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王一林微微搖頭道,“王爺不該授計延平王,雖說唇亡齒寒,但如果可以借機削弱鄭家水師的實力,于咱們有利無害……況且,灘滸山海戰,鄭家不也是如此做的嗎,近在咫尺,就是不北上增援……!”
王一林是真恨鄭森坐山觀虎斗,灘滸山海戰,讓三大水師受了重創。
吳爭拍拍王一林的肩膀道:“都一把歲數的人了,要學會穩重……有些事可做,但,別說出來。”
王一林聽了直翻白眼,“你都將十六字真言告訴了鄭森了,還有何事可做?誰都知道,咱眼下確實打不過番人艦隊,可番人艦隊也就只能在海上猖狂,真要斷了他們與岸上的來往,就算番人能抗下來,各國商人也受不了啊……最終,不還得談判嘛。你啊,平白放過了這么好一個削弱鄭家水師的機會。”
吳爭摸了摸鼻子,無奈地笑了笑,“你再復述一下陳永華帶去的十六個字。”
王一林狐疑地重復道:“敵進我退,敵退我進,襲擾為上,交戰為下……沒什么不對啊,按這十六字,鄭家水師可以不間斷地襲擾自馬六甲至呂宋海路上的各國商船,從而迫使番人讓步,最后結果就是,鄭家得了最豐美的肉,而咱們,付出了這么大的傷亡,卻只能啃骨頭……吳爭,你這買賣虧大發了,真要被鄭家得逞,就算咱們在陸地上控制了局勢,可此后海路商貿,就得看他們眼色行事了……。”
吳爭靜靜地中著,聽得很認真。
待王一林發完這通牢騷,吳爭問道:“敵進我退,敵退我進,這八字的意思,你應該明白。”
“明白,但凡軍校中任何一個新兵,都明白。”
“你能做到嗎?”
“當然。”
“海上也能做到?”
“……。”王一林愣了愣,“之前一戰,敵船的速度不遜于水師,甚至有過之……真想要在海上做到敵進我退,敵退我進……難。”
“鄭家水師戰船速度如何?”
“從七星山一役俘獲的鄭家主力艦來看,遜于我水師。”
“那就對了,你都做不到,鄭家怎能做得到?”
王一林瞪大了眼睛,直直地看著吳爭。
吳爭平靜地道:“做不到前八字,后八字襲擾為上,交戰為下就更難了,就算通過戰術勉強做到,效果自然也不會太好……等著看吧,這場本該發生在灘滸山一役之前的大海戰,終究會補上的。”
王一林眼神就象見鬼了一般,“你小……咳,太陰損了。”
吳爭臉色慢慢沉了下來。
王一林一愕,心里一驚,忙躬身道:“末將知罪,口無遮攔,失了禮數,請王爺責罰。”
吳爭突然笑了,拍拍王一林道:“你我五六年的交情,這又沒有外人……不至于此。”
王一林突然單膝跪下,雙手舉上頭頂,拱手道:“末將粗鄙,平日里就口不擇言,多有冒犯王爺……今日我在王爺面前立下重誓,再有此舉,當軍法處置。”
吳爭反倒驚訝起來,但隨即就明白過來了。
王一林終于肯低下他那高昂的頭了,這不是在為方才的出言不遜請罪,而是表忠心,宣誓效忠,這一跪,是定下君臣名份。
吳爭微笑著伸手攙扶道:“私下,咱們依舊是兄弟。”
王一林就勢而起,他聽懂了,“謝王爺。”
二人相視而笑。
“讓你率百船為前鋒,配合鄭家水師襲擾,可知我用意何在?”
王一林正色道:“雖說鄭家心有異志不得不防,但對付番人,末將絕不手軟。”
“很好。”吳爭點點頭道,“但不盡然。”
“請王爺賜教。”
“敵人受困于我水師和鄭家水師南北襲擾,商路被斷,定苦不堪言,反擊是題中之意,以我的判斷,有了灘滸山一役,克里索恩的選擇,大概率不會北向,再與咱們打一仗,很可能選擇與鄭家水師開戰……你說得沒錯,在對付番人上,咱們與鄭家水師是友軍,那就不能讓鄭家水師太吃虧了,鄭家的覆沒,一樣不利于咱們。”
王一林點點頭。
吳爭繼續道:“我之所以令你為前鋒,一是你部將士有相當一部分,是從原陳錢山海盜整編而來,對海上打劫之事甚為熟稔,張名振做不了這些,施瑯……我還得再看看,你最合適。”
“末將明白。”
“記住,開始別把敵人打得太痛,太痛了,敵人就會沖咱們而來。”
“是。”
“但也不能太敷衍,讓鄭森覺察出咱們的用意。”
“是。”
“等敵人受不了,對鄭家發起報復,開戰之后,你部可以便宜向敵發起進攻……我會令張名振、施瑯二部分別在七星山以南、赤尾嶼以西策應……。”
“王爺放心,末將定不負王爺期望。”
……。
安排妥當大將軍府諸事,吳爭悄悄離開了杭州府。
知曉吳爭離開的人不多,也就大將軍府幾個主官。
吳爭的理由是,去“三顧茅廬”,延攬一些能人,但大將軍府幾個主官其實心里都清楚,吳爭是在躲。
躲吳老爹次次進逼。
躲李海岳的名份確定。
躲因周思敏離開王府,搬往長公主府而引起的流言等等。
宋安被吳爭留了下來,因為他的任務很重,很艱巨。
……。
鎮江府,府治丹徒縣。
與揚中、揚州、儀征隔江相望,東南鄰丹陽,南連金壇,西接句容。
既有長江航運,又接京杭運河,在這個時代,可謂獨占地利,商貿經濟已經非常繁榮了。
正德年間,僅丹徒在籍就有三萬五千戶,約十三萬多人。
如果沒有清軍南下,戰火荼毒,此時的人口怕離二十萬應該不遠了。
有人潮的地方,絕不會少錢潮,有錢潮的地方,自然燈紅酒綠、鶯歌燕舞。
古人焚香、品茗、聽雨、賞雪、候月、酌酒、蒔花、尋幽、撫琴,美麗而浪漫。
水墨畫里的留白,唐詩宋詞的雅致,絲綢刺繡的韻味,在此都有跡可尋。
民間不缺錢財,只是錢財少了去處。
明人不缺有才能者,只是有才能者沒有施展才華的平臺。
大明朝,或許就亡于此吧。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