所以村里種菜合作社就在這樣的前提下成立了,不過暫時來說還是一個空架子,合作社該要怎么樣去運作,還得等大家商量過以后才能確定。
經(jīng)過幾天商量,合作社總算是拿出了一個大概的方案,全村的種植戶全部都納入到合作社管理的范圍里面,可以共同使用龍山村綠色蔬菜的牌子。
當然,大家要是不想加入也可以,不過那樣的話就不能用“龍山村綠色蔬菜”這個牌子了,自然等到以后有機蔬菜的認證下來以后,也一樣不能使用了。
不過沒有哪一戶人不想加入的,到了最后不管種的多的還是少的,全部都成了合作社的一員。
其實合作社對于大家的管理還是很寬松的,在每一次蔬菜下鐘的時候,合作社會召集大家來開一個大會,把大家接下來計劃要種的品種和面積都統(tǒng)計起來,這樣大家就知道自己種的東西有沒有和別人撞車了,可以有針對性的調(diào)整自己的種植計劃。
當然了,這個也不是強制性的,說一種東西有人種了別的人就不可以再種。種什么東西合作社只會提建議,最后種什么種多少還是要看個人的決定。
不過這樣一來,像以前那樣全村將近一半的人都種萵筍的事情是絕對不會出現(xiàn)了,畢竟龍山村也就這么大的地方,種菜的人也就那么多,可以種的東西多了去了。
現(xiàn)在只要是龍山村種出來的東西,價錢都差不多哪里去。就算是當時一窩蜂似的種出來的萵筍,最后絕大部分的還是賣了出去,只是價錢還是免不了受到了一些影響。
合作社協(xié)調(diào)大家種什么菜是一個方面,另外更重要的一個工作,就是統(tǒng)一往外面賣菜。
像吳飛家這樣已經(jīng)有固定客戶的沒有什么變化,以前怎么賣以后還是怎么賣。
這個政策影響到的主要還是那些沒有固定客戶的村民,合作社會根據(jù)行情定價,把大家種植的蔬菜都收購上來,然后統(tǒng)一賣給來村里進貨的那些菜販。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合作社對于每天的蔬菜采摘也會有一個大概的安排,會根據(jù)大家地里蔬菜的情況做出一定的調(diào)節(jié),反正在合作社做事的,也都是村里種菜的那些人,對于各家各戶的情況也都是了解的。
自然,蔬菜經(jīng)過合作社轉(zhuǎn)一手,價錢自然就有了變化,合作社自然會在里面賺一筆。
而這一筆錢,在年底的時候村里會截流一部分,其他的錢會按照大家賣給合作社的東西按照比列返回給每一個種植戶。賣一萬塊錢的菜給合作社,和賣5000塊錢給錢給合作社,年底返錢的多少自然是不一樣的。
而在合作社管事的人,自然也有一份工資。因為不是全職工作,所以錢不是很多,在全村人產(chǎn)于的大會上,最后給合作社的幾個管事的開了1000快錢一個月的工資,可以說的是皆大歡喜了。
這樣一來,村里種菜的也算是有了一個組織,平時那些賣菜困難戶一下子就輕松了,現(xiàn)在只要把菜種好,根本就不要擔心賣菜的事情,每天收完菜以后直接送合作社去就是了。
就算是到了現(xiàn)在,農(nóng)村還是有很多的人和人交流困難,別說叫他們?nèi)ソ匈u東西了。以前有不少村民把菜收去賣的時候,直接就是把菜擺在路邊,一定要等到有人來問才會說一兩句話。
而且絕對不會多說,想要他們推銷自己的菜,那是絕無可能的,而這些人的菜大部分時候都是最后才賣完的,價錢自然是比不上那些早早的就賣出去了的。
而村里以前的小學,現(xiàn)在又被騰了出來,二樓當做辦公的場所,一樓就是放菜的地方。以前的操場上面搭起來棚子,成了菜販子來進貨的地方。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