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是書生空談?wù)`國,孤想問問你,說了那么多,你心里可想好解決問題之法?”
“唯有一股作氣,直搗黃龍!”冒襄不假思索地道,“滅國復(fù)土之功,足以彪悍青史……順天府承天殿上大位,誰敢窺視與王爺相爭?非王爺莫屬!”
吳爭輕嗤道:“此話,這些年孤聽得多了,沒什么新鮮的。”
冒襄回道:“王爺擔(dān)心的,無非有三,一是西南永歷會舉兵討伐吳王竊國,但以襄看來,永歷帝茍延西南邊陲數(shù)年光陰,若無吳王崛起起東南沿海,想來清軍早已掃蕩云貴,永歷帝怕是早已西遁,既然永歷幾年前都難以與吳王爭鋒,今日此時,又何懼之有?”
“況且,晉王送世子、嫡女于杭州府,又與王爺有翁婿之義,真到了那時,想來晉王也見到了如今江浙之地繁榮富庶、百姓安居樂業(yè)的情形,應(yīng)該清楚永歷與吳王之間不可忽視的差距了吧……如此,又何懼大西軍之有?”
“王爺擔(dān)心之二,為建興帝、明室及江南百姓會舉兵伐不義,但以襄看來,全不必擔(dān)心,這六年間江南百姓知吳王而不知皇帝、知大將軍府而不知有朝廷已是常情,就算建興帝、明室不甘心就范,可朝廷所控的只是應(yīng)天府周邊及江北數(shù)府之地,江北之地,民心尚未收攏,號令反清尤勉為其難,何況反吳?”
“王爺擔(dān)心之三,為王爺一旦登上大寶,永歷、建興二帝會聯(lián)合討伐,這就更加不堪了,襄斷定,二者從屬絕不超過十萬之眾,而十萬烏合之眾,豈能與王爺麾下虎賁爭輝……不過是自取其辱罷了。”
“如此,吳王殿下明明手中握有寶玉,偏偏禮讓再三,給了永歷、建興兩朝君臣原本不該有的暇思,白白背了這惡名罷了……襄言盡于此,望王爺三思!”
聽聽,聽聽,多好的口才,不當說客簡直是暴殄天物。
如果吳爭不是個穿越者,恐怕就被他說動了。
吳爭沒有當明朝忠臣的想法,也沒有逆來順受的覺悟。
他的想法很簡單,驅(qū)逐韃虜、復(fù)漢衣冠,盡早結(jié)束這亂世,讓華夏大地休養(yǎng)生息,以應(yīng)對已經(jīng)開始入侵大陸的東、西方外敵。
如果真要是再打一場內(nèi)戰(zhàn),沒有個三年五載根本不用想,還得死多少人?
死去的人口,至少又得二、三代繁衍生息才能補回,半甲子啊,能做多少事?
如果真能和平統(tǒng)一,為何要戰(zhàn)?
僅僅是為了那個位置?
那位置真能生死人肉白骨?
還是坐上后能長生不老,與天地同壽?
相反,吳爭太清楚那位置的苦難了,被人為地圈禁在四方城里,受著內(nèi)外臣子們的忽悠,如同一只籠中的鳥兒,哪有做一方諸侯來得快活?
只要擴大相權(quán),將皇權(quán)進行約束,吳爭認為做個新朝的諸侯,更符合自己的心意。
吳爭一直在糾結(jié),第一次見到冒襄時,這廝就勸進,如今無非是故伎重施罷了。
吳爭問雖是問了,但心里早已有數(shù),讀書人嘛,指點江山罷了,真正要讓冒襄實務(wù),說出針對性的可行方法,那就難了。
果然,冒襄低下了頭。
吳爭呵呵笑著,想盡快結(jié)束這一次談話。
不想,冒襄很快抬起頭來,道:“吳王手中長林衛(wèi),襄久有耳聞,然宋安宋大人才疏學(xué)淺,不足以堪當重任,數(shù)年之中,持如此寶器卻未竟全功,實令人扼腕嘆息……襄向王爺厚顏自薦,領(lǐng)長林衛(wèi)大檔頭一職,愿為北伐大業(yè)和王爺?shù)菢O效犬馬之勞!”
吳爭愣住了,都說明末讀書人膽大到厚顏無恥的地步,如今聽冒襄一席話,吳爭覺得“厚顏無恥”四個字說得太輕了。
吳爭向來謹記“毛爺爺”那句“槍竿子里出政權(quán)”的話。
大將軍府一應(yīng)政權(quán),皆可交托于人,唯一軍權(quán),牢牢抓在自己手里。
而長林衛(wèi)就是吳爭在這世上最后的自保手段,怎能交給外人?
一開始時,吳爭讓莫氏一個女子掌管,無非也是為了放心。
之后宋安接手,吳爭豈能不知宋安的才能,可不也是為了放心嗎?
何況宋安這些年來,進步還是很快的,至少沒辦砸過什么大事,可塑性還是讓吳爭滿意的。
如今冒襄這廝突然自薦向吳爭要長林衛(wèi),這讓吳爭一時愣住了。
冒襄道:“這兩年,襄急在心里啊……襄多年輾轉(zhuǎn)于江北各府,對當?shù)厝饲槭拦式粤巳挥谛兀羰亲屜逯髡崎L林衛(wèi),襄可以向王爺立下軍令狀……南起長江,北至山海關(guān),兩年之內(nèi),長林衛(wèi)在江北的景況可以讓王爺耳目一新……同時,襄還可以為王爺策反清廷重臣!”
吳爭沉默不語。
冒襄問道:“王爺可是不信襄?”
這話問的,讓吳爭都感覺不好意思了,但還是點頭道:“你如何取信于本王?”
“襄家中還有老父健在,有妻蘇氏、妾董氏,膝下一子二女,若王爺允準,襄可將闔家遷于杭州府,勞王爺照撫。”
吳爭驚訝于冒襄的滴水不漏,這顯然是早已有了準備的進諫。
吳爭起身,來回走了幾圈,抬頭道:“孤不準。”
冒襄長長地吁了一口氣,臉上的失望無以言表。
“既然如此,襄沒話可說了……襄,告退!”
說著冒襄也不理李颙,甩袖轉(zhuǎn)身。
“慢!”
身后傳來吳爭的聲音,冒襄一喜,霍地轉(zhuǎn)身,“王爺改主意了?”
吳爭平靜地:“你方才也說了,你的人脈皆在長江以北……這樣,孤可以任命你為長林衛(wèi)二檔頭,雖居宋安之下,但江北長林衛(wèi),皆隸屬于你,孤另授你專擅之權(quán),債權(quán)處置江北長林衛(wèi)事宜,你意下如何?”
冒襄福至心靈,他雙腿一曲,跪伏道:“臣,謝王爺提攜之恩!”
李颙至此松了一口氣,含笑上前,向冒襄拱手道喜,“恭喜辟疆兄才華得展!”
吳爭揮了下手道:“滋陽大捷,宋安率部正阻擊鰲拜所部,你的上任須此戰(zhàn)之后……對兗州戰(zhàn)局,你可有想法?”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