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吳爭晚到一刻,靖江衛怕是真的就沒一個站著的了。
當然,靖江衛不會全軍覆沒,他們在路上摔傷胳膊、腿的數百傷兵,已經向后方轉移。
說這句話,是因為吳爭確實到得及時。
這讓蔣全義本是一場赴死成仁的沖鋒,真正成了戰場反擊。
吳爭所部,并非入南門。
從靖江方向上岸,為了趕路,走得是近路,泰興東城門方向。
在吳爭趕到時,東門正被清軍攻擊。
而蔣全義部正出北門,正面向喀爾楚渾中軍沖鋒。
密集的槍管中冒出熾熱的火焰,在黑暗中顯得分外耀眼。
從背后輕易擊潰攻東城門外清軍之后,吳爭隨即將隊伍一分為二,一部直入東城穿插,自己率一部由城外直接北上,增援蔣全義部。
清軍被突然到來的援軍打懵了。
火槍兵在接近目標之后,先投彈,再蹲下射擊,然后以小跑邊前進邊裝填。
看似隊形混亂,卻層次分明,往往是一隊射擊,另一隊投彈,兩隊穿插,然后輪換。
清軍側翼步兵向火槍兵發起的反擊,卻無法接近火槍兵五十步之內。
紛紛被密集的彈丸和爆炸的碎片撩倒。
喀爾楚渾隨即組織起一支五百余人的中軍騎兵,向火槍兵發起沖擊。
可惜的是,此時的距離僅三百步左右,大概不到一里地。
而燧發槍的射程在一百五十步開外,也就是說,清軍騎兵還沒加速,就已經處于火槍的射程之內,加上四千火槍兵的集中射擊,恐怕不是這些僅穿皮甲的輕騎兵能夠抵擋的。
兩輪射擊之后,這支騎兵,除了地上傷馬的嘶鳴聲,再無一騎是站著的。
喀爾楚渾見狀,也急紅了眼。
他隨即下令中軍左面方陣,撲向吳爭火槍營。
整整一個方陣,一萬人的中軍,以排山倒海之勢壓來。
吳爭大喝道:“傳令,后退交叉射擊。”
后退交叉射擊,是一個方陣中,以橫排為基數,單數為一隊,偶數為另一隊。
也就是說,第一排單數射擊之后,迅速往后跑,雙數一隊同時射擊作為掩護,射擊之后,也往后跑,跑到隊列最后,然后裝填。
再輪到第二排單數射擊,接著是雙數……如何循環。
這戰術對付騎兵無效,但對付百步外敵人步兵的接近,非常有效。
基本上,每排都是不間斷射擊,也在不間斷地后退。
訓練時計算過,百步的距離,敵人奔跑時間為二十秒左右,而用這戰術,己方的陣型可以向后倒退近六十步。
也就是說,在保持著有效射程的前提下,這百步距離可以延長至一百六十步。
多出的六十步,足以讓火槍兵多射擊兩輪。
這還不算,敵人在遭受不間斷打擊時,遲滯甚至停止腳步的時間。
于是,戰斗就不再是戰斗,而是一場單方面的屠殺。
每當槍聲響起,一排排的清兵如破麻袋般地倒下,這對于后續的清兵心里,所造成的陰影是巨大的。
當人與人面對面搏殺時,哪怕落入下風,都是可以容忍的,可對于夠不著的敵人,內心中除了憋悶,那就只有恐懼了。
清軍在付出上千條人命之后,開始止步,開始向后退。
喀爾楚渾下令斬殺了幾個退后的士兵,才穩住了陣形。
隨即,喀爾楚渾下了死命令,繼續進攻。
喀爾楚渾很明白,不管現在的火槍改良成啥樣,有一點是無法回絕的,那就是槍管發燙。
火繩槍在清軍中不鮮見,就是因為射程短、精準差、容易炸膛也不被士兵所喜。
黑火藥的燃燒太快,瞬間膨脹的氣體,讓質量差的有縫管,無法承受,特別是射擊七、八次之后。
還有就是黑火藥是燃燒,燃燒就會有殘留,殘留一多就會結塊,這就是火繩松容易炸膛的原因。
喀爾楚渾已經怒火中燒了,他寧愿以人命堆砌,也要報今日一箭之仇。
他已經從沈致遠的口中得知燧發槍不過也就十二、三次的射擊,極限十五、六次就需要冷卻。
所以,喀爾楚渾寧愿多付出幾千條人命,也要將對方碾成粉末。
只要明軍的火槍無法繼續射擊,那么對方就是一堆任由自己宰割的肉。
喀爾楚渾的右部中軍也在東移,這是打定了主意,就算左翼全滅也要進攻到底的意思了。
清兵在跑動中跳躍或者左右晃動,這是為了降低被射中的機率。
倒不是后世的“之”字形前進,而是有些聰明人自發的想當然,然后被越來越多的人效仿。
所以,戰場永遠是學東西最快的地方。
可惜,他們這招雖然有用,但效果不太好,因為面對的不是瞄準,而是齊射。
齊射本身就沒有目標,就是以量制勝。
同時,以這種方式來規避被射中,無形中減慢了前進的速度,這更使得距離被拉長。
原本近百步的距離,已經拉長至二百步。
射擊的輪數就會多兩輪。
但,確實如喀爾楚渾所料,明軍在十三輪射擊之后,沒有了第十四輪。
其實,吳爭在軍校制訂的規章中,僅十二輪就不可再擊發,今日已經是多了一輪。
喀爾楚渾在稍一猶豫之后,下達了右翼中軍向北迂回,側擊明軍的命令。
蔣全義部的壓力徹底減輕,可吳爭所部,壓力瞬間增大了好幾倍。
火槍兵開始戴手套,因為槍管燙手,然后往槍管上安刺刀。
喀爾楚渾臉上神色,開始有了些光彩,他大聲下令:“沖!趁敵人暫時無法射擊……沖!”
……。
泰興城內。
宋安率另一支火槍兵,在城中心與攻破西門的清兵遭遇。
清兵領軍的參領是貝子愛新覺羅·尚善,他爹是愛新覺羅·費揚武,和碩莊親王舒爾哈齊第八子。
也就是說,尚善的祖父,是努爾哈赤同母弟。
此人原是今年二十九歲,但戰場上歷練得不多,雖有勇卻無謀。
早幾年追隨多鐸征討過李自成部,唯一的戰功是當時李自成部潰敗,留下斷后三百多騎兵阻擊清軍追兵,被尚善率軍擊敗。再就沒有拿得出手的戰績了。
但因為是宗親嘛,此次前來就是想要搏取軍功,以便日后可以位列朝堂。
所以,勇則勇矣,少了些戰場經驗和為將者必要的權衡利弊的能力。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