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爭沉吟了一會道:“鎮江府清軍已經囤積二萬多大軍,強攻不妥,傷亡太大,加上我軍兵力不足……既然清廷的目標在鎮江,那我軍就避開鎮江,讓它先占著就是。”
說到這,吳爭令人攤開地圖,指著地圖上一處,對錢肅樂道:“此時鎮江府清軍必定嚴加防范,那我軍就反其道而行之,他打他的,我打我的,攻其必救之處,讓清廷首尾難顧。錢相回應天府將我的建議轉告興國公,請興國公率水師以出其不意之勢,集結所有炮艦,對此處……。”
錢肅樂和馬士英湊上前去,一看,吳爭手指所點之處……儀真。
“請興國公率水師打開一個口子,然后對此處江岸施以密集炮擊,掩護錢肅典、錢翹恭所部渡江登陸。”
聽著吳爭斬釘截鐵地話聲,這哪是建議,簡直就已經是命令了。
不過錢肅樂知道此事重大,也沒有在意,只是問道:“可如果派肅典部北攻,應天府防御勢必薄弱……這恐怕臥子先生不會同意吧?”
吳爭冷冷地看了錢肅樂一眼,“錢相也不同意?”
面對著吳爭咄咄逼人的語氣,錢肅樂道:“我是明白你的用意的,可就算我支持此方略,怕是也難在內閣形成決議……。”
“這錢相不必擔心,讓馬相隨你一同回去,雖說興國公不在,你與馬相還有玄著,足以決定這次北攻方略。”
錢肅樂想想也是,看了吳爭一眼道:“可你有沒有想過,江北有八萬清軍,肅典部僅一萬多人,就算順利攻下儀真,怕也會陷入清軍合圍啊……你可有后續應對之策?”
吳爭道:“攻敵必救,儀真雖說只是一個小縣,對于這場戰役而言,其不亞于鎮江府于我朝的重要性,一旦我軍占領儀真,東可攻揚州,西可攻鳳陽、滁州、北可震懾淮安……所以,清軍必定會向儀真蜂涌而至。到時,可令夏完淳之建陽衛,由句容猛攻丹陽,吸引鎮江府清軍的注意力,而我會率五千騎兵趕到呂城,由東向西對丹陽發起突擊,這樣攻下丹陽的希望很大,占領丹陽之后,我與夏完淳會師,便有了足夠的兵力對北面鎮江府城發起進攻。”
錢肅樂蹩眉道:“你說得有道理,可……江北那一萬多將士呢?一旦清軍合圍,他們便沒有了回撤的可能,難道……難道任由他們覆沒嗎?”
吳爭沉默了一會答道:“此戰最關鍵的,就是在儀真吸引清軍北岸主力,不但要占領儀真,還得守住,確實錢肅典部會面臨全軍覆沒的危險,但好在興國公水師能控制江面,可以提供后撤之路。”
這話錢肅樂就算不諳軍事,怕也聽得出其中的水份。
江北清軍的火炮可不是擺設,或許是因為明軍突然發起進攻,清軍來不及調動火炮,被明軍突破一個口子,在儀真登陸,但一旦明軍占領儀真,并且要牽制北岸清軍,那清軍就有足夠的時間調動火炮,而水師艦炮無論從威力還是射程,都不及清軍仿制的紅夷大炮,如何控制北岸江面?
不過錢肅樂沒有反駁,他沉重地一聲嘆息,道:“既然沒有別的辦法,那就這樣吧。為國死戰,乃我錢家子孫的榮耀,求之……不得也!”
吳爭動容,他看錢肅樂表情,就明白他已經清楚此戰的風險及自己解釋的蒼白。
可錢肅樂卻不點破,還要回去在內閣廷議中支持自己的這個作戰方略,這種作為,焉能不讓吳爭動容、肅然起敬。
吳爭有些被觸動,自己是不是太狠了?
可吳爭依然覺得,以一萬多人的代價換取鎮江府收復,是……值得的。
而這一萬多人未必會全軍覆沒,就算全軍覆沒,也會有鎮江府那二萬多清軍為他們陪葬,這個想法是吳爭執意發動此役的指導思想。
只有收復鎮江府全境,如此慶泰朝方可以長江、錢塘江,兩江為南北防線,真正占據江南,與清廷抗衡。
而紹興府將成為錢塘江南岸突出部,增加杭州府的戰略縱深,進可攻,退可守。
這是吳爭的戰略目的。
慈不掌兵!這四個字開始越來越深入吳爭的心里。
然而,看著錢肅樂未老先衰的佝僂身軀,吳爭終究有些不忍,“要不,讓翹恭兄弟留守應天府,換廖仲平隨錢肅典出戰。”
不想錢肅樂慘笑道:“不必了,錢某雖然僅有一子,但絕不敢在國事之前,存絲毫兒女私情。”
吳爭心中一震,向錢肅樂長揖道:“錢相高義!”
錢肅樂看著吳爭,凄然道:“但愿如你所料,鎮江府能順利被我軍收復。”
吳爭鄭重點頭,道:“雖說戰局瞬息萬變,但若依此行事,鎮江府就算不被我軍收復,至少也可回到戰前原狀。”
錢肅樂用力點點頭,沖吳爭一拱手道:“望鎮國公不遺余力,為國而戰,錢某這就回應天府。”
……。
這個夜里,吳爭召集起麾下眾將商議了一整個通宵。
對這個倉促而定作戰方案進行了補遺和改善。
此時,堅持隨吳爭來杭州的方國安,提了一個很有建設性的方案。
他建議,以金聲桓部和王得仁部為一路,對寧波府發起進攻。
再以瀝海明軍之有力一部,對金華府發起進攻。
如此,就算進攻受阻,也可牽制清軍兵力,更可對清廷造成震懾。
這兩路出兵,其實作戰思路都是佯攻,當然,如果順利,趁機收復寧波、金華兩府,那就是意外所得了。
吳爭心中意動,但也問了方國安一個實際問題,金聲桓、王得仁畢竟是新附降將,如果二人率部突然反戈,如何應對?
方國安回答道:“這二人原是主屬,只要反過來,任命王得仁為主將,金聲桓輔之,便可使得二人相互猜忌,從而不可能聯合起來倒戈,而只要其中一人不同意倒戈,這支軍隊就是穩定的。就算真發生了不測,那紹興府有陳勝部鎮守,足以應對王得仁、金聲桓部。”
吳爭聞聽深以為然,便采納了方國安的建議,向紹興府傳令,任命王得仁為主將,金聲桓為副將,兵發寧波府。以厲如海為主將,池二憨為副將,進攻金華府。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