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數(shù)千萬計的商稅、關(guān)稅,就此流入了閩浙官僚財閥的腰包,閩浙官僚是誰,東林黨嘛。
當(dāng)然,也有部分是落入了譬如象汪直這樣的“海盜”手里。
這就是為何西北張獻(xiàn)忠、李自成一呼百應(yīng),可江南基本不聞民眾揭竿造大明反的真正原因,江南士人還是“忠于”大明朝的嘛。
這也是為何西北義軍每到一處就殺盡明室的原因所在。
所以,大明朝是一邊烈火一邊海水,有西、北民眾餓殍遍地的人間慘事,也有江南揚州瘦馬、秦淮八艷的風(fēng)花雪月,整個世間被撕裂成了兩半。
吳爭對這一切是明了的,正因為如此,吳爭心中的憤怒被瞬間點燃。
“為眾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凍斃于風(fēng)雪。為大明中興開路者,不可使其困頓于荊棘。水師殘部先前戰(zhàn)敗不假,可朝廷也確實有愧于他們!
吳爭低沉地話音回響在奉天殿上空,“不能讓英雄流血又流淚,為國盡忠者必須受到犒賞,如此我族英雄才會層出不窮、生生不息……!
吳爭的聲音不大,但卻是那些吵雜、喧囂聲無法掩蓋的。
王一林在默默流淚,他是真想不到吳爭會這么做。
連黃道周、錢肅樂也搖頭嘆息,不是他們不贊同吳爭的話,而是他們此時已經(jīng)明白,吳爭是下了決心硬撼整個朝堂了,可這次花的代價太大了,不值得!
“臣附議!”錢肅樂知道,這時他必須支持吳爭。
“臣附議!”黃道周同樣不再糾結(jié)與吳爭是不是該在人前保持距離。
這二人心中涌動著一團火,被吳爭的話點燃起的火,是他們數(shù)十年前也有過的火,是他們原本以為早已被世情熄滅了的火!
二人的屬下和吳爭的擁護者,紛紛站了出來,齊聲道:“臣等附議!”
然而,僅僅是百多人,看起來不少,可與這殿中數(shù)百官員總數(shù)相比,還是少了。
看到這一幕,吳爭心中,除了怒火,更多的是悲哀。
人心麻木如此,大明焉能不亡?!
吳爭心里在慶幸自己擺脫了這個朝廷,在杭州府獨自為政,可吳爭依舊在悲傷。
北伐不難,難的是重新建立起社會風(fēng)氣,懲惡揚善、賞功伐罪,才能重建一個漢人的大明。
可什么是善,什么是惡?什么是功,又什么是罪?
如果連為國征戰(zhàn)、血灑疆場,都不再是功,那還有什么是功?
忍辱偷生、逆來順受?
不!不是!
至少吳爭認(rèn)為不是。
吳爭沒有自立,只是不想讓這已經(jīng)遍地鱗傷的國度,再經(jīng)歷一場內(nèi)戰(zhàn)。
只是不想讓自己手中的刀,僅僅因利益的瓜分,而揮向同胞,哪怕對方其實并不是什么好人。
可現(xiàn)在,吳爭已經(jīng)不在乎了,如果有人不想品嘗美酒,自己就不在乎揮出手中的鋼刀!
吳爭緩緩轉(zhuǎn)身,面對著群臣,慢慢說道,“本王今日話放在此,……!
“臣……也附議!”
這時,王翊突然出列,大聲向朱媺娖道。
隨著他的表態(tài),數(shù)十御史言官,隨即出列附和,然后就有許多原本在吃瓜看熱鬧者跟隨。
局面頓時有了改觀,吳爭不再是少數(shù),至少可以與反對者抗衡了。
吳爭突然感到心中一暖。
這天下,還有救!
吳爭甚至有些感激王翊起來,是他讓自己不用在今日手上沾染同胞的血。
或許感覺到了吳爭的注視,亦或者王翊本就要抬頭。
當(dāng)王翊的目光對上吳爭的目光時,王翊有些尷尬地道:“會稽王不必誤會,本官并非想以此來討好你……良心,讓本官覺得會稽王方才所言有理,時值亂世,行權(quán)宜之計、當(dāng)懂得變通……但本官依舊認(rèn)為功須賞、罪必罰……水師殘部有罪,只是死者已逝,可以不追究其罪,僅賞其功……!
“我知道!眳菭幋驍嗟溃暗乙琅f感謝你此刻尚在的良心!”
王翊一愣,默然。
縮在人后的鄭有德急了,“王大人,水師可還有百余人活著……!
王翊微微一愣,轉(zhuǎn)臉冷冷道:“本官未曾聽說此事,本官所知,水師殘部在大勝關(guān)以西,一戰(zhàn)盡沒,為國捐軀!鄭大人想必是道聽途說吧?”
隨著王翊雙目瞪過去,鄭有德再不敢發(fā)聲。
吳爭有些訝然,這一向以剛直見稱的王翊,原來也會撒無賴,就是撒得稍稍有些拙劣。
輪到朱媺娖表態(tài)了。
朱媺娖卻沉默了。
她想支持吳爭,可她不愿意為此事去支持吳爭。
朱媺娖也一樣覺得這事雙方都有理。
但如果吳爭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朱媺娖反而愿意支持,可為了數(shù)千已經(jīng)身亡的叛軍士兵,朱媺娖猶豫了。
吳爭這面雖然有了王翊等人的支持,可優(yōu)勢并不大,為此事去與幾乎半個朝廷的官員交惡,朱媺娖覺得不值得。
于是,她沉默著。
然而吳爭突然回身,向朱媺娖鄭重一禮,道:“臣恭請陛下降旨,為我朝百姓樹立起英雄的榜樣,以此來激勵人心!”
此聲在這高大的殿宇中,尤其顯得震動人心,殿中所有人為之震驚,一片沉寂。
口呼陛下,吳爭稱臣!
為了那百余個傷兵?還有那數(shù)千已經(jīng)陣亡的叛軍?
所有人張口結(jié)舌,反應(yīng)不過來了。
然后所有人的目光齊唰唰地望向朱媺娖。
都是人精,哪會猜不出吳爭的意思,吳爭這是在以稱臣擁戴為代價,來換取朱媺娖對吳爭諫言的支持。
朱媺娖是震驚的,她心里一直在擔(dān)心,擔(dān)心吳爭會以兄長派兵戧害為由,趁機篡位、自立。
然而,這里吳爭的稱臣,讓朱媺娖震驚之余,心中冒出一種解脫般地喜悅,由衷地欣喜。
為先人守住這份基業(yè),這是朱媺娖自己賦予自己的使命。
除去這點,朱媺娖愿意應(yīng)允吳爭任何事。
吳爭的話,消去了朱媺娖心中所有的陰霾,生出的,是一股濃濃的柔情。
“會稽郡王為國朝憂心費神,實為臣民之楷模。所奏之事老成謀國,本宮一一應(yīng)允……首輔,郡王所奏之事,由內(nèi)閣行文……!
接下去的事,不再重要,沒有人再敢在這事的處置意見上,對抗吳爭。
一面是即將登基的新君,一面是手掌大軍的會稽郡王,這二人一聯(lián)手,再反對就是自找沒趣、自尋死路了。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