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漢明 第一百七十五章 謀劃政變

作者/八無和尚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老百姓們擔憂了半天,突然之間,多鐸不來紹興了,三萬多叛軍煙消云散了。

    這對于百姓而言,就象做了一場夢,如真似幻。

    但不管怎樣,紹興府又活過來了。

    閉門納戶的百姓們開始出門,封住的門窗重新開啟,已經逃出紹興府的婦孺也開始返回。

    只是氣氛依舊不那么熱烈,所有人依舊心有余悸。

    也是啊,經過這么一場驚嚇,魂都沒有回來,加上對未來的擔憂,誰能一下子高興起來。

    不過吳爭戰無不勝的名頭,又一次在百姓中流傳,這么多人都在傳吳爭是武曲星下凡、天神轉世,要不然,韃子豈會放過唾手可得的紹興府,逃之夭夭?

    這個說法得到了極大多數百姓的認同,他們更進一步地把吳爭塑造成了戰神轉世。

    試想,如果不是戰神,怎么會讓方國安那三萬多大軍不戰自潰呢?

    吳爭卻不知道他已經被百姓神化,他忙得焦頭爛額。

    方國安麾下除了沿江部署的軍隊外,他帶來紹興府時的一萬大軍,開小差的那數千人,此時也已經返回紹興府。

    他們懇求重新回歸明軍序列。

    對于吳爭而言,手中軍隊自然是越多越好,可問題是這兩萬多的軍隊,紹興府根本無法負擔起這么龐大的軍隊,哪怕加上杭州府,也不可能。

    杭州府已經捉襟見肘,已經有六、七萬的軍隊,加上這些,哪就是十萬之眾。

    畢竟銀子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一人一兩,一月就是十萬兩。

    這就是個無底的坑啊。

    可如果拒絕他們,帶來的后果就是整個紹興府亂了。

    天知道這幫兵痞會干出什么事?

    當張煌言趕到紹興府,見著吳爭時,吳爭正苦著臉發愁。

    與想象的不同,二人見面也就相互點了點多,與想象中完全不同,二人甚至連該有的禮節都沒有,直接就開始商議接下來要做什么。

    當天晚上,吳爭、張煌言聚集了厲如海、周大虎、沈致遠、陳勝和紹興府留下的幾個官員臨時碰面,商議如何應對這一亂局,如何善后。

    這次,吳爭正式公開地提出了更換監國,擁立長平公主朱媺娖監國的建議。

    可想而知,這個時候吳爭的話已是一言九鼎,誰會去反對,誰敢去反對?

    當然,除了張煌言有這個資格,有這個魄力。

    可張煌言會反對嗎?

    自然不會,如果會反對,他早就與張國維、錢肅樂追隨朱以海去了海上。

    幾乎是滿票通過,擁立新監國,組建新的朝廷,將杭州府、嘉興府納入紹興府統轄。

    如此,集合三府之力,整編三軍。

    所有人都很振奮,紹興府從升為監國臨都以來,第一次擁有了如此大的轄地、如此龐大的軍隊和實力。

    可問題來了。

    當吳爭與張煌言覲見朱媺娖,將朝廷決議稟告時,朱媺娖拒絕了。

    她堅持自己是個女子,不能監國。

    這問題就大了,除非吳爭豎旗自立,否則就無法回避扯虎皮做大旗這一步。

    沒有合適的皇室做為號令天下的旗幟,就無法擁有大義。

    這個時候,吳爭要是真豎桿自立,那么好不容易攢下的名聲,就會付之東流。

    世人會指責吳爭是個權臣、竊國大盜。

    這個名聲一旦毀了,那么再想扭轉過來,就很難。

    浙東與陜甘、湖廣不同,陜甘、湖廣的民心已經被張獻忠、李自成的大西、大順軍搞得支離破碎,百姓不用說擁護明朝皇室了,幾乎個個都將皇室中人恨得咬牙切齒,恨不能寢其皮,食其肉。

    這原因還得從朱元璋講起。

    老朱是個生性涼薄之人,無論是對臣民、故交,甚至對妻妾,都比較薄情寡恩,唯有對他的子孫,那叫一個溫柔體貼、慈祥溫暖。

    為了保障他的子孫們能享受榮華富貴,老朱絞盡了腦汁。

    開國之后,老朱不急著封賞有功之臣,先急不可待地將所有兒子冊封為親王,當時他最小的兒子還在襁褓之中,不滿一周歲。

    他下旨明文規定,皇族子孫不受法律約束,不歸當地官府管制,諸王宅邸、服飾和親衛,僅下天子一等,公候伯及文武群臣見之皆須伏而拜謁。

    大明官員的俸祿,可謂是有始以來最低標準了。

    可老朱給子孫的年俸,卻只唯恐不夠。

    一個親王,僅年俸就是一萬石,這是朝堂重臣最高俸祿的七倍,還不包括大片的土地和各種時令、節日的賞賜。

    這還不算,老朱還規定,只要是皇族,就得朝廷供養。

    出生后,自十歲起,就開始向朝廷領俸祿,成人、結婚、生孩子等都可向朝廷領取宅邸、冠服等費用,哪怕一瞪眼歸了天,家里還能向朝廷領取一筆數目可觀的喪葬費。

    老朱這種無微不至的愛護,可謂前無古人,后也是無來者的。

    世人對此感嘆,“我朝親親之思,可謂無所不用,其厚遠過前代甚矣。”

    其實老朱想法沒錯,他為得是江山的萬年傳承。

    他出身貧苦,小農思想根深蒂固,他以為可以繁衍朱家后代,通過血脈來鞏固江山。

    可他絕沒有想到,第一個毀滅他幻想的就是他兒子朱棣,靖難之役,朱棣搶了侄兒的江山。

    當然,這可以說是個意外,還不足以徹底顛覆老朱的初衷。

    可正因為此事,身為親歷者的朱棣,自然對皇族起了極大的戒心,他能做,別的親王一樣能做。

    于是,自朱棣起,朱家皇帝對藩王的控制,也到了令人結舌瞠目、匪夷所思的地步。

    為了防止藩王勾連地方勢力作亂,藩王們終生只能生活在王府里,就算只想出門遛個彎,也得專門派人千里迢迢地去京城向皇帝請示、申請。

    如果皇帝心情不好,或者起得早,起床風沒散,那么藩王就算想在清明給他死去的爹掃個墓,都不可能。

    皇帝為了嚴防藩王之間有相互串連的機會,明文規定,親王之間終生不得見面,這也是著名俗語“二王不相見”的來由。

    也正因為這種奇葩的規定,皇族就動了別的腦筋。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剑阁县| 安乡县| 沛县| 南江县| 阳新县| 唐海县| 红原县| 汤阴县| 辽宁省| 化德县| 竹溪县| 黄陵县| 廊坊市| 和平县| 博客| 富顺县| 河东区| 伊吾县| 湖州市| 雅江县| 宜兰县| 大新县| 察隅县| 江源县| 北安市| 滨海县| 察雅县| 黔东| 托克托县| SHOW| 甘南县| 建始县| 灯塔市| 霍州市| 乌鲁木齐县| 嘉禾县| 大埔县| 万宁市| 虹口区| 班玛县| 勐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