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地稽是個實干家,得到楊侗各項允諾,用過早飯就帶著幾名商部走了。
朝陽殿內(nèi),只剩下楊侗和凌敬兩人。
“殿下打算扶植粟末部?”凌敬問道:
“應該說是文帝就扶植粟末靺鞨了,這個突地稽還是非常忠誠的,讓他們參與防范黑水靺鞨和高句麗也不錯。”
飛馬郡和襄平郡更北的地方冷得出奇,不適合中原人生存,而且中原王朝連江南這個寶地都沒開發(fā),楊侗哪有興致去這苦寒之地?
直接統(tǒng)治的話根本不實現(xiàn),這樣安排一是將粟末部納入大隋的勢力范圍,在靺鞨內(nèi)部釘入一顆釘子,從而減輕遼東地區(qū)守軍的壓力;二是給粟末靺鞨加上一道枷鎖,聽從襄平政令,他們就無法扛起大隋旗號吞并四鄰,因為他知道完顏阿骨打和努爾哈赤都是這么起家的。
靺鞨雖分八部,但主要還是以南方的粟末部和北方的黑水靺鞨,余者實不足論。
歷史上。
靺鞨人由于政治取向不同,走上了不同的道路,粟末靺鞨深受漢家文化影響,先后在隋唐時期內(nèi)附過,他們十分積極的接受中原文明,最終建立了文明發(fā)達的渤海郡國,但由于唐末大亂,渤海郡國失去了中原王朝的支持,最終被契丹殲滅。
黑水靺鞨排斥中原文明,他們依舊保持著傳統(tǒng)的漁獵生活和農(nóng)奴社會,他們最后演變成了女真人,建立了金朝和后來的清朝
楊侗很了解這一點,所以他也十分重視愿意依附漢文明的粟末靺鞨。
而且粟末部酋長突地稽,與大隋并不是第一次往來。
早在開皇年間,高句麗大舉進犯粟末靺鞨,粟末靺鞨交戰(zhàn)不勝,突地稽與當時的首領瞞咄率領所屬的厥稽、忽賜來、窟突始、悅稽蒙、越羽、步護賴、破奚、步步括利八部,部眾數(shù)萬人,從扶余城西北舉部南下遼東,請求內(nèi)附隋朝。
隋文帝將他們安置在遼西郡居住,楊廣繼位后瞞咄去世,突地稽升為粟末部首領,領其部眾,楊廣封其為金紫光祿大夫。
大業(yè)八年,突地稽率部跟隨楊廣東征高句麗,每戰(zhàn)有功,賞賜優(yōu)厚。不久,隋煬帝設置遼西郡,授任突地稽為遼西太守、封扶余侯。
大業(yè)九年、大業(yè)十年,楊廣再次東征高句麗,突地稽亦率部隨征。到了雁門之圍時,突地稽奉詔勤王,不久歸還柳城。只是隋末之亂讓他和部族沒有了安全感,又怕被高句麗報復,部族才又回了故土。唐朝勢力延伸到幽州的時候,突地稽奉遣間使朝貢。后來劉黑闥叛唐,突地稽率部跟隨李世民在洛水之畔擊敗劉黑闥,以戰(zhàn)功進封蓍國公,并遷徙其部落到幽州居住,在高開道引突厥攻幽州時,突地稽率兵大破高開道。貞觀初官拜右衛(wèi)將軍,賜姓李氏。
他的兒子李謹行更是了得,是李治時期著名蕃將,鎮(zhèn)壓高句麗將領劍牟岑的反叛,又大勝支持高句麗復國的新羅。吐蕃論欽陵等率眾十萬人進攻湟中,李謹行以空城計退敵,并在青海大破吐蕃數(shù)萬眾,被李治授為鎮(zhèn)軍大將軍、右衛(wèi)大將軍、燕國公。作為一名少數(shù)民族將領,他在唐朝東西兩面戰(zhàn)場上立下卓著戰(zhàn)功,為唐朝的邊防鞏固做出卓越貢獻,死后贈幽州都督,陪葬乾陵,是陪葬乾陵的十七位宗親、功臣中唯一的蕃將。
總的來說,突地稽家族自隋開皇年開始,為中原王朝作戰(zhàn)數(shù)百仗,可謂是有功于隋唐、有功于中原!
對于這樣一個忠誠的異族,楊侗非常樂意接受,更讓他滿意的是當自己說到讓粟米靺鞨孩子全部到雙遼郡柳城時,突地稽表現(xiàn)出來的態(tài)度,而且粟末在中原生存了近二十多年,也為徹底漢化打下了堅定的基礎,這比同化突厥容易多了。
雖然暫時無法將手伸到遼東長城以外更廣闊的東北領域,實現(xiàn)真正的占據(jù),但并不代表楊侗沒辦法對其進行控制,什么都護府之類的衙門只是在軍事上的威懾,實際上這所謂的‘都護府’,有點類似大使館的性質(zhì),并沒辦法插手當?shù)剀娬隆?br />
而將粟末靺鞨孩子統(tǒng)一集中教學,只是楊侗逐步漢化粟末靺鞨的一部分,真正的殺招卻是將會涌入遼東的商販。
這些人能夠用美酒、瓷器、絲綢等貨物,將粟末靺鞨的財富源源不斷的流入大隋,當粟末全部使用炎黃通寶后,大隋在經(jīng)濟上,對粟末靺鞨形成掌控,若是粟末靺鞨不聽話,把長城關口一關閉,讓他們抱著一堆炎黃通寶哭泣。
凌敬擔心道:“就怕粟末靺鞨,成為第二個突厥。”
楊侗說道:“我并沒有讓靺鞨人坐大,也不想把它扶植為遼東霸主,只是讓粟末靺鞨防范高句麗和黑水靺鞨,當然,如果他們內(nèi)附,接受十戶一村的安排的制度,我也會接受。”
凌敬見楊侗主意已定,也不再多勸,只是提醒道:“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我看突地稽與啟民很像,殿下用他,但也要防他,從長遠考慮方是穩(wěn)妥之道。”
“所以要在文化和經(jīng)濟上對其進行控制!”
“文化我懂,是對粟末靺鞨進行漢化;這經(jīng)濟又如何解釋?”凌敬有點迷糊。
“我讓商部官員對粟末靺鞨的物品進行估價、定價,名義上是便于交易,實際上不安好心!當粟末靺鞨上下將炎黃通寶當作財富象征收藏時,我們只需換一種錢幣,就可以讓粟末靺鞨賺到的財富掠奪一空,讓他們一個個都變成窮光蛋。這種慘無人道、滅絕人性的戰(zhàn)術,我稱之為經(jīng)濟戰(zhàn)……”
看著楊侗燦爛的笑容,凌敬激靈靈的打個冷顫:這個秦王,真不知道是怎么長的,眨眼之間,就對粟末靺鞨施行了這種絕戶計。
“你是商部尚書,應該知道這個經(jīng)濟戰(zhàn),玩得好了,比白刃戰(zhàn)更恐怖!”楊侗將后世的經(jīng)濟戰(zhàn)介紹了一遍,然后將各種手段逐一說明,劃時代的戰(zhàn)爭聽得凌敬連連點頭,就如受教的娃兒一樣。
凌敬也是當世智謀之士,對于新事物的理解能力并不遜于其他人。楊侗那些后世才有的生僻詞,讓他有些迷茫,可只要聯(lián)系上下也能猜出個十之**,大體上也明白了楊侗的意思,神色帶著濃濃的震撼,忍不住拍案叫絕道:“原來戰(zhàn)爭還能這樣打!殿下奇思妙想,微臣心服口服!”
他站了起來,眼泛奇光道:“殿下,我想管商部一輩子,將這種經(jīng)濟掠奪戰(zhàn)執(zhí)行到周邊各族。!”
“你想管商部一輩子?”楊侗臉上閃過一絲意外,經(jīng)濟可以說是最枯燥的,他原本以為凌敬會喜歡軍隊一些,畢竟他擅長奇謀軍略,在歷史上竇建德的謀主呢。
“殿下這經(jīng)濟戰(zhàn)讓微臣深受啟民,商部如果建設得好,必然成為萬世基業(yè),微臣愿用畢生之力,為殿下千秋大業(yè)奠定基礎,鑄就超越強漢的偉大王朝。”凌敬此話一出,一股濃濃傲氣擴散了開來,如鳳飛九天、傲視山巔。
“沒想到敬之也這么看重經(jīng)濟戰(zhàn)爭啊!”楊侗很是欣賞的笑道。
凌敬眼神中露出絲絲崇拜:“殿下目光長遠,能夠從錢幣中看出掌控周邊異族的命脈,這令以后的戰(zhàn)爭會變得更加復雜,只要我大隋錢幣所到之處,異族受制于我大隋,這絕對是一個不朽的創(chuàng)舉,微臣委實獲益匪淺。”
楊侗點頭道:“戰(zhàn)爭多樣化,是世道發(fā)展的必然,但這些目前只是一想預想,若我不能一統(tǒng)天下,經(jīng)濟戰(zhàn)毫無意義。”
凌敬道:“殿下知人善用、體恤下臣、愛護百姓,麾下精兵強將多不勝數(shù),布局天下廣遠深厚,只要夯實三個半州,必能橫掃中原大地,結(jié)束亂世,完成天下一統(tǒng)。”
“我們君臣上下一心,我不懼怕任何挑戰(zhàn)!為了偉大的事業(yè),大家當共勉之!”楊侗無比自信的說道。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