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道周蹩眉沉聲道:“吳王舉薦你入閣可就算老夫助你入閣,只要你一上疏,諫言撤兵之事一旦傳開,你可知道你將面臨什么嗎?”
冒襄點點頭道:“既然來了襄心里便是有了準備,煩請首輔大人行個方便。”
黃道周被冒襄的淡漠激怒了,壓抑著嗓音低吼道:“這是行個方便的事嗎?你可知道,一旦你諫言從徐州、海州撤兵的疏遞上,不用陛下降罪,應天府民眾就會生吞活剝了你?”
說到這,黃道周激動地顫抖起來,眼中有了淚光,“多少年了多少年了,老夫還沒見過如此為收復河山大業上下一心的,你可知道,城中多少民眾,為了交納朝廷新加征的賦稅,一天只吃一頓?多少民眾,將丈夫、家中獨子送進軍營?可你,竟向朝廷建言撤兵你你其心可誅!”
黃道周氣得頹然坐倒在之前的椅子上,邊上王翊連忙上前,為黃道周撫胸舒懷。
冒襄輕吁一口氣,道:“學生自然是知道首輔大人所說一切的。”
王翊轉頭怒道:“知道你還向吳王進此讒言?”
事情古怪吧?
這事,明明是寫在吳爭給黃道周的親筆信中,這已經證明吳爭采納了冒襄的建議,可黃道周和王翊嚴厲指責的,卻是冒襄這個進言者。
對吳爭的過錯,卻是一句不提。
這,或許就是所謂的三納五常吧,歷來掌權者,都是不被指責的。
冒襄沉默。
黃道周急喘幾口氣,慢慢平復下來,看著冒襄,轉頭對王翊道:“王大人,此事非同小可這樣,你先回避,容老夫向冒襄細問之后,再作商議。”
王翊狠狠地瞪了一眼冒襄,向黃道周行了一禮,退了出去。
。
“坐。”黃道周伸手虛引道。
“謝首輔大人賜坐。”冒襄也不客套,一屁股坐在了黃道周左手邊。
黃道周不斷地打量著冒襄,許久,才問道:“吳王究竟作何打算?”
冒襄沒有抬頭看黃道周,只是平靜地答道:“王爺給首輔信中,想來已經說清楚了就不必學生再贅言了吧?”
黃道周慍怒道:“老夫只是一時被這事驚著了,可老夫畢竟不傻英明如吳王殿下,豈能不清楚此時撤兵的后果就算你能哄瞞老夫,可滿朝重臣可不是蠢物,以你區區一個吳王麾下的參軍,一躍便竊居閣臣之位,這還不算,一到任就上疏妄言國事還是這等惹天怒人怨之事,真當朝堂無人了嗎說吧,此時已無他人,就算是吳王親來,總也不能讓老夫蒙在鼓里吧?”
冒襄抬起頭來,直視著黃道周,“知道瞞不過石齋先生,學生也不想瞞既然先生已經猜到了,那就是如先生所猜吧!”
“放屁!”黃道周暴了粗口,他此時恨不得扇冒襄一耳光,“這是僅憑老夫猜的事嗎這關乎國朝興衰、北伐大業和千百萬百姓福祉之大事講!”
冒襄終于開口,他將事情與黃道周講述了一遍,只是,他將一切都攬在了自己頭上,就是說,此事是他一意向吳王進諫,吳王在深思熟慮之后,覺得此計可行,這才派他來說服朝堂。
那邊黃道周聽著,從最初的驚怒到不安,慢慢平靜下來。
此計看似冒天下之大不韙,可細想起來,確實有著它不可替代的道理。
黃道周是經歷過清軍南下頭兩年局勢的人。
隆武朝從建立到興旺,再到衰落,僅僅一年多的時間,這真是朝堂**的結果嗎?
不,絕對不是,事物的新生、成長、強壯、衰落,有著它的定律。
不說當時隆武朝坐擁各路來投的明軍、義軍數量高達三十余萬之眾,就說黃道周自己手下,就召集起四、五萬人馬。
剛開始時,明軍滌清了閩地清軍,聲勢之壯,大有一舉反攻北伐的氣勢。
可多鐸等部清軍一至,一次、兩次,乃至屢戰屢敗,打得明軍氣勢全無,往往是聽說清軍來了,便聞風而遁,敵人不費一兵一卒,便可占領城池。
這絕不是政治**的事,至少不能全怪責于此。
黃道周很清楚,這是實力相差太大,剛剛征召的新兵,絕對無法與敵人老兵相抗衡。
而如今,北伐軍屢戰屢勝,一路高歌猛進,捷報都聽得習以為常了,所有人都認為北伐功成就是那么一蹶而就之事,認為只要響應,北方就可傳檄而定。
這,很危險。
黃道周聽明白了,想明白了。
雖然,他作不了建興朝的主。
“哎!”黃道周發出一聲悠悠長嘆,其中的失落、怨艾顯露無疑,甚至還有一種歇斯底里的味道。
二人都低下頭,尋思著自己心中的事。
許久,黃道周抬起頭來,“吳王此舉太急躁了!”
黃道周終究沒有說出“莽撞”二字,年近古稀的他,心中的為臣之道,已經不允許他對上進行指責。
冒襄顯然不領會黃道周這種禮數,他反駁道:“首輔心中明知此戰乃事急從權若是真到了大軍崩潰之時,再來行此計,恐怕兵敗如山倒,再難力挽狂瀾了王爺采納襄的進言,是為英明,豈可用急躁二字評價王爺?”
黃道周再嘆道:“冒辟疆,你可知道道理是這道理,可世上若是道理可以解決的問題,就都不是真正的問題,一切禍亂的根源,皆是不講道理,亦或者無視道理而引發的你明白嗎?”
冒襄聽了這話,肅容、整冠,長揖倒地,“謝先生賜教!”
黃道周默默地看了冒襄一會,道,“蒙你稱老夫一聲先生,老夫就得把此事后果告訴你你這一上疏,等于是斷了陛下、滿朝大臣、天下民眾的希望要知道,你是被吳王舉薦入閣,一言一行皆代表著吳王殿下,你的上疏可不是一般臣子的諫言那是吳王殿下的意思你可明白?”
冒襄鄭重點頭,“學生明白!”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