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州是個大城,人口明顯比盱眙多,拜音圖迅速征召起五、六千青壯充入城防,但拜音圖還是很謹慎的,他暫時沒有將這些青壯送上城墻,而僅是用他們做些雜役。999enxue
可這種情形維持不了多久,拜音圖就發現了這支軍隊的不同之處……敵人的火槍竟不需要裝填,是連射的。
從古至今,守城都是以人多為第一要點。
拜音圖也不例外,他將城中所有可作戰的軍隊送上城墻,可這樣一來,遭受的第一波重創,也就更夸張了。
蔣全義裝備的不是連射步槍,而是“機槍”。
軍工坊做不到將連發裝置小型化,只能裝于體積碩大的“機槍”身上。
這“機槍”重達三百多斤,單一個支架,就是六十多斤。
這比小炮還重了,好在,有吳爭在,一切都不是難事,構件的分拆,到戰場后組裝,這就使得運送的最大問題得以解決。
不多,蔣全義三千人就裝備了三十六架“機槍”。
可這種武器,配合著百門小炮,特別是射開花彈的小炮,那對于城墻上的守軍士兵,就是一場災難。
拜音圖不知道,他打慣了血肉橫飛的正面肉搏戰,雖然也知道火器的遠射,可他根本不往心里去,他只知道,想攻破自己防守的城墻,敵人就得上城墻來。
可惜他錯了,消滅了有生力量的城墻,那還是城墻嗎?
“機槍”的彈體,呈圓柱型,每粒裝填了近一兩精制火藥威力相當大對于這種“非標”府城的城墻,打上去泥石飛濺露出一個不下三寸的坑。
雖然射速并不高但相對于打一槍就要裝填的步槍而言,已不可同日而語。
三十六架機槍與小炮開始射擊時城墻上守軍就象被鐮刀揮過的稻穗一般,齊唰唰地倒下。
蔣全義甚至沒有一絲遲疑就下令步兵攻城了。
這種巨大的傷亡還沒有讓拜音圖認識到兇險的臨近,他還在以為,再好的火器,也需要裝填時間他下令往城墻上補充青壯。
可隨后他就發現在敵人火器不間斷地射擊時,城墻上的守軍根本沒法抬頭,就更不用說向城下挽弓或者直腰抬槍口射擊了。
這仗還怎么打?
拜音圖終于懵了,被打懵了。
半個時辰,蔣全義部占領泗州北門單就北門城墻上,所遺清軍尸首就不下千具。
拜音圖率殘部向西潰退,泗州城光復。
蔣全義沒有下令追擊而是在西門留下一支偏師防守,他隨即率余部出東門對盱眙城對岸正在渡河的清軍展開了突襲。
天曉得清軍遇襲時的心理有多崩潰身后可是泗州城大本營啊,敵人怎么能從背后攻來……沒聽說泗州城遇襲啊?
太快了,蔣全義率部掃蕩淮河西岸,毫無憐憫地將正四下鼠竄的清軍,趕下河喂魚蝦。
三天之后,洪澤湖湖面上,全是鼓脹的尸體,害得湖邊漁民整整一個月沒法打漁,全在撈尸首了,因為蔣全義在隨后就發了個告示,撈一具尸首,賞二兩現銀。
于是,有人,一夜暴富!
……。
蔣全義率部掃蕩西岸,自然瞞不過僅二、三里之隔的河對面的眼睛。
進攻盱眙城的清軍頓時崩潰了。
其實這個時候,已經有數百清軍攻上了盱眙城西門,與已經明顯力不從心的守軍,正膠著捉對廝殺。
按池二憨的話說,平心而論,如果蔣全義再晚一個時辰……不,半個時辰,西門就守不住了。
兩軍實際上是隔河會師,蔣全義坐船在河面上與池二憨簡單地碰頭,得知舊縣戰況的蔣全義,隨即揮師南向,增援舊縣。
而池二憨率不足二千人的部隊,接管了泗州防務。
自此,泗州戰役結束,鳳陽城的東大門被打了個粉碎,北伐軍兵鋒已經不可逆轉地指向鳳陽東大門,阿濟格該鬧心了,是該做出抉擇了。
……。
如果說,蔣全義在泗州北門,用“機槍”小試牛刀。
那么,在舊縣以北的淮河北岸,對兩千清騎的作戰,就該載入史冊了。
自古以來,步兵對騎兵,毫無懸念大多是敗,就算勝,也必定是慘勝。
就算吳爭拉出火槍兵,也從無一次是完勝的,傷亡比例基本上在一比二,甚至更高。
蔣全義是個瘋子,這一點,吳爭早就給他做了定論。
這仗如果換作是吳爭指揮,一定是先派出前鋒作誘餌,主力占據地利,布設火槍陣地,然后由前鋒將敵騎引至射程之內,進行射擊。
可蔣全義不一樣,或許是在泗州北門打順手了。
他的指揮是沒有指揮。
于是出現了今日之前,華夏戰場上從沒有出現過的奇葩一幕步兵向騎兵發起沖鋒。
當然,“機槍”和小炮,給予了強大的火力支援。
或許是老天幫忙吧,正象進攻盱眙城的清軍一樣,這岸邊的清軍,同樣沒料到自己的身后,會出現一支敵軍,更不會想到,會是這樣一支擁有強大火力的敵軍。
清騎為了迅速渡河,是將人與馬分開擺渡的,這就造成了清騎兵無法在第一時間作出反應,人找馬,給了蔣全義不下半柱香的時間。
這就夠部隊順利突入敵陣百步之內了。
接下去的戰斗,就毫無懸念了,以幾乎相同的兵力,步兵對騎兵,正面作戰,全殲。
蔣全義由此輕松得到了數百匹良馬,回去之后,向錢翹恭“勒索”了一個好價錢,當然,這是后話了。
淮河北岸的近三千清軍覆沒,代表著舊縣之圍已經緩解。
當天夜晚,渡過淮河的蔣全義率部撲向舊縣,與舊縣劉放對城外清軍發動合圍。
但由于是夜里,天色太黑,圍城的清軍大部分敗退之后,向西逃竄。
就此,泗州戰役正式結束。
但拜音圖所屬殘部和這支西逃的清軍,無形之中就造成了鳳陽城中的守軍突然多了五、六千人,為即將發起的鳳陽戰局提高了難度。
當然,此時不管是蔣全義還是劉放、池二憨,三部都已經沒有了繼續進攻的力氣。
而清軍連遭兩敗,銳氣大減,正需要整肅軍隊,雙方隔著一條淮河,陷入了短暫的僵持。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