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夜里,吳爭如今熊汝霖、張國維、張煌言、莫執(zhí)念四人閉門商議。
“我先說說京城所發(fā)生的事。一是錢謙益就罷去首輔一職,陛下允準了我的舉薦,征辟前隆武朝首輔黃道周接任,二是陛下要組建火槍軍,向我開口購買一萬五千桿火槍,三是陛下令我率軍西征,收復湖廣,四是我欲設靖江衛(wèi)鎮(zhèn)守靖江……。”
“諸公,如今與清廷暫時打不起來了,這也符合我們的實情,北伐軍需要修整、補充、訓練,需要研發(fā)、改良武器。百姓需要休養(yǎng)生息,商業(yè)需要發(fā)展……諸公有什么異議,或者想說的,不妨直言。”
吳爭召集的會議,向來都是簡潔明了、直截了當,沒有什么拐彎抹角的。
張國維道:“幼玄先生幾天前已經(jīng)到了紹興府,派人傳信來,要見王爺……不過我以為王爺所考慮的,似乎有些欠妥啊,幼玄先生確實是難得的治國人才,大將軍府此時正需要象他這樣的人,王爺為何還要舉薦至朝廷呢?”
吳爭呵呵笑道:“我之前還真有這心思,不過人家眼高于頂,連崇禎帝都不放在眼里,哪會理會咱一個小小異姓郡王。”
張國維也笑道:“那倒是,幼玄先生之前出使紹興府求援時,確實對王爺有所不敬……不過當時王爺還只是候伯爵吧?”
吳爭皺著眉,甩甩手道:“過去的事,就不管了。有道是昨日他對咱愛搭不理,明日咱讓他高攀不起。”
吳爭的孩子脾氣讓四人忍俊不禁。
張國維道:“可今時不同往日,王爺已經(jīng)貴為郡王,幼玄先生應該會另眼相看。”
吳爭正色道:“我也倒不是真記恨他不搭理我……其實我心里有兩種考慮,一是黃道周的心性如同陳子龍等人,在他們這些人眼中,我無非是個權臣,甚至是個存有異心之人。與其兩相厭煩,不如各干各的,等他真正發(fā)覺按著原來的老路走不通的時候,自然會發(fā)現(xiàn),這邊風景獨好。”
說到這吳爭哈哈大笑起來,“所以啊,還得仰仗諸公啊。內(nèi)政之事,我還真不如諸公,咱之前就說好了的,內(nèi)政這塊,我放手諸公盡情施為,我只管領兵打仗,一旦打下來交給諸公治理。”
四人一齊哈哈大笑起來。
確實,吳爭說話還是算話的,大到各府主官任免,小到雞毛蒜皮,內(nèi)政之事,吳爭說不沾手就不沾手,任由這四人說了算。
吳爭最多就是拎個總綱,輕易不會插手,這也讓這四人可以盡情施展胸中所學和抱負。
五人笑完之后,吳爭接著道:“另外還有一點就是,如今的義興朝堂,可不是我和諸公在的時候,諸公是不知道,錢謙益都竄掇著皇帝賣官鬻爵來斂財了。我是真不明白,皇帝是真不明白還是裝不明白,用錯誤的手段怎么可能達到正確的結果?雖說咱管不了,可畢竟同在一竿大明旗下,我這才舉薦了黃道周去接任首輔,至少,以黃道周的正直,不至于讓皇帝錯得太遠了。”
張國維點點頭道:“是這么個道理。只是有件事我不明白,我們的火槍是高價通過衛(wèi)匡國從海外購得的,庫存總共才三萬桿,如今陛下要從這購去一萬五千桿,那我們自己難道不組建新軍了嗎?況且王爺剛才也說了,要在靖江新置一衛(wèi)。”
吳爭問道:“如今軍工坊的產(chǎn)出如何?”
張國維道:“剛開始時,一天僅出十幾、二十桿,不過從一個月前,匠人熟練之后,已經(jīng)能每天產(chǎn)出四、五十桿了。但也已經(jīng)難以繼續(xù)提升,畢竟坊子就那么大。”
吳爭點點頭,這是規(guī)模上的瓶頸,而匠人一旦熟練之后,再想提高一個層次,會非常難,也就是說,再想提升幾乎不太可能,需要非常長的時間。
吳爭道:“那就再建新工坊……再建它兩個。”
這話立馬讓張國維語氣反轉,“其實一萬五千桿也是能湊得出來的,大不了將庫存的先交付朝廷……。”
吳爭呵呵笑著用手指指著張國維,對其余幾人道:“瞧瞧,瞧瞧,咱們的張公如今也摳門起來了。”
幾人都笑了起來,張國維臉一紅道:“王爺是不知道,我也是見過世面之人,在朝堂上敢情有十幾年之久了,可真沒見過象王爺這般使銀子的……王爺算過這幾年你花出去的銀子嗎?我是大致估算過,這么說吧,按今年六府之地賦稅收成,需要至少五年才能有這數(shù)。王爺啊,我不是責怪你,只是這兩年若不是莫老支撐著,咱們怕是連官員俸祿和軍餉都付不起。”
吳爭歉然地沖莫執(zhí)念一笑,道:“確實是辛苦莫老了。”
莫執(zhí)念忙起身道:“份內(nèi)中事,不值一提。”
吳爭卻正容道:“不過我方才說的可不是戲言,我們確實需要再擴建兩個工坊。”
這話頓時讓四人臉色一變,張國維道:“兩個工坊算上雇工、材料,至少又是四、五十萬兩銀子,王爺剛才也說了,南北暫時沒有大仗可打,這銀子該使到刀刃上去。”
連莫執(zhí)念也道:“四、五十萬兩,擠擠還是有的,可生產(chǎn)出火槍,囤于庫房,這確實不劃算。”
吳爭笑道:“那就賣出去。這不,皇帝已經(jīng)要一萬五千桿了嗎?過些日子,怕是北面韃子也用大量購買火槍了。”
這話更讓四人吃驚。
張煌言皺眉道:“我之利器,豈能于人?朝廷也就罷了,賣于敵,豈非助敵?”
吳爭哂然道:“這怎么能叫助敵呢?諸位現(xiàn)在想必都知道了,生產(chǎn)出一桿火槍,成本也就十來兩,可我們買來多少兩一桿?六十兩啊,多少倍的利潤?按我說,只要清廷想買,咱就可勁地賣,賣一桿得到的利潤,咱能生產(chǎn)四桿還多,這怎么能叫助敵呢,該叫敵助我才對。”
張煌言愣了一會道:“可一旦清軍有了火槍兵,再加上騎兵,我們剛剛擁有的優(yōu)勢就會蕩然無存。”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